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欠錢不想還的人常常會說:我自己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事實上,當一個人的實力很強或者人際關係廣泛,那麼銀行或者個人才敢把錢借給他。例如王健林當年從銀行貸款上千億,如果沒有實力做支撐,你認為銀行會把這麼多錢借給他嗎?
另一方面,銀行把錢借給他們,也是為了收取巨額的利息,否則他們不會無緣無故把錢借給你。就拿我們普通人來說,可能在30歲的時候還在為了生活而奮鬥,然而有一個人在30歲的時候,已經背上了1千億的負債,這個人就是李澤楷。
李澤楷曾經在兩個星期內從銀行貸款1000億元,單單利息就達到幾十億,而銀行表示,李澤楷必須要在幾年內還清所有債務。試想一下,在90年代的時候,能夠欠下1000億負債,那麼這個人的實力和影響力可見一斑。其實銀行肯借給李澤楷這麼多錢,完全是因為他的父親是李嘉誠。
在不少人看來,李澤楷能夠獲得成功都是依靠父親李嘉誠,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李澤楷本人的商業能力也是可圈可點的,而且李澤楷在30歲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獨立完成項目開發。
李澤楷當年之所以要貸款1000億,主要目的是為了收購香港電訊。那個時候,香港電訊公司的總資產為3000億,一年的淨利潤達到上百億,但是老闆當時想要到國外發展,因此就希望將企業賣出一個合理的價格。
李澤楷當時對香港電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他的帳戶裡只有80億資金,根本不可能拿下香港電訊。因此,李澤楷想到依靠父親李嘉誠的光環,到銀行貸款。後來,大家也都知道了,李澤楷憑藉「李嘉誠」三個字在幾十家銀行成功借來1000億,並且順利拿下了香港電訊。
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李澤楷每天一睜眼就要承受幾千萬的利息壓力,這還不算什麼,香港電訊在隨後幾年內,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企業市值也蒸發了90%。而此時就能夠看出李嘉誠的良苦用心,因為在李澤楷經營香港電訊的過程中,李嘉誠一直保持沉默,他就是想看看兒子到底能不能憑藉自己的本事把企業經營好。
然而,後來香港電訊出現問題,李澤楷背上大量負債,在這種情況下,李嘉誠才站了出來,幫助李澤楷還清了貸款。
其實,在償還負債的過程中,李澤楷做了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並且影響了他的一生。當初李澤楷手中擁有騰訊公司的股份,但是他為了還債將這些股份以4000萬美元的價格拋售,而騰訊公司目前的市值已經突破5萬億港元,如果李澤楷把股份保留到現在的話,那麼他可能將成為世界首富。
如今,李澤楷已經不再叛逆,性格變得逐漸穩重起來,他的香港電訊公司也逐漸恢復了巔峰狀態,一年盈利達到20億。面對現在擁有的一切,李澤楷最想感謝的就是他的父親李嘉誠,如果沒有父親的「良苦用心」,恐怕他現在還只是一個別人眼中的「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