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輛坦克打700輛坦克,蘇軍覺得自己優勢很大,A了上去

2021-01-17 騰訊網

1941年6月22日,就在博克對蘇聯西南方面軍發動猛攻的時候,龍德施泰特指揮的南方集團軍群也對面前的蘇聯西南方面軍發起了猛攻。

只不過西南方面軍可沒有西方方面軍那麼好對付。

由於擔心德國在戰爭開始後會重點進攻烏克蘭地區,所以蘇聯一開始在烏克蘭地區部署了重兵,不僅部署了兩個方面軍(西南方面軍和南方方面軍),甚至還把自己一大半的機動力量也部署到了這個地區。

到了戰爭開始的時候,西南方面軍下屬8個機械化軍,有4525輛坦克,其中包括了493輛T-34坦克和262輛KV系列重坦,而他們的對手德國第一裝甲集群別說三號、四號,就是一號、二號一起加起來也才只有720輛。

4525輛坦克對戰720輛坦克。

這數量差距,已經飛龍騎臉穩贏了好吧!基本上蘇軍只要A上去,德軍就可以打出GG宣告遊戲結束了。

也正是靠著如此巨大的裝備優勢,蘇聯西南方面軍才能在戰爭開始之初組織起一場大規模的反擊作戰。

4525輛坦克對戰720輛坦克,而且還有不少T-34、KV-1這種先進坦克,任何一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蘇軍目前優勢很大。

這樣的好機會豈能放過?剛好這個時候鐵木辛哥下達了向德軍發動反擊的命令。

於是,不僅僅是西南方面軍軍事委員瓦舒京支持對立刻面前的德軍發動反擊,就連朱可夫和赫魯雪夫也都同意對面前的德軍進行反擊作戰。雖然朱可夫還是比較謹慎的,在籤字之前對這道命令提出過異議,不過優勢這麼大,怎麼想都不會輸吧?所以朱可夫最終還是籤了字。

於是西南方面軍就開始調集自己手下的兵力準備反擊了。

「 西南方面軍應以若干機械化軍和全部空軍,以及第5、第6集團軍其他部隊的集中而強大的突圍包圍並殲滅在弗拉基米爾——沃倫斯基以及布羅迪方向上進攻的敵軍集團,到6月24日黃昏時佔領盧布林地區。」

根據這個指示,西南方面軍計劃對正在突進的德國第一裝甲集群進行側翼打擊,以切斷這個裝甲集群與後續步兵之間的聯繫。

主要的戰役方向有兩個,一個是南部的利沃夫方向,另一個是北部的盧茨克方向。由於利沃夫方向的公路系統要比盧茨克地區更適合坦克部隊機動,而且還有一條可以明顯改善後勤因素的鐵路,所以蘇軍判斷克萊斯特的裝甲主力將選擇這裡作為主要突破口,所以決定把自己最精銳的機械化軍也部署在這裡,好阻擋克萊斯特的推進。

為此,西南方面軍決定在南方投入實力最強的機械化第5、8、15軍進行反擊作戰,這三個機械化軍加起來一共有2483輛坦克,包括716輛先進的T-34、KV型坦克,對付克萊斯特綽綽有餘。

而在北部盧茨克地區,蘇軍部署了另外三個實力較弱的機械化軍,雖然這三個機械化軍加起來只有1212輛坦克,但既然北方不是敵軍的重點突破地區也沒必要部署太多的坦克,而且光是這1200多輛坦克對克萊斯特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只不過西南方面軍的人卻完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們面對的對手可是克萊斯特!作為德軍日後在東線最主要的幾個指揮官之一,克萊斯特哪是什麼好對付的?

蘇軍能想到的,克萊斯特早就想到了!

