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基層社區居民對社區事務的參與及關注程度不斷提高,同時基層政府對資料管理手段原始,信息查找困難,資料保存不完整;各委辦局下放不同業務系統,最終導致業務系統多,重複錄入量大,數據孤島問題突出,報表重複提交;致使基層工作人員將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應付上級檢查和重複勞動上面,工作效率底下。針對這些突出問題及矛盾,我們藉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從基層政府的實際情況出發,堅持「需求先導、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的原則,以增強社區管理和公眾服務為中心,以實際需求為導向,通盤考慮,抓住重點,建立常態化信息資源採集和監管機制,採取明確源頭主體、規範屬性描述、強制信息關聯、考核數據質量的建設策略,以分散採集、集中存放、平臺比對、授權共享、監察到崗、考核到人為保障,達到可控、可管和開發利用、深度整合的目的,為政務公開、公共服務、應急管理、科學決策等信息關聯和共享應用提供基本數據保障和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目錄
一、社區服務平臺方案介紹
二、社區服務平臺的優勢
三、社區服務平臺建設主要內容
四、社區服務平臺的功能
五、社區服務平臺組成結構
六、社區服務平臺的管理方案
七、社區服務平臺的應用
八、社區服務平臺發展前景
正文
一、社區服務平臺方案介紹
社區服務平臺是一種新理念,是新形勢下社會管理創新的一種新模式。社區服務平臺充分利用物聯網、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便利的現代化、智慧化生活環境,從而形成基於信息化、智能化社會管理與服務的一種新的管理形態的社區。
社區服務平臺以「、服務人文化、管理精細化、手段信息化、工作規範化」為建設思路,以統籌各類社會服務資源為切入點,以滿足社區居民、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的需求為落腳點,以信息技術手段為支撐,是一個集社會服務、社區建設、社會動員、社會組織、社會領域的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化綜合社會信息服務管理平臺。依託這一社會服務管理平臺,可以創新服務模式,為社區居民和單位、社會組織提供一個生活服務更便捷、生活環境更優美、生活狀態更和諧的智能、人文、宜居的現代新型社區。智慧產業下的智慧社區它涵蓋了多個方面,主要有: 智慧的醫療,基於智能醫療傳感設備構建全面感知、互聯互通的醫療系統,使個人的健康信息、診療信息可以在社區、醫院等機構之間充分共享,將創新個人的健康檔案管理、病情監測、過程管理、醫院之間異地的實時協同診療等醫療服務模式,讓人們隨時掌握自己的健康情況並充分享受各種醫療機構提供的高品質服務。
二、社區服務平臺的優勢
當今社會最便捷,最實惠,最舒適的產品才是最受百姓歡迎的,社區利用科技與社區相結合就是要打造一個舒適,便捷,智能,安全的社區。它是百姓日常息息相關,隨著科技的發展,技術的成熟,社區越貼近生活,越接地氣,這種便民利民的服務會越來越受歡迎。
結合目前的市場需求,社區服務平臺集成雲對講和人臉識別、物業管理、社區商圈、安防監控、智能家居、信息推送等模塊於一體,這些功能模塊彼此互聯又相對獨立,社區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功能模塊的授權許可,相應的服務功能也可進行按需定製。
社區服務平臺的雲對講,跟傳統的對講相比,無論是在功能、使用習慣,以及他的標準等方面都有革命性的突破。除了傳統的可視對講以外,藉助智慧型手機、PAD、移動終端實現無線互聯,跨越空間限制,無論你身在何處,都可以實現手機、PAD、移動終端、門口機之間的語音、視頻通話、開鎖等功能。
三、社區服務平臺建設主要內容
社區服務平臺的設計主要包括四項內容:一是針對社區居民為核心用戶進行的基於業務功能的系統設計;二是針對物業公司為核心用戶設計的物業與綜合監管系統;三是針對以居委會為代表的政府職能部門為核心用戶的社區電子政務系統,四是基於系統集成技術的社區智能化進行構思與設計,總體規劃如下:
1、系統總體結構設計
社區服務平臺以基礎設施(包括各類傳感器、射頻標籤等、為社區的神經末梢,把人、地、物、網絡等網際網路互通,通過雲計算平臺、交互平臺等形成有序網絡,為社區的管理與服務提供有力支持,並實現面向政府、企業、公眾等社區活動的智能化。
2、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的社區並不具備實施和應用社區服務平臺的基礎設施和功能。為了達到社區服務平臺的應用的條件,應當對社區樓宇、社區內線網進行改造,實施包括各類傳感器的鋪設、必要的網絡設施建設,以及資料庫系統的建設,社區服務中心的信息化建設等。
3、資料庫與信息安全管控
