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香港,許多人都知道,香港曾經是英國的人殖民地。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現在香港的土地制度就是沿襲英國人的制度,所以香港還有很多地皮的地契是長達999年的。70年代之前,香港商界幾乎都是英國洋行控制的,當時華資企業家很少有實力可以跟英國人抗衡,當時真正可以跟英國人對抗的,只有香港的利希慎家族。
利希慎家族是何東家族只有的香港首富家族。何東就是何鴻燊的伯爺。利希慎跟何東的發家其實差不多。他們都是因為精通英語,而成為洋行的買辦,曾經積攢了驚人的財富。後來利希慎又自立門戶,創辦了自己的企業,一躍成為了香港首富。
利希慎最有眼光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上世紀20年代的時候,花了幾百萬從英國怡和洋行手中,買下了大片的香港地皮。這些地皮大部分都是位於今天香港商業中心銅鑼灣。利希慎在去世之前,留下了遺言,這些地皮只租不賣。
因為這些地皮一直是只租不賣,所以這些地皮至今都在利希慎家族的手中。如今這些地皮的價值高達800億。這些地皮如今被利希慎的後人建成了商業中心、高級寫字樓等等,全部用於放租,一年的租金高達30億。
利希慎家族可以說是香港的頂級隱形豪門。他們的資產可以說是大大被低估了。事實上當年李嘉誠到北京發展東方廣場,當時李嘉誠資金一度緊張,還曾經找到利希慎家族合作。最初利希慎的兒媳婦利陸雁群已經答應了。不過後來利陸雁群又放棄了。
其實許多人不知道,利希慎家族也是李嘉誠長和系的股東之一。其實對於利希慎這個家族,很多人並不熟悉。利希慎的父親曾經在美國淘金,並且在美國生下了利希慎。因此利希慎從小就會說一口流利的英文。
後來利希慎跟著父親從美國回到中國,並且在香港定居。之後利希慎進入了皇仁書院讀書。利希慎在這裡畢業之後,因為擅長英文,於是成為了皇仁書院的一個老師。皇仁書院是夏宮最好的貴族學校,非常多的達官貴人都是從這裡畢業的。何鴻燊、霍英東等人後來都是從這裡畢業的。
當然做一個老師是發達不了的。利希慎因為懂英文,於是後來成為了洋行的買辦。所謂的買辦就是中間人。當時外國人不懂中文,無法跟中國人做生意。中國人也很少人懂英文。於是中國人跟洋行做生意,就需要通過買辦。
買辦表面雖然是一個小小的買辦,但是實際上權力非常大,他們往往主導了很多交易,而且可以從中低買高賣,賺中間的差價。何東、利希慎都是因此發家的。那個時候外國洋行對華最大的貿易就是輸入煙土。利希慎因為代理了當時香港的煙土生意,於是被人稱為公煙大王。
利希慎也因此積攢了驚人的財富。到了20世紀的初期,利希慎已經是香港的四大富豪。何東勢弱之後,利希慎更是一躍成為了香港首富。不過因為利希慎經營煙土生意,所以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當時中國最大的兩個煙土,北方的就是杜月笙,南方的就是利希慎。杜月笙當時的財富之巨,可以說達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當時杜月笙的三鑫公司一年的收入高達了200萬,當時財政收入一年也才2千萬而已。
利希慎的財富跟杜月笙差不多,可以想像當時利希慎有多少財富。後來利希慎開始把煙土生意積攢的財富都投入到正行上面,經營貿易、地產、金融等等生意,可以說是一本萬利,事業更上一層樓。
20年代的時候,利希慎花了幾百萬從英國的怡和洋行手中買下了香港島大片的土地。這些土地都位於今天的銅鑼灣。那個時候銅鑼灣還沒發展起來。利希慎卻認為這些地皮已經一定大有可為,於是就冒險買下。
當時幾百萬也是一筆巨資。當然利希慎買下這些地皮,也可以避免今天這些地皮依然被英國人控制的局面。利希慎隨後規定,這些地皮後人只能租,不能賣。這個極具前瞻性的規定,也讓利希慎的後人富過了四五代人。
1928年利希慎在香港的路上走著,突然被人槍殺了。有人分析這跟煙土生意的爭奪有關係。不過這個案子至今都是無頭公案。利希慎被槍殺之後,利希慎家族懸賞數萬元,依然沒有找到兇手。
利希慎去世之後,家業由利希慎的兒子利孝和打理。利孝和把銅鑼灣的大片地皮建成了利舞臺、利園等物業,全部用於出租。如今銅鑼灣大部分的物業都是利家的。在銅鑼灣也有一條利希慎街,這條路也都是利家的。
利孝和後來還跟邵逸夫一起合作,成立了TVB。利孝和還投資了汽水工廠等等生意。利孝和去世之後,家業由他的妻子利陸雁群打理。利陸雁群也是出身於名門貴族。利陸雁群認為自己不會做生意,於是就把丈夫的生意都賣掉,然後把錢都用來投資香港那些頂級富豪。長和、太古、國泰等等香港著名公司都有利陸雁群的股份。這些股份投資,單單是每年的分紅就非常豐厚。
利陸雁群後來還跟陳啟宗一起合作,在上海投資了恒隆廣場。這些商業中心是目前內地最賺錢的商業中心,一年的租金收入就超過了20億。當然利家最賺錢的生意還是銅鑼灣的物業出租。如今單單是這些地皮價值就高達800億。
利家如今已經富了四五代人,靠著銅鑼灣的地皮他們還將繼續富貴下去。利家也在中國建立了多個慈善基金,用於支持教育、醫療等等慈善事業。如今利家的後人很少參與生意,大部分的精力都是放在慈善事業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