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91歲還在工作,經手的紀錄片一部比一部火,新片又將問世

2020-12-11 澎湃新聞

大衛·阿滕伯勒今年91歲了,仍然在工作!這位自然紀錄片「祖父」,最近進入美國自然史博物館、近距離接觸大象「金寶」(Jumbo)骨架。在這裡,阿滕伯勒爵士加入了科學家和保護主義者的隊伍,揭秘這隻擁有巨大骨骼的非洲象背後的故事。

大衛·阿滕伯勒和他的團隊與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金寶」骨架 圖片來源 BBC 

金寶大象是迪士尼動畫「小飛象」的原型。它於1861年在法屬蘇丹誕生,之後被引進至巴黎動物園,1865年被轉調至倫敦動物園、1882年,由美國馬戲團知名經紀人費尼爾司·泰勒·巴納姆收購。

金寶的一生是多舛的一生。它幼時目睹母親被獵人射殺,1865年抵達倫敦動物園,並迅速成為維多利亞女王和她孩子們的最愛。金寶的身體狀況不好,照料者馬修·斯科特出於同情,經常餵它喝酒。金寶被倫敦動物園賣給美國馬戲團之際,曾引發英國的公眾憤怒。

金寶最終死於加拿大安大略,被一截火車機頭的撞擊致死,解剖時胃裡發現了幾個便士、鑰匙、柳釘和警哨。

《金寶:大象超級明星的一生》是專注做自然紀錄片的BBC最新力作。繼《地球脈動》第二季、《荒野間諜》、《藍色星球》第二季等創下收視新高的明星紀錄片之後,BBC負責自然史的湯姆·邁克唐納表示,2018年也將是個紀錄片大年,一大波取材野生動物的紀錄片將上映。

首先,是一部關於《大貓》(暫定名)的紀錄片。貓奴們的舔屏時刻到了。在《大貓》系列三集紀錄片中,攝製組將走訪哥斯大黎加和非洲等地,在全地形車、超級穩定的慢速攝像機,以及軍用熱攝影機的幫助下,捕捉獵豹、美洲虎這些野生貓科動物的高清鏡頭。高靈敏度的微光成像相機,首次記錄了一種生活在非洲的野生黑腳貓。

《地球上的第一年》,另一部角度獨特的自然紀錄片。攝像攝影Susan Gibson、Vianet Djenguet 和Colin Stafford Johnson跟蹤了6個剛剛出生的野生動物12個月:一隻豹幼崽、一隻小山地大猩猩, 一隻非洲象、一隻小獼猴, 一隻黑熊幼崽和一隻海獺崽。紀錄片還原了動物長大的不易:烏幹達山地大猩猩從小必須克服體重、學會爬細樹枝才能得到食物;幼年水獺居然會被成年雄性綁架,後者用它來勒索食物;幼象必須學會象群的次聲波語言,才能生存下去;當小獼猴試圖從母親那裡獨立於群體中,認清楚等級森嚴的層級、並弄明白自己的層級時,會受到不小的驚嚇。

在紀錄片《霸王龍》中,霸王龍愛好者克裡斯·帕克漢姆踏上旅途,與全球各地的專家會面,以其突破性的洞察力,試圖揭示霸王龍幾個世紀以來被誤解的那一面。在拍攝過程中,他將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現存最完整的霸王龍化石「崔斯坦」(Tristan Otto,柏林自然博物館藏品)。

還記得《地球脈動》第二季最後一集嗎?攝製組回到城市,拍攝那些與人類、城市有交集的動物,反思人類與動物、自然的關係,堪稱全系列中最有趣又悲傷的一集。攝製組工作人員半開玩笑地感慨:「這是最難拍的一集,寧願扛著機器去非洲草原」。

2018年的《野生城市》(Wild Cities)將延續最後一集的脈絡,卡司不變,還是那些在習性和情感上努力調整,以適應城市生活的野生動物。從紐約哈得遜灣的座頭鯨,到阿德萊德巨型蝙蝠的「殖民地」,從在特拉維夫狩獵的亞洲胡狼,到溫哥華上空呼嘯而過的老鷹,動物們也在努力適應新的環境,尋找新的機會,學會與新的友鄰——人類相處......