由傳感器採集的信息通過計算機網絡傳輸到資料庫,利用雲計算架構搭建數據中心,將海量的數據和計算任務分布在大量計算機上,使各種應用系統能按需獲取計算力、存儲空間和各種服務,實現社區服務平臺內部不同業務功能之間的資源貢獻和調度,提高信息安全管控能力。
4、數據管理
將採集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並對基礎軟硬體進行管理,主要是大規模基礎軟體、硬體資源的監控和管理,為雲計算中心的資源調度等高級應用提供決策信息,建立雲計算中心作業系統的資源管理的基礎。
5、應用系統設計
主要是社區服務平臺提供的各項功能系統的設計,同樣基於雲計算技術,這對不同種類用戶的需求和特點進行功能系統的設計,即對社區服務平臺十大系統的定位、布局、功能等進行設計。
四、社區服務平臺的功能
1、社區基礎信息管理功能
社區服務平臺可對社區概況、社區人口信息、社區居民信息、社區組織情況、社區物業情況以及社區周邊商家等基礎信息進行統一管理。系統管理員可對這些基礎信息進行修改、添加,系統用戶可以通過登錄系統對社區基礎信息進行查詢。
2、社區交流服務功能
社區服務平臺可為系統用戶提供一個交流平臺,系統用戶可利用手機、計算機等工具通過系統內的各種交流論壇相互溝通交流,根據各方需求進行協調合作。社區管理者及居民也可利用該系統組織各種娛樂活動,豐富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
3、社區電子商務服務功能
社區服務平臺將社區周邊的商業店鋪信息進行整合,提供詳盡的物品信息與服務,同時也可提供農產品及社區周邊餐廳的訂餐服務、電子支付、汽車票、飛機票的代售等服務。居民可以通過社區服務平臺進行實時購物,系統通過科學合理地設置配送中心,採用統一的配送中心送貨,居民可以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在最短時間內拿到所買的貨物。
4、社區物流服務功能
社區物流服務系統可提供快遞查詢接口,為社區內業主提供快遞收投服務。同時,社區居民與物流公司可以及時進行信息交流,居民可隨時了解每一單貨物位置數量的變化。
5、社區物業與綜合監管功能
物業公司可通過社區服務平臺提供社區公共設施管理、維修與保養服務、社區綜合監管、停車場管理及保潔服務的信息,也可發布水、電、燃氣、電話等的帳單查詢和代繳費服務。社區居民可登錄服務系統查詢所需服務信息,並對所需服務提前進行預約。
6、社區電子政務服務功能
社區居民可以通過社區服務平臺辦理日常行政事務,了解政府部門職能、政府公告、最新動態、事件焦點等,同時此服務系統可以提供居民諮詢服務,政府在線服務、常見問題解答、站點搜索、用戶反饋等方面的內容。
7、社區智慧家居服務功能
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家中的各種設備連接到一起,提供家用電器的遠程操控、家庭安防監控、家居環境監測、個人醫療保險、金融理財服務、家庭綠色節能等功能。為居民提供兼備建築、網絡通信、信息家電、設備自動化,集系統、結構、服務、管理為一體的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環保的居住環境,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
8、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功能
社區服務平臺可通過多種形式、結合各種實現手段,幫助醫療健康需求者了解必要的健康常識,其中包括:網上電子預約功能、網上醫療專家電子諮詢功能以及建立網上健康檔案等多種功能。社區居民可以通過手機上網查病歷和各項檢查報告等。
9、社區家政服務功能
通過社區服務平臺發布育嬰服務、兒童看護服務、老人服務、寵物看管服務、家教及家庭保潔服務的信息,社區居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通過高清IPTV電視終端、PC終端、手機終端、平板終端等多種終端,獲取所需的家政服務信息,預定所需服務。
10、社區智能決策支持功能
基於對相關人員提供決策支持的需求,服務系統應對各業務系統的數據進行提取、匯集、處理,並結合相關數學模型,實現統計分析、預測分析、運營分析,以及智慧服務等功能,提高業務數據的集成化管理程度,輔助相關人員制定決策。
五、社區服務平臺組成結構
1、雲平臺伺服器
雲平臺伺服器是智慧社區系統最重要、最核心的一個環節。梯口終端與室內雲終端及用戶的各類移動終端之間的可視對講、遠程開鎖皆從雲平臺中轉傳輸。不僅如此,雲平臺還可以集成流媒體、社區電子商務、網上報修,信息發布、物業管理系統,物業通知,社區公告,社區網上醫療,家庭安防管理系統,智能家居控制等多項功能。
為了保證客戶利益,雲平臺主要是從穩定,易用和成本進行了綜合考慮。目前雲伺服器應當布署在國內一流雲伺服器上,並針對智慧社區平臺專門開發設計平臺伺服器軟體,免費提供給所有用戶使用,並由開發者進行終身維護:保證整個雲伺服器平臺的穩定工作。
2、移動客戶端
