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違約潮來襲 央企國企「不壞金身」終結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債市違約潮來襲 央企國企「不壞金身」終結

2015-09-21 02:21:07來源:經濟參考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2015年09月21日 02:21 來源:經濟參考報

參與互動 

  天威申請破產重組、二重正複製其老路

  債市違約潮來襲 央企國企「不壞金身」終結

  繼國企債券違約先例開啟之後,天威集團並沒有擺脫破產的命運,同披國企光環的「08二重債」也正走向天威債的老路。業內專家表示,受經濟下行和風險管控等因素影響,近來在一些產能過剩行業及其上下遊行業,新的一波債市違約風潮正襲來,此前「金身不壞」的國企和央企也深陷其中。

  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18日發布公告稱,目前,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本部)、保定天威風電葉片有限公司和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資金已枯竭,已嚴重資不抵債,無力償還到期債務;保定天威風電科技有限公司停產已超過兩年,資金已枯竭,對到期的債務已無償還能力。根據《破產法》相關規定,天威集團及上述三家子公司已具備破產重整的條件,經上級批准,擬申請破產重整。

  天威集團是發行額10億元,期限為5年期「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201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債券簡稱「11天威MTN1」、債券代碼「1182040」、2011年2月23日發行)及發行額15億元,期限為5年期「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債券簡稱「11天威MTN2」、債券代碼「1182127」、2011年4月20日發行)的發行人。此前,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發行的中期票據11天威MTN2因利息未能如期償還於2015年04月21日正式發生違約。這也成為首隻國企債券違約案例。而其本金目前也處於違約的邊緣。

  另一大型央企也正處於債券違約的邊緣。二重集團上周公告稱,收到四川省德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通知,其債權人機械工業第一設計研究院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及具有重整價值為由,向德陽中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

  中債資信分析稱,二重集團發行的「12二重集MTN1」將於2015年9月28日償付利息5650萬元,二重重裝發行的「08二重債」於2015年10月14日到期,屆時需償付本金3.10億元及利息0.21億元。

  二重集團公告稱,根據此前規劃,若在付息及兌付期限之前完成與金融機構的重組,則公司資金條件將有所改善,公司仍較為重視公開市場聲譽,仍有一定動力償還公開債務(事實上,2014年上述兩支債券到期付息時,公司已經出現一定規模的信貸逾期現象,但仍及時償付了相關利息),但目前公司自身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較為困難,與金融機構的債務重組進程較為緩慢,自身償付能力已然很低,而被提請破產重整使其處境更為艱難。

  除央企外,地方國企也正涉及其中。黑龍江省的大型國企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因其收入大幅下滑、債務負擔持續加重而遭到評級公司的警示。而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國企營業總收入逾25萬億元,同比下降6.1%。其中,央企同比下降7.6%,地方國企同比下降3.7%。

  債券現兌付危機已不是新鮮事。Wind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止到記者發稿時,有包括12二重集MTN1、12英利MTN2、12飛達債、12東勝債、11蒙奈倫債、11天威MTN1和12蘇飛達等共計93隻債券(包括公司債、企業債、中票和短融)被不同的評級機構下調過評級。此外,統計還顯示,最新展望評級為負面的有303隻,明顯惡化呈加重態勢。實際上,2014年全年,一共有152家債券發行人評級下調,其中煤炭行業債券發行人評級下調的公司有13家,佔比為8.5%;今年截至目前,煤炭行業債券發行人評級下調數目較去年明顯增加,高達21.4%。記者 鍾源 張莫

