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極簡藝術史:從一座小破廟看懂古希臘建築

2020-12-11 意小外

這是西方藝術史上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一直到現在,我們談及美就會直接追溯到那個時代,古希臘。有這樣一句話:言必稱希臘。從褒義上講,是說古希臘的偉大讓你三句話都離不開它。

我們今天知道西方的哲學、美學都曾經在古希臘到達一個巔峰。古希臘建立了美的典範,表現在藝術形式上最巔峰的就是雕塑和建築,而建築的秘密就藏在一座特別衰敗的破廟裡。

帕特農神廟,帕特農是希臘語,翻譯過來就是處女的意思。這座廟在雅典,是根據女神雅典娜的別稱命名的。雅典娜女神有很多頭銜,是智慧、神力的化身,是掌管著農業、藝術、法律、軍事的女戰神。這麼厲害的女神,無論再怎麼優秀的男人她都看不上,始終保持獨身,所以也被稱為處女神。

雅典人將她當作守護神,甚至雅典這個城市的名字就是從她名字裡來的,雅典人也用貞潔的帕特農三個字來命名這座神廟。

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帕特農神廟對於雅典人很重要,這座神廟也是雅典人日常祈福、參拜、集會的地方,所以建造的時候自然是非常用心的。於是他們就把帕特農神廟建在雅典衛城的最中心,整個衛城的最高點,在一片石灰巖的山崗上。

這座山崗正面高18米,側面高13米,其中三面都是懸崖,只有西邊能登上去,這樣的構造有點像華山自古一條道。

登上山崗後,整個雅典衛城開闊平坦的地勢就都呈現在你的眼前,整個神廟大概是長方形,面積有半個足球場大小。46根十多米高的大理石柱把整個神廟撐起來,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古希臘建築,現代人稱之為圍廊式廟宇。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你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是柱子。不要小看這個柱子,它是古希臘建築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對整個後世的建築都有非常深刻的影響,現代人稱之為希臘柱式。

今天很多法院、國家機關、金融機構、甚至大到人民大會堂,小到房地產商的售樓大廳,用的全部都是古希臘式的柱子。

他們把做柱子發展成為一套完整的標準的體系來讓後人參考。從樣式上分三類:多立克式、艾奧尼式和科斯林式,基本上你在世界各地看到的希臘柱式都逃不開這三種樣子。

它們有著明顯的特徵區分:最簡單的多立克式比較粗壯,柱頭柱尾沒有過多的裝飾;愛奧尼式比較修長,柱頭上面雕刻著外擴下垂像窩卷一樣的裝飾;科斯林式相對複雜一點,柱頭雕刻的是一堆花草。而在帕特農神廟裡,柱子的種類主要是前兩種。

古希臘人很早就研究出,規整是可以使人產生儀式感的,如果把這些柱子修得又高又大又直又整齊,人們就會產生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但是帕特農神廟並不是每根柱子都是筆直的,它正面兩側的柱子都微微向內傾斜,這就是古希臘人厲害的地方。

因為我們的眼睛是會騙人的,眼睛是圓的,從又一定距離的兩個點上去觀察同一個目標就會產生一些方向性差異。所以古希臘人修廟的時候就特意把正面兩側的柱子做一個很小角度的傾斜,我們在視覺上反而覺得是筆直的,是規整的。

雅典娜女神

另外,柱子之間的距離也不都是相同的,邊角柱子之間的距離比它中間柱子之間的距離要小一點。柱子本身也粗那麼1釐米。

這樣處理的原因其實還是和人的視覺有關係,因為邊角是暴露在陽光下的,是明亮的,中間的柱子在裡面,相對暗一點。而我們人的視覺會把相同尺寸的東西在暗背景下看得比較粗,在亮色調裡看得比較細。

所以,神廟到處都是這種非常微小的矯正,就是為了達到視覺觀看的最佳效果,整個帕特農神廟不管是地面和頂部還是立面的高和寬都遵循著黃金分割比例。後人曾經感嘆說帕特農神廟真是不能多加一點,也不能減少分毫。

