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賣一種外賣,日銷13萬份年營業額6億,日本這家店憑什麼?

2020-12-25 米粒餐學院

在日本,有一家專門送外賣的餐飲品牌,每天只做一種便當套餐,公司創始至今53年屹立不倒。

據統計,它僅在東京地區每天就能賣出13萬份盒飯,每份便當價格只有430日元 (約合人民幣25元),一年銷售額達到90億日元(約6億人民幣),而且不過700員工。

沒錯,它就是玉子屋。那麼,它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呢?

單一菜單,提高效率,幫顧客節省選擇時間

與很多餐飲店不一樣,玉子屋的菜單也足夠「奇葩」——因為它每天只提供一種便當。

「單一菜單」模式的強大之處就在於,可以更大批量購買同樣的材料,從而在與供貨商的議價中降低採購成本。除了食材採購,大大提高了標準化生產效率,同時大大節約了儲存管理成本。

每天一種產品,不需要花心思在產品種類上研究,從而致力於提高產品的品質與口味。反之,如果每天的菜單有多種,集中加工的效率就會大大降低。

另外,玉子屋的全自動煮飯系統可以在1小時內煮好15000份米飯,「單一菜單」使成品製作的效率提高了至少30%,而且食物溫度的穩定性更高。

玉子屋每天只做一種便當,看起來有些自斷後路,但實際上這個舉動迎合了很多年輕人的想法,對於許多每天吃外賣的白領來說,都會糾結於「吃什麼」的問題,所以其實在不少快餐店都有一道菜,叫「隨便」……

玉子屋這種單一菜單的方式,也在無形中降低了顧客糾結於「吃什麼」的決策成本。

優化配送體系,構建互動系統

玉子屋的餐單內容每日更新,提前14天制定,公布在官網及紙質菜單中。每個便當盒包含6中以上食物,大多為天然有機食材製成。所有便當均為當天上午製作,一直保溫配送到客戶手中。

為了保證便當快速送達消費者手中,玉子屋通過長年積累的經驗,研究出了一種獨特的配送方式。與傳統的按固定區域分散送貨不同,玉子屋約 200 名送餐員,分別乘坐160輛送貨車,採用靈活機動的遠、中、近分組送貨。

每天9點,負責遠距離配送的送貨車就出發了。這些車上的便當數量要多於預估。

10點半,中距離配送組出發。而遠距離配送組在完成配送後,會與中距離組聯繫,對距離自己較近的便當不足區域進行補充,加快中距離組的送貨速度。

11點20分,近距離組出發。此時,遠距離組、中距離組再與其聯繫後,補充自己周圍的訂單區域,加快近距離組的送貨速度。

所以,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配送系統,憑藉送餐員的無縫銜接、優秀合作,將便當快送到顧客手中。

其實,對於玉子屋來說,「送餐員」是一個不太準確的定義。因為他們同時還是營業人員、客戶經理、市場調查員、公關人員……玉子屋沒有把這些環節分開考慮、單獨用人,而是採取整體結合的方式,構造了一個完美的互動系統。

簡單地說,就是每一個人都不能只考慮自己眼前那一攤子事,必須具備全局思維。

玉子屋送餐盒的大作用

對於重視新鮮度的餐飲行業,廢棄基本就等於損失,是衡量企業經營好壞的重要指標。由於精細化管理,日本餐飲行業平均2%左右的廢棄率一直領先全球。

而玉子屋的廢棄率不到0.1%,這意味著,日生產量為70,000盒便當時,僅42盒剩餘,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而完成這一切的道具,是一個個回收的便當盒。玉子屋的便當盒是採用的是可重複使用的,從表面上看成本比一次性高出幾倍,但玉子屋的業務量大從長遠來看,用可重複使用的餐盒更利於節約成本,還利於環保。

除此之外,與消費者互動也可以通過回收便當盒來完成,這點更重要。配送員回收餐盒的時候,實則是一種客戶反饋信息收集。一是及時客戶與員工之間的的人工反饋,二是根據餐盒內所剩食物的多少,來判斷顧客對某一食物的喜好程度信息收集,用於改良菜單。