克氏微笑:小夥子,在我面前不要想太多

所以克萊斯特乾脆反其道而行之,只派出了一個摩託化第14軍前往利沃夫方向,而把自己另外兩個摩託化軍集結起來,從蘇聯人認為不是主要突破口的盧茨克地區發起進攻。

克萊斯特這一手,的確超出了蘇聯西南方面軍司令部的想像。

不過一切都還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畢竟無論是在北方盧茨克地區還是在南方利沃夫地區,蘇軍始終都在坦克數量上有著絕對的優勢,就算克萊斯特選擇盧茨克地區作為主要突破口,但只要能將北部的三個機械化軍順利投入戰鬥,就算不能殲滅克萊斯特的裝甲部隊,但給克萊斯特重創應該為什麼大問題。

所以西南方面軍司令部還是決定按照預定計劃發起反擊行動,只不過蘇軍謀劃的這次反擊行動從一開始就不斷的發生意外。

首先就是部隊的部署速度太慢,從6月23日到6月25日,預定發起反擊的6個機械化軍中,只有第4、15、22軍進入了攻擊位置,而另外幾個機械化部隊還在艱難移動的過程中。

為什麼說艱難?

看一下當時第八機械化軍的遭遇就知道了。

蘇軍第8機械化軍在開戰只出有858輛坦克,其中100輛是新列裝的T-34坦克,還有60輛KV重坦,實力僅次於第4機械化軍,而且還是蘇聯內部公認的訓練有素的精銳兵團,因此西南方面軍對其給予厚望。

而從戰鬥一開始,第8機械化軍就疲於奔命。首先是6月22日上午10點,第8機械化軍接到方面軍司令部的命令,前往80公裡以外的桑博爾市以西;就在快到的時候,22點30分第8機械化軍又接到了新的命令,轉頭前往位於利沃夫以東25公裡處;剛到利沃夫後沒多久,第8機械化軍在23日下午又被命令前往亞沃羅夫;而到了當晚23點,第8機械化軍又被命令前往反方向的布羅迪地區。

具體調動情況參考下圖:

如此一來,等第8機械化軍跑到布羅迪的時候,時間已經是6月25日黃昏了。由於沒有制空權,蘇聯第8機械化軍幾乎是在德國空軍的狂轟濫炸下來回奔波了400多公裡,中途損失了50%的坦克和火炮,剩下的坦克也即將耗盡燃料。

第9、19機械化軍的遭遇也並不比第8機械化軍好多少,都是在艱難移動的途中遭遇了巨大損失,其中第9機械化軍還是靠著軍長羅科索夫斯基弄走了方面軍全部的預備車輛才得以完成行軍。

由於戰況緊急,每耽誤一刻都可能讓更多的蘇軍部隊被德軍吃掉,所以西南方面軍司令基爾波諾斯上將還是決定以現有兵力發動反擊。

畢竟就算只到位了三個機械化軍,基爾波諾斯手中還是有2272輛坦克可用,數量是克萊斯特所有坦克的三倍。

但讓基爾波諾斯沒想到的是,他的很多部隊居然連德國坦克的影子都還沒看到,就敗下陣來。

蘇聯機械化第15軍早在6月23日就進入了戰鬥,同時跟德國第11裝甲師和第44步兵師交戰,自己傷亡慘重,到了6月25日這個機械化軍所擁有的坦克已經從640輛下降到了325輛。

而蘇聯機械化第22軍,雖然及時趕到了戰場,只不過由於機械化軍的軍長在戰爭開始後第二天就重傷身亡,使得機械化第22軍的指揮系統陷入巨大的混亂之中。

本來在這種情況下,蘇軍會馬上安排人來接管部隊指揮權,只不過由於德軍的襲擊來的太過突然,根本沒給蘇軍多少反應時間。其結果就是到反擊開始時,機械化第22軍下屬的3個師中只有第19坦克師和第215摩託化步兵師及時趕到了戰場。

只不過這兩支部隊都只裝備著舊型坦克,而裝備31輛KV系列重坦的第41裝甲師此時正忙著修理自己的坦克——他們剛剛經過長途跋涉。

6月24日,機械化第22軍準備對面前的德軍發動反擊,雖然兵力沒有到位,只不過憑藉著KV重坦的巨大威力,機械化第22軍還是短暫攔住了德軍坦克。

只不過由於這個時候蘇聯西部邊境的制空權已經被德國空軍完全掌握,而且德國的空地協同作戰能力在經過波蘭戰役、法國戰役的磨鍊之後已經爐火純青。

德軍前線指揮官直接呼叫來了數個轟炸機群對蘇軍坦克進行密集襲擊,投入反擊的蘇軍部隊很快陷入一片火海,損失慘重。

而就在蘇軍坦克發動反擊的同時,德國第13裝甲師也開始向蘇軍第5集團軍的後方迂迴,有切斷蘇聯第5集團軍退路意向,蘇聯第5集團軍被迫後撤,機械化第22軍也被迫撤到科維爾以東。

