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烹飪王國 中國居首 烹飪既是味覺藝術又是筵席藝術

2020-12-14 古今獵奇

世界三大烹飪王國,其是指中國、法國和土耳其,它們各具特色,十分豐富,中國為三大美食王國之首。

世界三大烹飪王國:

1、中國

中國烹飪文化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和濃鬱的東方魅力,主要表現為以味的享受為核心、以飲食養生為目的的和諧與統一。

中國的烹飪藝術是在烹飪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發展並豐富起來的。具有實用目的與審美價值緊密相聯的特點。如陶製炊器的器形從實用需要設計出發,本意為放置平穩,受熱均勻,但卻給人以對稱、均衡美的感受。陶器、銅器、鐵器的不斷演進,不僅是對工藝、性能方面的改進,還包含著追求形式美的意圖。隨著物質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進步,烹飪越來越具有審美性質,直至發展成為實用與審美並重的各種花色造型菜點及豐盛華麗的筵席。中國烹飪藝術雖然受到烹飪原料、烹飪技術、食品實用功能等因素的制約,具有相對的局限性,但它與其他藝術種類相比較,卻有自己的藝術特點,即融繪畫、雕塑、裝飾、園林等藝術形式於一體。

中國烹飪

中國烹飪藝術的表現形式有多種多樣,這裡主要通過餚饌本身的色、形、香、味、滋與筵席組合來窺其一斑。人們常把前者概稱為味覺藝術;將後者稱為筵席藝術。

中國烹飪中的科學內涵十分豐富,其中心內容,在於符合營養要求,達到養生效果的烹調與飲食的終極目的。

中國烹飪

2、法國

法國烹飪是在西方世界最具影響和最具特色的烹飪系統,法國君主具有較強的王權,在路易十四時達到頂峰,宮廷奢華風氣在飲食上十分講究,各種烹飪方法通過效仿的貴族流入民間。

法國烹飪重視烹飪方法和就餐禮儀,法國盛產葡萄酒(vin)和奶酪(fromage),成為法國烹飪必不可少的調料,法國各地大約出產450多種不同風味的奶酪,每一種奶酪以最先發明其做法的村鎮名命名,有的村鎮如Camembert在任何普通地圖中都找不到,但在任一本法語詞典甚至英語詞典中都能找到這個代表奶酪名稱的詞。

法國烹飪在各地區根據其特產也具有不同的特色,南方沿海多使用橄欖油,南方和西方沿海多水產,北方和東方則多肉食,總的說法國人不太喜歡素食。

法國比較具有特色的食品有:青蛙腿(grenouill)、燉雞(coq au vin)、法式田螺(l`escargot);主食主要是麵包,具有法國特色的麵包有月牙型小麵包(croissant)和棍式麵包(baguette)。

法國烹飪

法國人就餐非常講究禮儀,一般用長條型餐桌,男女主人各坐餐桌兩頭,家中其他成員或客人在餐桌兩旁按從女主人一側向男主人一側重要程度遞減方式排列,餐具使用各種不同形狀的餐刀、叉子和勺子,用餐盤就餐,桌面上只能存在一道菜,撤去前一道才能上第二道,但餐具根據本次用餐情況全部擺放到就餐人餐盤兩側,從外到裡使用。一般第一道菜是開胃濃湯(soupe),然後是冷盤(hors-d`uvre),接著才是主菜(plat de résistance),最後是甜點(dessert),麵包隨時取用,比英美人消耗多。餐前喝利口酒,餐中水產和禽類菜配乾白葡萄酒。肉類菜配乾紅葡萄酒,法國人消耗葡萄酒較多,幾乎每餐必備,和英美法律也不同,未成年人也允許飲用葡萄酒。到法國人家中作客,則不能像到英美人家中作客一樣,用一瓶酒和鮮花作禮物,等於諷刺主人家沒有足夠的酒,只能用一盒巧克力做禮物。法國人的就餐禮儀已經成為西方宴會的經典模式。

法國是世界著名的飲食文化大國,在法國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特色美食。由於法國人相當地重視美食,所以吃法國菜時所需要的餐具也是非常多的。