相關焦點

  • 保定天威申請破產重整 系首家債務違約國企
    民生證券分析師李奇霖認為,這意味著央企不敗金身告破。今年4月,保定天威未能支付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利息,成為首隻國企債券違約。 該公司公告稱,自2011年起,受全球經濟放緩、整個新能源產能嚴重過剩、價格持續低迷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天威集團及部分下屬新能源企業逐漸陷入經營危機和財務危機且日趨嚴重。
  • 百萬億債市焦點話題:何以處置違約信用債?願從案例積累到制度完善
    原標題:百萬億債市焦點話題:何以處置違約信用債?隨著中國債市的開放步伐加速,國際投資者對於境內信用債市場的關注度提升,而違約處置問題也成為關注的焦點之一。
  • 評論:永煤引發債市「全面打折」 比違約更可怕的是什麼?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永煤引發債市「全面打折」,比違約更可怕的是什麼?但2014年以來,債券違約的案例其實已經多有發生。2015-2016年保定天威、中鋼集團、東北特鋼、海南交投等中央和地方國企率先違約。2017年12月保千裡主營業務未虧損,短期資金流斷裂發生違約。2018年去槓桿,股債發行條件收緊,表外非標融資社會融資萎縮,民營企業開始集中違約,目前已經有600多起違約事件。
  • 債市改革是時候了!劉煜輝稱梳理直融間融市場是大方向
    作者:時代財經 高隆 編輯:賈紅輝 2020年的冬天,對信用債市場而言註定是不平靜的。 12月24日,又有一家地方國企信用債違約。當天,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公告稱,由於流動性緊張,發行總額3.8億元的2018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據未按期兌付利息。
  • 債市違約負面衝擊漸退 良好信用生態重構尚需時日
    新華財經上海11月30日電(記者 楊溢仁)近期頻繁曝光的債市兌付風險事件雖給市場情緒造成了較大的負面襲擾,但亦引起了各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市場分歧猶存不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本輪違約風波雖逐漸平息,但對後市持審慎態度的機構亦不在少數。華泰證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師張繼強直言:「對於明年的信用債投資,我們覺得會比今年更加艱難,尤其是對尾部的城投主體和弱資質國企,市場始終存有擔憂,風險偏好的修復是無法一蹴而就的。」
  • 海量「墜落天使」將湧入垃圾級債市,中國違約風險幾何?
    反觀中國境內債市,儘管3月中資美元債遭遇拋售潮,但境內3月新增2例違約主體,較2月減少1例。另外,房企境外融資渠道受阻,但境內融資大門開啟,多位債市從業者也對記者表示,當前機構對於城投、地產債的信仰攀升。
  • 債券違約潮下 連農民工都躺槍
    儘管2019年裡,債市的雷聲不斷,2019年全年,截止12月26日,共計201隻債券發生違約,其中民企債違約率為83.58%。民企債遭投資者「拋棄」。 在「違約潮」延續的背景下,債市領域也出現了不少鮮有事件。例如,百家機構討債、因債券違約導致公司工資延緩發放、農民工找城投企業催債等情況。
  • 違約「黑天鵝」飛舞,信用債市場遭遇腥風血雨
    2018-2019年間,中國債市的信用違約事件再度暴增:2017年,中國債券違約只數為48隻,2018年、2019年分別為164隻和211隻;2017年中國債市違約規模為380.5億元,2018年、2019年分別為1529.3億元和1841.4億元,均分別增長了4倍左右。
  • 華創宏觀張瑜:國企違約衝擊就此結束了嗎?
    ,具有兩大特徵:1、違約主體集中於地方國企違約,完全打破了「國企信仰」。第二階段的影響進一步波及到流動性層面,出現流動性分層危機,非銀流動性遇挫,與此同時信用層面民企與地方國企信用債共同下跌。貨幣市場上的非銀槓桿承壓的同時,債券違約後的基金贖回潮也進一步導致機構投資者被動平倉。3、違約後續的第三階段:應對,危機暫停惡化(11.21-至今)。監管開始表態穩定市場情緒,並有意呵護市場流動性。
  • 央企和國企有什麼區別?
    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央企肯定是國企,但是國企不一定是央企。只要是國有控股的企業都可以稱之為國企,不管這個背後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而只有中央控股的企業,才可以稱之為央企,地方政府控股的企業,只能叫做國企。
  •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是國企還是央企?
