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印邊境衝突發生以來,印度國內的民族主義及膨脹情緒持續高漲。印度媒體也宣稱印度已足夠強大,與此同時,莫迪政府在邊境地區不斷地調兵遣將,頗有些將事態擴大化的意味。然而對中國有所研究的印度學者普拉文·汀嚴肅指出:中印兩國的軍事差距還很大,印度媒體只是在滿目吹噓本國實力。消息一出,該學者便遭受了印度輿論的猛烈抨擊。
可以挑戰中國,印度的信心來源於哪裡
隨著印度先後封殺中國近百款應用,施壓審查中資企業,並限制從中國進口商品等一系列措施的開展……印度民眾似乎感覺已然取得「對華抵抗的勝利」。而根據印度媒體所吹噓的:作為世界及南亞大國,印度有叫板中國的底氣。因為印度的經濟排名世界第五,軍事實力排名僅次於美、俄、中三國之後(印度媒體自吹自擂),位列世界第四,同時還擁有航空母艦、核武器,是一個「五臟俱全」的大國。綜合下來,對比中國的實力,印度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不過,印度的軍事實力卻被國際社會質疑,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其軍隊的「萬國牌」。在印度軍隊的武器裝備中,可以找到美國、法國、英國、以色列等北約國家的產品,同樣也可以找到大量來自俄羅斯的軍事裝備。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各國的武器標準不一樣,沒有統一配備武器裝備的印度部隊,存在一些同一口徑的武器子彈都無法通用的情況,且疫情打擊之下印度軍隊後勤保障的情況也不容易樂觀。此外,印軍甚至還出現同一個巡邏的班組中所用的武器不盡相同的笑話。有什麼武器用什麼,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印度自主研發武器不足,軍事實力「摻水」的問題。
印度輿論升級,印度學者普拉文·汀嚴再發聲
莫迪政府趁熱打鐵,掀起民間情緒狂潮以重啟「印度製造」的企圖得到強硬派的大力支持,於是對中國叫囂的聲音愈加強烈。
然而普拉文·汀嚴在這一時刻給廣大民眾潑一盆涼水,不出意外地引起了輿論升級。不過這位學者決定再次發聲,他表示:自去年在中國解放軍軍科院參觀之後,其所看到中國軍事改革後的成果已讓他感到非常恐懼,況且這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印度軍隊不清楚未來戰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