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城有大小園林近200處,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2020-12-12 柏言捷語

歷代風物名勝之攝人魂魄,引人入勝,除了風景本身的綺麗風光之外,也是聯想和想像的產物。蘇州園林更是如此,那些樓臺亭榭之中,一茬又一茬地沉積下過往人物的曲折心跡,堆砌著夢幻般的歷史故事。

根據記載,蘇州城內有大小園林將近200處。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一天下來,先留園而後滄浪亭、拙政園,說實話還真看不出朝代的風格。

留園屬於私家園林,始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已經有四百多年歷史。最初是萬曆年間太僕寺少卿徐泰時所建的東園。徐泰時曾任工部營繕郎中,參與營造萬曆的壽宮,即十三陵中的定陵。範仲淹的後代範允臨是他的女婿。他為人耿直,終因得罪權貴,被彈劾回鄉。由於長期在朝為官,深感身心疲憊,回到蘇州後,便不問正事,每天在自己的園中賞花弄草,吟風誦月,在自然的空間中盡情地復甦著早已受到扼制的心靈。石框大門顯得普通低調,蘇州園林大都如此,主人退休回家,並不愛人來客往的世俗應酬,而喜歡閉門謝客,獨自在自己的園中玩石賞月,經營花草,以重歸自然、寄情山水的隱士理念來追求一種隱居的生活,這就叫低調的奢華。

進門,門廳正中屏門上嵌的一幅綴玉留園全景圖。這是一九八六年紀念蘇州古城建成2500周年,由揚州工匠用2500枚各類玉石薄片相綴而成的。全景圖的上方高懸「吳下名園」四個大字,標明地位。屏風的背面刻有清代樸學大師俞樾先生所著,吳進賢所書的《留園記》。

景點實在多,拍下的也並不全明白是哪處,也只好對照著平面示意圖來一一介紹吧。

清代樸學大師俞樾先生所著,吳進賢所書的《留園記》

中部花園的主廳,是取宋代理學家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變紅」的詩意來命名的。大廳樸素大方,通暢明潔。廳內「涵碧山房」扁額上的篆書是舊時園主盛康請香禪居士潘中瑞所書。