法國烹飪

3、土耳其

土耳其烹飪發源於中亞,發展於小亞細亞,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中東與地中海烹飪的國度,肉類、蔬菜和豆類充當了土耳其菜系的主要部分,而肉類又以牛、羊、雞為主。其特點在於突出原料(主要是肉類和奶製品)的自然風味,講究原汁原味並以黃油、橄欖油、鹽、洋蔥、大蒜、香料和醋加以突出。土耳其土壤肥沃,農牧立國,氣候比歐洲大陸溫和,又不像其它西亞國家那麼熱,再加上許多文化的駐留及奧斯曼帝國的南徵北討帶來的影響,都增加了土耳其菜的多樣化並擴散到其周邊的許多鄰國。

土耳其菜是世界三大菜系(中國菜、法國菜、土耳其菜)之一。

土耳其烹飪

古老的文明必然會孕育出經典御菜與傳菜,土耳其菜完全屬於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皇室流傳出來的經典御菜,就像中國的御膳,配料和做工都非常的獨特,精緻。牛、羊、雞為其主菜,基本的烹飪方式烤、煮,肉品需要精心挑選,經過大廚的特殊烹調,牛羊肉毫無腥味且味道獨特。

有人把Kebap就稱為土耳其烤肉,其實Kebap是土耳其語裡肉類料理的總稱,烹飪的方法包括烤、清燉、窯燒等。把羊肉或雞肉切成小塊小塊,加蕃茄與青椒用鐵串串起來在炭火上烤,就是著名的「什什Kebap」 (i Kebap)。土耳其菜裡有許多不同的Kebap,比如窯燒Kebap以科尼亞地區的最有名。還有「伊斯坎達爾 Kebap」,相傳這一種是亞歷山大發明的,做法並不複雜,只要在薄餅上澆上含蕃茄汁的嫩肉與特製酸奶,再澆上吱吱有聲的熱奶油,那味道絕對教人大快朵貽。「阿達納Kebap」(Adana Kebap)是牛羊肉餡加香料做成的肉丸,愛吃牛羊肉的保證不失望。在土耳其還有一種叫做「多內爾Kebap」(Dner Kebap)的,意思是轉的烤肉,這可能也是最為國人熟悉的所謂土耳其烤肉吧。道地的多內爾Kebap是以片狀的牛羊肉或雞肉以大型的鐵條直立串起來烤熟,再用刀削下肉片夾鬆脆的麵餅吃,並佐以洋蔥及各式蔬菜,配上酸奶汁便是一頓最平民化的土耳其便餐了。

