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賺50億老乾媽「變味」?兒子接手差點砸招牌,陶華碧一招逆襲!

2020-12-21 逸雲財富

文:微微

在今天的富豪榜上,排名靠前的要不就是網際網路的,要不就是房地產行業的富豪,但傳統行業的富豪卻寥寥無幾。宗慶後倒臺後也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終結,傳統行業沒有一個企業在榜單上高居榜首。雖然大環境是這樣的,傳統產業的發展不是很好,但是仍然有很多傳統產業因為種種原因被大家記住。

比如娃哈哈,就是我們童年的記憶。宗慶後本人也被稱為現金首富,他以堅持不上市而聞名。他甚至稱馬雲是個騙子,說網際網路是假的。其實,除了娃哈哈,還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傳統企業,就是老乾媽。老乾媽是一種流傳全國的食品。它一直是一種經典的食物。它也被稱為拌飯神器,非常適合下飯。

作為老乾媽的創始人,陶華碧是一個文盲「老乾媽」,一個對調味品精益求精的老太太。一開始,她只是在家裡研究各種菜餚,自己做調料,很受家人歡迎。最終,老乾媽出生了。她的初衷是要把她的調味品帶給大家。時代總是會獎勵那些專注的人,萬科因為專注而成為行業領頭羊,老乾媽也是。

在成為行業龍頭後,老乾媽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抄襲」。最初幾年,老乾媽對跟風者態度「很好」,但她的態度並沒有阻止跟風者,相反,跟風者變得越來越咄咄逼人。在它最瘋狂的時候,市場上出現了50多個假貨。最離譜的是湖南一個老乾媽的樣子,它的包裝除了頭像和地址外,其他特徵幾乎與老乾媽一模一樣。

顯然,抄襲的程度觸動了陶華碧的底線,陶華碧開始下大力氣打擊假貨。當時湖南老乾媽的包裝也獲得了專利局的授權。從法律角度看,湖南老乾媽幾乎沒有問題。但陶華碧不甘心,經過3年的訴訟和貴陽領導的周旋,老乾媽最終勝訴。在鼎盛時期,老乾媽的市場份額超過90%,產品銷往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世界30多個國家。

同時在國外價格比中國貴幾倍,但也有排隊購買的現象。國內市場肯定更好了,15年來產值增長74倍,2016年銷售額達到45億元。根據2019年胡潤富豪榜,陶華碧不在榜單之列,而她的兩個兒子李桂山和李妙行則以45億元的財富位列榜單第912位。在2018年的榜單中,陶華碧曾以90億元的財富躋身新財富500強。

所以當時外界普遍猜測陶華碧將自己的財富平均分配給兩個兒子。事實上,近兩年來,老乾媽在市場上一直備受爭議。自從陶華碧把生意交給兩個兒子並逐漸退居二線後,很多消費者都表示老乾媽已經「變味了」。企業經營存在著一定的周期性,這個周期可能會隨著行業和掌舵者的變化而變化。過去兩年,號稱永不上市的老乾媽陷入了低谷。

這樣的低谷既是企業正常交接的一種排斥,也是新掌門人對於企業文化和規則改變帶來的必然結果。老乾媽2016年銷售額達到45億元,但2018年下降到43億元。銷售額下降其實與兒子接管了公司,更換原材料是有關係的。

為了給公司多省點錢,兄弟倆放棄了用了多年的貴州花椒,取而代之的是價格更實惠的河南花椒。這本來是為了讓公司更賺錢,但正是因為原材料的變化,細心的消費者嘗到了不同。要知道,從1996年陶華碧創辦第一家辣椒醬加工廠至今,已經24年了。一個辣醬品牌能在市場上生存24年,實屬罕見。

但是因為原材料的問題,差點毀了老乾媽24年的招牌。由於銷量銳減,消費者反應越來越差,陶華碧不得不回歸。70多歲的陶女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換原材料,把便宜的河南辣椒全部丟棄,選擇一直用的貴州辣椒。這只是一個方面。此外,陶華碧還找了很多媒體進行宣傳,打算告訴消費者老乾媽的原材料已經「換」回來了,讓消費者放心購買。

