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臺灣團開放日 臺籍代表回應媒體關注熱點

2020-12-13 中國臺灣網

 

  3月10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臺灣代表團舉行媒體開放日,就兩岸媒體近期關注的熱點做了回應。(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

  中國臺灣網3月10日北京訊 (記者 王怡然)「張志軍主任屬於男神級的部長,謙謙君子,他講的不是硬話,是硬道理——是關於統『獨』問題的硬道理」。「臺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是你情我願、大勢所趨」。「人大臺灣代表團主要工作是維護臺胞權益」……3月10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臺灣代表團舉行媒體開放日,就兩岸媒體近期關注的熱點話題做出解答。

  如何理解政府報告中的涉臺內容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涉臺內容篇幅不大但引發各方關注,報告指出:我們要深入貫徹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義把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要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兩岸同胞要共擔民族大義,堅定不移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同創造所有中國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

  對此,臺籍人大代表、安徽省臺聯會長陳清海說,主要從三個方面解讀:首先,報告展現了大陸對臺工作的大政方針不會因臺灣政局的變化而改變,同時報告中三次提到和平,在當前臺海局勢複雜嚴峻的情況下,再次向世人展現了維護臺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祖國和平統一的最大誠意。其次,報告進一步釋放了為廣大臺灣同胞謀福祉的誠意和善意。報告還提出要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社會融合是首次提出,這是兩岸關係走向深入的一個重要標誌。第三,報告強調了兩岸同胞共同的權利和共同的義務,一方面共享和平發展的成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權利,在和平發展過程中通過合作達到共贏。另外一方面,要共擔民族大義,堅決反對「臺獨」,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義把臺灣從祖國獨立出去、分裂出去。

  張志軍主任講的不是「硬話」,是硬道理

  3月6日,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參加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團全體會議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年兩岸關係最大的挑戰,就是「臺獨」勢力蠢蠢欲動,這些分裂行徑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必定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的和平穩定帶來非常直接重大的威脅。我們希望,臺灣各界和大陸共同築起一個反對和遏制「臺獨」的銅牆鐵壁。「臺獨」之路就走到盡頭就是統一。但是那樣的統一方式一定會給臺灣社會和民眾帶來巨大傷害。

  對此,臺籍人大代表、全國臺聯會長汪毅夫回應說,張志軍主任和他的前任王毅一樣,都屬於男神級的部長,他彬彬有禮,是個謙謙君子,也從來不講硬話。他講的不是硬話,講的是硬道理——是關於「統獨」問題的硬道理。

  臺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是你情我願,也是大勢所趨

  兩岸青年的交流是臺灣代表團始終關注的問題。伴隨大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湧動,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跨海而來,懷揣著夢想打拼創業,期望在這裡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大陸各地各有關方面也採取了許多積極措施,為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創業創新搭建平臺、優化環境、提供便利。截止目前,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共授牌設立41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12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為兩岸青年放飛夢想、施展才華提供了重要平臺。

  當前,大陸正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臺籍人大代表、福建省臺聯會長江爾雄表示,這對於臺灣青年來說,蘊藏著巨大的機會,「因為臺灣從二十多年前就提出了社區營造的行動,完成了四千多個村莊的社區營造工作,在社區營造,以及民宿建設上,臺灣青年有先進的理念和經驗。」

  江爾雄說:「臺灣青年來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是你情我願,也是大勢所趨,大陸這幾年經濟騰飛,每年創造出一千萬個就業崗位,同時大陸生活環境的改善、公共服務的提升,特別是這幾年薪資水平的提高,這些都對臺灣青年產生持續的效應。」

  全國人大代表、臺盟北京市委常務副主委陳軍建議,舉辦2022年冬奧臺胞青年志願者體驗營,通過招募和吸引島內的青年臺胞,以及在大陸就業創業的臺青、讀書的臺生,為冬奧做志願服務。「兩岸青年攜手服務冬奧會,將是一件喜事,因為這不僅僅是志願者之間的交流,更是兩岸情感和思想的融合,體現了真正的體驗式交流」。

  人大臺灣代表團是一個什麼樣的團?

  人大臺灣代表團是一個什麼樣的代表團,許多媒體都很關心這個問題,對此,出生在臺北的臺籍人大代表陳雲英做了解讀。

  據陳雲英介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黨中央從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略高度,對於臺灣同胞在全國人大中發揮代表性作用始終高度重視。從第一屆全國人大開始就有臺灣省籍代表,1975年四屆全國人大首次設立了臺灣省代表團,五屆全國人大決定,在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之前,臺灣省暫時選舉十三名全國人大代表,其餘按人口比例應選代表的名額予以保留。從此,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選舉方案,通過召開協商選舉會議民主選舉產生。

