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方舟停亞美尼亞 阿拉拉特山下建世界之城

2020-12-14 騰訊網

上傳照片贏佳能550D單反 | 免費發明信片贏大獎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

本報記者 陸綺雯

很多人知道亞美尼亞是從諾亞方舟的故事開始的。相傳,舊約聖經中諾亞方舟在大洪水退去後就停靠在古代的亞美尼亞阿拉拉特山上,而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則是諾亞建立的城市。

亞美尼亞是一個內陸國家,位於亞歐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山南麓,全境90%的領土在海拔1000米以上。美麗的傳說給這塊土地平添了神秘色彩。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前往阿拉拉特山探尋諾亞方舟,進入19世紀,西方考察隊頻繁出現在阿拉拉特山上。有考察隊宣稱在山上發現了「方舟」遺蹟,但後來經過分析認定,一些所謂「遺蹟」都是因火山活動和地形畸變等因素天然形成的。

要考證諾亞方舟是否確有其事並不容易,但阿拉拉特山山腳下的埃奇米阿津教堂卻是世界上最早的基督教教堂之一,建於公元303年,離葉里溫20多公裡,教堂的鎮館之寶便是一片據說來自「諾亞方舟」的殘片。

除了方舟外,亞美尼亞的葡萄酒也和諾亞有關。傳說中,諾亞下山後,就在山腳的阿拉克斯河谷定居下來。後來,諾亞在山谷裡種下了第一批葡萄樹,並釀出了美酒。自此,亞美尼亞人與葡萄酒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亞美尼亞生產的 「阿勒」牌白蘭地酒聞名海內外。由於海拔較高,亞美尼亞年日照天數超過300天,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使這裡種植的葡萄含糖量高,釀酒所用的水也是當地的山泉。葡萄酒出口是當地的重要產業之一。

