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變海待?留學生遭遇史上最難求職年!

2020-12-12 騰訊網

據UniCareer近日發布的《2020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回國求職海歸數量暴增七成,達80萬人;近四成海歸年薪不足10萬元;過半海歸認為疫情嚴重影響求職。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海歸最難求職年已經到來。

嚴峻的求職形勢下,海歸的薪資水平成為了最直觀的體現。數據顯示,12.8%的海歸認為自己應該拿到30萬以上年薪,而真正拿到這一數字的僅佔5%;有接近四成海歸的實際年薪不足10萬,這一比例相較去年增加了足足一成。

根據BOSS直聘發布的《2020海歸春招求職趨勢報告》顯示,海歸應屆生平均招聘薪資7481元,海歸招聘需求縮水近兩成。

2020年的國內求職市場對於海歸人才來說,競爭前所未有地激烈。從規模上看,海歸應屆生同比增加72.9%,但截至3月底,相關崗位規模較2019年同期回落19.5%。

特別是百人以下小微企業的招聘需求同比回落超過30%,萬人以上規模的企業對海歸人才的招聘需求較同期增長了13.1%。由於2020年春招季受到疫情的較大影響,整體時間線出現延後,4-5月的新增招聘需求值得繼續關注。

海歸應屆生中碩士及以上比例近六成

本科畢業生期望薪資虛高

由於學習性質的特殊性,海歸人才學歷水平普遍較高,活躍於國內求職市場的2020海歸應屆生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才佔比近六成,是競爭最為激烈的群體。

海歸碩士應屆生的平均期望薪資僅略高於國內碩士學歷人才,而海歸本科應屆生的期望薪資較國內本科應屆生高出44%,但在求職市場中,對於非國際一流高校的本科海歸應屆生,僱主在整體上並未展現出特別偏好,建議基於自身能力和市場形勢對期望薪資進行調整。

海歸應屆生近六成

期望月薪在一萬元以內

海歸應屆生總體平均期望薪資為10725元,其中近6成期望月薪在1萬元以內,超過四分之一的海歸應屆生認為自己的薪酬水平應在11k-13k之間。

管理學/工學/經濟學人才儲量高

醫學專業海歸人才比例較低

2020海歸應屆生中,管理學專業人才比例位居各大專業榜首。2020屆醫學專業的海歸人才比例僅為0.8%,顯著低於國內醫學專業人才均值(5.1%)。

海歸人才中,工學類專業人才平均期望薪資最高,為11307元。排在第十位的藝術學專業,平均期望薪資也高達8399元。

超半數海歸人才期望在一線城市發展

上海穩居榜首

BOSS直聘研究院數據顯示,超過半數的2020屆海歸人才期望在一線城市發展,新一線城市也吸引了30.1%的海歸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的海歸應屆生在城市選擇上較2019年同期分散程度明顯提高,選擇一線城市的海歸留學生下降了8.3個百分點,這其中的大部分轉移到了新一線城市。

在四個一線城市中,上海對海歸人才的吸引力穩居榜首(19.2%),北京(17.3%)、深圳(10.3%)和廣州(5.0%)位居其後。

現在,無論是留學生還是國內畢業生,都面臨著比之前更為嚴峻的就業形勢,那麼留學生們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獲得一份滿意的工作呢?

進行職業規劃

首先,了解自己

首先,可以憑直覺,你喜歡做什麼?對什麼感興趣?擅長做什麼?

其次,可以找到專業的職業規劃導師,通過職業諮詢,運用專業測評等方法,最終獲得客觀的自我認知。

然後,了解外部世界

這需要你對工作世界進行了解,例如:勞動力市場現狀、就業市場格局、行業背景分析、職業種類的區分和各自的要求、權衡地域問題的利弊、企業文化與組織。

結合自我了解和外部了解,確定一個主要的職業方向和目標。

有了清晰的目標後,就看到了差距,自我提升的行動計劃就自然浮現了。留學也算是一種職業力的提升。

重視實習經歷

根據美國知名高校雜誌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曾調查顯示,「實習經歷」和「大學時期的工作經驗」是為美國僱主在招聘大學生時最看重的因素。

GPA可以說是網申時的一塊敲門磚,但是真正拉開與國內應屆生差距的往往是一份「高質量的實習」。

更重要的是學會將「經歷」轉化為「經驗」,善於從實踐經歷中總結、反思和提煉對意向求職目標有支持作用的內容。

拓展職場人脈

作為留學生,除了要克服語言障礙、文化代溝,PR身份等困難之外,建立人脈關係也尤為重要。而且,在建立人脈關係的過程中,你也能逐步消除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可謂是一舉多得。

海歸通過參加不同的社團、校友會、同學會等,對於擴大就業與發展的網絡,交流新的就業信息,建立新的社會關係來幫助就業都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端正心態,注重長期發展

有一部分留學生帶著「自我優越感」,認為自己接受的教育天然優於國內的畢業生,身段放不下,再加上老一輩的親戚朋友,只要說到留學就會聯想「社會精英、年薪百萬」,這些都是思維的誤區。

如果公司平臺好,未來發展空間大,歸國畢業生大可不必糾結一開始的薪資,一般留學生在工作3到5年後,職場發展會取得突破性的進步,收入和待遇也會有一個相當大的提高。

因此,海歸留學生要事先制定好未來的職業規劃,佔得先機。在留學期間多做實習,多參加項目,增加自己的實踐經驗。

在工作中注意經驗的積累,千萬不要讓自己在回國發展的大浪淘沙中變成「海待」,面對回國就業,以上這些方法都get了嗎?