枝接交錯,蒼勁虯曲,「古木交柯」就是指古柏、女貞交柯連理之意。

相關焦點

  • 蘇州四大園林你知道幾個?趁著暑假去玩玩吧
    蘇州是地地道道的江南水鄉,柔婉的言語,嬌好的面容,經雅的園林,幽深的街道,處處給人以感官上的慰藉,這也讓蘇州一直聞名於海內外。蘇州不似南京,它自古缺少帝王之氣,這就讓許多在官場失意的文人們隱居於此,隨著他們而來的是一座又一座的精緻園林,據記載,蘇州城內有大小園林將近200處。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它們被稱為蘇州的「四大名園」。
  • 走進蘇州四大園林,走進宋,元,明,清四個不同朝代
    蘇州有四座園林,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不同朝代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滄浪亭清風明月本無價,奈何只值四萬錢。要說蘇州園林哪一座歷史最悠久的?不是名氣最大的拙政園,而是滄浪亭。亭上楹聯書有「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亭大而古拙,與整個滄浪亭園林蒼古、質樸的風格十分協調,它以自身的獨特個性與蘇州諸園多種多樣的亭區分別開來。而現在這裡更像是本地人無事閒逛的公園,偶爾還能看見一些老大爺在亭子裡打牌,不知當初古人若見得這番景象,又該作何感想。
  • 山西不只有懸空寺,還有北宋遺存城隍廟,可看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建築
    如果在你逛完了永樂宮之後,你覺得時間多餘的話,那麼不妨打個車前往市中心的城隍廟看看。這是一座被列入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的古蹟,可是呢?雖然地處芮城城市中心,不過看起來有點小眾,當我來到這裡的時候發現它幾乎是少有人問津的狀態。從新建的牌樓往前走就可以到達芮城城隍廟的大門處,不過這個大門很多時候都是處在關閉的狀態。
  • 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是蘇州現存「最悠久」的園林
    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以此來評價中國的園林乃至世界上的園林,那麼甲江南的蘇州園林你是否都見過呢?蘇州古典園林曾經有200多座,只是頗為遺憾的現存比較完整的只有十幾座了。其中有四座就是江南著名的4大園林,為了便於區分統稱為「蘇州四大園林」。
  • 中國篆刻藝術精賞-宋元印章
    中國篆刻藝術的發展、衍變基本上可以分為二個時期,即以宋元為界限,前期是自為的發展,以實用為主要功能。後期(明清至當代)是藝術欣賞為主要功能,是自覺的傳承。宋元印就處於上承秦漢,下啟明清的重要時期。宋代、元代的大量文人參與印章製作並使用,是篆刻藝術自覺的開始。
  • 中國古代文化的表現,在建築、園林和雕塑三個方面,各有不同風格
    清代宮殿建築沿襲明代,在園林藝術方面具有劃時代發展,同時全國各地大量興建喇嘛教寺院,配以工巧的工藝美術,使古代建築更加五彩繽紛,絢麗多姿。中華建築在數千年發展歷史中,逐步形成了卓然獨具的風格特色。大致分為:1.靈活適用的木結構體系。2,。建築與自然環境協調統一。3.舒展自如,平面鋪開的整體外形。4.封閉內向、嚴整對稱的群體布局。5.絢麗多姿的色彩和裝飾。
  • 來到了蘇州城這四個地方第一要去,不然來了也等於白來
    蘇州總面積8488.42平方公裡,其中平原地區佔54.8%,全市地形相對較低,蘇州常駐人口106.57萬人,戶籍人口678.2萬人,蘇州的第一印象是古樸,蘇州城內有許多古老的建築,這些建築幾乎都建在明朝,而且60%以上的建築物都保存著,到了蘇州,我一定去這四個地方,要不然來也沒用。
  • 蘇州園林簡介
    既有湖光山色、煙波浩淼的氣勢,又有江南水鄉小橋流水的詩韻——素有「江南魚米之鄉」之稱的蘇州富饒美麗,是中國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蘇州自古以來就是江南的經濟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觀獨具特色,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聞名遐邇的蘇州園林採用縮景的手法,給人以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為蘇州贏得「園林之城」的美譽。
  • 留園是蘇州園林中代表清朝藝術風格的私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留園是中國著名古典園林,位於江南古城蘇州,蘇州園林中的代表建築之一。以園內建築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留園原是明嘉靖年間太僕寺卿徐泰時的東園。留園內建築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卓越智慧和江南園林建築的藝術風格和特色。留園全園分為四個部分,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部以曲院迴廊的建築取,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瑞雲,岫雲兩峰;北部具農村風光,有野趣,以假山為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
  • 蘇州園林:十處隱世小園,香徑獨徘徊,來感受一下
    到蘇州看園林是很多人的選擇,蘇州園林裡有四個名氣最大:拙政園、獅子林、留園和滄浪亭,他們分別是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私家園林的代表,但是這裡遊人眾多,想靜靜欣賞園林之美很難。大門面水,有河埠駁岸碼頭,一條沿河小路筆直地伸展出去,後門設有私家碼頭。耦園特色:黃石假山、南北駁岸碼頭,看偶數布局。耦園,作為 蘇州 園林的代表作品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標:位於城東小新橋巷7號 離拙政園、 獅子 林很近,三個園子可以一起玩。