而同時發動反擊的蘇聯第6集團軍,雖然成功重創了自己面前的德軍步兵部隊,只不過由於第五集團軍的撤退,自己的右翼被暴露了出來,也被迫後撤。

但由於通訊受阻,第6集團軍的撤退並沒有得到第5集團軍的有效配合,使得蘇聯防線上出現了一個寬達80公裡的缺口,克萊斯特抓住機會,馬上命令自己的第一裝甲集群經過這個缺口向前推進,包抄蘇軍側翼。

也就在這個時候,經過漫長跋涉的第8、9、19機械化軍總算趕到了戰場。

由於情況緊急,這三個機械化軍還沒來得及修整、補充燃料,就接到了上級讓他們在6月26日發起反擊擊退克萊斯特的命令。

按照部署,第9、19機械化軍將從盧茨克以東發起反擊,而8、15機械化軍將從布羅迪以北及其東北地區發動反擊,用德國人擅長的鉗形攻勢來擊敗克萊斯特。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第8機械化軍的反擊能否成功,這直接關係到能否阻擋克萊斯特的前進腳步。

而擋在第8機械化軍正面的是德國第16裝甲師,師長是漢斯·胡貝少將。

由於通過飛機偵查和地面部隊的報告,胡貝少將一眼就看出了蘇聯第8機械化軍的意圖,並做了充分準備,只要第8機械化軍敢發動進攻,他就有信心在友軍的支援下挫敗蘇軍的這次反攻。

然而令胡貝沒有想到的是,他預計中的苦戰並沒有發生——

6月26日早上,第8機械化軍剛剛按照命令發起反擊,就遇上了一條兩岸都是沼澤的河流,坦克無法通行。沒辦法第8機械化軍只能先派出摩託化分隊去佔領河對岸以掩護渡河。而一直在關注蘇軍動向的德軍哪能錯過這樣的好機會?

配合第16裝甲師的德國第57步兵師炮兵部隊馬上行動,按照早已設定好的參數,對著0正在渡河的蘇軍一頓猛轟,105mm輕型榴彈炮和150mm重型榴彈炮發射的炮彈很快就摧毀了大量的蘇聯坦克。

而等到第8機械化軍好不容易突破這道河流跟德國第16裝甲師的先頭部隊發起遭遇戰不久,第8機械化軍的油料就耗完了!沒了油料的坦克只能當個不能移動的固定炮塔使用,戰場價值驟減。

而這時德國第四航空隊的轟炸機也像禿鷲一樣,聞著腐肉的味道飛來了,不斷的襲擊第8機械化軍所屬的坦克。最終在德國炮兵、轟炸機的連續猛攻下,第8機械化軍,這支被朱可夫所認可的部隊在投入戰鬥僅一天時間就被迫退出了戰鬥。

與此同時,第9機械化軍的反擊也很部署了,他們跟德國第13、14裝甲師交戰沒多久被重創,被迫後撤,而沒了第9機械化軍的掩護,已經擊退了德國第11裝甲師右翼的第19機械化也敗下陣來。

現在似乎沒有什麼能阻擋克萊斯特的前進了。

克萊斯特的坦克就像猛虎出山一樣,不斷的向著蘇聯西南方面軍的側翼席捲而去,在嚴峻的形勢下,蘇聯西南方面軍司令部最終在6月28日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就這樣,在損失了大量坦克之後,蘇聯西南方面軍在第5集團軍的拼命掩護之下得以完全撤退到舊國界線的位置,守衛基輔城。

唯一的例外就是第8機械化軍。

這個機械化軍明明在6月27日早晨就接到了撤退的命令,還沒過3個小時就又接到重新發起進攻的命令,西南方面軍軍事委員瓦舒金甚至親自跑到第8機械化軍軍部,告訴第8機械化軍軍長裡亞貝舍夫少將,如果不執行進攻命令就槍斃他。