阿爵爺在《地球脈動》第二季最後一集的露臉,讓不少多年粉絲老淚縱橫。阿滕伯勒接受各種媒體採訪時都透露出同一個信息:沒準備退休,且手頭上正在忙不少新的拍攝項目。阿滕伯勒身體狀態很好,自信能夠成為百歲老人。他說自己忙得馬不停蹄,根本沒時間考慮別的:「我有一部關於螞蟻怪異行為的紀錄片,還有一部關於已經滅絕的海龍的,還有關於卵生動物、大象的......"




大衛·阿滕伯勒早年的工作照 資料 圖

Suitcase雜誌近期選出了阿爵爺自1979年以來最受歡迎的

10部自然紀錄片

《生命的進化》 (1979)

這部40年前的片子,差不多是觀眾對阿滕伯勒痴迷的開始。13集,30多個國家的外景地,五千萬觀眾。那時候的阿滕伯勒,無憂無慮地與盧安達野生猩猩互動,在他向觀眾解釋它們也有修容的習慣時,猩猩把他的鞋脫了……

《生命之源》(1984)

爵士的足跡遍布喜瑪拉雅山高聳的山脈、極地中被冰雪覆蓋的荒地、撒哈拉沙漠等,探索針葉林、熱帶森林以及布滿灰燼的火山,接觸了雪豹、皇企鵝,以及飛蛇等不可思議的生物。在驚濤駭浪、山間的清溪、亞瑪遜流域的泥濘、冰冷的風雪世界,甚至人類興建的城市中,它們也能顯出一片生機。 節目結尾,能看見經過幾百萬年進化的地方受到人類的汙染而被破壞,更凸顯改變人類自生生活方式的迫切。

《藍色星球》(2001)

攝製組花了三年時間,跟隨一群藍鯨,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水下探險。鏡頭捕捉一隻害羞出場的小飛象章魚,同時拍到了一隻雙髻鯊在太平洋海底山速降的過程。在鏡頭下,海洋不再是單個生物的巨大集合,而是無數真實故事的發生地。

《哺乳類全傳》(2002)

狐猴用他的肩膀作瞭望臺,一隻看上去難以取悅的樹懶對他的甜言蜜語無動於衷……這系列紀錄片在爵士所有作品中水準位於前列,可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部。這部片子首次嘗試使用紅外線攝影,攝製組為了更好地捕捉鏡頭,在森林巨大的樹冠下架起了100多米長的滑索,片場從北極一直到延伸至澳大利亞。

《地球脈動》(2006)

阿滕伯勒系列作品中第一次能高清放映的紀錄片,對於那些位於食物鏈頂層的捕獵者的解說,爵爺真是得心應手。畫面上那些新孵出的海龜和座頭鯨寶寶,一邊讓人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一邊叫人提心弔膽。

《冰凍星球》 (2011)

惡棍版的虎鯨追逐獵物的間隙將其當作玩物,並不著急殺死對方;北極熊偷偷溜走,換得一小會獨處時間;帝企鵝腆著肚子歡快地奔向北極,還有偷東西的阿德裡企鵝……拍動物也能拍出戲劇感,強烈地如同周末八點檔。

《非洲》 (2013)