    國有商業銀行,顧名思義就屬於國有企業,那四大國有銀行屬於央企嗎?想要知道這四大國有銀行屬於國企還是央企,就得先搞清楚什麼是國企,什麼是央企,以及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國有企業,按照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劃分,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中央直接管理的企業,第二類,地方政府管理的企業。
  • 專訪申萬宏源證券固收融資負責人範為:債市一級市場有望延續供需...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2020年的債市經歷了一波三折。上半年在流動性充裕的推動下債市持續走牛,下半年則因經濟復甦進程提速、貨幣政策調整和永煤違約等超預期信用事件衝擊影響震蕩加劇。展望2021年,在經濟復甦持續、債市違約常態化的背景下,債市的發展又將何去何從?哪些潛在風險點值得關注?
  • 國企和央企有什麼區別?2020年最新央企名單公布!
    一、國企和央企有什麼區別?第一、所屬單位不同。央企是由國資委直接管理的,而國企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來管理,這是最大的區別。第二、涉及行業不同。簡單來說,國企包含了央企和地方國有企業,所以央企隸屬於國企的範疇。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所有的央企都是國企,而國企不一定都是央企。比如,地方國有企業屬於國企,但是不屬於央企,因為地方國有企業屬於地方政府管理。
  • 東臺赴京深度對接央企國企
    達成深度合作意向東臺搶抓鹽通高鐵開通在即,到北京交通更加便捷的有利時機,主動對接央企國企。11月29日,我市在北京舉辦經濟社會發展投資說明會,向到場的央企國企負責人全面推介先進位造業、「一城四區」建設、特色旅遊資源和人才政策。在京期間,市主要領導帶領鎮區部門主要負責人拜訪了中糧、中玻、中農聯等多家央企國企,雙方就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進行了廣泛交流,達成深度合作意向。
  • 國企和央企誰更「強」?以後別再說「央企最好」,最賺錢是……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自己在國企上班,也有人說自己在央企上班。那麼國企和央企,兩者究竟是什麼關係呢?其實這兩者的關係十分簡單,一句話即可概括:央企一定是國企,而國企不一定是央企。簡而言之,國企是比央企還要高一個等級的企業。
  • 國企和央企分別有什麼特徵?
    國企和央企的區別主要在於所有權或控股權、以及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作用兩個方面。央企是國企的一個子集,國企中包含央企。國企是指泛指國有資本(地方國資委、財政)控股、參股或獨資,其投資行為由地方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的企業。
  • 央企和國企的區別是什麼?央企的福利待遇到底好不好
    經常有人問,央企和國企的區別是什麼?央企的福利待遇到底好不好?怎麼才能進入央企工作從而獲得長久的保障呢?一、央企和國企的區別1、國企是全民國有制企業的簡稱,央企是中央直屬企業的簡稱。按照中國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劃分,中國的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央企一定是國企,但是國企不一定是央企。
  • 全面統計江西大型央企、國企名錄及簡介
    全面統計駐贛央企,江西地方國企,營業收入統一採用2018年數據,入選企業2018年營收全部為50億人民幣以上。一、江西銅業 原為駐贛央企,現為省屬國企,世界五百強企業,滬、港兩地上市公司,總部南昌,註冊地鷹潭貴溪,2018年營收23065391萬元。二、江鈴集團 省屬國企,中國五百強企業,A股上市公司,總部南昌,2018年營收10060047萬元。三、新鋼集團 省屬國企,中國五百強企業,上市公司,總部新餘,2018年營收6052304萬元。
  • 央企與國企區別大,這20所高校畢業生,更易進央企,2020考生參考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央企與國企的區別央企和國企都是以具有國有資產成分佔主要的企業,一般來說,現在的企業分為央企、國企、外企和私企,央企主要是直屬於國務院等部門的企業,比如直屬於國資委的企業就是典型的央企,而國企則是國家對其資本擁有自主權的企業,國企細分為央企和地方企業,根據這個說法的話,央企顯得更高大上,國企有可能是地方企業
  • 國企央企有什麼區別 哪個待遇方面會更好?
    文/股城網國企指的就是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國企就是央企,只不過央企聽起來更高大上而已。其實,國企和央企還是存在很大差別的,那麼,具體都包括哪些呢?國企和央企相比哪個待遇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