「您覺得便當的味道與量怎麼樣?」

「您希望菜單裡增加什麼菜品?」

「附近有比我們好吃與便宜的餐館與便當店嗎?」

您公司 近有沒有大型活動,您周末要加班嗎?」

這是玉子屋工作人員回收便當盒時的經典「四問」。記錄回答後,工作人員會將便當盒帶回公司。

而且,當一個客戶長時間沒有點餐時,玉子屋還會打去電話,真誠詢問客戶身體狀況及不點餐的原因。很多客戶長期由某位玉子屋工作人員負責送餐,突然好幾天看不到這位工作人員,還會打去電話詢問這位工作人員的情況。

客戶只針對公司,少於10份不賣

玉子屋致力於滿足商務人士 「希望午飯更便宜、更好吃、更健康」 的需求。

玉子屋會主動選擇優質客戶。與國內的外賣面向單個客戶為主不同,玉子屋的便當10份起送。另外,玉子屋的主要客戶是東京市區的企業及其他團體單位,客戶涉及商業、事業、政府等大型有影響力的單位,口口相傳,口碑就這樣打出去了。

所以,雖然430日元 (約合人民幣25元)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價格,但數量少了,同樣不會賣給你。

玉子屋對於客戶的篩選遵循訂單靈活性和配送效率性。

在正式下單前,所有新客戶都需要先接受玉子屋的面談,並在客戶資料庫中登記。出於對配送效率的考慮,玉子屋會按照訂單數量和地理位置來篩選新客戶。

玉子屋的基本銷售標準為每個客戶每天至少10個便當,但它並沒有要求客戶承諾最小訂單數量,如果該新客戶的地理位置,與現有客戶在同一棟辦公樓,或者辦公室位於現行配送路線上,訂單量少於10盒的客戶也是接受的。

對於位於現行配送路線的相反方向、需要配送車耗費大量時間折返的客戶,即使每天訂單量大的潛在客戶也可能拒絕。但目前尚無具體的計算方式,一般而言,每個區域經理負責管理20至25位配送司機,並負責最終決定添加或刪除配送路線上的哪些客戶。

玉子屋的「溫度」

玉子屋究竟靠什麼成功?商業模式、配送體系、抑或是精細管理?或許是,或許也不完全是。

仔細翻看日本網友對玉子屋的一條條評價,我驚訝地發現,出現 頻繁的關鍵詞既不是商業資本模式,也不是速度效率,而是「溫度」。

比起冰冷的資本運作與網際網路數據,企業工作人員對客戶的「溫度」,企業經營者對員工的「溫度」,工作人員之間的「溫度」,或許才是我們這個時代 需要的東西。

總結

玉子屋不融資,不燒錢打廣告,甚至連專門負責銷售的員工都沒有。很多模式,在這個APP與大數據橫行的年代,可謂原始與手動。

但就是這麼一家傳統的公司,在日本餐飲外賣行業,創造了一個長達半世紀的神話,銷售量逐年增長。

玉子屋的成功並不是菅原勇繼有多雄厚的資本,也不是他的產品多獨特,而是他敢想敢做,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將預期做到最低,將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這就夠了。

