請問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有什麼區別?

2021-02-19 古道之友

請問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有什麼區別?

  瑪欣德尊者答:南傳佛教也叫上座部佛教。因為是從印度往南傳播到斯裡蘭卡、緬甸、泰國一帶的佛教,故名。

  北傳佛教是從印度往北,經過今天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國,再經過絲綢之路往北傳播到中國,然後再經中國傳到韓國、日本、越南的佛教。因為是從印度往北傳播,所以稱為北傳佛教。後來又有一支越過喜馬拉雅山傳到茜藏,稱為藏傳佛教,它也屬於北傳佛教。

  南傳佛教是在印度佛教的發展早期,即佛滅二百多年就已經傳到斯裡蘭卡和緬甸。北傳佛教則是在佛滅五、六百年至一千六百年之間才傳到漢地,在佛滅一千年之後才傳到藏地。

  因此,南傳佛教所接受的是印度早期的佛教;北傳佛教所接受的是印度中後期的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早期佛教比較簡單樸素,後期佛教則融合了各種思想,發展出許多新的經典和教義。看過印度佛教史的人就知道,印度本土的佛教是在不斷的演變中傳播和發展的。

  對於佛陀,南傳佛教只尊奉我們的佛陀一位,所信仰的只有佛、法、僧三寶。而北傳佛教除了釋迦牟尼佛之外,還有十方諸佛之說。

  對於佛陀的解釋也有所不同:南傳佛教只把苟答馬佛陀(釋迦牟尼佛)視為導師,他是教導佛法的人天導師。北傳佛教除了認為佛陀是導師之外,還有法、報、化三身之說,如「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認為釋迦牟尼是化身佛。

  對於菩薩,南傳佛教通常把我們的佛陀在成佛之前、圓滿巴拉密期間稱為菩薩,或者說現在還有一位菩薩,即未來成佛的美德亞(彌勒)菩薩。北傳佛教除了彌勒菩薩之外,還有很多菩薩,以及羅漢、祖師、金剛等。

  從經典來說,上座部佛教只有在阿首咖王時代(公元前3世紀)即已經定型的巴利語三藏聖典,以及解釋這些聖典的義注和復注。而北傳佛教除了《阿含經》等聲聞三藏之外,還有大量的大乘經典。同時,佛教在印度和中國流傳的兩千五百多年期間,歷代祖師大德撰寫了很多經論,發展演繹佛陀的教法,形成名目繁多的論典。在數量上,北傳經典要比南傳多出至少十幾倍。

  從見地來說,南傳佛教遵循巴利三藏中的教導,以四聖諦、緣起等為根本教義。而北傳佛教除了緣起等以外,還有空性、自性、真如、如來藏、唯心、唯識、頓悟、他力等見地。

  從修行方法來說,南傳佛教注重戒定慧、八聖道、修止觀。而北傳佛教多依各宗派而有所不同,例如禪宗的參禪——祖師禪、分燈禪、話頭禪等,淨土宗的念佛,密宗的持咒等等。

  南傳佛教的特點是保守;北傳佛教的特點是圓融。南傳佛教比較強調斷除煩惱,最好能夠在今生證悟聖道聖果、證悟涅盤。北傳佛教比較強調利樂眾生;根據每個人所發的願不同,有人希望明心見性,有人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人希望即身成佛,有人希望世世常行菩薩道等。

  當然,無論南傳還是北傳,大家都是佛教。無論選擇哪種傳統,我們都應該尊重。如果想佛化生活,可以選擇北傳佛教;如果想解脫生死,可以選擇南傳佛教。如果想普度眾生,可以選擇北傳佛教;如果想斷除煩惱,南傳佛教可以為您提供一條明確的道路!


願以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以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以此功德,回向諸有情!

願諸有情眾,同得此功德!