  • 哪個朝代的瓷器最值錢?
    近年來,宋元瓷器和明清瓷器在海內外各大拍賣場上屢屢拍得天價。先開始是青花瓷引得眾人矚目,緊接著是琳琅滿目的彩繪瓷……宋元瓷器跟明清瓷器在市場上如此受青睞和追捧,這和他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經濟價值息息相關。今天,筆者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個俗氣的話題,哪個朝代的瓷器最值錢呢?
  • 發現宋元至明清時期各類遺蹟259處,渝中將打造老鼓樓衙署遺址公園
    老鼓樓衙署遺址公園效果圖發現宋元至明清時期各類遺蹟259處老鼓樓衙署遺址位於重慶老城最後一座衙門——巴縣衙門和有重慶「第一門」之稱的太平門遺址之間,背靠金碧山,面對長江。數據顯示,目前,老鼓樓衙署遺址已發現宋元至明清時期為主的房址、道路、水井、灰坑、灰溝及礌石堆等各類遺蹟259處,出土陶瓷器、錢幣、瓦當、礌石、坩堝等器物標本9000餘件。老鼓樓遺址出土的部分文物老鼓樓衙署遺址規模宏大、文物遺存豐富、地層關係清晰,就像經年累月覆蓋在地表上的層層瓦礫,撥開每一層就可以發現一個朝代的故事。
  • 蘇州城西,太湖之濱,與蘇州城同齡的這個古鎮被稱為「聚寶盆」
    木瀆古鎮既有真山真水的樂趣,又具有小橋流水的幽靜,還有私家園林、名人故居等眾多的人文古蹟,也因此,木瀆景區名列臺湖風景區十三個景區之首。木瀆古鎮名字的由來也有故事,相傳在春秋末年,吳王夫差為了取悅美女西施,在靈巖山頂建館娃宮,並增築姑蘇臺,「三年聚財,五年乃成」,木材不斷送來,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積木塞瀆」,木瀆也由此而得名。
  • 漫漫長夏,在蘇州園林聽一曲遊園驚夢,夢一回詩意江南
    每聽一回牡丹亭,便想起奼紫嫣紅開遍的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眾多,提起蘇州,「蘇州園林」四個字便浮現眼前,所以蘇州又被稱為「百園之城」。蘇州園林又稱蘇州古典園林,且多以私家園林為主。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這四座園林為蘇州四大名園。 滄浪亭
  • 蘇州城,是個什麼城?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涓涓水流遇到窪地小者為塘、大者成湖其中尤以陽澄湖、石湖、金雞湖等最為人們耳熟能詳(石湖,攝影師@伍敏君)▼即便千百年過去今日蘇州市的轄區內仍有大小河流運河自西北方向濤濤而來在楓橋處轉而向東直抵城牆西北側的閶門腳下成為護城河的一部分並繼續向東南方向流去(隋唐時期運河和蘇州城的位置關係,製圖@陳思琦&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 園林漫步,在蘇州城遇見最美的回憶!
    經典路線:拙政園—蘇州博物館—平江路拙政園和蘇州博物館緊鄰,兩者之間步行不會超過3分鐘,而平江路是在拙政園的南門沿著門前的東北街往東走,大約在150米處右轉過橋就是了,因此可以把這三處安排在同一天。拙政園作為江南古典園林的典型代表,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齊名,位居「中國四大名園」之首。雖然它面積僅相當於頤和園的五十分之一,但卻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母」,還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園林成就由此可見一斑。
  • 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皇家園林與蘇州園林,布局上有哪些講究?
    同樣的,中國古代石建築也非常有成就,唯一遺憾的是,建造時間太長,中國的朝代等不了這麼長時間。與此同時一些特別的園林也出現在世人面前。 一:濃鬱的園林文化 在中國的建築中,有一種建築,稱為園林,它是一種多元素組合的建築園林,裡面有各種花草與建築,造就了園林獨特的魅力。
  • 中國超小眾的城隍廟,迄今1000餘年,可看到宋元明清四朝建築
    雖然起初因為工作日這種景點也關門有點沮喪,但想想或許因為真的太過於小眾,加上後來值班的老大爺看起來並非普通的老人,聽他的談吐可以了解到學識還算可以至少對於城隍廟了解的非常透徹,細細地跟我介紹了城隍廟的幾個看點。
  • 綠蔭清波錦繡園林,粉壁黛瓦阡陌水巷,江南名城蘇州印象
    當時的蘇州城已踏上它的繁華之旅,至今未有消退。,從圖上可以看出,護城河勾勒出老城範圍,千年已過,蘇州城的核心區域,有變化但基本格局變化不大。揚州園林大多是由揚州的鹽商修建的,而蘇州園林則大多由退居於此的文人士大夫所建,所以蘇州園林的風格更為含蓄內斂,具文人範,且財力所限,蘇州園林多佔地不大,最大的拙政園才4萬平米,遠不如揚州園林,蘇州園林運用了更多的套景、借景等藝術手法,層次更豐富,更曲折迂迴,以此擴大心理空間。
  • 頤和園與蘇州園林: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有什麼不同?
    私家園林大多由文人、畫家設計營造,因而其對自然的態度主要表現出士大夫階層的哲學思想和藝術情趣。由於受隱逸思想的影響,它所表現的風格為樸素、淡雅、精緻而又親切。清代所建避暑山莊,其圍牆周長10千米,內有564公頃的湖光山色;圓明園佔地200多公頃,長春、萬春二園150多公頃;最晚建成的頤和園,佔地約287公頃。顯而易見,皇家園林的規模是寺廟園林和私家園林所望塵莫及的。而且其規模大小,基本上與歷史的向後延續成反比。皇家園林數量的多寡、規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朝代國力的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