沒辦法,第8機械化軍只能在沒有任何友軍的掩護下獨自向德軍發動反擊,用僅剩的一點油料來證明自己對於蘇維埃祖國的忠誠。他們也無愧於自己「蘇維埃軍人」的身份,很多蘇聯士兵直到陣亡的那一刻手裡都還緊握著武器。

但由於德軍佔據明顯的優勢,最終第8機械化軍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少數部隊得以存活。

就這樣,克萊斯特出乎意料的贏得了這場紙面實力懸殊的坦克大戰。

根據西南方面軍在7月7日上報總參謀部的數字,西南方面軍手裡的坦克僅剩下了900多輛,而第4、8、15這三個機械化軍的坦克加在一起也才只有100多輛,其中最慘的是第15機械化軍,到7月6日只剩下了30輛坦克,而到了7月12日這個數字下降為9輛。

蘇軍以4000輛坦克對戰克萊斯特手裡的700輛坦克,看似優勢很大,結果卻被克萊斯特所擊敗,不僅如此,克萊斯特還在西南方面軍身上刷出了堪稱世界紀錄的1:20坦克戰損。

由此可見,戰爭從來都不是單純的鬥獸棋!

相關焦點

  • 詳解蘇軍T34和德軍黑豹中型坦克,誰才是二戰最佳坦克?
    按照美軍的統計,每摧毀一輛「黑豹」坦克就要付出5輛M4「謝爾曼」坦克或者9輛T-34坦克的代價(註:美國人似乎有意貶低蘇軍坦克的戰鬥力)。 部分關於黑豹的經典戰例,1943年9月13日科洛馬克附近,黨衛軍第2「帝國」裝甲師下屬黨衛軍第2裝甲團1營的7輛「黑豹」坦克在霍爾澤上尉(其座車戰術編號為101)指揮下同蘇軍大約70輛T-34坦克作戰。
  • 二戰蘇軍坦克部隊編制大得嚇人,實際裝備坦克數量卻很少
    回到二戰蘇軍坦克部隊的正題上。1930年,蘇軍組建了一個試驗型裝甲旅,下轄1個坦克團、1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和1個偵察營,共有60輛MS-1坦克和32輛T-27輕型坦克。每個坦克師下轄2個坦克團和1個摩託化步兵團,裝備234輛坦克。而由於在戰爭的巨大損失,坦克團的編制由93輛坦克削減到了67輛。並取消了坦克師的編制,全部整編為坦克旅,每個坦克旅下轄2至3個坦克營,總兵力3000人,裝備各型坦克約80輛。此外,在坦克旅中,蘇軍採用了重型、中型和輕型坦克混編到坦克營的方法,但各種坦克性能不同,混編嚴重削弱了作戰效率。
  • 德軍黑豹坦克的現世,使蘇軍大為驚恐,經典T-34坦克真的被暴揍?
    早在「閃擊」法國、荷蘭等國時,德軍軍方就發現自己的坦克,無論是在火炮威力還是防禦能力上都沒有英、法坦克優秀。在東線進軍蘇聯後也由於1941年6月,蘇軍T-34坦克的出現使德國3號、4號主力坦克橫屍遍野,不是蘇軍的對手。這也使希特勒大為光火,他命令軍工部門要儘快研製出一種可以摧毀T-34坦克的大殺器。
  • 三禿子打滿全場,幹掉數萬輛敵軍坦克!這門突擊炮為何如此可怕!
    別看三號突擊炮後期打坦克很在行,但事實上這款戰車最早是用於支援步兵的,準確說應該是一款具備機動能力的裝甲輕型火炮,但為何三號突擊炮最後成為了一款最實用的坦殲的呢? 最早提出搞三號突擊炮的是德國指揮官曼施坦因,他在提交到陸軍部的計劃書中,明確表示德國需要一款具備自行能力的、能和步兵配合的具備裝甲防護的火炮,隨即該方案獲得通過。
  • 一輛虎式最多可以單挑多少輛盟軍坦克?魏特曼、卡裡烏斯都靠邊站
    相信很多熟悉二戰史的朋友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魏特曼和卡裡烏斯這兩位最著名的虎式王牌:前者於1944年6月13日在諾曼第的維萊博卡日伏擊英軍裝甲部隊,單車擊毀超過20輛坦克和大量其他車輛,憑藉一己之力打殘英軍一個裝甲營,魏特曼也因此一戰封神;一個多月後的7月22日,卡裡烏斯帶領僚車在馬裡納瓦村向蘇軍一支坦克部隊發起突襲,擊毀17輛蘇軍坦克,其中包括10輛最新式的"史達林"重型坦克!