長頸鹿格鬥致死,象寶寶脫水而亡,在獅口求食的蜥蜴,關於非洲的紀錄片不少,不過這部之所以讓人牽腸掛肚,和BBC獨特的帶入視角分不開。

《大堡礁》(2015)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縱貫於澳洲的東北沿海,有2900個大小珊瑚礁島,自然景觀非常特殊。 在礁群與海岸之間是一條極方便的交通海路。風平浪靜時,遊船在此間通過,船下連綿不斷的多彩、多形的珊瑚景色,就成為吸引世界各地遊客來獵奇觀賞的最佳海底奇觀。 大堡礁於1981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阿滕伯勒屬於重訪,所以畫面還回放了1957年他第一次來到蜥蜴島時的情景,彼時的荒島,如今被各種科研調查船隻包圍。

《地球脈動》第二季(2016)

40個國家,2089天的拍攝,地球脈動第二季將自然紀錄片的標準提升到了新的境界。開頭海鬣蜥蛇口逃生的開頭,就已經吊足了所有觀眾的胃口,更不用說後來的令人吃驚的非洲蝗蟲群,和為了40秒亞馬孫淡水豚的鏡頭的漫長等待和背後付出。超高清4K的畫面,無人機和遠程控制拍攝技術的使用,讓整一季擁有史詩般的質感。

《藍色星球》第二季(2017)

