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職丨留學生回國秋招現狀:遲一天,待業一年!

2020-12-12 求職急救站
急求職

因為本科學校普普通通,我就去美國讀了個研,回國以後面對國內職場一頭霧水。錯過秋招,海投簡歷後也是0回復,最後好不容易得到一個面試機會,去了之後發現,面試官是我本科畢業就出來工作的同學……

「本科同學都混出頭了,我還在原地」

不著急找工作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Betty是我高中同桌,去年在美國剛畢業,畢業後也沒急著找工作,先去加拿大玩了一圈,去年11月份才回國。

回來之後才傻眼了,因為國內的秋招已經結束了。

更倒黴的是,還趕上了網際網路、金融、地產裁員縮招,投的大廠全沒有回音。

等到春招時,又碰上疫情,很多公司乾脆取消招聘,有些公司甚至已經裁員倒閉了。

Betty在那段時間總是愁得睡不著覺,大把大把掉頭髮。半夜還發朋友圈說:「實在不行,我就去飯店端盤子吧!」

於是她降低目標開始海投中小型企業。每到面試,HR都會問她待業期間在幹啥,她也答不上來……

直到有一天,她在一家小型企業的面試中,抬起頭,發現面試官是自己國內普本畢業就去工作的同班同學……

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被輕易忽略的應屆生身份,究竟是啥?

可能你也有類似想法,覺得找工作不用太著急,先玩夠了再說。這其實是個重大誤區:等回國後再找工作,你就完蛋了。

對於國內院校畢業的學子來說,應屆生概念非常清晰,2020年的校園招聘,面向的人群就是2020年6月畢業的學生。

可是海歸的畢業時間各不相同,糾結的點就來了:我是不是應屆生?我能參加今年秋招嗎?

很多企業招聘的頁面其實都有清楚寫明對於投遞者的畢業時間要求,比如:2019屆畢業生,通常指的是:畢業時間為 2018年9月 - 2019年8月。

當然,每一家企業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但往往畢業一年還可以算做應屆生。

教育部留學中心明確規定:留學回國人員不分應屆往屆,一律沒有三方協議,是否為應屆生,由用人單位界定。

也就是說決定你能否參加某個公司的校招,還是以這個公司對畢業時間的要求為準。

錯過應屆生身份的你,將會面臨……

校招沒資格,社招沒經驗

首先,對於應屆生來說,通過校招拿到offer的機會比社招大得多。

下面就通過阿里巴巴-產品經理崗來說:

(圖片來源於阿里巴巴)

同樣都是產品經理崗,同樣都是本科及以上學歷要求:

社招的崗位細分到某一個方向,校招只有「產品經理」這個範圍;社招的要求是要有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校招僅對專業有要求;社招崗要熟悉工作流程,校招崗你熱愛這個行業……如果你想在今年拿到阿里巴巴產品經理崗的offer,就只能走校招通道了。

對於其他名企來說也是一樣的,社招崗位都有經驗要求,一般情況下,沒經驗的同學在簡歷篩選階段就會被pass了。

另外,想進國企央企,例如:國家電網、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等,應屆生基本是你唯一能進去的機會。

(圖片來源於國家電網)

不是應屆生的話進去相當困難。所以要提前做好規劃,等你明白的時候,很多好工作的大門都對你關閉了。

落戶難度直線上升

很多城市為了吸引人才,都有留學生可直接落戶的優惠政策。

個別一線城市要求會更加嚴格,比如北京,落戶要看就職單位是否有落戶名額;比如上海,對你的本科院校和研究生院校排名會有一定要求。

但等到社招,要落戶就會比剛畢業時麻煩得多。

首先要面對兩個問題:社保繳納年限是否達標?落戶幾份是否足夠?如果這兩個條件沒達到,那不好意思,您暫時不用考慮落戶了。

失去公考、事業單位考試資格?

這些年也有部分留學生選擇回國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一般來說,事業單位和公務員考試名額會向應屆生傾斜。

一旦錯過了這個機會,想要進入事業單位將會非常困難。

事業單位的社招不僅有學歷要求,還有職稱要求等,而且崗位數量也大大下降。

海歸碩士就業的正確姿勢

國內秋招啥時候開

秋招是一年之中最大規模、招聘職位最多的招聘季度,因此,把握好秋招的求職機會十分重要。

對於秋招的稱呼,一般是 「年份秋招」如,2021 秋招,這個年份指的是招聘的應屆生畢業學年,而非哪一年發生。

所以,「2021 秋招」,發生在 2020年秋天,招聘的是2021年 9 月入職的員工。

名企一般統一校招應屆生入職時間,也是為了方便統一培訓。

什麼時候投遞簡歷?

