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常說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可年輕的我們卻常常是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掛在嘴邊。
生活到底是什麼?是長輩口中的粗茶淡飯?還是我們在疲憊時心中幻想的遠方?
極具治癒的日本電影《小森林》裡,藏著生活最樸實的秘密。電影根據五十嵐大介的同名漫畫改編,分為《小森林夏秋》與《小森林春冬》,故事發生在日本東北部一處名為小森的村莊裡,橋本愛飾演的市子,從都市回到了村莊,學習著種地除草,在四季交替變換中,收穫一日三餐,慢慢認識自己的內心,懂得生活。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家。
白色襯衫,黑色背包,市子蹬著自行車行駛在道路上的背影,這是電影一開始的畫面,路的前面是哪,根據旁白我們推測是小森。
生活在小森,買東西需要到村裡的合作社,去的時候全是下坡路,騎車三十分鐘。回來時,就不知道需要多久了。
站在高處看小森,像是被水蒸氣籠罩著。
你有沒有討厭過自己的家鄉?嫌它的交通不夠方便,物資不夠充盈。一定有!就像電影一開始並沒有介紹說小森是這什麼樣地方,僅僅是簡短的幾句話,我們便可知,那裡交通不便,超市很遠,氣候溼熱。
我們出生的地方稱之為家鄉,它是第一個教會我們生存的地方。
小森地處盆地,氣候溼熱,即便是在炎熱的夏季,屋內也很容易泛潮,產生黴菌,對付黴菌最好的辦法就是乾燥,所以市子在屋內生了爐子。
這個溫度和溼度正好又是做麵包所需要的,所以第一道食物便是麵包。製作的過程,緩解了爐子帶來的燥熱。
生活中出現的許多客觀因素,我們是無法改變的,卻可以加以利用。就好比第一道美食麵包與第二道飲品米酒的誕生過程。
而生活中的瑣事就像是田間的雜草,鋤不盡鏟不完,卻又不得不鋤。
生活就是累了,你會有想回去的地方,那或許就是我們嘴巴裡的遠方。儘管我們嫌棄它有種種,卻終敵不過它在心中那一絲美好。
生活中,家人往往是最不容易被理解的。
市子高中畢業,回家的某一天,母親留下一封信,離開了。
回到小森後的市子,在家中,時常回想起母親的身影。
廚房做飯的母親、桌前看書的母親、田間勞作的母親。
也許太容易得到,所以體會不到母親的好,市子總覺得母親太懶。直到長大,回到小森,自己學著母親,做醬油、榛子巧克力醬,一個簡單的炒青菜,無論家什麼調味料,都做不出母親的味道,直到偶然間想到,抽調青菜的莖,才嘗到了母親的味道。
一個看似簡單的菜,卻透露著母親的用心。
我們總是厭煩大人的那句「吃飯了沒有?」看不見背後的牽掛。
生活就是年輕時,我們無法理解父母,直到成為他們,重複他們那句「吃飯了沒有?」
生活中,我們都有一個吵翻天也不分開的朋友。
回到小森的市子,是在逃避與自己格格不入的都市,在那裡,她引以為豪的一切,變得不值一提。房租、水電、工作每一個都是每一天醒來就要面對的。
一次閨蜜簡單的閒聊,市子一句話,兩人吵了架。
小孩吵架,吃顆糖便忘了;成年人吵架,最記掛的是面子。
好在,有的朋友是不願意失去的,所以面子在她那裡不值錢。
第二天的咖喱飯是最好的證明。
生活就是會有那麼一個或是二個,可以大吵大鬧,可以不在乎面子道歉的真朋友。
生活到底是什麼,每一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答案。它可以是柴米油鹽,是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