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迄今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以「道」為最高的信仰,主要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早在原始時代,就有很多人在追尋人生的意義,追問人類生命的極限,而「道」和「仙人」可以說便是對於生命擴展意識的具體化。
而道士便是專門出家追尋大道的人,追尋羽化升天成為「仙人」的一群人,《太霄琅書經》有言:「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其中男性道士被稱為「乾道」,也稱道長。而女性道士則被稱為「坤道」,別稱女冠。
在道士群體中男性道士是比較的常見的,但是其中也不乏許多著名的女道士,比如說王燾貞便是嘉靖年間翰林學士王錫爵的小女兒,王錫爵在嘉靖四十一年的會試中名列第一,廷試名列第二官至明朝首輔,王燾貞可以說是名門之後,富家千金。
不過在一開始父母並不喜歡這個女兒,因為王燾貞生下來便體弱多病,膚色發黃,又生又疥瘡。在古代很多大戶人家都定親的早,所以也有人前來王家攀親,不過王錫爵卻說:「這孩子還不見得能做我家閨女呢,哪裡談得上做別人家媳婦。」
雖然王錫爵對於這個女兒確實是百般挑剔,但是還是有人想要和王錫爵結親,最終父親為王燾貞選了一個叫徐景韶的官家子弟,也算是門當戶對。不過慢慢長大後的王燾貞對於這門親事並不上心,她不愛讀書,不學琴棋書畫,反而是對宗教很感興趣。
看著整天「靜坐冥想」的女兒,母親朱淑人也是嘆息和無奈,最後終於到了出閣的年齡,徐景韶卻突然死了。還沒過門的聲稱要為徐郎守節,不準備再嫁了。要是真守節也就罷了,誰知道王燾貞後來乾脆做了女道士。
王燾貞說自己經過仙人指點,自號為「曇陽子」從此踏上出家修行的道路,因為王燾貞是名門之後,這件事很快就傳開了,其中還包括《金瓶梅》的作者王世貞,時常和王燾貞請教,最後還拜了這位比自己年齡還小的姑娘為師。
王燾貞是一個十分有自己見解的人,她說宣揚的「儒釋道一體」的理念,受到了十分廣泛的追捧,越來越多的人拜入到她的門下,其中還有馮夢龍這樣的文壇巨子,甚至連她的父親王錫爵最終也拜了她做師傅,甚至有不少朝中官員都寫讚揚信為她捧場。可是王燾貞卻聲稱她厭倦凡俗之事,說自己修行也修行的差不多了,將要在9月9日得道飛升。
但是我們知道,憑空的「飛升」從科學上來說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到了9月9日這天,王燾貞飛升之地直塘已經布滿了民眾,據說有十萬之眾,這些人都是來看這位傳奇女道「飛升」的。當時的王燾貞才二十三歲,正是青春煥發的年紀。但是為了面子,她服下了毒藥,真的就「白日飛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