很多人認為,我是海歸,回國應該能很快找到好工作,現實卻是啪啪打臉。

根據2019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問卷調查數據,海歸如果回國之前沒有做任何的就業準備,回國後找工作需要花費少則3個月,多則半年。

企業支付的薪資比期望薪酬低2倍,80%的海歸收入都達不到預期水準。

(2019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

很多留學生會在校招接近尾聲時回國,失去應屆生身份,校招投遞不了,簡直心態爆炸……

相較於國內的應屆生,留學生在求職技巧、求職信息的獲取上比較薄弱,即使有著不錯的學歷和實習經歷,在國內的求職競爭中也不佔優勢。

所以,對於想要回國求職的留學生來說,你得儘早回國,比國內應屆生多做好幾倍的準備,才有可能快速提高求職競爭力,拿到名企offer。

相關焦點

  • 海歸求職鄙視鏈:澳洲八大留學生被自動淘汰?!
    澳洲網申已經開啟國內秋招進入倒計時階段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馬上又擺在大家面前回國參加秋招 or 參加澳洲網申對相當一部分澳洲留學生來說是否回國做海歸仍令人十分糾結1海歸鄙視鏈:澳洲留學生墊底?隨著留學生基數越大,想要留下或者歸國求職的基數也就更大,就業競爭也會更激烈。在移民政策不斷縮緊的情況下,很難留在澳洲當地。但如果選擇回國求職,比較好的企業都非常看重實習經歷,僅憑一個文憑遠遠不夠。
  • 留學生卻反映回國求職前景轉好?
    疫情下的2020年,各行各業都非常艱難,今年對於留學生們來說,更是難上加難!不知道同學們聽說了沒?今年選擇回國求職的海歸直逼80萬! 求職隊伍再一次擴大!那面對眼前的豪華求職陣容,留學生的求職路又是怎樣的呢?
  • 留學生回國求職,要做好這四件事
    留學生,剛出國,適應國外的壞境,等到畢業回國求職,發現國內的形式自己一竅不通,這也太辛苦了吧。人民網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海歸碩士求職:我就這樣被1600元底薪碾壓》講的大概是一些海外留學生回國所遇到的低薪難就業的現狀。
  • 疫情、大選、籤證改革下,留學生迎來史上最混亂求職季
    年末了,最近我們團隊每天持續收到很多學生的私信:秋招未果,現在依舊沒拿到Offer,是不是涼了?還有半年就畢業了,我可不想待業在家啃老...疫情回來了...拜登上臺了...2021年求職形勢會更難還是會簡單?春招怎麼辦?
  • 在美留學生注意!最近美國海關已進入嚴查模式……
    (圖片來源中國民航局)除了等待,留學生好像也別無選擇,可回國求職這件事卻等不了了,國內秋招腳步逼近,留學生心急如焚,錯過秋招就相當於錯過全世界...(圖片來源微博)雖說是新聞媒體信息傳遞的誤會,但也著實令各位留學生震驚了一把...留美or回國求職,I.I.想說...看了以上種種,就知道今年留學生承受了太多太多,包括求職路也是磕磕絆絆的,但是無論如何求職這件事兒還是馬虎不得的!無論你是選擇留美還是回國求職,道理都一樣...
  • 疫情下畢業的海外留學生:思考再三,還是決定回國就業
    許多留學生迅速調整計劃,從留學國家就業轉向國內就業市場。據《時代周報》報導,受疫情影響,今年回國尋求職業發展機會的海外應屆留學生規模較去年同期激增72.9%;歸國參加求職的留學生將突破70萬。留學生的歸國為本就激烈的國內就業市場競爭更添一把火。選擇歸國就業的原因,相似而各有不同。有人因為疫情影響選擇延期升學,意料之外回國尋找工作崗位;有人在當地就業市場的收縮下遭遇毀約;有人考慮到國外變動的政策和個人未來發展規劃,下了回國的決心。在疫情的籠罩中,留學生們如何在就業寒冬下重新進行職業規劃,走向國內的求職道路?
  • 英國秋招進行回國還是留在當地? 聽過來人怎麼說
    英國秋招進行回國還是留在當地?這一問題對曾在英國留過學,經歷過求職浪潮的「過來人」們進行了採訪,與大家分享他們的經驗。  文章摘編如下:  「畢業後回國嗎?」這應該是留學生們在畢業季,被問到最多的問題。
  • 一份給澳洲留學生回國的「標準指南」
    想當初,很多澳洲留學生們忐忑的踏出國門。現在他們畢業,帶著夢想和碩果,回到祖國後留學時代,回國發展也是一種趨勢,回國不是簡單的買張單程機票,需要面對一些具體而實際的問題,對於留學的小夥伴來說,什麼時候回國?需要做哪些準備?
  • PreTalent 2018海歸回國求職報告:近七成認為薪資低於預期
    內外兩種因素的疊加,導致2018年的求職市場嚴重縮水,形成了海歸回國求職愈發艱難的客觀現實。資料來源:PreTalent《2018應屆海歸求職力研究報告》「信息不對稱」成最大障礙,求職服務成為海歸新選擇根據《報告》調研顯示,「不了解國內就業形勢」、「錯過秋招
  • 一舉兩得 事半功倍 看togocareer秋招早鳥計劃如何實現「神操作」