現在已經看不到神廟內部了,一方面是摧毀的很嚴重,一方面也是保護起來。但我們還是能從史書的記載上去回溯原來這座神廟是多麼宏偉,多麼壯觀。

當時,它的前廳放著一座大概12米高的雅典娜巨像,而且整尊都是用黃金象牙雕成的,為了突出這個巨像,前廳用兩層柱子圍繞在她的左右和後方,前廳到大門全部留白,不放任何雜物。在靠近巨像基座的地方,挖了一個長方形水池,利用池水反射出的太陽光,讓這座巨像看起來更加富麗堂皇。

這座曾經全雅典,乃至全希臘最有名的神廟為什麼今天如此破敗呢。

其實她歷經多次浩劫,首先是那座富麗堂皇的雅典娜神像被羅馬教皇掠奪走,後來基督教興盛,神廟又被改成基督教堂,再後來又變成清真寺,接著又被人當成旅館,甚至被當作軍火庫。

1687年威尼斯人和土耳其人幹仗,富有的威尼斯人用迫擊炮攻擊雅典衛城,被當成軍火庫的帕特農神廟瞬間就被炮火包圍,四面牆幾乎毀滅,五分之三的雕塑被毀。

後來英國有個貴族叫埃爾金,僱傭了300多名工匠把帕特農神廟在炮火當中僅存的那些雕塑幾乎全部清空。雕塑被硬生生的鑿下來,然後運到世界各地倒賣。他的兒子也是敗類,就是他的兒子下令火燒圓明園的。

所以,當我們看到帕特農神廟的時候,很容易聯想到圓明園,它們的輝煌多麼相似,那些不幸遭遇也那麼雷同。而且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們的毀滅竟然是和一對父子有關係。

了解它其實就能窺探到古希臘時期的建築有多麼偉大,它是神話、藝術、科學在建築上的綜合運用,浪漫和理性看似兩種相反的個性碰撞在一起,使得建築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得到完美的結合。

後世的歐洲人不斷的模仿和學習古希臘的建築形式,特別是直到今天影響都非常大的文藝復興,包括後來的巴洛克、洛可可建築,依然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古希臘的影子。