進入亞美尼亞館,遊客們會立即被展館中央展示區展示的20多個風格各異的白色建築模型所吸引,其實這就是展館重點展示的內容「世界之城」。亞美尼亞打算根據不同國家建築模型,建造一個囊括各國建築的「世界之城」。目前已有40多個國家的設計者提供了不同的建築設計方案。亞美尼亞館公關部經理安妮·查普金彥說,未來的「世界之城」將建在阿拉拉特山附近。城中既有亞美尼亞本國的建築,也有世界各地的建築。其目的就是讓全世界的人都喜歡,讓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這樣一個城市裡過上和平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比納卡更重要:阿拉拉特山何以成為亞美尼亞和土耳其爭奪的焦點?
    在取得國內抗疫鬥爭階段性勝利的同時,本著人道主義的原則,2020年4月,中國政府向亞美尼亞政府捐贈了一批抗疫物資,並按照慣例,在物資的包裝上寫有加油祝福的標語,但正是這些標語上的英文內容觸發了土耳其與亞美尼亞之間的陳年恩仇。原來該標語的中文寫道「高山之巔,長江之濱」,英文寫道「願我們的友誼比阿拉拉特山高、比長江長」。土耳其方面對該標語以存在爭議的阿拉拉特山作為亞美尼亞的象徵表示不滿。
  • 亞美尼亞,上帝的後花園,探秘諾亞方舟停靠地!
    外高加索三國之一的亞美尼亞也傳來了免籤的好消息!根據協定,中國公民持有效的中國普通護照和亞美尼亞公民持有效的亞美尼亞普通護照,2020年1月1日起在對方入境、出境或者過境,自入境之日起每180日內累計停留不超過90日,免辦籤證。
  • 中國援助亞美尼亞物資標語,引土耳其不滿
    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12日報導,中國日前援助亞美尼亞的一批抗疫物資上的標語,引發土耳其方面不滿。該標語的中文寫道「高山之巔,長江之濱」,英文寫道「願我們的友誼比阿拉拉特山高、比長江長」。土耳其方面對該標語以存在爭議的阿拉拉特山作為亞美尼亞的象徵表示不滿。
  • 旅遊丨亞美尼亞: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諾亞方舟」停靠之地
    亞美尼亞是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聖經記載的諾亞方舟停泊地亞拉拉特山是亞美尼亞人的精神信仰,然而亞拉臘山在烽煙中幾經來回,蘇聯時期割讓給了宿敵土耳其。儘管距離首都葉里溫只有32公裡,如今亞美尼亞人卻唯有以目光觸及他們的聖山。
  • 中國援亞美尼亞英文標語引土耳其不滿 中方:以中文為準
    【環球時報記者 範凌志 柳玉鵬】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12日報導,中國日前援助亞美尼亞的一批抗疫物資上的標語,引發土耳其方面不滿。該標語的中文寫道「高山之巔,長江之濱」,英文寫道「願我們的友誼比阿拉拉特山高、比長江長」。
  • 諾亞方舟的位置「被CIA用間諜衛星探測」
    解密文件顯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利用間諜衛星對聖經故事中的諾亞方舟進行了探測,以確認這艘船的可疑位置。諾亞方舟講述了聖經中的大洪水衝走了世界上的罪人,只留下諾亞、他的家人和世界上的動物。如果方舟能夠被發現,它將徹底改變人們對人類歷史的普遍理解,因為它將為《聖經》中列出的時間線提供驚人的證據。
  • 中國援助亞美尼亞物資標語引土耳其不滿 專家:不要因其他話題淡化...
    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12日報導,中國日前援助亞美尼亞的一批抗疫物資上的標語,引發土耳其方面不滿。該標語的中文寫道「高山之巔,長江之濱」,英文寫道「願我們的友誼比阿拉拉特山高、比長江長」。土耳其方面對該標語以存在爭議的阿拉拉特山作為亞美尼亞的象徵表示不滿。
  • 諾亞方舟在俄羅斯現身? 神秘矩形建築長20米
    據俄《總結》周刊2008年第2期報導,俄羅斯考察隊於2007年10~11月,在黑海水域發現一神秘矩形建築,非常像傳說中的諾亞方舟。圍繞「諾亞方舟」最後在什麼地方著陸的爭論持續已久。長期以來,土耳其境內的阿拉拉特山一直被認為是諾亞躲避大洪水的地點,而且也有很多關於在山上見到方舟、找到遺骸的報導。
  • 葡萄酒的誕生地,諾亞方舟的停靠地,第一個基督教國家—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對該地區提出主權要求,普遍被國際承認為亞塞拜然的一部分,目前實際上處於獨立狀態。【諾亞方舟的停靠地】遠望亞拉拉特山因為小高加索山橫貫、境內地形崎嶇的亞美尼亞,相傳是舊約聖經中諾亞方舟在大洪水退去後著陸抵達之處。
  • 諾亞方舟真的存在嗎?讓8口人照顧43000隻動物,難為諾亞了
    「諾亞方舟」是西方神話之中一個著名的典故,關於故事情節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不就是諾亞帶著數萬隻動物在海上漂流了275天嗎?20世紀以來,歐洲有很多科學家對此進行過嚴密的科學考證,甚至還宣稱在阿拉拉特山(位於今亞美尼亞境內)發現了諾亞方舟的殘骸,並且言之鑿鑿地認為「諾亞方舟」的傳說確實存在等等。在這裡我們暫且不討論當時到底有沒有產生遍布全球的大洪水,單單只問一句:諾亞方舟有多大?這個問題問得好。