———— E n d ————

相關焦點

  • 這家店只賣一種外賣,每天賣13萬份便當,年入6億!
    2017年外賣市場規模破3000億,外賣下半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而對於很多外賣品牌來說,選擇一種相對合理的運營模式,比單純地銷售外賣產品更為重要。有這樣一家外賣企業,每天只做一種便當套餐,每天賣出外賣便當13萬份!
  • 日銷十萬份的外賣之王,秘訣竟是只做一種便當
    國內的外賣行業發展的如火如荼,餓了麼、美團在外賣領域各出奇招。鋪天蓋地的廣告投放、越來越複雜化的菜單、範圍不斷擴張的配送範圍。現在的外賣軟體上,你甚至能夠找到代扔垃圾的服務。但在隔海之遙的日本,有這麼一家外賣店,沒有線上銷售平臺、只開放1小時電話訂餐、每天只提供一種便當。日均卻能賣出近7萬份便當,年營業額高達90億日元!
  • 一家外賣店每天只賣一種菜,卻年入5.6億!爆火背後的4大真相
    2019年只剩最後一個月,今年老炮聽到太多的朋友抱怨「生意難做」:租越來越貴,成本越來越高,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無數店鋪被大潮吞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身在眼下的泥潭之時,何不將眼光望向別處,看看其他市場成功者的獨到之處,再以此啟發眼下的困局?今天老炮就帶你探究,日本「外賣之王」爆賣的奧秘。
  • 日本「外賣之王」,日售13萬份便當,看到菜品,精緻又豐盛!
    更別說還有許多專做外賣的餐廳被爆出衛生情況惡劣的報導了。其實,點外賣,好吃還是其次,保證衛生才是第一要緊。在此之外,若還能做到美味實惠,那這家餐要肯定能賺得一大部分上班族的訂單。比如在日本的「玉子屋」就是一個例子,這家創立50年的公司團隊只有700人,卻能做到日售13萬份便當。玉子屋,是一家傳統的快餐店,外賣全部自營。
  • 一樣的外賣,不一樣的銷售方式,一天售出13萬份
    日本的不少成功企業案例都是值得創業者去學習的,今天我們就要說在日本非常有名氣的「外賣大王」玉子屋,這家外賣公司可以擁有不一樣的銷售方式,同樣的外賣到了玉子屋的手裡可以一天售出13萬。玉子屋是在1965年成立的一家外賣公司,對於國內的很多朋友來說或許還不是太熟悉,但在日本卻是家喻戶曉。作為一家專業送外賣的公司,首先就得知道顧客在想什麼吧?
  • 日本餐飲外賣玉子屋便當:每天只賣一種便當
    作者:來源網絡 時間:2020-06-15 09:56:32 瀏覽:1次 在日本有這樣一家快餐企業,它平均每天提供的快餐數量達到7萬份!
  • 日本外賣大王,年收入90億日元,成功秘訣:每天只做一個菜品!
    但是具體到外賣商家,有些國家外賣品牌的知名度還是很厲害的,就比如說日本的玉子屋。玉子屋的外賣之所以成功,裡面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國內的外賣商家學習的。日本外賣大王,年收入90億日元,成功秘訣:每天只做一個菜品!
  • 一家日本的獨特外賣,一天出售13萬份盒飯,400人送餐
    今天來說一家日本餐飲界比較變態的外賣。這個變態的外賣,出自日本,號稱是日本的外賣之王,名字:玉子屋,一年銷售額180億。(PS:網絡上有多個版本,沒有公開財報,無從考究)一年銷售180個億!而且是,一家店!啥?一家店一天賣13萬份?是的,沒錯,只有一家店,一天13萬份,這讓普通人聽起來,不是信不信的問題了,這是天方夜譚。
  • 日銷40萬份的外賣速食包被曝光,生產過程令人作嘔!最新...
    近日,有不少媒體都報導了一則名為《揭秘廉價外賣速食包:生產過程令人作嘔》的視頻,視頻中稱,拍攝者臥底了合肥一家大型料理包生產廠一周,拍下一幕幕所謂「觸目驚心」的畫面。在這段視頻畫面中,這家外賣速食包生產企業存在生產過程髒亂差的問題,卻日銷40萬份,而且主要供應的是外賣商家。
  • 營業至凌晨,這個茶飲品牌多店外賣月銷9999+單!
    最近,茶百道品牌的外賣,引來關注:在多個城市的多家門店,單平臺外賣月銷量都是9999+,屢出「萬單店」。有的門店,僅一款單品,外賣月銷就能突破5千單。這個品牌是如何做到的?趁著出差,到多家門店體驗後,我發現一些原因。
  • 一天只賣一個產品,日本第一外賣巨頭成長啟示錄
    一天只賣一個產品,日本第一外賣巨頭成長啟示錄推薦語:在中國,外賣行業早就不是什麼新奇的產業。在如今的行業中,只有兩大巨頭相互競爭,分別是美團和餓了麼。不過,只要使用過這兩個外賣平臺的朋友都知道,這兩大平臺可以提供多種多樣的服務,甚至連醫藥產品都可以配送。不過,在日本卻有這樣一家外賣企業,它每天只提供一個單品,但是每年的營收超過90億日元,折合人民幣超過5億元,它就是玉子屋。
  • 「400平火鍋店,外賣日營收6萬!」疫情間一批餐廳外賣爆單了!