相關焦點

  • 西方藝術史:古希臘建築
    古希臘建築開歐洲建築的先河。古希臘建築的結構屬梁柱體系,早期主要建築都用石料。石柱以鼓狀砌塊壘疊而成,砌塊之間有榫卯或金屬銷子連接。牆體也用石砌塊壘成,砌縫嚴密,不用膠結材料。早期古希臘建築分兩個時期,第一時期為公元前11~前8世紀,稱荷馬文化時期,其建築今已無存。第二時期為公元前8~前5世紀,稱古風文化時期,其建築遺蹟以石砌神廟為主,建築逐步形成相對穩定的形式。
  • 有圖有真相的西方藝術史
    一直想去西歐旅遊的我諮詢剛從歐洲旅遊回來的朋友如何做些旅遊攻略,朋友建議有空先看看西方歷史,尤其是西方藝術史,他說這次去去教堂看博物館都沒什麼興趣,後悔沒有提前做些功課,建築雕塑彩繪很震撼卻不知所以然。
  • 《認識自我》:一本書讓你了解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的西方人文藝術史
    以一本書摸清西方文化與西方人個性形成之源梳理歐洲2100年人文主義發展史《科克斯評論》年度好書 《書單》《出版人周刊》《圖書館期刊》星級書評。《認識自我: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的西方人文藝術史》 作者:[意]英格麗·羅西裡尼 譯者:宇華,周希出版社:未讀·思想家 天津人民出版社
  • 西方藝術史:古希臘雕刻
    所以希臘藝術主要成就表現在神與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廟建築。希臘美術的主要特點是無所不包的和諧與規律性,還有莊嚴與靜穆。它的主要標誌是人體美,希臘人為人類貢獻了高不可及的藝術典範之作。希臘文明主要表現在希臘神話、建築和雕刻上。
  • 古希臘藝術
  • 極簡西方藝術史:從斷臂維納斯看懂雕塑美
    古希臘雕塑,幾乎就是人類雕刻史上最巔峰的代名詞,而在這個巔峰之上,站著一個女人,被稱為最美的女神,叫做米諾斯的維納斯。因為沒了手臂,也被世人稱之為斷臂維納斯。作為羅浮宮的三大鎮館之寶之一,這尊斷臂維納斯,被稱之為是完美的象徵。
  • 西方經典建築風格(四)古希臘建築
    古代希臘是歐洲文化的發源地,古希臘建築是歐洲建築的先河。古希臘的發展時期大致為公元前8~前1世紀。建築大量使用四種柱式: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式柱式和女郎雕像柱式。四種柱式體現了人體美與數的和諧,柱式的發展對古希臘建築的結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同時雕刻是古希臘建築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雕刻創造了完美的古希臘建築藝術,也正是因為雕刻,使希臘建築顯得更加神秘、高貴、完美、和諧。至今,留有希臘建築風格的建築有雅典娜女神廟、衛城山門、勝利神廟、帕提農神廟、伊瑞克提翁神廟等。
  • 極簡西方藝術史(完整版)
    極簡西方藝術史(完整版)一、原始、古代(公元前-公元476年)(註:公元476年是西羅馬滅亡的時間,從這之後,歐洲開始進入了黑暗中世紀,一直到東羅馬滅亡,文藝復興開始。)二、中世紀(476-15世紀)中世紀藝術一般指5-15世紀的西方美術。主要表現在建築的高度發展,各種形式的大教堂,如拜佔庭教堂、羅馬式教堂、哥德式教堂在藝術上和工程設計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雕刻、鑲嵌畫、壁畫、插圖畫等也獲得了繁榮。
  • 如何一眼分辨西方建築風格:從古希臘到中世紀
    >語言:中文難度:★★★★Roger按:本文由明眸壯遊領隊馮馳宇撰寫,筆者為我們講述了從古希臘到中世紀建築風格演變的故事,對參與壯遊的團隊成員了解西方建築的斷代很有幫助。本文大綱古希臘和羅馬式建築中世紀基督教建築的起源-巴西利卡中世紀基督教建築的分化-拜佔庭式中世紀基督教建築的分化-羅馬式中世紀基督教建築的分化-哥德式 古希臘和羅馬式建筑西方建築自古希臘時代起
  • 西方藝術史:古羅馬建築【9】
    >    古代羅馬建築是建築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它承載了古希臘文明中的建築風格,凸顯地中海地區特色,同時又是古希臘建築的一種發展。羅馬建築與其雕塑藝術大相逕庭,以建築的對稱、宏偉而聞名世界。 古羅馬建築是古羅馬人沿用亞平寧半島上伊特魯裡亞人的建築技術,繼承古希臘建築成就,在建築形制、技術和藝術方面廣泛創新的一種建築風格。古羅馬建築在公元1~3世紀為極盛時期,達到西方古代建築的高峰。 古羅馬建築一般以厚實的磚石牆、半圓形拱券、逐層挑出的門框裝飾和交叉拱頂結構為主要特點。
  • 西方極簡藝術史:不同文明的神話故事有著相同的內在邏輯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古希臘的神話,眾神之間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估計讓清純的小夥伴們瞠目結舌。西方文明最重要的兩個源頭是古希臘文明和希伯來文明,它們都是源自於神話的。我們今天去歐洲旅遊,看到前人留下的這些藝術精華,他們的創作題材也大多來自於神話。但是如果我們把希臘神話的維度再拔高一點,單就「神話」這個詞來思考。