長達5年的拍攝周期,訪問39個國家,藍色星球第二季藉助新的拍攝科技,將會用工具砸開蛤蜊的豬齒魚、會埋伏捕獵的魚、會吃燕鷗的海魚珍鯵,以及深海1000米以下、可以生長四千年以上的珊瑚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來。這部片子拍完,阿滕伯勒對媒體說,塑料汙染實在是太嚴重了,人類必須現在就採取行動,減少塑料的使用,「信天翁夫婦花了3周出去獵食,它會餵寶雛鳥什麼?你以為是一隻魷魚什麼的,但事實上是塑料。信天翁拿塑料來餵雛鳥,雛鳥必死無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央車站》的導演為賈樟柯拍了一部紀錄片
    《中央車站》的導演為賈樟柯拍了一部紀錄片 澎湃新聞記者 陳晨 2014-09-30 17:44 來源:澎湃新聞
  • 《尋找手藝》:一部非典型紀錄片的逆襲之旅
    《尋找手藝》:一部非典型紀錄片的逆襲之旅  幾個人組成的「雜牌軍」拍攝了一部題材小眾、模式非主流的民間手藝紀錄片。三年前,張景正好40歲,曾在央視工作,後來自己成立公司,因債務糾紛而精疲力竭,決定暫時放下手裡的工作,拍一部紀錄片。另外一位同伴叫何思庚,只比張景小三歲,本來負責開車,後來臨時頂上空缺,成為了拍攝團隊的攝像師。喻攀則是90後,原本在香格裡拉開客棧,這次負責錄音和外聯,每次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問路的總是他。
  • 蕾切爾·薇姿將製作並主演一部新片
    該影片根據Naomi Alderman2006年小說《反抗(Disobedience)》改編,智利導演塞巴斯蒂安·萊裡奧執導,這也將成為智利的第一部英文電影。      Alderman的原著講述了一個女人在她父親死亡之時、回到其傳統猶太家庭的故事。然而在此期間她也邂逅了曾經最好的朋友,這個好友恰好現在已經嫁給了她表親。
  • 是枝裕和的新片,是下一部《寄生蟲》?
    是枝裕和的新作《中間人》(暫譯)將與韓國演員宋康昊、裴鬥娜、姜東元合作,影片由CJ娛樂負責發行,故事講述沒有條件養育孩子的人,將孩子放入特殊的育兒箱,隨之丟棄而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 B 站宣布紀錄片用戶數突破 9000 萬,明年將上線超 30 部新片
    12 月 15 日,嗶哩嗶哩(簡稱 「B 站」)公布最新的紀錄片出品計劃,並分享了 2016 年入局紀錄片領域以來的收穫和經驗。IT之家獲悉,2021 年 B 站將上線超 30 部新片,其中包括大受好評的《但是還有書籍》第二季以及與 BBC 聯合出品的歷史題材紀錄片《Ancients》。在現場,B 站首度公布了其中 10 部新片的內容。
  • B 站紀錄片用戶數突破 9 千萬,明年將上線超 30 部新片
    12 月 15 日,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 站」)公布了最新的紀錄片出品計劃,並分享了 2016 年入局紀錄片領域以來的收穫和經驗。據悉,2021 年 B 站將上線超 30 部新片,其中包括大受好評的《但是還有書籍》第二季以及與 BBC 聯合出品的歷史題材紀錄片《Ancients》。在現場,B 站首度公布了其中 10 部新片的內容。
  • 一部另類紀錄片走紅的背後:傳統手藝靠什麼吸引青年
    拍攝團隊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30日電(袁秀月)近日,一部由非專業人士拍攝的紀錄片《尋找手藝》,在網上走紅。三位主創歷時三年,輾轉23個省份,以「行走式記錄」的方式將199位手藝人和144項傳統手藝帶到觀眾面前。  該片在網上上線後引發熱烈反響,眾多網友爭當「自來水」,四處推薦。有網友表示,自己「沉浸在中國的傳統工藝裡,一點都不想快進,我們的傳統文化需要流傳下去。」
  • 《尋找手藝》:一部"要收割幸福"的紀錄片
    原標題:一部「要收割幸福」的紀錄片 那是2014年,他40歲的時候。 那一年,公司收不回業務尾款面臨財務問題,張景每天奔波於討債路上,甚至與相交多年的朋友紅了臉。他突然意識到,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決定放棄尾款,賣掉在北京燕郊的房子,去拍一部讓自己驕傲的紀錄片。
  • 劉德華即將上映的四部新片,陣容一部比一部豪華,你最期待哪部?
    前兩年,劉德華的演藝事業頻頻遭遇挫折,不過自從《掃毒2》票房大爆後,他再次強勢歸來,作為華語影壇的「常青樹」,劉德華接下來將持續高產,多部新片等待上映,將給觀眾帶來更多驚喜,接下來就帶大家盤點劉德華即將上映的五部新片。
  • 2019年最火的六部電視劇,你看過哪一部
