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麻將聲惹惱鄰居 老人總結鄰裡相處10大禁忌

2020-12-19 搜狐網

  「買房子,一定要先了解樓上鄰居是什麼素質。」昨日,家住城南的謝先生講述了自己「維和」鄰裡關係挫敗的苦悶和憤怒。

  樓上鄰居打麻將每天晚上睡不好

  謝先生說,1年多前,他花40多萬在城南某知名小區購買了一套百多平方米的商品房。

一家人搬進新房不久,每天晚上就被樓上拖凳子的尖銳刺耳聲、打罵聲、酒瓶和硬幣摔到地磚上的一聲聲巨響所嚇倒。「一開始,我還不知道他家聚眾打麻將,第一次只是上去敲門,很客氣地請他:『晚上10:30以後聲音輕點,讓我們一家人睡個安穩覺。』」謝先生描述說,「可第二天,樓上還是照舊深夜響聲不斷,我只有再上樓請他『聲音輕點』,他向我說『不好意思』,我還以為第三天肯定會好了。到了第三天晚上,他還是那樣,我火了,在家寫了封信給他。」

  在信中謝先生這樣寫道:「……每當夜深人靜時,你家總發出一陣陣尖銳的響聲,每一聲刺耳聲都把我們從睡夢中驚醒,以至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我們都快神經衰弱了,白天工作更是無法集中精力。俗話說:『鄰居好,賽金寶。』請你們替樓下鄰居考慮一下,體諒我們的難處!希望今後在大家正常入眠時間,不要再發出這樣嚇人的響聲,讓我們一家好好睡覺,為第二天工作貯備精神。謝謝你們!」

  寫信不起作用還請鄰居吃飯

  本以為這封言辭懇切的信,能打動樓上鄰居,可對方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接到信後,夜裡發出的聲音更大,時間更長,幾乎天天到凌晨兩三點鐘。忍無可忍,謝先生找到了小區物管,要求物管出面協調解決鄰裡糾紛。

  物管經理了解後告訴謝先生,他的樓上鄰居是個城管,喜歡夜裡打麻將,還喜歡酗酒,很多人都勸過他,但沒有效果。物管經理建議謝先生:既然對方喜歡喝酒,不如請對方吃個飯,互相溝通一下。謝先生同意,委託物管找個機會請樓上吃個飯。

  於是,謝先生又專門請鄰居吃了飯,溝通響聲一事,甚至建議樓上在打麻將處買張地毯鋪上,對方還是口頭同意,就是不見改進。

  擾民可直接撥打110

  「三十大幾的漢子,高興時,每天晚上打麻將不鬧到兩三點,是不會睡覺的;不高興時,就拼命酗酒,然後打老婆,喊『救命』的哭聲、摔東西聲,吵得無法安寧。現在他高興不高興,我都要受他的氣,這日子沒法過了」。被騷擾聲折磨了大半年,謝先生和妻子都得了失眠症:「一到深夜,我們就條件反射不敢睡,直等到樓上折騰完了,天也快亮了,我們只有拖著疲憊的身體起床,去上班。」

  據記者從公安機關獲悉,為構建和諧社會,今年3月最新頒布實施的《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對在居民小區內的擾民行為,賦予了公安機關行政處罰職能,居民可直接撥打110,公安機關接警後,可對擾民者第一次予以警告,每二次罰款,第三次可處行政拘留10日。

  鄰裡相處10大禁忌

  家住南京苜蓿園的傅樹茂老人,昨日給晨報發來郵件,總結了十條「鄰裡相處禁忌」。

  1、鄰裡之間發生分歧或吵鬧,要積極調解,切忌搬弄是非,火上加油,幸災樂禍,落井下石。

  2、鄰裡相處應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不能心胸狹窄,斤斤計較,不肯吃虧,總想佔便宜。