  • 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西方歷代建築風格欣賞之一
    本文想通過西方建築史上多種風格的展示,讓讀者在獲得審美享受的同時,也看看西方文化中活躍的創新思維和「工匠精神」,從而激發我們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古希臘建築風格   古希臘是歐洲文化的搖籃。與哲學、文學、戲劇、雕塑等門類一樣,古希臘建築是歐洲建築的始祖。
  • 古希臘文化的完美「傑作」——古希臘建築
    但是有一個「傑作」卻能以鮮明而直接的方式刺激人的感官,讓人們感受到其背後隱藏的底蘊深厚的古希臘文化,領悟古希臘文化的深遠影響,那就是——古希臘建築。古希臘的建築藝術作為歐洲建築藝術的源泉與寶庫,是古希臘文化的一種物質性外在表現。幾千年來,它和諧、完美、崇高的風格特點以自身的強大力量堅定地承載了古希臘文化對後世博大而深遠的影響。
  • 古希臘:西方文明的搖籃
    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政治制度、文學、建築、科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古希臘人憑藉不出世的才幹締造了希臘奇蹟,為人類建造了精神家園,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古希臘文化作為古典文化的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西方藝術之源——古希臘藝術
    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希臘擁有特殊的地位,在當今世界的文化中,西方文化直接源自古希臘文明。古希臘的鼎盛時期,社會繁榮,開放的社會環境和自然條件讓古希臘時期的思想、文化方面都空前發展,哲學、文學、數學、藝術、建築等等都達到了人類文化的一座高峰,這一時期,也誕生了人類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阿基米德、泰肋斯、畢達哥拉斯、柏拉圖、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等等,他們共同促成了古希臘文明的繁榮昌盛。
  • 從原始壁畫到金字塔,再到《最後的晚餐》,教你看懂西方藝術
    從原始壁畫到金字塔,再到《最後的晚餐》,教你看懂西方藝術撓耳朵的貓2020-05-04 13:51原騰訊副總裁吳軍博士在給女兒的一封信中寫到這樣一件事:小女兒因為課業增多,不得已要停學幾種課外活動,女兒選擇了鋼琴。可是作為父親的吳軍,勸女兒把學習鋼琴堅持下去,而是停止計算機的學習。
  • 一場展覽 一部西方藝術史
    原標題:一場展覽 一部西方藝術史↑《漫步》 馬奈↑《君士坦丁的婚禮》 彼得·保羅·魯本斯↑《幸福的繁衍》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坎貝爾罐頭湯》安迪·沃霍爾展覽選取了16世紀至20世紀西方藝術史中經典藝術流派的60幅繪畫作品,分成五個單元,按照時間脈絡展示了從文藝復興、巴洛克與洛可可、寫實主義與古典主義,到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主義與後印象主義,一直到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西方藝術發展歷程。通過這些畫作,人們能夠直觀地了解西方繪畫藝術五百年的流派興替,堪稱一部濃縮的西方美術史。
  • 張敢:看懂西方現當代藝術
    這次,我們請到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張敢教授開設了《張敢·看懂西方現當代藝術》課程。張敢會從現代藝術的源起、發展講起,講到後現代藝術,再到當代藝術。從時間線出發,系統且全面地為你梳理現當代藝術中的各個藝術流派。讓晦澀、難懂的藝術變得有趣、易懂。
  • 希臘化風格與古希臘風格的差異
    但它與更為廣泛的古希臘時期的社會特性形成鮮明的對照。」(威廉·弗萊明:《藝術和思想》第92頁)古希臘風格與希臘化風格之間的差異具體有四點  1. 這時期在建築上失去了過去的內部的團結與和諧,傾向於奢華、碩大和精緻裝飾化。  「希臘化時期奢華的生活明顯地偏離了較為嚴肅的公元前5世紀的簡樸和崇尚的特徵。
  • 《大話西方藝術史》: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講最高大上的藝術
    《大話西方藝術史》確實書名起得很好,我決定這篇書評也「大話」體一下,不按套路來打一通亂拳。這本書是意公子著,海南出版社出的。我掐指一算,西方為金,藝術為火,意公子也屬火,海南屬熱帶,在南方也屬火,火又克金,天啊,這本書不火不行啊,意公子要發大財。大話,大話,書名就夠大話「大話」這個詞該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