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百萬年薪回鄉種高山蔬菜

2020-12-15 騰訊網

村民挑選西紅柿打包裝筐。

秋意漸濃,武陵山上的西紅柿熟了。

9月12日,湖北省巴東縣野三關鎮竹園淌村蔬菜基地,村民忙著採摘紅彤彤的西紅柿。一旁的包裝車間也是熱火朝天,工人挑選出規格一致的西紅柿,裝框碼齊。

望著滿載西紅柿的貨車遠去,巴東縣黃連坪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旭樂得笑眯了眼。「目前,基地平均每天出貨六七十噸。」他說,西紅柿主要運往武漢、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批發市場。

竹園淌村海拔1400到1600米,是高山反季節蔬菜的理想產地。朱旭介紹,高山西紅柿採摘期在8月下旬至11月初,與大路貨錯峰上市,每公斤售價5元左右,效益很好。

今年35歲的朱旭是鄉親們口中的傳奇人物。年少時他外出進入煤礦行業,從工人做到管理層,年薪百萬元。

2017年,朱旭回到家鄉竹園淌村,成立公司,帶領鄉親們一起發展生態循環高效農業。公司流轉1139畝土地種西紅柿,每畝租金500元。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一個個大棚沿著山谷一溜兒鋪開,綿延幾裡,非常壯觀。西紅柿基地上遊,標準化豬場存欄7500頭豬,豬場配套建設1400立方米的沼氣池,一個「豬-沼-菜」農業生態循環體系就此成型。

朱旭介紹,公司年產西紅柿8540噸,出欄生豬1.5萬頭,去年總產值達9400多萬元。

竹園淌村曾是典型的高山深度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高達40.12%。巴東縣副縣長雷玉龍介紹,該縣整合財政資金2575萬元,支持公司基礎設施和生態循環農業建設,助推竹園淌村扶貧產業發展。

產業破土而出,群眾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50歲的脫貧戶朱禎山,過去妻子常年臥病在床,兒子上大學,家庭生活困難。朱禎山如今已是基地技術骨幹,每月5000元工資。「12畝地流轉給公司,每年還有6000元租金。」朱禎說,去年一家人年收入6萬餘元,不僅還清欠債,還有存款,一舉脫貧。