紐西蘭旅行就去南島?這10件事會讓你重新認識北島的美!

加拿大BC省2020年度財政預算,哪些與你息息相關?

*評論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

*溫馨提示:各國移民政策不同,更新速度及進度皆不同,請以當地最新政策為準,移民前務必諮詢,了解詳盡。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留學就業之路可觀,海歸不再變海待
    據相關資料顯示,新加坡每年創造的就業機會多達數萬,因此你還需要擔心留學新加坡海歸變海待嗎?不必擔心,接下來就為您帶來新加坡留學就業情況分析,安撫下你那脆弱的小心心~01新加坡留學就業前景新加坡治安穩定,環境良好,國民素質良好,全英文授課,77%的華人,形成特殊的雙語環境,為中國學生提供一個很容易適應的語言環境。
  • 熱點透視|2020海歸人數突破80萬!留學生卻反映回國求職前景轉好?
    疫情下的2020年,各行各業都非常艱難,今年對於留學生們來說,更是難上加難!不知道同學們聽說了沒?今年選擇回國求職的海歸直逼80萬! 求職隊伍再一次擴大!那面對眼前的豪華求職陣容,留學生的求職路又是怎樣的呢?
  • 海歸求職鄙視鏈:澳洲八大留學生被自動淘汰?!
    1海歸鄙視鏈:澳洲留學生墊底?隨著留學生基數越大,想要留下或者歸國求職的基數也就更大,就業競爭也會更激烈。在移民政策不斷縮緊的情況下,很難留在澳洲當地。但如果選擇回國求職,比較好的企業都非常看重實習經歷,僅憑一個文憑遠遠不夠。
  • 留學生回國求職,要做好這四件事
    留學生,剛出國,適應國外的壞境,等到畢業回國求職,發現國內的形式自己一竅不通,這也太辛苦了吧。人民網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海歸碩士求職:我就這樣被1600元底薪碾壓》講的大概是一些海外留學生回國所遇到的低薪難就業的現狀。
  • 最難就業季?海歸別慌,留學生歸國優勢大盤點
    受訪海歸認為在國內發展的主要優勢 2018年,59%的受訪者表示「具有國際視野」是海歸最主要的優勢之一,2019年該佔比更是直接增加至68%。
  • 海歸也分三六九等?看完國內校招鄙視鏈,整個人都不好了
    求職市場信息的脫節對於海歸而言無疑是致命傷更雪上加霜的是90%以上的留學生回國時都被「應屆生」身份逼瘋>留學生回國求職,往往被企業HR放在選擇鏈的最底層。至於月薪不足3千元的,甚至不配被稱為「海龜」,只能被叫做「海參」或者「海帶」,意指「海剩」和「海待」。其中奧妙,就在於回國時間、合適資源與工作經歷。
  • 2020年海歸國內求職人數猛增33.9% 近一半期望月薪在8000-15000元
    新形勢下海歸群體(泛指有海外留學經歷的人才,包括已回國或未回國所有對象)如何制定未來決策呢?1月7日,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其中,45%海歸期望紮根一線城市,京滬兩城佔3成多;45%海歸期望月薪在8000-15000元,高於整體求職者。
  • PreTalent 2018海歸回國求職報告:近七成認為薪資低於預期
    2018年PreTalent(璞睿諮詢)連續第四年利用自身智能求職平臺TalentDB累計數據就中國海歸就業情況開展調研,並於2018年12月25日正式發布《2018應屆海歸求職力研究報告》,報告樣本面向90後出國留學人員,並且首次比較了求職市場中海歸留學生與國內應屆生的求職情況。
  • 疫情、大選、籤證改革下,留學生迎來史上最混亂求職季
    還有半年就畢業了,我可不想待業在家啃老...疫情回來了...拜登上臺了...2021年求職形勢會更難還是會簡單?春招怎麼辦?距上次年中offer統計後,新增410位百萬年薪學員。其中,除去2020申請季掃尾的offers,單看2021最難秋招季,共有236位學員成功上岸,即收穫2021年的頂級公司暑期實習/全職工作Offer。他們是什麼背景?進了哪些頂級公司?他們在哪裡讀書?
  • 海歸求職:什麼樣的僱主和企業文化更受青睞?
    海歸求職,更看重什麼?  本報記者 孫亞慧  今年,中國高校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874萬人,增量、增幅均為近年之最,競爭激烈程度引人關注。秋招正酣,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今年或許會有更多海歸加入國內求職大軍。對於年輕的海歸求職者來說,什麼樣的僱主更受歡迎?
  • 60萬海歸畢業生的求職尷尬:籤證凍結崗位縮招 機票單程7萬