  3、鄰裡之間因為孩子發生不快,不要偏袒自己子女,指責人家孩子。

  4、維護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財物,不要在公共樓道內堆放雜物,侵佔公用設施。

  5、尊重鄰裡的習俗和特殊習慣,不要強人所難。

  6、鄰裡見面要禮貌相待,不可冷淡,不予理睬,更不要蔑視小看他人,傷害侮辱他人。

  7、娛樂休息時照顧他人,不要將電視機、錄音機音量開得過大;不要讓孩子在樓道裡到處蹦跳,大聲喧譁;不要在深更半夜猜拳行令,妨礙他人。

  8、不要往樓下扔東西,不要向窗外吐痰、潑水,不要把花盆放在陽臺上,以防下落,傷害他人。

  9、鄰裡之間產生隔閡,不要疑神疑鬼,不要恃勢逞強,不要得理欺人,不要鬥毆爭吵。

  10、鄰裡往來,經濟上要一清二白,不要有借無還;鄰裡之間開玩笑要掌握分寸,不要庸俗;鄰裡交際要適可而止,不要過分隨便。  

  作者:蔣雲波 冒群

相關焦點

  • 叮咚快評|鄰居繼承一半拆遷款,褒獎那份鄰裡守望的溫暖
    不過,這個故事給人更多的啟示是,老徐與蘇老太之間那份鄰裡守望的溫暖。當前居家養老依然是最主要的養老方式。一些老人雖有子女,但因多種原因無法與子女共同生活。鄰居的守望相助,對那些空巢老人來說,不僅是精神上的慰藉,還是生命的互相守護。能與善良的鄰居共處,實乃一件幸事。
  • 「好鄰居」郭培玉:熱心助人暖鄰裡
    泉州「好婆媳、好妯娌、好鄰居」事跡系列報導(九)「好鄰居」郭培玉:熱心助人暖鄰裡郭培玉到村民家中分發宣傳單 泉州臺商投資區 供圖百崎鄉裡春村的村民都知道,「二組的事問培玉隔壁家的郭琴芬早年喪偶,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和一個腿腳行動不方便的老人生活,生活的重擔全落在郭琴芬一個人身上,而郭琴芬是個廚師,有時候工作起來要連續好幾天外出,孩子和老人的生活起居照顧不到,郭培玉主動承擔起幫忙照顧孩子和老人的任務,讓郭琴芬能安心在外工作以撐起家庭的重擔。
  • 鄰裡和睦比什麼都好 老兩口凌晨熬10大鍋粥送鄰居
    這碗粥可「來之不易」。    米用了30多斤,老人介紹,家裡鍋不夠用,還找別人借了幾個。怕有些人不能吃甜,他們特意沒有加糖,「粥煮了10大鍋,恐怕得有幾百斤吧」。    7點半不到,他們和鄰居魯師傅一起,抬著粥為整棟樓的鄰居們分發。有的人還沒起床,看到他們把熱乎乎的粥送到了家裡,既感動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有居民說給點錢,老兩口堅決不要。
  • 鄰裡之間還要相互認識嗎?到底怎樣相處才恰當?
    鄰裡之間到底怎樣相處才恰當?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裡之間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不搞好關係,心裡總會有點彆扭,每天心情也不會舒暢。鄰裡和睦,和諧相處,日子才會過得有滋有味。鄰裡和諧,社區祥和平安,社會才更穩定。事實上,現代鄰裡關係已遠不如從前,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鄰裡關係最為融恰,很多地方的鄰居都親如一家人,一家有難,眾人相幫,一家有喜事,各家都來捧場。而現在的鄰居,用最熟悉的陌生人來比喻,有時也毫不為過。
  • 與夫家人相處的六大禁忌
    在各式各樣的接觸裡,為了避免跟夫家人起衝突,更為了不影響夫妻關係或傷害夫妻感情,女人在與夫家人相處的時候,要謹記以下禁忌。禁忌一:橫加評論。喜歡評論別人是人的天性,尤其女人喜歡說話喜歡八卦,聚在一起,總會說說這個聊聊那個。稍不注意,女人指點江山般的拉扯家常就演變成尖酸刻薄的評頭論足。
  • 武岡:鄰裡互幫互助 引領和諧「一家親」