  • 珍寶島之戰,兩軍激烈爭奪的那輛T-62坦克,後來哪裡去了?
    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在中蘇關係持續惡化的大背景下,蘇軍突然越過邊界線,悍然入侵我國的珍寶島。我軍邊防部隊隨後奮起反擊,經過半個多月的戰鬥,最終擊退了來犯之敵,維護了國家尊嚴和領土安全。但鮮為人知的是,珍寶島之戰曾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兩軍圍繞著一輛坦克,展開了激烈的爭奪。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250輛坦克迎戰1400輛坦克,大戰16天守住高地,戈蘭高地保衛戰!
    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就為我們上演了一場二戰後最大規模的坦克攻防戰,以色列人面對9倍於自己的兵力,7倍於自己的坦克,堅守戈蘭高地16天,也守住了以色列最後的希望。 這場不可思議的戰鬥,至今讓人血脈賁張。
  • 1輛虎式能否打贏100輛94式豆戰車?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結合歷史上的真實戰例,我們可以見識虎式坦克在對戰其他坦克時的強大威力。1943年7月8日庫爾斯克戰役期間,德軍「警衛旗隊」師的施陶德格虎式車組在捷捷列夫諾的阻擊戰中,單車打退了蘇軍由50輛T-34發起的突擊,總計擊毀22輛,消除了這一區域的嚴重危機。施陶德格因為此戰的逆天表現被授予騎士十字勳章。
  • 再晚幾天,300萬蘇軍4萬坦克將踏平德國
    蘇軍西方方面軍和西北方面軍將以105個師,5500輛坦克和5500架戰機,發動對德國普魯士的全面進攻。1940年10月14日,史達林批准了這個作戰計劃。根據計劃,蘇軍將會動員334萬軍隊,32628架飛機,106000門火炮和迫擊炮,370000輛坦克,10679輛裝甲車和91000輛牽引車。還有595000輛汽車。
  • 編制體制調整,開始編組坦克集團軍和機械化軍,蘇軍1942年的準備
    蘇軍抓緊時間進行編制體制調整。首先,為了加強步兵火力,為每個步兵師增加了129支衝鋒鎗和4門迫擊炮。炮兵團由2營制改為3營制,步兵師的火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所有的騎兵師都被編入重新組建的騎兵軍。坦克部隊也進行了大規模整編。為了集中使用坦克,蘇軍在1942年春夏季開始組建坦克軍和坦克集團軍。坦克軍編有3個坦克旅、1個摩步旅、1個偵察營、1個高炮營、1個噴火器營和一些保障分隊。
  • 老兵回憶錄|按F進入坦克
    土地溼軟,路邊溝充滿積水,坦克的行動受到很大限制,很難繞到蘇軍側面進行阻擊。不過,這個地方也不是那麼糟糕,布置在支線道路上的陣地射界開闊,可以直接從公路正面和路側發動反擊。而且,坦克都斜過車身對敵,多少彌補了全車裝甲沒有傾角的缺陷。不過,駕駛員和機電員都非常不喜歡使用這種戰術,因為他倆的艙門很容易被炮管擋住,出了事根本跑不了。
  •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他率40輛坦克瘋狂衝向蘇軍,結局讓人唏噓
    當時在千島群島戰場上,日軍重兵把守要道佔守島,當時島上有8000多日軍把守著,並配備了64輛坦克。當時佔守島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只要把這裡攻下,那麼就能直接向南攻打,相當於一個跳板。到了8月18日,蘇聯紅軍以巡洋艦來攻打佔守島,面對日軍的坦克,由於蘇聯軍隊缺少重武器,因此蘇聯紅軍一度處於被動局面。