利用各類移動終端(包括平板電腦、Andriod手機、IPAD、IPHOHE手機等、並在終端上安裝智慧社區APP。APP集成了樓宇對講,視頻監控,智能家居控制,O2O服務,小區物業服務等功能:在基於雲平臺的基礎上,與智能家居系統、安防報警系統、社區監控系統、物業管理服務等系統的互聯互通,以達到用戶無論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以通過移動終端掌握家中及小區的動態,並對突發事件進行及時的處理,真正做到及用戶之所急。
3、室內設備
用戶家中安裝室內雲終端,作為住宅智能家居綜合控制平臺,集雲對講、雲監控、雲安防、雲家居、雲服務、雲物業等功能於一體,打造舒適、安全、方便和高效的生活空間,為用戶帶來智能化、娛樂化、舒適化的生活體驗。
4、物業中心
物業中心是智慧社區系統中的社區綜合管理中心
通過智慧社區平臺,物業不僅可以接聽小區住戶來電、及時處理住戶家中的突發事件、給每位住戶發布各類信息,還能可以為小區居民提供自助保修、自助繳費、投訴建議等多種增值服務,提升物業管理水平、減少後期運營、維護的成本。
六、社區服務平臺的管理方案
1、智慧物業管理:針對社區的特點,集成物業管理的相關系統,例如:停車場管理、閉路監控管理、門禁系統、智能消費、電梯管理、保安巡邏、遠程抄表,自動噴淋等相關社區物業的智能化管理,實現社區各獨立應用子系統的融合,進行集中運營管理。
2、電子商務服務:社區電子商務服務是指是在社區內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區居民無需出門即可無阻礙的完成絕大部分生活必需品的採購。
3、智慧養老服務:現在老人居住的環境有兩種最常見,一是住在家裡,另外就是住在養老院,針對這兩種情況分別提出智慧養老的方案,其最終宗旨是使得老人有安全保障,子女可以放心工作,政府方便管理。家庭「智慧養老」實際上就是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各類傳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處於遠程監控狀態。
4、智慧家居:智慧家居是以住宅為平臺,兼備建築、網絡通信、信息家電、設備自動化,集系統、結構、服務、管理為一體的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環保的居住環境。
七、社區服務平臺的應用
社區服務平臺整合了政府部門、社區組織、服務企業和居民自我管理與服務的資源和工作流程,涵蓋了服務熱線、辦公自動化、網絡信息交流、電子政務(居民辦事服務)、各類政府信箱、工作檯帳查詢、網上會議、各類信息發布等功能。
1、基礎信息系統
基礎信息通過對社區包括常住人口、流動人口、志願者、計生對象、社區內企業、出租房、營業用房、物業等信息的採集及人工錄入或者導入,匯集各類部門數據而成的綜合資料庫。民情日誌社區工作人員定期走訪居民家庭後,記錄獲得的信息、了解的情況及總結的思考等。
2、政務服務系統
社區政務包括以下內容:
·社區臺帳:包括基層黨建、組織人事、民政管理、司法、信訪等;
·社務公開:社區財務公開、政務公開等;
·政務受理:辦事申請、網上受理、行政審批等;
·協同辦公 :內部公文流轉、通知公告、電子郵件等;
3、社區服務
社區服務在信息化系統中體現為:
·老人關懷:針對老齡化社會的趨勢,為獨居的老人定期拜訪跟蹤,記錄動態信息;
·求職招工:記錄社區內個人求職、企業招工的情況方便居委會的統計管理;
·社區志願者:記錄社區內志願者的基本信息;
·社會保障 :記錄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保障與救濟及收錄包括軍烈屬、失業下崗人員等幫困優撫對象的基本信息;
·計生衛生:記錄有關婦孕情況的育齡婦女基本情況、懷孕史登記、避孕史登記等信息;
·文化宣傳:記錄關係社區文化方面的五好家庭、文明樓院、文化活動隊伍,並進行日常工作宣傳;
·治安聯防:記錄聯防、平安服務隊等社區治安隊伍信息;
·失業培訓:針對失業和不在崗人員,提供再就業的崗前培訓服務,記錄服務信息;
4、社區商務
社區商務通過網站和熱線電話等方式,覆蓋以下領域:家政服務、外賣服務、房屋工程、寵物醫院、醫療保健、交通旅遊、購物消費、教育培訓、住宿餐飲、慶典禮儀、中介服務、喪葬服務、美容保健、法律服務、家電維修、金融保險等等。
八、社區服務平臺發展前景
在21世紀的智能建築(小區、領域裡,信息網絡技術、控制網絡技術、智慧卡技術、可視化技術、流動辦公技術、家庭智能化技術、無線區域網技術、數據衛星通訊技術、雙向電視傳輸技術等等,都將會更加深入、廣泛地得到發展應用。 特別是開放性控制網絡技術正在向標準化、廣域化、可移植、可擴展和可交互操作的方向發展。正在嘗試運用高新技術建設的智能型綠色建築(小區、、智能型生態建築(小區、,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人持續發展需求的能力。
總之,可持續發展智能建築技術將人們的工作、居住、休息、交通、通訊、管理、文化等各種複雜的要求,在時間空間中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生存質量。 同時,智能化小區的內涵也必將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地變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