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筱米
之前讀書的時候,有國際交換生到學校上課,我和幾個同學經常帶著他們吃地道的中國美食。但老外的嘴巴也很挑,這個不吃那個不碰的。有個室友拿了一瓶老乾媽出來,幾個老外立刻兩眼放光,就著饅頭幹掉了半瓶老乾媽,等到學期結束還不忘帶走幾瓶。
問他們為啥那麼熱衷於老乾媽,他們說,味道好!還有一個就是,價格太貴!
什麼?老乾媽太貴?看看某東上老乾媽的價格。
老乾媽自營店裡,一瓶辣醬的價格最多不超過15元。我們再來看看國外電商網站上老乾媽的售價。
確實也沒超過10塊錢,但這是美金為單位,折合成人民幣差不多在五六十塊錢。掰掰指頭,差不多可以在國內買六七瓶老乾媽了。也難怪老外們會覺得如此「親民」的老乾媽是「天價」了。
後來那兩個老外留學生回去後,還用從我們這裡帶回去的老乾媽,開了一場老乾媽派對。你很難想像,一群穿著晚禮服的俊男靚女,用高檔的酒杯裝著老乾媽碰杯的場面。我們這裡的「白菜」老乾媽,儼然成了西方世界的身份象徵。
陶華碧有次在節目採訪中透露,當年她的老乾媽海外代理權,曾經被美國、法國等代理商搶破頭。有人為了搶到代理權,甚至給陶華碧置辦了上千萬的兩棟別墅。然而陶華碧卻說,別說2棟了,就是給我10棟我也不去,想要我的代理權,必須來中國,因為我是中國人!
陶華碧之所以底氣這麼硬,和她的鐵娘子風格以及產品的品質不無關係。
出生於貴州湄潭縣一個偏僻山村的陶華碧,從來沒有上過學,她僅認識的三個字就是:陶華碧。
到了20歲的時候,原本老天給了陶華碧一次翻身的機會,嫁給了地質隊的會計。沒過多久,就生了2個兒子,小日子過得也挺開心的。但沒想到,剛過了幾年好日子,陶華碧的丈夫卻得了絕症離開了。失去了頂梁柱的陶華碧,為了養活孩子,供兒子上學,開始去外地打工和擺地攤。
為了掙錢,陶華碧非常能吃苦。她去建築公司背過黃泥巴,每次都要背100多斤,別人一天背十幾趟,她一天要背幾十趟。她甚至還掄過鐵錘。正常情況下一個男人掄4個小時就受不了了,但是她一天要掄十幾個小時。
但畢竟身為女人,體力上總有些吃虧,於是陶華碧用自己做苦力時學來的手藝,給自己在貴陽龍洞堡路邊搭了一個簡易餐廳,專賣涼粉和冷麵。因為乾淨、價格實惠,再加上用量足,陶華碧的小餐廳生意也日漸紅火。尤其是陶華碧特意為了冷麵涼粉搭配的辣椒醬,受到顧客們的一致好評。
有一天中午,陶華碧的辣椒醬賣完了,一個上門的顧客看到店裡沒了辣椒醬,拍拍屁股就走人了,說是去別家看看,也能吃到。陶華碧上了個心眼,她就去附近轉悠了下。發現周圍十多家賣涼粉的餐館和小攤子,生意真的都還不錯,而每家餐館桌上的辣椒醬,陶華碧遠遠一聞就知道,是自己家的。
陶華碧沒想到,自己家的辣椒醬居然能有這樣的成果。於是,她開始慢慢增加自家辣椒醬的產量。到了94年的時候,陶華碧的小餐廳升級成為食品店,招牌特色就是辣椒醬。這一舉措受到了老客戶以及其他同行的熱烈歡迎,小店的辣椒醬頓時供不應求。
即便在這種情況下,陶華碧依然沒有將自己的小餐廳徹底關門,她的理由很簡單:「如果飯店關門了,窮學生去哪裡吃飯?」因為陶華碧的餐廳,對於窮學生一直非常照顧,很多學生在她這裡賒帳,她也是一概不計較的。
後來,龍洞堡街道辦事處和南明區工商局的幹部開始遊說陶華碧,辦廠生產辣椒醬。再後來,曾經受到陶華碧照顧的學生們也加入了遊說的行列。拗不過大傢伙的陶華碧,終於在眾人的期盼中在96年的時候,借用南明區雲關村村委會的兩間房子,開啟了「老乾媽」的第一個生產工廠。
帶著40個工人的陶華碧,帶著「老乾媽」開始慢慢步入生產正軌。有了人手,產量沒問題了,但包裝卻成了難事。陶華碧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場商業談判。但第一次卻吃了「閉門羹」。她找到貴陽市第二玻璃廠,但當時年產1.8萬噸的貴陽二玻根本不願意搭理這個要貨量少得可憐的小客戶,拒絕了為她的作坊定製玻璃瓶的請求。
但陶華碧骨子裡不肯認輸的勁上來了,她在玻璃廠裡軟磨硬泡了幾個小時,廠長無奈,就和她達成了一份協議:陶華碧可以每天到廠裡撿幾十個瓶子拎回去用,其餘的免談。然而沒想到的是,日後玻璃廠能頂住時代大浪淘沙的壓力,竟是由於「老乾媽」的出手相助。
如今,「老乾媽」60%的包裝瓶都是由第二玻璃廠生產,廠子裡4條生產線,其中的3條24小時為「老乾媽」連軸轉。
陶華碧發達後沒有忘本,還適時出手相助,這也是「老乾媽」能越做越大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等到「老乾媽」慢慢壯大後,不少人勸陶華碧趕緊讓公司上市,這樣可以擁有更多的資金,讓公司做得更大。然而陶華碧卻拒絕了。她始終堅持著:「我從不欠別人一分錢,別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錢」。從第一次買玻璃瓶的幾十元錢,到現在日銷售額過千萬,她的原則從未變過。也因此,「老乾媽」的帳面上從沒有應收帳款和應付帳款,只有高達十數億元的現金流。
「老乾媽」從初創的那一刻開始,陶華碧就一直靠著自己努力將產品越做越好,但從未向國家要過一分錢,而是堅持每年向國家納稅30億元。對於為什麼國外的「老乾媽」價格比國內貴這麼多,陶華碧回答得理直氣壯:「我是中國人,我不賺中國人的錢,我就要把老乾媽賣到外國去,賺外國人的錢。」
對於這樣一位說話爽快,做事情憑良心的貴州老太太,大家都是打從心底裡佩服並且喜愛她。
陶華碧最初是因為生活所迫,才不得不出來獨自闖蕩。從一窮二白大字不識,到撐起一家企業身價36億。陶華碧從頭到尾所依靠的,就是自己用心做好每一瓶辣椒醬,打出自己的「老乾媽」品牌,讓更多的人喜愛「老乾媽」是陶華碧最喜歡做的事情。
很多人也很好奇,陶華碧能取得如今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是否還有其他的貴人或者機遇呢?也許翻一翻陶華碧的傳記,聽一聽陶華碧講述自己的故事,你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