按二維碼添加古道之友」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南傳佛教, 北傳佛教, 藏傳佛教有何分別?
    南傳佛教, 北傳佛教, 藏傳佛教有何分別?問:南傳佛教, 北傳佛教, 藏傳佛教有何分別?
  • 北傳佛教,與南傳佛教,有什麼區別?
    近代佛學者,為了研究整個佛教學說的方便,按照語文分為三大系,即漢語系、藏語系、巴利語系。南傳上座部屬於巴利語系,因為他們的三藏典籍和許多重要的著作,都是用巴利語寫的。除了巴利語系有一部完整的三藏典籍和各種論著之外,其他北傳佛教的經籍,絕大部分都保存在我國的漢文和藏文的藏經裡。  另外一種分法,是所謂大乘和小乘。
  • 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區別
    公元3世紀,佛教除了在印度各地廣泛流傳外,還走出國門,開始往南亞、中亞等地傳播,並逐漸形成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作為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的產物,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同根同源,在基本教義上並無不同,但在戒律、經典等方面則有著很多區別。
  • 為什麼會有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瑪欣德尊者《你認識佛教嗎》--佛法問答
    問:為什麼會有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
  • 南傳佛教
    又稱南方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源於印度,其後向外傳播,分成兩大主流,流傳於東南亞一帶,包括錫蘭(斯裡蘭卡)、緬甸、泰國、高棉、寮國等,即是南傳佛教。所謂南傳佛教,主要指盛行於上述五國,而以錫蘭大寺派為傳承之上座部佛教而言。另一主流,經中亞傳至中國、韓國、日本,屬北傳大乘佛教。
  • 南傳佛教文化丨佛教還有南北之分?
    這個節日就來源於南傳佛教的歷史中,當地人信奉的佛教就叫作南傳上座部佛教。那麼,什麼是南傳?什麼是上座部呢? 南傳與北傳的稱謂產生於古印度,在於區別所處地理不同、最終形成不同系統的佛教體系。巽伽王朝對佛教採取了打擊行動,毀壞寺院、迫害僧侶,佛教徒被迫逃亡,分別逃向印度的西北部和南部,並在這兩個地方繼續佛法的弘揚與發展,逐漸形成了兩個不同的佛教系統,並根據地理上的南北之分,分別稱為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
  • 為什麼會有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
    「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的出現主要是跟「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的時間以及地域有關。佛教起源於西元前6世紀的中印度恆河流域。佛入涅槃200多年(西元前3世紀),佛教由印度向南傳入斯裡蘭卡、緬甸等地,形成了「南傳佛教」。
  • 為什麼會有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瑪欣德尊者《你認識佛教嗎》--佛法問答
    問:為什麼會有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
  • 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有哪些區別
    從嚴格意義上說,小乘佛教應該為南傳佛教,或者稱為巴利語系佛教、上座部佛教。然而大乘佛教則應稱為漢語系佛教或是漢傳佛教及北傳佛教。釋迦摩尼佛到中國時,也就是梁武帝時期因為中國的社會文化發展的變革,才有了百丈禪師的《百丈清規》,而大乘及小乘也是因為主張觀點不同,各國歷史文化的推崇思想觀念不同而劃分出來。
  • 中國佛文化中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有什麼區別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三大佛教系統齊備的國家: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交相輝映。不過,南傳佛教只局限於雲南一地,影響力有限。對中國歷史和文化影響較大的,主要還是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那麼,我們經常聽到的藏傳佛教,和我們熟悉的漢傳佛教,到底有哪些不一樣呢?
  • 南傳佛教起源簡介