朱旭介紹,公司吸納竹園淌、麻沙坪、高陽寨、木龍埡、上李坪、涼傘坡、龍潭坪7個村400多人務工,其中貧困群眾258人,累計發放工資1570萬元。同時,公司每年給村集體及貧困戶分紅,股權收益分紅累計達104.4萬元。(汪訓前 熊彪 曹章)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湖北日報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高材生年薪百萬回鄉養雞,虧損50萬後,回城找工作?
    如何看待高材生年薪百萬回鄉養雞,虧損50萬後,回城找工作? 媒體報導一個80後白領,每天過著「996工作制」,覺得毫無自己的時間,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氣之下將年薪百萬元的工作辭掉,選擇回鄉創業,想成為媒體報導眾多回鄉發家致富中的一員
  • 張昆瑋:百萬年薪選擇月薪三千,站在高處看過風景,自己甘願平凡
    如果你能在大城市幹到年薪百萬,你會選擇回老家工作月薪3000嗎?華為去年發布了一個天才少年計劃,任正非說要在全世界範圍內招聘,開出百萬級別年薪,有一個叫鍾釗地通過了7輪考核成功,拿下了天才少年最高一檔的待遇,年薪201萬。有人問他啥感覺?
  • 天才少年17歲保送清華,阿里谷歌爭相聘請,棄百萬年薪寧願月薪3k
    如果你能在大城市幹到年薪百萬,那你會選擇回老家工作拿月薪3000嗎?華為去年發布了一個天才少年計劃,任正非說,要在全世界範圍內招聘,開出百萬級年薪!有一個叫張繼的,通過了七輪考核,成功拿下了天才少年最高一檔的待遇----年薪201萬!有人問他啥感覺,張紀說:「沒感覺,因為還有公司給我開三百萬年薪的,我沒去啊。」
  • 年薪百萬僅是傳說?羅列幾個年薪百萬的工作吧
    首先,年收入跟年薪區別還是蠻大的。很多時候,年薪是針對公司的高管,約定了業績、出勤天數等指標,進行年底結算。以奢侈品、快消品、房地產行業的銷售總監為代表,是年薪百萬群體的主力軍;當然,知名網際網路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也有衝擊高薪的資本。
  • 90後泰順小哥為它放棄百萬年薪!
    90後泰順小哥為它放棄百萬年薪! 集團公司擔任經理的唐平冬,辭去年薪百萬的工作回鄉創業。  這個選擇,與唐平冬的一次端午節回鄉經歷有關。
  • 年薪百萬是種什麼狀態?惹不起惹不起!交的稅比我一年工資還多!
    年薪百萬是種什麼狀態?惹不起惹不起!交的稅比我一年工資還多!也就羨慕羨慕!年薪百萬,確實已經是貨真價實的高收入群體了。如果是稅前百萬,那麼到手也有近60萬,超越了大部分人。如果是稅後百萬,更加可觀。比較一:認識某位一線城市985高校教授,55上下,業界頂尖,人文學科,頭銜很多,收入和津貼加起來應該有百萬左右。平時寫寫文章,開開會,指導碩博士,也沒什麼事。生活優容瀟灑,沒有什麼負擔。比較二:家裡有一個遠親,經營能源企業,年收入遠遠超過百萬。但是,由於文化程度較低,物質極大豐富,也停留於此。
  • 正安縣白花村:高山反季節蔬菜助農增收致富
    11月17日,在正安縣流渡鎮白花村紅花組村民龍忠福的蔬菜基地,看著滿地綠油油長勢良好的花菜,他堅信今年又是豐收年。白花村黨支部書記杜明旭介紹,作為縣級深度貧困村,白花村因海拔高,在家種植傳統農作物收益不大,村裡人大多外出打工。近幾年,村裡水、電、路、訊、房等基礎設施都變好了,為了真正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白花村積極動員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回鄉發展產業。
  • 年薪百萬是什麼感覺?
    今日話題: 年薪百萬是什麼感覺? 升職加薪, 年入百萬, 永恆不變的熱門話題。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年薪百萬, 需要什麼要求? 未來選擇哪條路更容易達到百萬級別?
  • 致富經:捨棄百萬年薪去養蝦
    捨棄百萬年薪去養蝦(2009.9.1)  2009年7月24日 江蘇省盱眙縣  江蘇省盱眙縣,是中國的小龍蝦之鄉,而王龍友能被盱眙人稱為龍蝦大王,是因為他的龍蝦養殖基地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開車到山頂上去,才能看到他養殖基地全貌的三分之一。
  • 通往百萬年薪之路
    職場&認知洞察丨 作者 / findyi 最近有不少讀者問洋哥:「洋哥我怎麼樣才能年薪百萬」、「洋哥,年薪百萬生活是不是就無憂無慮了」。
  • 他棄百萬年薪進山養鴕鳥產蛋 一枚200塊
    在國內目前人工養殖鴕鳥的並不多,所以我看中了其中的商機,決定放棄在城市裡年薪最高100萬的工作,回到我的家鄉深山裡發展養殖鴕鳥,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說這番話的正是80後小夥趙進華。由於剛進城,也沒有什麼技能,趙進華只能從最基層做起,給人端過盤子,洗過碗,搬過磚,跑過腿,但凡能掙錢的都去嘗試過,吃過太多苦,也遭過不少罪,憑著農村人的肯吃苦敢於闖的精神,幾年後終於在浙江闖得一片天地,做工程的時候一年最高收入達百萬,然而就在他事業風聲水起的時候,他卻突然棄年薪百萬選擇回鄉創業。圖為趙進華上小學女兒得的獎狀。