    60萬海歸畢業生的求職尷尬文/戚夢穎 編輯/黃玉璐「有緣明年見。」6月末,當得知身在法國巴黎的小婕無法參加國內的現場面試,這家她心儀企業的HR給了她這樣的答覆。小婕是今年暑期畢業的留學生,在法國高商攻讀管理學碩士,然而,她也許即將「延畢」。
  • 海職TV視頻LIVE丨留學生海歸上海落戶專題講座重磅來襲!(附直播連結)
    如果您有關於留學生回國證明、留學生學歷認證、留學生落戶、留學生免稅車、留學生優惠政策、留學生求職等方面的問題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客服微信微信號:1816631288我們免費提供關於上述問題的解答海歸求職網(AceCareer Global)免費提供全面的留學生回國證明
  • 疫情下在美留學生的艱難求職路:簡歷投出無音信 矽谷「碼農」求職難
    原標題:疫情下在美留學生的艱難求職路:300封簡歷投出無音信,矽谷「碼農」一職難求投出300封簡歷,一個網測機會都沒有;矽谷幾大巨頭,凍結應屆畢業生招聘;剛入職兩個月,遭遇整組被裁員,留美求職期限僅剩90天;留美工作籤證政策變化不定……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美國,多行業受到嚴重影響,連最受歡迎的「碼農」—
  • 200萬出國留學換來2000底薪 | 海歸國內求職待遇多尷尬?
    加拿大留學生會整理編譯本文經授權轉載自:UniCareer轉載請註明原作者來源提到海歸,普通青年會說:「這是白富美。」文藝青年會45°角仰望天空:「這些年你一定很孤獨吧?」而2B青年會豎著大拇指說:「有錢!」
  • togocareer助力海歸學子全方位提高求職競爭力,成功通關名企
    沒有職業規劃、缺乏實習經驗、簡歷含金量低、面試經驗不足等是海歸學子求職過程中普遍存在的難題。作為行業內知名一站式求職服務機構,togocareer針對海歸學子就業難題,通過專業定製化服務,解決留學生就業問題,幫助留學生全方位提高求職競爭力,成功通關心儀名企。
  • 急求職丨留學生回國秋招現狀:遲一天,待業一年!
    對於國內院校畢業的學子來說,應屆生概念非常清晰,2020年的校園招聘,面向的人群就是2020年6月畢業的學生。可是海歸的畢業時間各不相同,糾結的點就來了:我是不是應屆生?我能參加今年秋招嗎?很多人認為,我是海歸,回國應該能很快找到好工作,現實卻是啪啪打臉。根據2019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問卷調查數據,海歸如果回國之前沒有做任何的就業準備,回國後找工作需要花費少則3個月,多則半年。企業支付的薪資比期望薪酬低2倍,80%的海歸收入都達不到預期水準。
  • 留學生終於迎來了「歸國自由」
    這段日子滯留海外的留學生幾乎每天都被回國的消息刷屏,政策一天一變,還都是向著不太美好的方向變化,讓留學生的心一天提得比一天高。眼看著機票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一步步滑入了「買不起」的深淵,心中苦不堪言。不過黑暗只是暫時的,歸國之路終將迎來曙光!
  • 輾轉美國、新加坡、香港多地求學,廣東男孩的別樣留學和求職經歷
    2018 年畢業回國後,在工作的同時又馬不停蹄地準備申請香港院校,最終成功拿到香港浸會大學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Management 的正式offer。對於回國一向堅定,求學之路離家越來越近Owen 坦誠自己出國留學就只是為了讀書,學習一些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
  • 這屆海歸畢業生有多難?機票7萬 籤證凍結 崗位縮招 只是冰山一角
    根據BOSS直聘研究院的數據,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回國尋求職業發展機會的海外應屆留學生規模較2019年同期激增72.9%。另據前程無憂相關數據,2020年春季校園招聘市場中,各類歸國留學生(美、英、澳為主)數量近60萬,與高校畢業生數量合計達934萬人。
  • 海歸變鹹魚?為什麼在國內HR眼裡,英碩還不如國內的重本?
    2020年,受疫情及就業移民政策收緊雙重影響,回國求職海歸數量暴增七成,達80萬人。很多留學生都發現,自己明明應該是個香餑餑,可今年卻變得格外的難「推銷」。其中比較痛苦的就是英碩留學生們,不僅不是香餑餑,好像在某些HR眼中,自己還成了一條沒有用的鹹魚。鄙視鏈底端:英國碩士?據筆者的一位HR朋友透露,業內確實存在一條「鄙視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