    2019年最火的六部電視劇,你看過哪一部這個春節是不是你宅在家裡最長的一個假期呢?這個春節是不是把許多新片都看完了,就在坐等者新片的上場,不如看一看2019年最火的電視劇來彌補你2019年沒有看的遺憾,這個春節在家宅著不如趁這個機會把這些電視劇都看一變說不定以後就沒有機會去看了,其實越是火的電視劇其質量一般不會太差,並且可以提高我們對於娛樂圈較火明星的一些認識。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我所認為的2019年最火的6部電視劇,排名不分先後。
  • 如何「烹飪」一部美食紀錄片
    另外,對於一部紀錄片來說,知識性的內容就像一把雙刃劍。在知識點裡挑最精彩的部分,用鏡頭語言講述出來,陳曉卿說這叫做「極致化傳播」「實際上我們做紀錄片,就像你在海上看到的冰山一樣,我們讀的書、我們掌握的信息,是水下面的部分。但我不會出來『抖機靈』,把它們都說出來,那肯定觀眾不會看。只能有3-5%在面上,其它的95%-97%都在水下,那是表達不出來的。」
  • 從未放棄過顛覆表演的「哈利波特」,今年奉上一部瘋狂新片!
    不再出演哈利·波特之後,丹尼爾·雷德克裡夫一直在尋求突破,帶來一部又一部新作,而他的表演也一直都極富顛覆性。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丹尼爾·雷德克裡夫看起來就是個小純情,充分呈現了他小清新的一面。今年,從未放棄過顛覆表演的丹尼爾·雷德克裡夫又奉上了一部超瘋狂的新片,叫《腰間持槍》,片中的丹尼爾·雷德克裡夫既彪悍又拉風。怎麼個拉風法?先給你看看一張劇照便可以充分感受到,只見丹尼爾·雷德克裡夫穿著睡衣,還有一雙超萌的鞋子,但手握雙槍,神情兇狠。
  • 20部必看的紀錄片,每一部都堪稱經典
    「紀錄片」一詞是英國的 John Grierson(約翰 • 格裡爾遜)最早稱呼出來的,他是紀錄片之父 Robert Flaherty(羅伯特 • 弗拉哈迪)的弟子。然而他並沒有給予紀錄片一個完美的定義,究竟什麼樣的作品能算是紀錄片。圍繞這個問題,也是眾說紛紜。
  • 盤點八部美食劇,最後一部借他的紀錄片講了這個城市
    《奶油草莓蛋糕》35歲的加藤洋子和小自己9歲的光一(千葉雄大 飾)同居。這個細膩忠實的小男生,會給她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他點頭允許荷蘭裔美食電影導演Maurice Dekkers獨家紀錄這一段在異鄉爐灶重啟的過程。在他與團隊人員跌撞摸索的過程中,如何將日本純樸新鮮的在地食材,透過諾瑪經典之極簡精緻料理烹飪,最後呈現在14道風格多元,華麗明豔餐點裡,打造出東西合璧的平衡與美味。   「神廚東京壯遊記」運用了細膩但流暢的手法,輕鬆卻不戲謔的角度,生動捕捉住這段奇妙的美食盛宴之旅...
  • 拍《紋身》3年不上映,又來一部自導自演新片,47歲趙文卓不算晚
    當然了開掛被多久,趙文卓好像是被封號了李連杰捧他拍《碧血藍天》,徐克給了他最強IP《黃飛鴻》,電影拍得不難看,甚至到現在可以稱為經典,可惜在那個港片黃金年代,這些電影票房不好看。商業上不成功,自然會被電影公司拋棄。
  • 彪悍如他!88歲「老牛仔」自導自演新片定檔,將演90歲毒販
    雖然80歲之後,年事所限很少再演戲甚至自導自演,但還是保持了1年1部新作品這樣的速度,實在是非常厲害,不得不佩服。而近日,老爺子自導自演的新片《騾子》也宣布定檔了,將於12月14日在北美上映。這也是他的第39部導演電影。
  • 成龍來寧宣傳新片《十二生肖》 澄清該片只是最後一部「大」動作片
    本網記者韋軼婷攝  中國江蘇網12月22日訊(記者韋軼婷)昨天晚上,成龍攜新片《十二生肖》主創人員姚星彤、張藍心來寧做宣傳。在南京各大影城現身,成龍大哥的號召力依然不減,所到之處颳起陣陣龍旋風。而成龍也在現場澄清,《十二生肖》是他最後一部大的動作片,而不是最後一部動作片。
  • 《寒冷的高山有犀牛》,一部能讓人落淚的紀錄片!
    先看到震驚叔的一篇文章,講了一部紀錄片《寒冷的高山有犀牛》,我專門的去看了紀錄片,是由柯藍出品,張天艾執導,紀錄片以雲南昭通一個山村七歲男孩小武為主角,他家住在海拔接近4000米的山頂,他上學的小學位於海拔2000多米的半山,片中紀錄他和姐姐小超兩個人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步行兩個多小時,翻過兩座山,穿行於冰霜和霧海到半山的小學校上學。
  • 陳凱歌拍一部新片造一座城,新作卻都不如他未造城的《霸王別姬》
    陳凱歌,中國最知名的大導演之一,他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就養成了拍一部電影造一座城的習慣。 即使不能說一部不如一部,但至少這些電影與1993年並未在搭景上花費太多的《霸王別姬》,相差了很多。
  • 豆瓣高達8.4的印度新片,或成4月一部票房爆款!
    原來沒有太多驚喜的4月電影檔期,突然殺進了一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瞬間便引爆了期待值。在4月初,有不少值得重點期待的電影,DC大片《雷霆沙贊!》、印度新片《調音師》和國產佳作《風中有朵雨做的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