  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大多是在祖國大陸出生的臺灣省籍同胞,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裡作出傑出的貢獻,長期以來,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了大量議案、建議,受到中央各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許多建議意見被採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陳雲英說,五年來,臺灣代表團提出過約三百份建議,涉臺部分約有一百份。「我們的主要工作是維護臺胞權益,臺胞分四類:一是定居臺胞,目前在大陸擁有居民身份證的定居臺胞約有五萬人;二是常住大陸臺胞,像臺商臺生;三是島內同胞;四是新增的一類——兩岸婚生臺胞,即兩岸婚姻中父母雙方有一方是臺灣同胞,孩子雖然落戶在大陸,但是他也可以被視為臺灣同胞。」

  陳雲英今年提出關於引進臺籍高校教師的建議。據她了解,臺灣博士就業越來越困難,最近這兩三年,他們用腳投票走進大陸的高校來找工作,目前已有一千名臺籍教師遍及大陸不同省市高校。(完)

相關焦點

  • 「兩岸的事是家裡事」——全國人大臺灣團開放日側記
    (兩會現場)「兩岸的事是家裡事」——全國人大臺灣團開放日側記中新社北京3月9日電 題:「兩岸的事是家裡事」——全國人大臺灣團開放日側記中新社記者 陳林3月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臺灣省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並對媒體開放。 中新社記者 王駿 攝9日,人民大會堂臺灣廳,全國人大臺灣代表團舉行開放日活動。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黃志賢就廣受關注的「探索『兩制』臺灣方案」如是表示。
  • 十九大臺籍代表盧麗安被臺註銷戶籍 國臺辦回應:大陸和臺灣都是她...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夢遙)今日(11月15日),國臺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有媒體提問十九大臺籍代表盧麗安及其家人被臺灣方面註銷戶籍一事,國臺辦回應稱,無論她在臺灣是否有戶籍,大陸和臺灣都是她的家。主持發布會的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回復了這一問題,他提到,盧麗安教授是土生土長的臺灣省籍同胞,她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作出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選擇。她作為黨代表出席十九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以臺灣的女兒為榮、以生為中國人為傲;希望臺灣同胞和島內鄉親參與共圓中國夢的偉大事業;她還說,人心的距離以及一些誤會是可以消解的。
  • 臺灣「民心在變」!臺籍代表:生於臺灣 願歸於大陸
    公開資料顯示,上世紀70年代末,林毅夫從金門島「泅海而歸」,大陸很多人對此都有所耳聞,這也讓其夫人陳雲英走到哪裡都是兩岸媒體關注的焦點。1953年出生於臺北市的陳雲英,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與同在臺灣長大的林毅夫結婚。當時,陳雲英在中學教書,林毅夫則是一名軍官。
  • 臺灣籍全國人大代表如何履職盡責?
    3月9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臺灣廳,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臺灣省代表團在這裡舉行開放日活動。當天上午,13名臺籍全國人大代表在這裡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報告,並接受中外記者的提問。臺籍代表們是如何履職盡責的?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選舉方案,全國人大臺灣團由在大陸定居的臺胞派代表召開協商選舉會議民主選舉產生。不論是因為選舉產生方式,還是情感聯繫,臺籍全國人大代表在履職過程中都十分重視維護在陸臺胞、臺企、臺生的合法權益,為他們排憂解難、爭取福利。
  • 寧夏參訪團離臺李建華向臺灣媒體發表感言
    原標題:寧夏參訪團離臺 李建華向臺灣媒體發表感言「海峽兩岸(寧夏)經貿文化合作交流活動周」圓滿結束李建華向臺灣媒體發表感言3月30日,「海峽兩岸(寧夏)經貿文化合作交流活動周」圓滿結束,寧夏參訪團離臺返銀。
  • 臺籍代表:只要到大陸看一次 很多謠言就不攻自破
    公開資料顯示,上世紀70年代末,林毅夫從金門島「泅海而歸」,大陸很多人對此都有所耳聞,這也讓其夫人陳雲英走到哪裡都是兩岸媒體關注的焦點。1953年出生於臺北市的陳雲英,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與同在臺灣長大的林毅夫結婚。當時,陳雲英在中學教書,林毅夫則是一名軍官。
  • 臺籍代表有話說
    (資料圖)   「要有效地開展兩岸交流」「在體驗式交流方面會有些新做法」「交流就是要深入地接觸」,在京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三位臺籍代表對兩岸青年和基層民眾的交流都有自己的想法。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開幕,俞正聲主席作政協工作報告時指出,深化政協委員與臺灣民意代表機制化交流,加強與臺灣基層一線和青年一代交往交流,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民意基礎。
  • 臺籍代表見證惠政落實:臺胞是幸運的我是幸福的
    臺籍代表見證惠政落實:臺胞是幸運的我是幸福的 2008年03月14日 10:33 來源:中國臺灣網 發表評論   「希望越來越多的大陸居民能去澎湖看看,現在四五星級的飯店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開放
  • 臺籍代表陳雲英:只要到大陸來看一次,很多謠言就不攻自破了
    談遭誹謗:回臺被審查林毅夫自1979年離臺後,再也沒有踏上臺灣的土地。而陳雲英的每次赴臺,也都會歷經臺灣當局的審查,隨著蔡英文政府上臺,她感到「審查越來越嚴」。據環球網報導,今年1月島內親綠媒體稱,「『中國人大』臺灣省代表陳雲英秘訪臺灣」,據傳是通過東華大學牽線,一一拜訪臺灣各大學,陳雲英還到花蓮與東華大學校長等人餐敘。