    志願者幫助鄰居清理院落垃圾。紅網時刻6月18日訊(通訊員 羅建峰 李晨)和睦鄰裡關係歷來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在武岡市文坪鎮黃泥坳村,村民們遇到左鄰右舍時,主動打聲招呼,看見腿腳不便的老人,熱心地上前攙扶一把……黃泥坳村鄰裡互助站成立以來,積極加強居民需求調查,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難,互助站的志願服務隊伍成為了促進鄰裡關係和睦、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
  • 武漢58歲阿姨為報恩搬進鄰居家,無償照顧76歲老人1個月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搬進來高樓林立的小區裡面,然後很多人都吐槽失去了當初住在老房子裡面的鄰裡關係的和睦相處的狀態,有時候住了好幾年連對面的鄰居是誰都不知道,但是這社會從不缺少愛的傳遞,小區裡面也有鄰裡之情。
  • 耄耋老人守望相助,礄口鄰裡情傳佳話
    次年,袁婆婆住進小區,和楊婆婆住在同一單元同一層樓,僅相隔一個走廊道,她們成了鄰居。孩子不在身邊,兩家離得又近,於是兩位獨居老人慢慢熟悉,經常在一起拉家常。袁婆婆年過8旬,但身體還算硬朗,楊婆婆年歲高,患有腰椎間盤突出,身體比較虛弱,平時很少出門,只有在買菜、買藥的時候才會下樓。為了避免老人出現意外,彼此也有個照應,袁婆婆總是約楊婆婆一起出門。
  • 為什麼在農村,鄰裡關係難相處,其中有什麼學問嗎?
    我們往往看到許多農村人都搞不好鄰裡關係,這其中的原因也是很多。作為要長期相處鄰居,還是應該儘量和睦相處,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糾紛。首先你要大度一些,如果鄰居比較斤斤計較,那麼你就更要大度,否則是很難相處的。在平時的相處中,鄰居有事情,能幫上忙儘量幫忙,這樣你們就能和睦相處了。如果平時不理不睬,時間長了也就不好相處了。
  • 農村蓋房的禁忌,注意這四點,能讓鄰裡關係更和諧
    農村蓋房的禁忌,注意這四點,能讓鄰裡關係更和諧蓋房對於農民來說是一件天大的事!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房子就是家,一口房子蓋下來,幾乎就是一輩子的「窩」,裡面有妻子兒女,有一輩子的生活。有些農村老人,辛苦一生,也就只能蓋上一口房子,房子是壓在百姓背上的殼,背駝了,腰彎了,有那麼一口屬於自己的房子,親人能不露宿街頭,也就心滿意足了。因此,對於農民來說,房子的質量以及周邊環境是他們看得比命還重的事情。許多迷信的人,把房子和院子看作「陽宅」,對風水特別看重,認為這事關家人的健康、幸福和事業。正因為這樣,很多鄰居因為蓋房,發生很多不愉快的事情。
  • 【讀案明法】鄰裡之間相處貴在「和」
    【讀案明法】鄰裡之間相處貴在「和」 2020-07-14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農村,鄰裡鄰居關係不和,大概率因這幾件事鬧僵的,大家認為呢
    導語:在農村,鄰裡鄰居關係不和,大概率因這幾件事鬧僵的,大家認為呢?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句老話。意思也就是說親戚再怎麼親,但離自己家很遠,碰到什麼事的時候也幫不上什麼忙。而在農村大家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居反而看起來更靠譜。不管在以前還是現在,農村鄰裡鄰居之間的關係相處的非常融洽,在農村鄰裡鄰居之間也會經常互動,相互串門嘮家常,就像是親戚一樣。可是在農村鄰裡鄰居之間,也經常會有發生因一些小摩擦而鬧僵的時候。尤其是關係到自己利益的時候,關係好是一回事,關係到自己的利益的時候又是一碼事。
  • 鄰裡一家親 市北區大港街道舉辦鄰居節系列活動
    半島網6月24日訊  6月16日,青島市2020年鄰居節「崇德尚禮·雲聚親鄰·鄰裡一家」市北區分會場啟幕,全區22個街道137個社區創新開展各具轄區特色、群眾喜聞樂見、形式豐富多彩的鄰裡活動。近日,市北區大港街道也開展形式多彩的活動。
  • 融創鄰裡節 敲開心門讓「我們的鄰居」親情回歸
