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交場站建設有了設計技術指引 出入口設計擬人車分流

2020-12-13 房天下

日前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中山市公交場站設計技術指引》已開始試行,將為我市編制和審查公交場站的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提供參考依據。據悉,針對現狀我市公交站場多為通道式的布局,《指引》建議選用車輛出入口與人行出入口分開設置的「人車分流」設計方案。

南京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山分院院長李志是該指引的主要編制人之一。他表示,參考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希望改變現狀我市公交站場通道式的設計布局,建議選用車輛出入口與人行出入口分開設置的「人車分流」方案。李志表示,在通道式設計中,人的活動空間與車行道混為一體,乘客進出站、上下車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人車分流」設計是「環抱式」的,將人與車輛的活動空間分隔開,車輛活動空間在中央,人在外圍走動,設計布局相對安全。

來源:中山日報

客官等等吖,掃二維碼有"驚喜"哦~~

8月18日中山看房團報名↓

推薦閱讀

1、投資70億!東升鎮:「棒球小鎮」基礎設施年內開工建設

2、中山市級文化產業園擬獎補10萬元 徵求意見中

3、深圳樓市「21連降」後為何迎來調控加碼?

4、8成房企利潤爆發式上漲 行業分化加劇

5、【求賢】這麼好的機會不去,臣妾做不到啊!

