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聖寺三塔,不就是三個塔嗎?有什麼好看的,也許很多進去過的人都覺得這個景區只有三座塔,在公園外面看看就夠了,75元的門票有些貴,沒必要進去裡面逛著浪費時間,但是卓瑪想說的是,凡是有以上想法的人都會錯過一個虔誠了千百個冬夏的傳奇景點,且聽卓瑪細細道來……
崇聖寺三塔景區不止有三塔,沿著中軸線往裡走依次有大鐘樓、雨銅觀音殿、大雄寶殿、崇聖寺等,各具特色,非常值得參觀遊覽。
進入景區,最先出現在你眼前的便是聳立的三塔,沿著道路逐漸靠近它,越靠近便會越感覺到三塔的神奇,畢竟在經歷了地震之後還屹立不倒的無地基的佛塔也沒有多少。看到塔基上,「永鎮山川」幾個大字,瞬間便會感覺此處乃非凡寶地,宏偉悠遠。
古籍記載修三塔,可是「役工匠七百七十萬,耗四萬餘金,歷時八年建成」。三塔的位置極好,剛好就位於大理19峰的正中央,運氣好時能看見遠處蒼山上的雪哦,但卓瑪提醒不能站在塔的正下方照像哦,要稍微偏一點,呵呵。
向前方走去,就可看見一方水潭靜靜地嵌在地面上,如同小石潭記裡描寫的一般,潭水潔淨清幽,並且能映出崇聖寺三塔的倒影。
走過三塔,沿著中軸線往裡走,來到鐘樓,樓高三層,內置16噸的南詔建極大鐘,徐霞客曾在《滇遊日記》中這樣寫到:「鍾極大,徑可丈餘,而厚及尺,其聲聞可八十裡。」四周都是觀景臺,其中尤以第三層觀景最好,南可看三塔全境,北可望雨銅觀音殿。
參觀完有雲南第一大鐘的建極鐘樓後,沿著寬闊的通道,登上數十級臺階,就可邁入雄偉的雨銅觀音殿。據說「雨銅」名字由來傳說是塑觀音時,因銅不夠用而急壞了主修的僧人,僧人大哭而感動上天,頃刻下起銅雨,於是僧人以銅雨鑄成觀音,因而得名。
走過雨銅觀音殿,便來到了輝煌大氣的崇聖寺,就是天龍八部中的天龍寺,曾有九位大理國國王在此修行,為南詔、大理國著名的王家寺院。它是卓瑪見過最宏偉的寺廟了,沒有之一。
拾階而上,一路可順著財神殿、藥師殿、天王殿、羅漢堂、觀音殿、大雄寶殿參觀、敬香、叩拜,在佛音中不自覺的便忘卻了塵世的繁雜。
崇聖寺大殿的外牆掛滿了眾多來這裡的遊客許下的願望,鐘聲還未響,陽光穿透了畫棟雕梁,而卓瑪的願望,是世界和平,大家安康 。
關於旅行,有任何問題都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卓瑪,我一定會盡力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