    目前,多地餐飲業開始復工,但是大多數還是不允許堂食,只能做外賣或者外帶。在大家都在抱怨平臺扣點高、外賣難做的時候,有一批餐企外賣卻爆單了:「我做火鍋外賣,最高一天營收6萬多,情人節火到關店!」「我在三四城市賣包子,一個大肉包6元,一天能外賣出1000多個!」
  • 日本外賣大王:每天只賣單一菜品,年收入90億
    時間的碎片化、內容的扁平化,使人們每天忙碌卻又無法專心做一件事。當你靜下心來、擯棄所有的雜念,把時間和精力專注於一件事情上,並努力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玉子屋,是一家日本的外賣企業,於1965年成立,在餐飲行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憑藉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在眾多外賣餐飲行業中脫穎而出,而菅原勇一郎也因此成為日本的外賣大王。那麼,玉子屋成功的秘訣又是什麼?
  • 開咖啡館年入百萬?這家10㎡小店,日銷350杯每月淨賺8萬塊
    這家叫「么逗咖啡」的店,房租1.5萬/月,一年18萬,月營業額20萬,就能實現這個標準。 2017年8月開業,坐標南京明瓦廊,面積10平米,只能外帶或外賣。
  • 日本外賣大王:年收入90億日元,每天只做一個單品,將規模經濟做到極致
    *科學創業派,體系化連載多模塊創業乾貨高維君說:每天只做一個菜品,是玉子屋商業模式的核心,並且把各個環節做到了極致,促使它坐上「外賣大王」的寶座,年收入90億日元。編輯| 高維君玉子屋是日本的一家外賣企業,成立於1965年,憑藉獨特的商業模式,在眾多的餐飲企業裡突圍而出,成為日本的外賣大王,每天賣出外賣便當13萬份,一年銷售額達到90億日元(約5.4億人民幣),讓人刮目相看。「玉子」在日語中是「雞蛋」的意思,玉子屋的起源也確實和雞蛋有關。
  • 日本外賣大王:每天只賣一個單品,用人另類,廣告不做,年入90億
    日本的菅原勇一郎所取得的成就很值得我們借鑑,與其他外賣公司不同,他每天只專注地做一個單品,而且他會將這其中的每個環節都努力做到極致,將成本壓到最低,這樣效率也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以好吃和便宜著稱,他也因此有了「外賣大王」的稱號,那麼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
  • 杭州深夜奶茶店打敗一點點喜茶 一年安撫5萬暴走靈魂
    這家普通的店面,用鮮甜的奶茶,安撫深夜無數張寂寞的嘴巴和暴走的靈魂,見證了這個城市凌晨到太陽的升起。這是杭州外賣生意最好的一家奶茶店,一年賣出5萬杯奶茶,年賺百萬元。而瀾記,是周圍除了燒烤夜宵外,為數不多在夜間保持營業的奶茶甜品店。單子跑多了,振武和營業員也變熟識了,來拿奶茶的瞬間,偶爾還能寒暄一下。晚上點這家奶茶的,大多是附近住戶,訂單上的名字是女生,來電話的也是女生,而送外賣的大部分都是男生。「晚上送外賣,用戶一般不太會催你的。」振武說。
  • 日本外賣玉子屋只做一個單品,還年賺90億,有何秘訣?
    創新是一種冒險,是一種挑戰,每個敢於創新的企業,都值得被尊敬。當創新成功之時,這個企業很有可能會成為行業的標杆。"玉子屋"便是靠著運營模式的創新,成為了年收入90億的日本外賣大王。每天只做一個單品的玉子屋為了迎合大眾不同的口味,餐飲企業都是會提供各種各樣的菜品,即使一些小的外賣店,都在儘可能豐富自己的菜單;但日本的一個外賣企業和這些餐飲企業不同,它每天只提供一個單品,周一到周五不重樣;它就是玉子屋。
  • 美國火雞腿在上海迪士尼日銷4500份,令人驚訝
    據法新社7月12日報導,2016年6月,耗資55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6.8元)的上海迪士尼主題公園開業,預計主要向飢腸轆轆的客人供應小白菜、米奇肉包和米妮紅豆包等。華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鮑勃·伊熱7月12日對記者說:「如果去迪士尼樂園或者迪士尼世界,你可以買到巨大的火雞腿,跟我的胳膊差不多大。」
  • 賣蟹不賣繩 這家海鮮小店日銷4萬
    打開「蟹必剝」淘寶店(以下簡稱「蟹必剝「)的首頁,沒有華麗的頁面裝修,取而代之的是店主的「海鮮買手」日記。6年前,李欠華和謝碧波開了這家淘寶店,去年,這家店的銷售額約為300萬,目前旺季的日銷售額更是達到4萬。從一個只賣三門青蟹的海鮮小店到有魚蝦海產、乾貨、特色水果等多品類的店鋪,李欠華夫婦用「只挑選最肥的青蟹」和「賣蟹不賣繩」的做法,圈住了一大批忠實的客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