沒想到,這麼小的舉動救了老乾媽24年的招牌。數據顯示,2019年老乾媽銷售收入達到50.23億元,創歷史新高。不少網友表示,陶華碧可以說是老乾媽真正的「靈魂人物」。不過,現年73歲的陶華碧顯然不太可能繼續留在公司,公司還是由她的兩個兒子來繼承。

按照目前國內辣醬市場來看,規模高達400億元,也就是說,僅老乾媽就佔據了市場的八分之一,可見其人氣。但如此前景看好的企業,如果兩個兒子再次「貪圖便宜」更換原材料,未來前景還是比較堪憂的。而陶華碧也並非總是管著老乾媽,陶華碧堅持在手中這麼多年一直沒有上市。

不知李妙行兄弟是否會打破這一原則,如果老乾媽被資本市場「誘惑」而選擇上市,很難說她會不會在市場上再次「變味」。老乾媽能夠重新回歸不容易,還是要穩住的,剛開始也是相繼推出各種醬料,一定要嚴格把好品種,而且要嚴格把好醬料的質量關,一步一個腳印做生意,這一點也是受到很多辣椒醬迷的歡迎。

本文由逸雲財富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兒子不爭氣差點砸招牌,73歲陶華碧回歸,一招「逆襲」挽回2億
    其實陶華碧早就將老乾媽,交給了2個兒子來打理,他們分別持股51%和49%,既然大兒子沒把心思放在辣醬上,那麼小兒子應該非常「爭氣」,將老乾媽打理得不錯吧,然而事實卻並不如人意。在2016年老乾媽的營收還在45億元,但是在2018年則是下滑到了43億元,兩年時間不僅沒有增長反而還損失了2億,這對70多歲的陶華碧來說可是不小的打擊,本來就是普通家庭出生的她,靠著街邊的一個「涼粉攤子」才將老乾媽發展到了現在這個規模。陶華碧正式進軍辣醬行業是在1996年,靠著2間房子,和40多名工人,老乾媽的食品加工廠才走到了今天。
  • 大兒子建爛尾樓,小兒子差點砸了招牌,不上市的老乾媽被坑慘了
    大兒子建爛尾樓,小兒子差點砸了招牌,不上市的老乾媽被坑慘了推薦語:國內那些承諾永不上市的企業,似乎都慢慢乘坐上了資本的列車,走上了IPO的大道。比如順豐已經疾馳而去,如今其市值已經達到了3654億。最後剩下的就是中國最強辣醬品牌——老乾媽,不過在陶華碧女士掌舵時代,老乾媽基本上也沒有了上市的可能性,畢竟老乾媽陶華碧曾不止一次對外發聲:老乾媽不會上市。而說到這個在國內大名鼎鼎,甚至一度把產品賣成國外「奢侈品」的老乾媽,大家對它是一個怎樣的印象呢?
  • 兒子差點毀掉招牌!陶華碧接回「爛攤子」,第一件事就是找「它」
    陶華碧生長在貴州山區,從小沒進過學校,但是卻生生將一個小作坊運營成了品牌價值達160億的大型企業,其中的艱辛自然也不足外人所知。 陶華碧早年喪夫,只留下了孤兒寡母,最困苦的時候連房子都是用撿來的磚頭蓋起來的。不過也正是這間自己搭建的磚房,成了陶華碧發家的源頭。
  • 靠辣醬發家致富,兒子接手險些「砸」了招牌,「老乾媽」再次回歸
    1996年,陶華碧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建工廠!說幹就幹,陶華碧招聘了40名工人,正式成立了老乾媽辣椒醬廠。由於商家的熱愛和支持,老乾媽辣椒醬的銷量足月飆升,陶華碧也開始慢慢擴大辣椒廠的規模,大批量的生產,讓陶華碧在貴州逐漸站穩了腳。
  • 曾經如日中天的老乾媽,如今卻走下坡路,陶華碧的兒子難辭其咎?
    說起老乾媽,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陶華碧堅持不上市,一定不讓外國人賺我們的錢。從此之後,老乾媽、華為就被大家公認為是國民品牌了。老乾媽的自身實力自然也不差,在國外,老乾媽成為熱捧的寵兒,一瓶辣椒醬打出一片海外市場!
  • 兒子接手險些招牌被砸,73歲陶華碧回歸,第一件事就是換了「它」