土耳其烹飪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烹飪算不算一門藝術?
    「烹飪是藝術、飲食是文化。」是中國烹飪的宗旨。因為,大多數人不是學烹飪的,也不了解「烹飪」這個專業,所以不太懂。在現今手機抖音時代,網上教菜的幾十萬粉絲的比比皆是,但真正懂得烹調飲食文化,和傳承了傳統飲食文化的卻寥寥無幾。烹飪是藝術。
  • 東西合璧 2016世界廚師藝術峰會演繹烹飪極致之美
    2016年6月26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主辦的首屆世界廚師藝術峰會在北京盛大開啟,世界中餐聯合會會長楊柳、常務副會長邢穎、監事會主席武力、秘書長尚哈玲出席活動。,義大利Opera Bombana 餐廳行政總廚Marino D』Antonio, 8位頂級大師現場實操演講,詮釋了東西方烹飪是「科學、藝術、文化」的內涵,為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千名代表帶來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
  • 中國烹飪大師——李民樂
    榮譽稱號:中國烹飪大師、國際烹飪藝術大師、亞洲國際烹飪大師、國家高級烹飪技師、國際美食專業評委、國際營養配餐大師、亞洲國際餐飲管理大師、世界藍帶御廚 李民樂大師,張興國大師,孔祥道大師,周錦大師李民樂大師出席天津(一城一味)活動合影
  • 食物作為藝術的定位:當代西方美學界對味覺、嗅覺問題的論爭
    味覺、嗅覺能夠幫助人們理解環境,尋找其中的意義。開發味覺、嗅覺的審美功能將賦予日常生活更多的意義,找到更多的審美趣味,人們在未來可能會發現一種獨立的方式去意指味覺嗅覺。味道是最古老的藝術之一,在古代中國和古羅馬被高度推崇。中國古代美學沒有在五官感覺之間區分高下,而是注重五種感覺產生的通感對於美的生成作用。
  • 2018FHC國際烹飪藝術比賽王品集團再獲殊榮
    上海2018年11月28日電 /美通社/ -- 近日,第二十屆FHC中國國際烹飪藝術比賽在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落下帷幕。此次比賽,王品集團共有兩名主廚參賽,分別摘得了一金兩銀一銅的好成績。
  • 你能猜出這些藝術佳餚是什麼做的嗎,世界最佳女廚師的詩意烹飪
    今天咱們要說的這位名叫Dominique Crenn的美女曾在2016年被世界50家最佳餐廳評選為世界最佳女廚師,現在她在舊金山經營著兩家當地知名的餐廳Atelier Crenn和Petit Crenn,並親自出任主廚。
  • 美食廚房,讓藝術烹飪激發活力,讓餐飲不斷電
    在美食廚房,大師們用烹飪藝術獻上精彩表演,為餐飲行業帶來精神與活力,激勵我們繼續向前!2020年,美食廚房在N4館,讓餐飲不斷電!  激發餐飲力量  中食展與烹飪界權威機構WACS聯合,在每年的重磅活動美食廚房中吸引了眾多專業廚師加入,在這裡匯集烹飪創意,為行業注入眾多的新鮮靈感。
  • @所有長垣人:生活圈來啦,本期一起走進中國烹飪文化博物館!
    展館總面積5400平方米,設有五個展廳,分別是《中華烹飪,源遠流長》、《天下滋味,悉在庖廚》、《食治養生、講究中和》、《萬變千姿,筵席藝術》、《海納百川,廚鄉長垣》。 在中國,許多手工行業都有自己的祖師爺,如木匠的祖師爺是魯班,造紙業的祖師爺是蔡倫,印刷業的祖師爺是畢昇,釀酒業的祖師爺是杜康。那麼,咱們廚師行的祖師爺就是伊尹。
  • 王品奪得2017 FHC烹飪藝術大賽團隊賽總冠軍
    上海2017年11月20日電 /美通社/ -- 萬眾矚目的第十九屆FHC China 2017 中國國際烹飪藝術大賽,於11月16日在上海落下帷幕。王品集團參賽廚師團隊,共獲得2金、4銀、7銅的好成績,並奪下了本場比賽的團隊賽總冠軍。
  • 家&飯丨烹飪,是一門感受生活氣息的藝術
    在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學習烹飪或是因為興趣而想轉行的,又或是想學一技之長支撐自己未來發展的;對於他們來說,烹飪是謀生的手段。但常常也有人問,學會烹飪除了一技之長究竟還能帶給我什麼?學會做飯,學會烹飪,除了謀生其實還有謀愛。因為做飯本身就是一門藝術,食物中蘊含著大千世界,烹飪裡也藏著萬種乾坤,柴米油鹽也是一種成長與修行。美食暖心又暖胃,因為唯獨心靈與胃,是最容易變得空蕩。
  • 匠築都會藝術 陽光城檀悅引領高端置業風尚
    2019年,世界500強旗下,中國地產13強,品質生活締造者——陽光城集團,洞悉時代品位階層精神需求,以檀系高端築作落子世界都會西安,於大明宮世界宮殿版圖,匠築都會藝術恆產,為一個時代的品位和睿見而生。憑藉卓越實力、品質和產品定位,2019年12月,陽光城檀悅首開即贏得數百位業主青睞,位居大明宮板塊三大新盤之首,並持續勁銷,引領大明宮高端置業風向。
