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到,旅遊旺。隨手刷刷微信朋友圈,動不動就蹦出「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字眼,大伙兒還曬出在各地飛機上、景點中那顏值或高或低的照片,讓人在審美疲勞之餘,不禁會心一笑。
「世界那麼大」這句流行語源自網絡瘋轉的一封「史上最有情懷」的辭職信。人也怪,經濟環境不佳、物質基礎鬆動之時,「情懷」這種潛伏在意識領域當中的玩意兒便盛行起來,仿佛精神勝利了,就能支撐起一座座高聳的上層建築。於是乎,充滿了「情懷」色彩的辭職熱、創業熱撲面而來。
與辭職熱、創業熱並行的是「窮遊熱」。中新網生活頻道近日發起一項民意調查,詢問網友節日出行是選傳統航空還是廉價航空,結果顯示,62.5% 的網友表示會優先選擇廉航。就此,我的第一反應是:這些網友會不會以學生族、吊絲為主?畢竟此前搭乘廉航的大都是歐洲人,他們習慣於飛支航短線,圖個便利。我自己也曾幾次在當地搭乘小飛機,大概就是 30 人的座位,飛行時間不會超過 40 分鐘。那些小飛機就停靠在機場的某個偏角,遠遠看去小得可憐,就像一隻大蜻蜓,機身上噴塗著花花綠綠的 Logo 圖案,還寫著「 XX JET」這類的文字……
我的這點兒見識馬上被資深旅遊人士 Jacky 斥為背時,老土。他在廣州某知名旅遊公司工作了多年,透露的一線消息是,這一兩年,國人也洋派起來了,有錢沒錢,個個都很任性,動不動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如果是飛行時間在 5 個小時之內的,行李又不多,最愛選廉航。亞航、虎航的機票可受歡迎了!旅客不僅僅是學生、小白領,還有不少中產。
至今沒有任何數據顯示,廉航的事故率高於大航空公司。
航行是否安全,主要還在於是否能夠嚴格執行航空規程、管理是否有瑕疵,而不在於是否廉航 。
可不是嗎?同事小 E 早兩天就飛新加坡轉馬爾地夫去 happy 了,她選的是新加坡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虎航,來回票價還不到 1500 元人民幣,比南方航空實惠多了。這小妮子家境不錯,但她跟許多 80 後一樣,挺自我挺務實,早在去年底就做好了旅遊攻略,來回比價、比機型、比服務口碑,終於搶到了心儀航班。小 E 本來還為自己的戰果頗自得,但出發前又悻悻地說:「買早了,虧大了!」原來,她發現虎航最近為了慶祝其在去哪兒網上開設旗艦店,推出了一項超級特價:近期購買廣州至新加坡的往返機票,即可享受其中一程機票 1 元(不含稅費)優惠。
搶機票真跟買股似的,你永遠也難以買到最低價。但廉航吸引顧客,偏偏最喜歡不定時拋出個驚喜價,讓人慾罷不能!國內的西部航空日前就宣布,每月定期推出 1 元、38 元、88 元等不同檔次的「白菜價」機票;同期,中聯航推出「搶 8 元票」活動……
「你整天搭廉航,你爸媽知道麼?」相信有不少搭慣了新加坡航空,漢莎航空的人也會問類似問題 —— 因為在傳統觀念中,廉航總是涉嫌不但價格、服務打折扣,安全也會打折扣。就在不久前,亞航和德國之翼出了空難,更是助長了這種憂患感。
真是這樣嗎?上周遇見去哪兒網的機票事業群副總經理詹誼,這位航空公司管理學碩士的說法或許比較客觀。「至今沒有任何數據顯示,廉航的事故率高於大航空公司。」 他表示,航行是否安全,主要還在於是否能夠嚴格執行航空規程、管理是否有瑕疵,而不在於是否廉航。事實上,各國都有嚴格的航空監管體制,不論普通航空還是廉價航空都要受到約束。況且,沒有任何一家航空公司敢拿乘客的生命開玩笑。
即便專家說得如此肯定,但我還是不太放心,總在想廉航會不會都是用比較老的、快退休的機型?於是又四處查證,發現:和早期廉航使用一些老舊淘汰機型不同,新一代廉航無論是購買的還是租賃的,幾乎全部是新飛機。比如亞航,擁有由超過 150 架空中巴士 A320 組成的航機隊,是「亞洲地區最新的機隊」 之一,平均服役時間僅 3.5 年。比亞航飛機更新的是虎航,其主力機型也是 A320 ,平均機齡只有 3 年。
一份業內統計資料或許對旅客選擇廉航有比較實在的指導作用:事故率較高的機型包括了波音 737-JT8D 、伊爾-76 、圖-154 、空客 A310 、伊爾-76 、麥道 DC-9 飛機。同時,要根據各航空公司的運營管理、安全記錄、服務水準等來進行判斷。曾經被歐盟在 2007 年禁飛的印尼獅航安全記錄就備受詬病,被業界列入了「廉航黑名單」,這家公司成立 10 年來就發生了 12 次重大事故。
哪些廉航最安全呢?2015 年初,國際獨立航空評級網站 AirlineRatings.com 評選出「 2015 十大最安全的廉價航空公司」,名單如下:捷星航空、捷藍航空、西捷航空、阿拉斯加航空、愛爾蘭航空、冰島航空、託馬斯·庫克航空、途易航、庫魯拉航空、維珍美國航空。
現在,你會選擇廉價航空、說走就走了嗎?我承認我有點動心。「五一」是錯過了「,十一」看看吧,may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