    據了解,某部分留學生可能覺得自己從海外回來與本土求職者競爭,並沒有什麼比較突出的優勢,學歷不出眾,個人項目經驗也不豐富,總感覺會在新一輪的秋招當中吃虧。如果你這樣想,那只能註定你是落敗者。其實,現在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強,像togocareer裡面就有很多被稱之為神操作的培訓項目,能夠幫助更多留學生實現在短時間內競爭力的飛躍提升,不需要大費周章就能夠達到一舉兩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秋招早鳥計劃便是其中之一。togocareer的秋招早鳥中有很多神操作,都可以為更多處於困惑階段的留學生提供更多啟發,不僅有醍醐灌頂之效,更有腦洞大開的體會!
  • 985畢業生和留學生之間還有鄙視鏈,進來了解
    2020秋招已經全面拉開,中金、四大、快消、網際網路大廠等歷來受留學生偏愛的企業都已經進行到網申/筆試,再後知後覺的國內畢業生也開始找工作了。 但佛系的留學生們竟然還秉持著觀望和試水的態度,結果就是「我TOP 30美碩/英碩/澳碩,竟然秋招零Offer??」
  • 指南者留學學員分享「秋招讓我開始正視留學的現實意義」
    2020年已經走向尾聲了,在這不平凡的一年,留學生群體的身份可謂特殊——一方面,海外疫情愈演愈烈,回國難,不回國也難;另一方面,就業市場並不能用「繁榮」二字來形容,「內卷」一詞越來越高頻的被掛在應屆生嘴邊。大家對留學越來越迷茫,對就業越來越心慌。留學生群體在就業市場上究竟是怎樣的地位?留學生的身份是否會利好應屆生在秋招中的表現?現實意義上,留學到底值不值得?
  • 秋招臨近尾聲,國考落下帷幕,求職難的2021屆畢業生還有選擇嗎?
    看起來畢業生求職的壓力似乎小了許多,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線上面試和線下面試相比終歸有一定的差距,因為受限於空間距離,面試官無法與求職者近距離交流,進而導致對個人簡歷的看重程度更加誇張。有過求職應聘經驗的2021屆畢業生一定有所感悟,和往年相比,招聘單位對學歷的要求似乎更高了,很多崗位不只是明確要求限定985和211高校畢業生,甚至不少崗位對所學專業是否是雙一流學科或者A及以上學科都有明確的要求。根據小編對北京某211高校的了解,儘管秋招已經進行了幾個月時間,但真正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應屆生還是那麼少數人。
  • 秋招結束,我們能從今年求職中看出什麼?
    來源:金融小夥伴2020年就快要結束了,但是,很多同學的秋招不盡如人意,面試屢戰屢敗敗敗敗敗敗敗。據調查,想在今年秋招中拿到一份自己滿意的offer,平均至少要投出80份簡歷。很多秋招失利的小夥伴諮詢我們,於是我們總結了大家失敗的幾種原因:01信息閉塞(別人在準備秋招,你連秋招時間都不知道)別當這是個笑話。不少同學反映,自己之所以沒有在秋招拿到心儀offer,最主要的就是自己根本就不知道秋招時間。
  • 馬來西亞留學 | 留學生回國落戶最強攻略來襲!!
    留學生回國落戶的困惑你有嗎? 留學生回國落戶對學歷有要求嗎?學曆本科和學曆本科以上回國的待遇有什麼差距? 怎樣才能達到回國人才落戶的標準?在國外工作或學習幾年才能達到落戶標準? 國外的學歷認證證書在落戶時有用嗎?
  • 留學生遭遇史上最難求職年!
    據UniCareer近日發布的《2020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回國求職海歸數量暴增七成,達80萬人;近四成海歸年薪不足10萬元;過半海歸認為疫情嚴重影響求職。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海歸最難求職年已經到來。
  • 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為哪般? 留學生回國有哪些優惠政策?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為哪般? 留學生回國有哪些優惠政策? 很多人為了更好的發展都會選擇出國留學,而大部分都會選擇學成歸國,我國留學生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那麼留學生回國前景如何?留學生回國有哪些優惠政策?
  • 疫情下在美留學生的艱難求職路:簡歷投出無音信 矽谷「碼農」求職難
    「群裡面留學生有拿到Uber實習、口頭錄用通知的,最後都被撤回了,發一個月工資作為補償。但這對於應屆留學生而言影響是很大的,不是補償就能解決的。」整組被裁,僅剩90天求職期武同學是在Uber裁員名單裡的一位應屆生。
  • 突發:美聯航發布超大規模裁員警告(內附留學生7-8月航班信息)
    留學生回國/返校有望?還是無望?有利消息 達美、美聯航相繼恢復中美航線一方面,留學生為航班少而煩惱。(圖片來源美聯航官方)留美or回國,求職都要搶佔先機機票要搶,求職更要搶先一步,把握機會!秋招是應屆畢業生最重要的求職戰場,一旦錯過了...那不是還有春招?或者社招?首先春招只是秋招的補錄(敲黑板!只是補錄),無論規模、機會都比秋招少得多得多。至於社招:高要求+高標準+高難度,還是不要嘗試的好!所以在這段時間,最應該做的事就是抓住暑期這個黃金準備期,提高自身求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