  • 傳說中的年薪百萬,都分布在這些行業,看看你入對行了嗎?
    「媽呀,得是年薪百萬的精英才能在北京待下去吧。」於是,你就有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目標。終極任務:年薪百萬!拿百萬年薪的也沒三頭六臂,智商情商未必和你有多大區別。只要在某些關鍵步驟做對選擇,百萬的希望還是有的。- + -但怎樣才能年薪百萬?首先你得入對行。某些行業,你拼死拼活都難做到年入百萬。
  • 海螺集團三大高管年薪過百萬
    年報顯示,去年該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中首現百萬年薪,並有3人年薪一舉超過百萬元。    去年,進入安徽省上市公司年薪前三名的均是海螺水泥高管。3人均為海螺水泥副總,年薪皆超過百萬。    其中,安徽省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冠軍」是海螺水泥副總經理齊生立,其去年的薪酬達到了117.65萬元,當之無愧為安徽上市公司薪酬第一人。
  • 30名研究生放棄百萬年薪,決定阪依佛門,如今變成什麼模樣了?
    30名研究生放棄百萬年薪,決定阪依佛門,如今生活過得怎樣?相信很多經常看電視劇的小夥伴都有發現,在劇中通常都有不少因為看透世界的冷暖而選擇了出家,對於這種事件,通常我們也都只是當個故事看,畢竟只是劇情需要,然而,讓很多人的意外的是,現實生活中這種事情卻真實存在著,曾經就有30名研究生放棄了百萬年薪決心阪依佛門,那麼這麼久過去了他們現在又過得怎麼樣了?
  • 建築行業有希望達到百萬年薪的五大崗位,其中有你嗎?
    在我國眾多工作崗位種,建築行業算是收入比較高的一個職業。無論是工地建築工人,還是偏重技術方向的建築註冊人才,收入水平一直處於全國各行業前列。像有的崗位,年收入三五十萬者並不讓人覺得大驚小怪。還有的崗位甚至年收入達到百萬級別。
  • 網課教師年薪百萬之後,會出現年薪百萬的健身教練嗎?
    另外,對於健身教練來說,線上平臺首先是讓教練們打破了收入的天花板,在未來,「年薪百萬」也不是不可能;更重要的是,線上平臺的精細化分工,給健身教練們提供了課程設計師、教練培訓師等新的職業成長選擇,打破了另一重職業發展的天花板,讓健身教練能夠實現經驗的積累和進階,不再是一份「一眼望到頭」的工作。網際網路巨頭,為何看重健身直播?
  • 百萬年薪聘請國企「掌門人」
    日前,道裏區以百萬年薪面向全國招聘國有平臺公司總經理,這是道裏區借鑑特區經驗,以深化哈爾濱臨空經濟區用人制度改革為先導,徹底打破身份限制,大力推進哈爾濱臨空經濟區全員聘任制改革的「破冰」之舉。百萬年薪誠邀國有平臺公司招「老總」哈爾濱臨空經濟區根據建設工作需要,遵循精幹、高效和扁平化管理原則,一次性拿出多個重要崗位實行市場化聘用。其中包括國有平臺公司(暫定名為哈爾濱臨港新城投資開發集團公司)總經理1名、副總經理1名;集團公司內設5個部門,設部長5名、副部長3名。國有平臺公司招聘的所有人員均實行年薪制。
  • 放棄百萬元年薪到眉山種菜 5年 他種出了什麼?
    故 事  □本報記者 袁麗霞  4月13日上午10點,眉山市彭山區公義鎮馬林村,青青禾苗農場負責人樊明民和工人一起,將甜豆、西蘭薹等蔬菜用保鮮膜包好,貼上標籤,放進白色泡沫箱,用卡車發往成都。最快一個小時後,成都市民就可在蔬菜店買到這些蔬菜。
  • 為什麼年薪百萬的人也在穿優衣庫?
    其實,在後臺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眼,秧秧就在想:為什麼年薪百萬的人就不能穿優衣庫呢?因為,我們選擇一件衣服,應該是因為它適合自己,而不是單純地根據品牌判斷呀!確實,很多年薪百萬的人都在優衣庫裡買衣服,是因為優衣庫裡有很多值得入手的基礎款,質量好、款式百搭、價格合適。千萬不要以為優衣庫的價格比較大眾就低估了它。優衣庫的產品雖然價格親民,但是質量卻絕對不輸給許多的一線奢牌。
  • 年薪20萬女白領辭職做「少莊主」,局外人的任何評價標準都是多餘
    年薪20萬女白領辭職做「少莊主」,局外人的任何評價標準都是多餘青鋒年薪超過20萬的80後女白領辭職回鄉,成為了自家農莊的「少莊主」。這篇報導,成為近日網際網路上的一篇熱文,不少網友看過後,有給這個80後點讚的,更有對這個80後辭職回鄉三個月收入不到一萬感到遺憾的。其實,這裡有一個對人生價值的評價標準的問題,在這篇報導,甚至很多熱文中,青鋒發現,大多數人對人生價值的評價標準都是以金錢來衡量,未免太過狹隘。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個年薪20多萬辭職回鄉的女白領的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