  • 《走進中國烹飪文化博物館》系列報導 之五:海納百川 廚鄉長垣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一幅長垣傳統婚宴娶親的場景,誰家辦喜事,就在院子裡或者街道裡大擺筵席,宴請四方來客,十分熱鬧。這個場景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烹飪的生活場景,風箱、地鍋、柴火,都是屬於那個年代特有的記憶。參觀到這裡大家一定想問,咱們長垣都有什麼特色名吃呢?
  • 中國烹飪大師——王傳波
    王傳波大師,漢族,1984年生,江蘇豐縣人,高級烹調師,中國名廚,註冊中國烹飪大師,中國烹飪協會會員,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會員,程明全羊村餐飲有限公司行政總廚,2000年入山東微山湖魚館有限公司徐州店,拜入中國高級烹飪大師,蘇北魚王朱信剛先生門下學習,2006午入上海東明大酒店任灶臺領班
  • 首個「國」字號烹飪學院:中國烹飪學院落戶順德
    原標題:首個「國」字號烹飪學院:中國烹飪學院落戶順德 昨日上午,中國烹飪學院在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揭牌成立。這是全國首個「國」字號烹飪學院,是中國烹飪協會全力支持舉辦的雙學歷教育,未來中國烹飪學院將形成以烹飪為中心的系統學科群。 昨日,中國烹飪協會與順德區政府、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籤署了共建協議。
  • 中國素有「烹飪王國」的美譽
    中國素有」烹飪王國「的美譽,各地均有各種各樣的美食,數不勝數,美不勝收。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讚美美食的句子有的人看了一輩子,卻忽略了一輩子。有的人你看了一眼,卻影響了一生,尋找生命是為了生命,就越能強烈地感受到是在生命裡活著,也就越能覺察到生命的存在。
  • 13世紀時,西方大規模出現食譜書,烹飪藝術成為這些書的素材
    就像其他形式的技術,烹飪很容易就會被仿製、散播。事實上,西方的宮廷飲食風格一直在仿效其他文化。在古代,羅馬詩人賀拉斯譴責上流階級的飲膳之道為"波斯式",希臘諺語也稱之為"西西里式"。當吉本所謂的"野蠻和宗教的勝利"打斷了西方文明的延續時,人們對古希臘和古羅馬烹飪的記憶就逐漸模糊,西方宮廷轉而向伊斯蘭世界尋求烹飪靈感。
  • 就在剛剛,國際烹飪藝術大師屈浩幹了件大事兒!集合國內知名網絡大...
    所以,就在剛剛,國際烹飪藝術大師屈浩幹了件大事兒!集合國內知名網絡大咖出版了一本《本味家常菜》!Candey/ 點擊量超千萬的新浪美食博主/ Nicole / 新浪點擊超千萬的美食名博/ 蜜 糖 / 新浪美食名博屈浩:師從國寶級烹飪大師
  • 150年法國頂級烹飪藝術ROSIERES廚電將用另一種方式打開國人味蕾
    2018年,ROSIERES(羅思雅)這個有著150年歷史的、吸引全球烹飪與美食愛好者目光的知名品牌正式宣告登陸中國。美食專家認為,ROSIERES作為世界的烹飪藝術締造者與傳播者登陸中國,用具備傳世品質的殿堂級廚電產品和獨到的法式大餐烹飪解決方案,如果從年輕階層切入,將帶給中國廚房前所未有的衝擊,徹底打開中國人的味蕾。在ROSIERES(羅思雅)之前,中國很少有一款廚電產品能激起人的烹飪熱情。熟悉中的中國餐桌,總是「媽媽的味道」唱主角。
  • 廈門首個烹飪類高職專業今年開始招生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 記者 陳曉青 通訊員 陳麗容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要開設我市首個烹飪類高職專業啦。日前,記者了解到,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下設的特色二級學院海絲烹飪藝術學院 2020 年計劃面向高中、中職、技校招收中餐烹飪、西點烘焙兩個專業方向共 150 人。
  • 中國烹飪文化的影響,歷史傳承風味
    現代營養學大約在1913年傳人中國,到20世紀20年代後,中國現代營養學逐步發展起來。一些營養學專家還逐步將營養與烹飪結合起來研究,取得了長足進步,並在80年代前後發展成為一門新興學科即烹飪營養學。這門學科在中國雖然起步較晚,但已取得一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