    南傳佛教,又稱上座部佛教。是指現在盛行於泰國、越南、寮國、柬埔 寨、緬甸、斯裡蘭卡及我國雲南省傣族地區等的佛教。它是原始佛教時期之後,部派佛教中的一個派系。南傳,是從其源流及地理而說,因為這個派系是由印度南傳到斯裡蘭卡而後發展起來的。雲南傣族等少數民族佛教,屬巴利語系,亦即南傳的上座部佛教。
  • 南傳佛教文化丨佛教還有南北之分?
    那麼,什麼是南傳?什麼是上座部呢? 南傳&北傳南傳與北傳的稱謂產生於古印度,在於區別所處地理不同、最終形成不同系統的佛教體系。巽伽王朝對佛教採取了打擊行動,毀壞寺院、迫害僧侶,佛教徒被迫逃亡,分別逃向印度的西北部和南部,並在這兩個地方繼續佛法的弘揚與發展,逐漸形成了兩個不同的佛教系統,並根據地理上的南北之分,分別稱為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
  • 南傳佛教
    又稱南方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源於印度,其後向外傳播,分成兩大主流,流傳於東南亞一帶,包括錫蘭(斯裡蘭卡)、緬甸、泰國、高棉、寮國等,即是南傳佛教。所謂南傳佛教,主要指盛行於上述五國,而以錫蘭大寺派為傳承之上座部佛教而言。另一主流,經中亞傳至中國、韓國、日本,屬北傳大乘佛教。
  • 佛教通史 015-法雨西來-佛教的北傳之路
    關於「塔」這個問題,又有兩種解說,如果有舍利或者是佛祖高僧之遺物,那這個塔就叫:塔;但是如果沒有舍利,這個塔就叫:制多。我們知道南傳佛教裡有一派叫:制多山派,制多就是塔派。制多的供養實際起源得非常得早,現在在蒙古和藏傳佛教地區可以見到大量佛陀的雕像,佛塔上的刻畫,比如:寶塔、菩提樹、法論、足跡、寶座,以此其實在暗示佛陀存在的種種活動。
  • 宗教與中國文化 走近南傳佛教
    一、何謂南傳佛教南傳佛教,是由印度向南傳播到斯裡蘭卡、緬甸、泰國等地的佛教,其規範稱呼為「上座部佛教」,這是南傳佛教內部和國際通用的名稱。上座部,巴利語Theravāda,由「上座」和「部」組成。三、南傳佛教的特色南傳佛教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地方,在此略舉一二:只尊奉釋迦牟尼佛:只禮敬、尊奉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並視其為導師,不崇拜菩薩、祖師、護法等。
  • 向北傳到中國的「小乘佛教」,為什麼被稱作「南傳佛教」?
    有漏君經常遇到一些朋友,對佛教文化有些誤解,很多人會本能地認為,在中國,有漢傳、藏傳兩大佛教體系。其實,還有一大體系——南傳佛教。南傳佛教「勢力」較小,集中在雲南南部,準確地說,「南傳佛教」的名稱不夠嚴謹,而應該稱作「南傳上座部佛教」才是。
  • 南傳佛教僧人的一天 組圖
    它是部派佛教中的一個派系。南傳,是從其源流及地理而說,因為這個派系是由印度南傳到斯裡蘭卡而後發展起來的。這一系的佛學,近代發展比較快,世界上已有許多國家的佛學者用各種文字翻譯和研究他們的典籍。南傳佛教是由印度向南傳到斯裡蘭卡並且不斷發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義上,南傳佛教傳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統,遵照佛陀以及聲聞弟子們的言教和行持過修行生活,因此稱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
  • 在佛陀時代,佛教有沒有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呢?
    摘錄自心上蓮花次第開博客問:請問為何佛教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在佛陀時代為什麼沒這麼分呢?其中向南傳的一支稱為南傳,向北傳的一支稱為北傳,這一支又分藏傳與漢傳。2、佛法包羅萬象,號稱八萬四千法門。不同地域的信眾,由於眾生的根性特徵不同,則選擇的經典不一樣,就有了法門之別。南傳重視解脫道,以成就阿羅漢為主要目標,南傳雖然也有修菩薩道的內容,但所修者少。
  • 佛教:漢傳,藏傳,南傳的佛像為何區別如此之大?
    比如說樂山大佛,洛陽的盧舍那佛,雲岡石窟的釋迦牟尼佛,普陀山的白玉觀音等等,每年都有許多的信眾們去參拜,這一方面代表了佛教,另一方面也是藝術和美的象徵。但是如今全世界的佛教主要分為了三大派——第一派是我們漢傳佛教,也被稱為北傳佛教;第二派是東南亞的南傳佛教;第三派是我國的藏傳佛教。
  • 南傳佛教-下期視點-佛教在線
    又稱南方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源於印度,其後向外傳播,分成兩大主流,流傳於東南亞一帶,包括錫蘭(斯裡蘭卡)、緬甸、泰國、高棉、寮國等,即是南傳佛教。所謂南傳佛教,主要指盛行於上述五國,而以錫蘭大寺派為傳承之上座部佛教而言。另一主流,經中亞傳至中國、韓國、日本,屬北傳大乘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