    那時候,頂著寒風回家,大院裡的老奶奶會端出一碗熱湯,「別忙活了,先暖暖」;回老家過年,總能嘗遍鄰居家的各色美食;不過只是生活在同一個大院裡,就把日子過成了一家人;那時候,鄰裡如親友,遠親不如近鄰……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不斷壓縮著人們的社交時間,僅有一牆之隔的鄰居,往往人住對面難相識,高樓大廈、鋼筋水泥似乎隔斷了鄰裡之間的情意。
  • 老人家中堆滿廢品致蟑螂成災,這場鄰裡風波如何化解?
    通州區劉莊新村小區的一位獨居老人平時愛收集廢品,數量之多導致整棟居民樓不僅氣味難聞還蟑螂亂竄,鄰居們不堪其擾。物業會如何化解這場鄰裡糾紛?接到投訴後,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深入社區一探究竟。
  • 老人攢廢品致全樓蟑螂成災,鄰裡風波如何化解?
    通州區劉莊新村小區的一位獨居老人平時愛收集廢品,數量之多導致整棟居民樓不僅氣味難聞還蟑螂亂竄,鄰居們不堪其擾。物業將如何化解這場鄰裡糾紛?接到投訴後記者深入社區一探究竟。再次溝通物業牽頭雙方達成和解12月10日下午,在本報記者的參與下,老人、鄰居和物業保潔負責人劉先生終於聚在小區樓下。最初老人和鄰居雙方情緒激動,都不願讓步,經過物業和記者耐心地勸導,大家逐漸冷靜下來,開始商量解決辦法。
  • 疫情期間鄰裡之間如何和睦相處
    鄰居之間的關係其實相處起來並不難,主要是平時都從生活上的細微小事做起,如果發現鄰居家有困難及時協助,鄰居與鄰居之間互相關心和體諒。從年前到現在由於疫情影響鄰裡之間的和睦相處就更加重要。希望在疫情過後我們鄰裡之間還能相處以下幾點:1.鄰居之間應該相互幫助、相互尊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要互相關心照顧。出門,回家時都需要顧及他人,看是否打擾到鄰居休息,總的一句話,要多替對方著想。
  • 樓上小孩太吵,樓下用震樓器還擊,鄰裡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如今的社會,鄰居之間的關係遠遠沒有以前親密了,大家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面,一旦鄰裡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那麼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影響。在甘肅的臨夏就發生了一件事情。住戶張先生說,樓上2歲的小孩子跑來跑去太吵了,影響到他的母親,他無奈才用震樓器還擊。而樓上則稱,小孩子跑來跑去很正常,會儘量去管。那麼,鄰裡之間到底應該如何相處呢?
  • 「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聊一聊古代封建社會的鄰裡關係!
    鄰居王禮的妻子逃難到了山陰縣的時候去世了,家裡沒有人幫她料理後事,她知道後便立即啟程趕往當地。還有一次,公元476年的冬天,雪下的格外的大,四處奔走的商人被困在外面進不來,地裡的收成也不好,鄰居好多都餓著肚子,丁氏知道後立即打開倉庫,將自家的糧食拿出來救濟鄰居。可以說只要丁氏能做的,她都會去做去幫助他人,這是《南史》中記載的一樁往事,作者對丁氏的事跡大加讚嘆。
  • 獨居老人出門難 愛心鄰居來幫忙
    社區網格員王陵與愛心鄰居賀愛蓮到獨居老人李義家中看望。紅網時刻長沙12月17日訊(通訊員 彭超瓊)「謝謝社區的關心,謝謝好鄰居賀愛蓮同志對我的幫助,我家裡的菜已經夠吃了,生活物資也採購齊備了。」為了解決寒冬獨居老人採購生活物資困難的難題, 12月16日,塗新社區網格管家與愛心鄰居們一起到轄區內的獨居老人家中一家家上門看望,共計走訪23戶獨居老人家庭,給5戶老人送去新鮮蔬菜、食用油等物資,在愛心鄰居的幫助下,老人們不再為過冬的生活物資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