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
在今天的富豪榜上,排名靠前的要不就是網際網路的,要不就是房地產行業的富豪,但傳統行業的富豪卻寥寥無幾。宗慶後倒臺後也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終結,傳統行業沒有一個企業在榜單上高居榜首。雖然大環境是這樣的,傳統產業的發展不是很好,但是仍然有很多傳統產業因為種種原因被大家記住。
比如娃哈哈,就是我們童年的記憶。宗慶後本人也被稱為現金首富,他以堅持不上市而聞名。他甚至稱馬雲是個騙子,說網際網路是假的。其實,除了娃哈哈,還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傳統企業,就是老乾媽。老乾媽是一種流傳全國的食品。它一直是一種經典的食物。它也被稱為拌飯神器,非常適合下飯。
作為老乾媽的創始人,陶華碧是一個文盲「老乾媽」,一個對調味品精益求精的老太太。一開始,她只是在家裡研究各種菜餚,自己做調料,很受家人歡迎。最終,老乾媽出生了。她的初衷是要把她的調味品帶給大家。時代總是會獎勵那些專注的人,萬科因為專注而成為行業領頭羊,老乾媽也是。
在成為行業龍頭後,老乾媽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抄襲」。最初幾年,老乾媽對跟風者態度「很好」,但她的態度並沒有阻止跟風者,相反,跟風者變得越來越咄咄逼人。在它最瘋狂的時候,市場上出現了50多個假貨。最離譜的是湖南一個老乾媽的樣子,它的包裝除了頭像和地址外,其他特徵幾乎與老乾媽一模一樣。
顯然,抄襲的程度觸動了陶華碧的底線,陶華碧開始下大力氣打擊假貨。當時湖南老乾媽的包裝也獲得了專利局的授權。從法律角度看,湖南老乾媽幾乎沒有問題。但陶華碧不甘心,經過3年的訴訟和貴陽領導的周旋,老乾媽最終勝訴。在鼎盛時期,老乾媽的市場份額超過90%,產品銷往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世界30多個國家。
同時在國外價格比中國貴幾倍,但也有排隊購買的現象。國內市場肯定更好了,15年來產值增長74倍,2016年銷售額達到45億元。根據2019年胡潤富豪榜,陶華碧不在榜單之列,而她的兩個兒子李桂山和李妙行則以45億元的財富位列榜單第912位。在2018年的榜單中,陶華碧曾以90億元的財富躋身新財富500強。
所以當時外界普遍猜測陶華碧將自己的財富平均分配給兩個兒子。事實上,近兩年來,老乾媽在市場上一直備受爭議。自從陶華碧把生意交給兩個兒子並逐漸退居二線後,很多消費者都表示老乾媽已經「變味了」。企業經營存在著一定的周期性,這個周期可能會隨著行業和掌舵者的變化而變化。過去兩年,號稱永不上市的老乾媽陷入了低谷。
這樣的低谷既是企業正常交接的一種排斥,也是新掌門人對於企業文化和規則改變帶來的必然結果。老乾媽2016年銷售額達到45億元,但2018年下降到43億元。銷售額下降其實與兒子接管了公司,更換原材料是有關係的。
為了給公司多省點錢,兄弟倆放棄了用了多年的貴州花椒,取而代之的是價格更實惠的河南花椒。這本來是為了讓公司更賺錢,但正是因為原材料的變化,細心的消費者嘗到了不同。要知道,從1996年陶華碧創辦第一家辣椒醬加工廠至今,已經24年了。一個辣醬品牌能在市場上生存24年,實屬罕見。
但是因為原材料的問題,差點毀了老乾媽24年的招牌。由於銷量銳減,消費者反應越來越差,陶華碧不得不回歸。70多歲的陶女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換原材料,把便宜的河南辣椒全部丟棄,選擇一直用的貴州辣椒。這只是一個方面。此外,陶華碧還找了很多媒體進行宣傳,打算告訴消費者老乾媽的原材料已經「換」回來了,讓消費者放心購買。
沒想到,這麼小的舉動救了老乾媽24年的招牌。數據顯示,2019年老乾媽銷售收入達到50.23億元,創歷史新高。不少網友表示,陶華碧可以說是老乾媽真正的「靈魂人物」。不過,現年73歲的陶華碧顯然不太可能繼續留在公司,公司還是由她的兩個兒子來繼承。
按照目前國內辣醬市場來看,規模高達400億元,也就是說,僅老乾媽就佔據了市場的八分之一,可見其人氣。但如此前景看好的企業,如果兩個兒子再次「貪圖便宜」更換原材料,未來前景還是比較堪憂的。而陶華碧也並非總是管著老乾媽,陶華碧堅持在手中這麼多年一直沒有上市。
不知李妙行兄弟是否會打破這一原則,如果老乾媽被資本市場「誘惑」而選擇上市,很難說她會不會在市場上再次「變味」。老乾媽能夠重新回歸不容易,還是要穩住的,剛開始也是相繼推出各種醬料,一定要嚴格把好品種,而且要嚴格把好醬料的質量關,一步一個腳印做生意,這一點也是受到很多辣椒醬迷的歡迎。
本文由逸雲財富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