    說到國內辣醬市場,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老乾媽。作為一款幾乎是家家戶戶必備的辣醬,老乾媽不僅可以作為調味品,還可以當作「下飯神器」,有些人甚至直接把老乾媽當作零食來吃,足以證明國人對於老乾媽的喜愛。 1947年,陶華碧出生在貴州湄潭的一個普通家庭。
  • 兒子接手險「砸」招牌?老乾媽再次回歸,第一件事就是換掉它
    創業經歷而說到老乾媽,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創始人陶華碧了,她出生在貴州省湄潭縣的一個偏遠山村裡,因為家庭比較貧困,陶華碧沒有上過學,只認識自己的名字「陶華碧」這三個字。20歲的時候,她嫁給了當地的一名地質普查員,還生了兩個兩個兒子,本以為生活就會平淡但幸福地過下去,誰知幾年後丈夫卻因病去世了。
  • 24年招牌「敗」給自己人?兒子接手就被吐槽,老乾媽到底哪變了
    這時候她也意識到了辣醬的商機,於是1996年貴州一家辣椒廠出現了。從一開始無人問津的辣醬,到家喻戶曉,陶華碧花了二十幾年的時間。至今老乾媽在市場已經24年之久了,早在2015年的時候,陶華碧還憑藉70億財富進入貴州富豪榜前幾的位置。不過隨著年紀逐漸增長,家族企業也逐漸傳承到了下一代。
  • 曾經如日中天的老乾媽,如今卻走下坡路,陶華碧的兒子難辭其咎?
    說起老乾媽,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陶華碧堅持不上市,一定不讓外國人賺我們的錢。從此之後,老乾媽、華為就被大家公認為是國民品牌了。老乾媽的自身實力自然也不差,在國外,老乾媽成為熱捧的寵兒,一瓶辣椒醬打出一片海外市場!
  • 最會「藏」的美國企業,偽裝成「國貨」30年,一年狂賺377億
    不過,自老乾媽的創始人陶華碧宣布了退休之後,最近年間,老乾媽卻是「備受爭議」,甚至有很多網友調侃道,老乾媽已經「變味」了。在陶華碧的兒子接手了老乾媽之後,為了可以提高生產的規模,降低生產成本,更換了製作原料,原先老乾媽一直使用的是貴州辣椒,價格相對較高,在更換為河南辣椒之後,他們本來覺得這樣能夠提升利潤,哪料,不少細心的消費者嘗出了產品口味的不同,由是引起了很多消費者的不滿,差點將辛苦經營數十年的招牌給砸了。
  • 老乾媽陶華碧:生意紅紅火火,帳上清清白白
    創始人陶華碧一天書都沒讀過,創業6年,資產就達到了十幾億,從來不借別人的錢,也從來不借錢給別人,咱們這位辣椒醬創始人,1947年出生於貴州湄潭縣的一個小山村,沒讀過一天書,20歲結婚幾年後丈夫去世,陶華碧就帶著兩個兒子去外地打工,為了省錢他基本不買菜,都是自己做辣醬拌飯吃,後來回家鄉賣米豆腐,那是當地的一種涼粉兒。
  • 陶華碧回歸 止跌的老乾媽2019年收入突破50億
    老乾媽掌門人陶華碧的回歸使得老乾媽業績停止了下滑。1月2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老乾媽相關負責人處確認,2019年老乾媽收入突破50億元。這是老乾媽業績連降兩年後,首次停止下滑。老乾媽止跌,陶華碧功不可沒。
  • 「老乾媽」恨鐵不成鋼,剛解決完小兒子的事情,大兒子又出現問題
    很多人都知道老乾媽陶華碧,她已經成為典型的創業代表,但是她卻不得不為小兒子操心,2019年,已經退休的陶華碧,再次披掛上陣,重新扛起老乾媽的大旗,在她的帶領下,老乾媽重新創造出50億的銷售額。因為老乾媽沒有上市,所以陶華碧對老乾媽絕對掌控,她也非常希望兒子將來能夠繼承家業,因此陶華碧把50%的股份給了小兒子,把49%的股份給了大兒子,兩個兒子從2017年開始就接手了老乾媽。然而,小兒子接手老乾媽以後,卻把辣醬原料換成了其它辣椒,因此消費者也吃出了不一樣的味道,所以老乾媽的銷量開始下降。
