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有你,此處有我,讓我們一起近距離感受重慶渝中區的名勝古蹟吧【部分名勝古蹟】
渝中區
渝中區是重慶的中心城區,也是重慶最早的城區所在地,所謂「山城」「江城」「不夜城」都是指這裡。這裡蘊含著巴渝文化的精髓,其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感受重慶文化最好的地方,也是重慶最具傳統和現代魅力的城區。
紅巖村因擁有侏羅紀時遺留下來的紅色頁巖地形而得名,不過被人們了解則是由於一本小說《紅巖》。抗日戰爭時期,紅巖村就是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所在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指揮八路軍抗擊日本侵略者,最後獲得了勝利。如今紅巖村完好地保留了過去領導人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有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等人的辦公室,陳設全都保持原貌。現在紅巖村已被建成革命紀念館,毗鄰著古樸別致的灰色小樓。紀念館內珍藏了大量原始資料,有革命先烈的照片、信件、遺物,也有新中國成立前抗戰時期發行刊物的藍本,是一處紅色革命聖地。
紅巖革命紀念館是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在重慶為抗日戰爭而作出偉大貢獻修建的。館內通過復原老一輩革命家戰鬥和工作的地方,來講述那段風雲變幻的歷史。這裡陳列著中共代表團在重慶談判時使用過的各種物品,還有周恩來等南方局領導在重慶時使用的物品,各種珍貴的文獻資料更是不計其數。此外,紀念館內還有不少老照片反映著過去紅巖村的生活面貌,是人們了解那時候普通生活最好的地方。
重慶的歷史文化十分悠久,自古人傑地靈,湧現出無數著名人物。重慶歷史名人館按照「千古英雄譜」「歲月風雲錄」「抗日烽火圖」「命運較量篇」「重慶在前進」等5個篇章,展示了上自先秦、下至近代在各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歷史名人。館內採取雕塑、油畫、版畫、多媒體影視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段,從各個方面來表現這些歷史名人的生平事跡。通過這些事件,人們對重慶深厚的歷史也有了深刻的了解。特別是館內專門設置了《釣魚城之戰》全息影視播放廳和《抗戰風雲陪都記憶》資料播放廳,通過最新的聲光電效果,將重慶歷史上最激烈的兩場戰爭完全展現了出來。人們可以通過一個個人物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從而對這些歷史事件有更新的認識。
朝天門碼頭是重慶最大的碼頭,位於嘉陵江和長江的交匯處,自古就是兩江航運最重要的樞紐之一;而且一直都是舟楫數千,船隻來來往往十分繁忙。碼頭上眾多的「棒棒軍」也是朝天門碼頭的一大風景。那些停泊在朝天門碼頭的貨船在這裡卸下貨物,「棒棒軍」立刻肩挑背扛,在青石鋪成的階梯上艱難前行,成為重慶獨有的碼頭文化。古代,朝天門碼頭還有一個特殊的作用,每當皇帝有聖旨或者有重要的官員來到重慶,當地的官員們就都要到朝天門碼頭來迎接,這也是這個碼頭名字的由來。如今的朝天門碼頭早已沒有了那麼繁忙的場面,人們來則更多是為了欣賞兩江交匯的盛景。
重慶臨江背山,地理環境十分優越,特別是夜景可謂享譽全國。重慶夜景是重慶三大名片之一,依託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巧妙地將重慶山水與聞名天下的重慶夜景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十分獨特的景觀。兩江夜遊成了外來遊客必看的景色,因此也有「不看夜景,白到重慶」的說法。
黃花園河灘
在兩江沿岸有很多河灘,其中黃花園河灘是最受人們歡迎的一處。這裡開設了很多茶攤,人們可以在喝茶,還可以買點涼粉、涼麵、酸辣粉、豆腐腦等小吃填肚子。
珊瑚壩
珊瑚壩靠近渝中半島,珊瑚壩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三國時期就有對它的記載了。珊瑚壩是重要的溼地保護區,生活著許多獨特的溼地動植物,也是動物愛好者十分喜歡的地方。
羅漢寺是一座歷史十分悠久的古寺,始建於北宋時期,最早叫作「治平寺」。在光緒年間改為羅漢寺 。後幾經破壞修建才形成現在的規模。羅漢寺雖然位於重慶最繁華的鬧市之中,但一點也沒有受到現代化的影響,依然保持著原有幽靜肅穆的氛圍。在羅漢寺內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如大雄寶殿、藏經樓、羅漢堂不僅建築精美,而且內藏豐富,都是難得的佛教瑰寶。
古佛巖
古佛巖位於羅漢寺的入口處,是寺內最受人們關注的景點之一。古佛巖始於宋朝,上面刻有宋代的摩崖石刻佛像多尊。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羅漢寺中最重要的建築,極具中國傳統建築的神韻。
藏經樓
藏經樓地處羅漢寺的最後方,是寺內最具文化精華的地方。這裡收藏了羅漢寺千年以來的所有文化瑰寶其中以珍本《磧砂藏》和《頻伽藏》等最為珍貴。
下洪學巷是古時學堂匯聚的地方,當時立志於讀書入仕的人就在這裡讀書,故有「學巷」之稱。至今在下洪學巷依然可以感受到濃鬱傳統氛圍,一座座傳統老建築再次樹立。其中不少還是當初的茶館、酒館、客棧、商號等,讓人感覺仿佛回到百年前。石灰倉8號是下洪學巷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曾是一處鹽商的宅邸,外觀十分特別,高牆深院,好像一座碉堡,讓人望而生畏。此外,在這裡還能看到一座仿明清風格的客棧,門口左右有一對石獅子,門額上有「紫氣騰輝」四個大字的牌匾,飛簷下面垂著燈籠,顯得古意盎然、十分幽雅。門口有時還會有「棒棒軍」、水手來來去去,讓人有一種時光交錯的感覺。
舊時重慶就是商賈雲集的商業重鎮,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都匯集到這裡,久而久之就建起了很多會館。尤其隨著「湖廣填四川」的移民工程,來自湖廣地區的人們為了緩解思鄉之情,便在重慶興建起湖廣會館,並將自己的文化都融入其中。如今,湖廣會館已是重慶最具標誌性的會館建築。
禹王宮
禹王宮可以說是湖廣會館的固定建築,不管在全國哪個地方,只要有湖廣會館,就必然有禹王宮。禹王宮建於清康熙年間是重慶湖廣會館建築群裡最大的一處建築。
齊安公所
齊安公所又叫作「帝王宮」,是目前湖廣會館裡保存最完好的建築。其主要是由過去湖北黃州一帶遷移過來的移民們修建的,分東西兩個部分。
廣東公所
廣東公所又名「南華宮」,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是由來自廣東的移民修建的。廣東移民當時是湖廣填四川中主要的部分,因此廣東公所也建造得尤為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