相關焦點

  • 江門公交「開掛」了!緊密連通三區四市!在家口坐公交就能去中山
    江門在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僅供參考,以實際公布為準)其中,規劃內容中建議新型交通採取BRT形式、建設公交專用道規劃、公交全面電動化、建立計程車服務中心、慢性網絡銜接、調整或新增89條基本公交線路、增加30個公交場站、遠期將可坐公交直達中山、佛山、珠海
  • 公交都市「大師談」|如何讓公交樞紐場站煥發活力
    打造樞紐場所的前提是,與未來城市用地與經濟發展規劃相呼應,根據樞紐節點所在地區在城市總體規劃中的發展定位,進行有針對性的分類規劃。另外,鑑於隨著城市擴張和客流量增加,具有高服務水平的樞紐及其綜合開發,會遇到在侷促的空間中無法充分擴展的問題。因此,在城市用地規劃中,公交樞紐與場站規劃需要有足夠彈性。
  • 記者聚焦南京河西公交問題 公交場站建設難在哪?
    沿途根據周邊小區位置及道路情況相應設置公交站點。  記者了解到,其實目前河西南的公交問題依舊突出。像正榮潤峰、海峽城周邊片區為代表的河西中南部公交配套問題,也與場站設施配套不足有關。目前在用的8處公交首末站已十分飽和,加車、加線十分困難,公交車輛場均面積僅67.9m2/輛,遠低於國標要求的120m2/輛。
  • 江門公交「開掛」了!緊密連通三區四市!在家口坐公交就能去中山
    江門在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僅供參考,以實際公布為準)其中,規劃內容中建議新型交通採取BRT形式、建設公交專用道規劃、公交全面電動化、建立計程車服務中心、慢性網絡銜接、調整或新增89條基本公交線路、增加30個公交場站、遠期將可坐公交直達中山、佛山、珠海
  • 深圳地鐵站出入口設計方案逐一亮相(圖)
    深圳地鐵一期工程將於12月底建成通車,地鐵車站出入口目前正在緊張建設中。這些出入口的設置風格如何?市民可以到哪些出入口進出地鐵站?昨日(6月10日),筆者從深圳市地鐵有限公司了解到了相關信息。
  • 成都首個現代化公交場站綜合體年底啟用 在公交站吃飯逛街看電影
    過街去等另一趟車,還是穿過幾條小巷去買菜?嗯,成都首個現代化公交場站綜合體年底啟用,你完全可以「一站幾用」??下了公交車,在站內就有餐館可吃飯、有商場可逛、有KTV可娛樂……這一切,即將在成都實現。昨日,天府早報記者從成都市公交集團基建先鋒辦公室獲悉,成都首個現代化公交場站綜合體項目、位於郫縣德源鎮紅旗大道旁的「德源公交場站綜合體」,將於今年年底部分投用。
  • 在公交場站裡喝咖啡、打籃球 北京首個複合公交場站明年投用
    「配備這些設施是基於對周邊小區居民服務需求的充分調研來做的」,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康家溝公交場站周邊分布著都市經典、興隆家園、康家園等小區,居民生活服務需求較大,如停車位供應緊張等,因此項目綜合配置了多項便民功能服務設施。據悉,該項目於2018年3月開工建設,預計明年上半年就將正式對外營業。
  • 市規劃局開展鄭州市公交場站建設標準編制工作
    為保障城市公共汽電車首末站、樞紐站、停車場等場站建設的合理化、科學化、規範化,滿足城市公共運輸暢通安全、經濟合理的要求,市規劃局近期啟動了「鄭州市公交場站建設標準」編制工作。該項標準的編制即能指導我市公交場站建設,又是我市創建「公交都市」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 廈門火車站及廈門北站公交場站實現上下客流分離
    公交場站實現上下客流分離乘客分流火車站出島公交場站設候車站臺,用不鏽鋼護欄隔離上下客通道方便接駁廈門北站與公交車場站連廊原樓梯改為緩坡,方便拖拉行李人車分離計程車區域增設上客安全島近期,廈門火車站出島公交場站及廈門北站公交、計程車上下客區完成改造升級,正式恢復投入使用。
  • 青島PPP助力公交場站綜合開發
    其中,車庫主體建築共兩層,其中一層停放私家車、二層和屋面停放公交車輛,共設置公交車位431個、小汽車位340個。黃河路公交停車場項目採用PPP模式實施,總投資1.6億元,合作年限為17年,包含2年建設期和15年運營期。項目由中鐵二十局集團和青島真情巴士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負責。
  • 從此公交場站有了煙火氣!下車進站,咖啡在手
    樓下是公交場站,樓頂能跑步、能打球;下了公交車,立馬可以喝上熱騰騰的咖啡?這樣既接地氣又高大上的公交場站,您見過嗎?近年來,為引導交通設施與城市功能有機融合,市發展改革委堅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根據居民需求和城市功能需要,推進建設複合功能的現代化立體公交場站,讓交通基礎設施高質量建設成果看得見、可感知。
  • 20年承諾兌現——頤和園東宮門公交場站完成遷移
    近日,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發現,曾經「困擾」頤和園東宮門多年的公交場站已經完成遷移,社會車輛川流不息、人力車見縫插針、行人橫穿馬路的情況得到緩解。這意味著,年初市人代會上,由市人大代表段淑珍領銜提交的《關於恢復歷史規制,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議案》有了積極進展。
  • 新建多層公交綜合車場能解決場站荒嗎?
    指望所有公共運輸熱點地區都有足夠容量的路外場站非常荒謬。這些地方往往是人流密集、地租昂貴的商業中心,附近僻靜的背街小巷是就近提供公共汽車臨時停泊場所的上佳地點;工廠區和住宅街區交通量低的支路,採取相應措施,技術上完全可以容納大型車輛停泊。倫敦等發達國家城市的公共汽車起訖站點大多是街道路內,大型購物中心配建場站遍地開花的香港也不乏相應例子。廣州上下九商圈路邊的德星路總站。
  • 北京300個公交場站將變便民驛站 有咖啡館、停車場、洗衣房
    對於都市經典家園小區的居民高先生來說,隔壁即將開放的康家溝公交保養場成了家門口的「便民驛站」。更讓他沒想到的是,過去只能停放公交車的場站還將提供車位給周邊居民使用。改造前,康家溝公交場站規模小,主要功能是公交駐車、保養、運營等,「冷冰冰」地分布在居住區周邊,僅滿足乘客日常交通換乘需求,用地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 具備便利店等功能 「便民驛站式」公交場站建成
    對於都市經典家園小區的居民高先生來說,隔壁即將開放的康家溝公交保養場成了家門口的「便民驛站」。更讓他沒想到的是,過去只能停放公交車的場站還將提供車位給周邊居民使用。  改造前,康家溝公交場站規模小,主要功能是公交駐車、保養、運營等,「冷冰冰」地分布在居住區周邊,僅滿足乘客日常交通換乘需求,用地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 《成都市軌道交通場站綜合開發專項規劃》出爐 2035年線網將達1696...
    如何更好地落實TOD(公共運輸為導向)城市發展理念,加快推動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充分發揮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的作用,實現軌道交通導向型的城市綜合開發運營?日前,《成都市軌道交通場站綜合開發專項規劃》《成都市軌道交通場站一體化城市設計導則》制定完成並通過市規委會主任會議審查。
  • 公交場站騰退 北京東宮門外將建步行街
    頤和園東宮門公交場站所在位置原是頤和園宮門外建築群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公交場站遷移有助於恢復東宮門外歷史規制、恢復頤和園完整性。  北青報記者昨日在頤和園東宮門公交場站看到,頤和園東宮門公交場站在中間新開闢出一條南北方向的公交專用通道。下一階段,公交車線路擬完全撤出東宮門外廣場,最終將東宮門外廣場及向東延伸的同慶街開闢為步行街。
  • 北京天通苑北交通樞紐啟用 地鐵公交換乘分分鐘
    其中,換乘大廳面積1.3萬平方米,設計客流量為每小時1.8萬人次。  記者了解到,在換乘大廳一層,出地鐵站的乘客可直接換乘公交車、長途車等其他交通工具,幾分鐘即可實現換乘。  由於天通苑北樞紐站距離地鐵天通苑北站有百米左右的距離,記者注意到,樞紐二層還在建設一條雙向換乘連廊,實現樞紐站和地鐵站站臺層的無縫對接。
  • 「睡馬路」公交有「家」了,馬湖村公交場站啟用
    在武漢市作風巡查第七組的督導推動下,新建的馬湖村公交場站已投入使用,長期「睡馬路」的公交車「搬」進了新家。9日,記者來到該公交場站實地探訪。馬湖村公交場站位於南湖大道與野芷湖西路交會路口,緊鄰地鐵8號線省農科院站,佔地面積約6300平方米,規劃公交停車位50餘個,是一個集停車、保養、辦公等於一體的綜合性場站。
  • 五年內,廈門規劃建設52處公交場站
    《規劃》借鑑了新加坡、深圳等城市公交場站發展經驗,結合廈門現狀,建立多層次的場站分級體系,完成場站布局規劃,並提出公交場站規劃控制條件、實施建議和保障機制,保證場站落地與有效利用,以公交促進島內外發展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