  • 大陸主流媒體刊文談「武統」臺灣 國臺辦回應
    3月28日上午,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針對大陸的主流媒體刊發了系列的「武統」文章一事,發言人安峰山作出相關回應。中國日報記者:近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與臺灣交往法」,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在這種敏感的形勢下,最近有大陸的主流媒體刊發了系列的「武統」文章,比如臺灣到底怎麼打。就有評論認為,這是不是釋放了大陸方面不排除「武統」的信號,請問您對此有什麼評論?
  • 臺籍代表:涉港議案將為臺灣問題的解決提供借鑑作用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馬曉葉):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的議案。對此,臺籍全國人大代表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通過立法的形式解決「亂港」及國家安全問題,是我們向民進黨當局及國際社會釋放的明確信號,將為臺灣問題的解決提供借鑑作用。臺籍代表張雄(圖片來源:全國臺聯)臺籍代表張雄說,「一國兩制」首先在香港和澳門的成功實踐,已經證明了「一國兩制」是完全正確的、可行的。
  • 「現在該到回家的時候了」——臺灣代表團開放日側記
    全國人大臺灣代表團團長、全國臺聯會長黃志賢的一番話,道出許多臺胞的共同心聲。  3月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臺灣代表團全體會議向媒體開放。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臺灣代表團媒體開放日在人民大會堂臺灣廳舉行。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議程結束後,13位代表團成員集體接受採訪。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臺海局勢、兩岸交流……代表們結合自己的背景、工作和思考體會,一一回應媒體提問,氣氛熱烈。  黃志賢回答了6個問題。
  • 臺籍全國代表:涉港國安立法對解決臺灣問題有啟示和借鑑意義
    (兩會訪談)臺籍全國代表:涉港國安立法對解決臺灣問題有啟示和借鑑意義中新社北京5月26日電 (記者 林春茵)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正在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
  • 臺籍交換生被曝涉「臺獨」「精日」言論,武大回應
    7月11日,微博博主@臺灣那點事兒 稱,一名來武漢大學交換學習的臺灣學生柯筌耀,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過「精日」和「臺獨」言論。對此,@武漢大學 今日凌晨緊急回應稱,我校港澳臺事務辦公室正通過多種途徑核實柯筌耀社交媒體言論情況。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進行處置。
  • 臺籍代表張曉東:支持臺灣青年到大陸實習就業享受同等待遇
    (中國臺灣網 何建峰 攝)中國臺灣網3月6日北京訊(記者 何建峰)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5日上午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開幕會上作了政府工作報告。當天下午,臺灣省代表團召開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 臺籍空姐被要求佩戴五星紅旗名牌?阿聯航空回應
    阿聯航空公司中國公關部門在給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的郵件中,對「要求臺籍乘務人員移除『國旗』名牌」一事作出回應。【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齊瀟涵 倪浩】阿聯航空公司被爆要求臺灣員工不準配戴帶有「中華民國國旗」標誌的胸針,遭遇到抗議且最終被迫妥協並撤回規定。31日,阿聯航空新聞發言人回應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時否認了上述報導,稱其本意是在制服更新過程中取消所有空乘制服上的國旗標識,即全部乘務員在穿著制服時將不再佩戴帶有任何國旗標誌的胸針。
  • 臺灣媒體聯合參訪團一行13人到廣州採訪交流
    採訪廣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王慶祥 廣州市臺辦供圖中新網廣州8月30日電 (郭軍 駱燕容)記者30日從廣州市臺辦了解到,由臺灣古都廣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恩恩率領的臺灣媒體聯合參訪團一行13人,於25日至31日到廣州開展「改革開放四十年穗臺交流系列活動
  • 金門大擔島距廈門4400米 撤軍計劃遭民意代表反對
    原標題:金門大擔島距廈門4400米 撤軍計劃遭民意代表反對   中新網9月6日電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為配合金門縣發展旅遊產業,臺灣防衛部門6日上午證實,軍方將在明年中從距離金門僅數千米的大擔島、二擔島(1951年,臺灣將其更名為大擔島、二擔島)撤軍。
  • 阿聯航空要臺籍空姐戴五星紅旗名牌 臺網友氣炸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有臺灣網友30日在PTT論壇爆料稱,其在阿聯擔任空姐的朋友發文表示接獲公司來信,信中說明,因應一個中國政策,航空公司要求臺籍空服員執勤時,移除「中華民國國旗」並改配戴中國國旗,所有臺灣籍組員無一例外。
  • 全國兩會臺灣省代表是怎麼產生的?
    (圖源:港臺腔)3月9日,人民大會堂臺灣廳,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團舉行開放日活動。當13名代表集體出現時,在場的不少記者為他們拍起了大合照。一些外媒記者則好奇地問起工作人員,臺灣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是1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