  • 老乾媽陶華碧:生意紅紅火火,帳上清清白白
    創始人陶華碧一天書都沒讀過,創業6年,資產就達到了十幾億,從來不借別人的錢,也從來不借錢給別人,咱們這位辣椒醬創始人,1947年出生於貴州湄潭縣的一個小山村,沒讀過一天書,20歲結婚幾年後丈夫去世,陶華碧就帶著兩個兒子去外地打工,為了省錢他基本不買菜,都是自己做辣醬拌飯吃,後來回家鄉賣米豆腐,那是當地的一種涼粉兒。
  • 「潛伏」中國30年,年營收300多億的辣醬品牌,卻被誤認為是國貨
    她在公司主導的時候,老乾媽一直都十分的暢銷,但是在2014年,陶華碧退休將公司交給了兩個兒子,原以為兒子會把老乾媽傳承下去,沒想到差點"砸"了老乾媽的招牌。原因是她的兩個兒子私自把配方更改了,導致老乾媽變味了,於是老乾媽的銷量也就持續下滑。
  • 老乾媽危機何解?陶華碧一手締造45億營收,要敗在兩個兒子手上?
    而老乾媽的陶華碧,也是其中之一,她30歲就失去了丈夫,獨自一人養活兩子長大,一手締造了年營收45億元的老乾媽。如今,這家中國最知名的調味品牌,正面臨著巨大的危機。根據資料顯示,陶華碧出生於上個世紀40年代,那時的貴州還是一個貧困落後的地區,她的童年生活自然也不富裕。因為家庭貧困,所以陶華碧沒有讀過一天書,但是對於有知識的人卻十分欽佩。
  • 陶華碧兒子回應老乾媽的隕落,透露更換材料的原因,網友:錯怪你了!
    說起老乾媽,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老乾媽是著名的國產佐料,創立至今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多年以來,老乾媽一直沿用其傳統工藝釀造,在國內的家庭裡,幾乎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瓶老乾媽,老乾媽也是眾多80後90後的餐桌回憶!
  • 兩個兒子拖後腿?50億「老乾媽」該指望誰?
    2020年10月起,陸續有多名昆明市民向當地媒體反映,自己於盤龍區穿金路購買的「雲潤天陽」樓盤遲遲未交付,懷疑項目遇爛尾,近700戶業主叫苦不迭。經媒體調查發現,該樓盤開發商背後站著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之子李貴山。而令陶華碧煩心的,也不止兒子投資失利這一樁。
  • 老乾媽出山換回原配方!為何顧客仍不買帳?原來是陶華碧兒子幹的好事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文藝吃貨君,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老乾媽出山換回原配方! 為何顧客仍不買帳? 原來是陶華碧兒子幹的好事 火到了國外的老乾媽的口感,在曾經一段時間裡,其實有著比較明顯的變化的。
  • 老乾媽陶華碧:我不堅強,就沒得飯吃
    陶華碧,「老乾媽」的創始人。她出生在一個人口眾多的貧困家庭,20歲結婚,沒過幾年好日子愛人就病故,留下兩個兒子由她照料,獨自一人支撐整個家庭。這個一窮二白、負債纍纍的單身弱女子,從最小的生意一步步做起,擺過地攤,賣過米豆腐、涼粉,開過小飯館,盤過小食品店,開過作坊式的小工廠……她經歷了種種心酸,一生無比坎坷。最終,憑藉5元一瓶的辣醬,做到了68億的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