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廈門日報報導 廈門金門門對門,金門缺水,廈門來補。日前在我市召開的廈門金門水行業研討會上,記者了解到,廈門向金門供水的方案已經基本形成:從大嶝鋪設管道到金門金沙水庫,為金門同胞解決缺水難題。廈門市市政園林局的負責人表示,廈門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可以展開向金門供水的工程。
研討會由廈門市市政公用協會和金門愛護水資源協會共同牽頭舉辦,廈門、臺灣的幾十位水務、水利行業的負責人和專家參加。與會者就水源地保護、水庫管理、原水輸送、汙水處理、自來水工藝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交流,其中最引人矚目的還是廈門向金門供水的方案。
從大陸接水到金門,已是老話題,但一直未能實現。目前,我省已提出鋪設管道為金門供水,並確定了兩條備選跨海線路,一條是從晉江圍頭到金門,另一條是從廈門大嶝到金門。
廈門水務集團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廈門向金門供水工程起點位於翔安水廠附近,終點為金門的金沙水庫,工期近期日供水量為2.5萬噸,遠期日供水6萬噸。管道全長30.35公裡,大致可分為兩段,一段是從翔安水廠至大嶝段,管道長20.45公裡;還有一段是從大嶝過海到金門的金沙水庫,管道長9.9公裡,其中海底管道長8.7公裡。
據介紹,同晉江線路相比,通過大嶝為金門供水,水源將採用九龍江和廈門汀溪水庫相結合,無論是水量和水質都比晉江更好。跨海輸水管道的施工廈門也非常有經驗,截至目前已經實施了4個較大規模的過海管道工程。
影響
供水比例很小
廈門用水無憂
廈門水資源匱乏,向金門供水會不會影響到自身的用水?廈門水務集團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廈門市主要城鎮供水水源有北溪引水、石兜坂頭水庫、汀溪水庫群。加上目前正在建設的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和同安蓮花水庫,城鎮總供水量可達每天232萬立方米。目前,正在運行的水廠主要有10座,供水量約為110萬噸/日,有較大水源餘量供金門。根據規劃,到2020年,廈門水廠的供水規模可達220萬噸/日,屆時水源餘量仍可滿足金門用水需求。
即使廈門市發展超過規劃預期,由於向金門地區供水量所佔比例小,不會影響廈門市用水。據介紹,按金門地區水資源整體開發計劃,近期金門缺水量為2.5萬立方米/天,遠期缺水量5.5萬立方米/天,向金門供水量僅佔廈門市總供水量的1.13%-2.72%。
背景
金門人缺水
熱盼大陸水
金門缺水嚴重到什麼程度?據金門愛護水資源協會理事長張國土介紹,金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1000立方米,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水資源警戒線。近10年來,隨著金門縣經濟建設和開放旅遊觀光,用水量逐年增長,水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民眾迫切要求實現從大陸向金門供水。「我們目前有好幾個旅遊項目準備動工,馬上就面臨用水的問題」,張國土說。
金門愛護水資源協會原理事長張雲羽說,金門的降雨量雖然不小,可是由於地形的原因,大多留不住,每年的雨水資源只能利用10%。更糟糕的是,金門由於地下水沒有限制開採,存在超量抽取的問題。「我們投入資金進行海水淡化,但成本太高,只能拿來當『救命水』,不能用作日常生產生活用水」,張雲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