  • 諾亞方舟停靠的神秘國度: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由於被隱藏在土耳其和更受歡迎的鄰國喬治亞之後,而漸漸被旅行者遺忘,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作為第一個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這裡有著世界上別無僅有的景致。領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裡,小到連在地圖上都沒什麼存在感,但其實擁有著無數神話都記錄在內的美景。
  • 探尋人類七大神話秘境之亞拉臘山的諾亞方舟
    亞美尼亞人叫它Massis,意為「至高創始者」;土耳其人叫它Agri Dagi,意為「痛苦之山」;庫德人叫它Ciyaye Agiri,意為「火熱的山」;波斯人則叫它Kok-i-Nuh,意為「諾亞之山」。
  • 諾亞方舟之謎,至今撲朔迷離的世界未解之謎,有希望被解開嗎?
    諾亞方舟之謎諾亞方舟之謎記載於基督教經典《聖經》之中,講述了在遠古時代,一戶名叫諾亞的人家因為善良虔誠而得到上帝的寵愛,上帝告訴諾亞:不久之後將會有一場足以毀滅人類的特大洪水爆發,讓他準備一艘可以裝載一家人的船隻來逃難。
  • 亞美尼亞旅遊:到諾亞方舟停靠地,欣賞伊甸園風光,中國人免籤!
    亞美尼亞,一個擁有歐洲的美景和東南亞物價的小眾之國,被隱藏在土耳其和更受歡迎的鄰國喬治亞之後,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風光。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國度,既熱情好客,也有國界之爭。聖經中記載了諾亞方舟最後停靠的位置,以及伊甸園的所在地就在亞美尼亞。
  • 傳說中諾亞方舟停留處,明明位於土耳其,卻出現在鄰國國徽上!
    不知道已經到了2020年,你是否還記得2012年,那個關於「世界末日」的想像?是否還記得那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2012》以及裡面,那個成為全地球人最後希望的諾亞方舟?聖經》:諾亞方舟是一個方形船隻,其建造的目的是為了讓諾亞與他的家人,還有世界上的各種陸上生物能夠躲避一場滅世的洪水。
  • 在「伊甸園」裡探尋「諾亞方舟」的傳說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有了光,有了亞美尼亞」。聖經中記載的諾亞方舟最後停靠的位置,以及伊甸園的所在地就在亞美尼亞。地處亞歐交界處的亞美尼亞,國境內既有雪山秘境中的村落,又不乏美麗浪漫的海濱城市,物價低廉,風景如畫,國土不大卻星羅棋布著世界文化遺產。這裡的時光像是帶著慢板音樂,緩緩流露出這裡古老卻浪漫的氣質。
  • 探尋諾亞方舟停靠地,船上的一塊木板讓人匪夷所思
    在西方社會裡,有一個人盡皆知的來自於《聖經》裡的故事,它就是《創世紀》第6章到第9章記載的諾亞方舟的故事。創造世界萬物的上帝耶和華見到世界充滿敗壞、強暴和不法的邪惡行為,於是計劃用洪水消滅惡人。同時他也發現,人類之中有一位叫做諾亞的好人,耶和華神指示諾亞建造一艘方舟,並帶著他的妻子、兒子與兒媳婦,以及地球上的牲畜與鳥類且必須包括雌性與雄性,一起登上方舟以躲避這場洪水。記載中諾亞方舟花了120年才建成,這段故事分別被紀錄在《希伯來聖經·創世紀》以及伊斯蘭教的《古蘭經》。
  • 諾亞方舟之謎:諾亞方舟真存在嗎?諾亞方舟停泊在哪裡?
    諾亞方舟真的存在嗎?諾亞方舟的停泊之處究竟在哪裡?在人類的歷史中,確實有關於大洪水的傳說,中國有女媧補天,大禹治水,聖經中有諾亞方舟。但迄今為止,考古學家們並沒有發現很有力的證據證明諾亞方舟真的存在過,估計它只是存在與傳說之中?真相真的是這樣的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諾亞方舟在哪裡被發現?建築方舟的目的是什麼?
  • 亞美尼亞國旅遊景區風景點攻略介紹
    阿拉拉特山   景點介紹 公元前300 年巴比倫的一個祭司和作家治貝斯曾在一本書中說,有一些人曾走近過諾亞方舟;13世紀義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離開中國後,曾實地去過阿拉拉特山,他在日記中記道:諾亞方舟依然停泊在某一座高高山峰極頂之上
  • 亞美尼亞,去傳說中諾亞方舟停靠的國度,探尋不為人知的外高加索
    也見到眼眸深邃明亮的亞美尼亞孩童,天生的故事感鋪陳在五官裡。所見的一切都像帶著背景音樂,一部安靜不喧鬧的歐洲電影。初遇亞美尼亞「上帝說要有光,於是有了光,有了亞美尼亞。」亞美尼亞,一個充滿「矛盾」的國度,既熱情好客,也有國界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