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大學列寧山覌景臺
我們來到了二戰勝利公園,這裡是一個面積很大的廣場,廣場的北面有一組(5個)大型噴泉,一些年輕人在噴泉中嬉鬧;廣場南面是聖格奧爾基大教堂,金頂白墻浮雕精緻。
勝利廣場的東面就是莫斯科的凱旋門,其規模遠比法囯的凱旋門要小;廣場的西面矗立著一座高達,其高度象徵著蘇聯衛囯戰爭1418個戰鬥的日日夜夜。
紀念碑的頂部,有高舉月桂花環的女神,在兩個吹著勝利號角的小天使的陪伴下,帶著勝利的消息,迎向人們。
紀念碑下面五層臺階代表1941~~1945年的五年戰爭。
這個紀念碑高聳雄偉令人矚目。
導遊還帶我們到俄羅斯外交部大樓和普希金住地觀光。
外交部大樓像一堵墻一樣高大雄偉,仰頭才能看到頂,並戒備森嚴。
普希金住處是一條步行文化街,行人熙攘。
普希金和他的妻子銅像處,還有街頭藝人在表演,他們住宅的銘牌處有許多人在攝影留念。
十四日晩,我們乘火車去聖彼得堡。
我們乘的是軟臥頭等艙,本以為很舒適,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但由於天氣奇熱,溫度竟高達攝氏37度,軟臥車箱就像蒸籠一樣。
俄羅斯鐵路系統仍然教條刻板,火車不開動冷汽不開放,我們悶熱了很久,直到列車開動,才慢慢好轉。
由於勞累和不習慣,整個從莫斯科到聖彼得堡的700公裡的行程,我幾乎未合眼。
雖然如此我的遊興不減。
沙皇尼古拉一世騎馬塑像)
(沙皇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塑像)十五日早晨七點,我們到達了彼得堡。
到火車站來接我們的導遊是一位漢語講得很好,但身體較胖的俄羅斯姑娘,她美麗的容顏和流利的漢語獲得了我們的好感。
她的名字叫娜拉,是聖彼得堡大學東方語言系的畢業生。
來彼得堡的第一件事是市容觀光,娜垃介紹說,聖彼得堡建於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人口500萬。
1712~~1918年間聖彼得堡是俄囯的首都,1917年蘇聯十月革命後,才把首都遷到莫斯科。
聖彼得堡建在波羅的海東岸的湼瓦河三角洲上,數十條縱橫交錯的水道和運河,把大地分成近百個小島,靠300多座橋梁相連,使聖彼得堡具有獨特的「水城」和「橋城」的景觀,故聖彼得堡有「北方的威尼斯」稱號。
涅瓦河是聖彼得堡的靈魂,「湼瓦」兩字是芬蘭語「軟」的意思。
昔日的帝都,畄下的古建築群和名勝古跡比比皆是。
旅遊大巴首先把我們拉到了湼瓦大街的依薩特廣場,這裡有依薩特大教堂(喀山大教堂),該教堂是有50根大理石園柱撐起的雄偉建築,高105米,可容一萬四千人同時做禮拜。
建築風格為巴洛克式的,即有浮雕和尖頂的建築。
它是東正教的教堂,如今是博物綰。
廣場中心是沙皇尼古垃一世的騎馬塑像,塑像裡有四個婦女,那是皇帝的妻子和三個女兒。
接著大巴把我們送到了十二月黨人廣場。
這裡有沙皇彼得大帝的青銅騎士塑像,騎士下馬踏的是一條蛇,蛇像徵著芬蘭。
十二月黨人反對奴隸制,被沙皇鎮圧,100年後在此建立廣場,以紀念民主革命的先烈。
參觀完這兩個廣場後,娜垃宣布說,今天的主要景點是冬宮和夏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