  • 坦克殺手京特,一個人摧毀21輛坦克
    我們姑且放下家國情仇,單單來說戰鬥能力這一方面,德國最讓人覺得驚訝的就是它的單兵作戰能力。在第2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後,德國雖然一開始佔據了很大的優勢,但是逐漸地走向了衰落。到了後期德國已經被其他國家摧毀的,遍體鱗傷,想拿出像樣的坦克,顯得有些艱難,在這時候德國軍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制。
  • 鋼鐵雄獅 《坦克世界》十大坦克排名(下)
    虎王坦克擁有二戰德國坦克中威力最大的88毫米加農炮,幾乎可以擊穿同期盟軍所有型號的坦克,而180毫米的炮塔前裝甲卻從來沒有被擊穿。在歷史上,單獨一輛虎王坦克就摧毀了蘇軍13輛IS-2重型坦克和其他各類坦克26輛。而在另一場戰鬥中,則擊毀了65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44個炮兵陣地和15輛其他車輛,具有傲人的戰績。
  • 被遺忘的森諾坦克戰:人類真正的最大坦克交鋒,史達林之子參戰
    為遲滯德軍攻勢,蘇聯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發起大規模反擊。按照傳統說法,蘇軍投入600多輛坦克,德軍也投入500多輛坦克,雙方總數達1200輛。蘇軍號稱擊毀德軍坦克400餘輛,自己也損失相當。但根據後來蘇聯和德國的解密檔案,德軍實際投入坦克大概只有200多輛,蘇軍也只投入了400多輛坦克。
  • 中俄坦克「恩仇錄」:96坦克曾打爆T-72AV
    開賽第一天,中俄坦克就發生了在賽道上相撞的事件,導致中國一輛坦克履帶受損不得不退出比賽進行修理。這並不難理解,畢竟,中俄兩軍可曾經互為對手幾十年,雖然今天「渡盡劫波兄弟在」,但軍人之間,心裡難免還是有點互相不服氣的「疙瘩」的。比賽現在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中國隊的射擊成績在所有參賽隊中佔有很大優勢,但在這場主要比試坦克速度的比賽中,卻不足以挽回96A坦克機動性上的不足。
  • 衛國戰爭中蘇軍用軍犬來對抗德軍坦克
    二戰有很多冷知識,用狗來對抗坦克應該算其中一個。蘇聯方面稱,在整個衛國戰爭中,蘇軍軍犬累計摧毀德軍300多輛坦克。用狗的血肉之軀來對抗鋼鐵坦克,真是不要狗命了!當時,德軍以閃電戰進行攻擊,隆隆的機器聲晝夜不息,3000多輛坦克和眾多的飛機很快將蘇聯逼退了600公裡。蘇聯方面,一則沒有做好準備,很多蘇軍還沒集結就被包圍;二則蘇軍技術裝備不足,有限的武器在戰爭中損壞嚴重。蘇聯不缺人員,也不缺狙擊手,但缺少可以對抗坦克等裝甲的重型武器。戰爭打得異常艱難時,蘇軍就用手榴彈和燃燒瓶,跳上敵人的坦克,與敵人同歸於盡。
  • 冬季戰爭中的父子大戰,芬蘭維克斯6噸坦克大戰蘇聯T—26坦克
    等將來測試完,再決定批量購買哪一種更適合自己的。僅僅三輛輕型小坦克, 芬蘭軍方為每輛坦克花費了8410英鎊,折算今天足足55.7萬英鎊。 看到芬蘭人一臉割肉的表情,維克斯公司也有些過意不去, 於是他們贈送給了芬蘭軍方,兩輛最新研製的維克斯6噸兩棲坦克。
  • 在《紅警2》中,遇到一群光稜坦克,蘇軍陣營該如何防禦呢?
    在《紅色警戒》中,要說,盟軍最強的坦克是什麼的話,玩家們第一時間會聯想到光稜坦克,很多玩家都喜歡造一大批光稜坦克去衝人家,就算你是困難AI也沒用,在面對集群優勢的光稜坦克群時,只有被削的份,那麼,這裡就有個讓人好奇的了,假設你是蘇軍陣營,對面是盟軍陣營,派遣了一群光稜坦克來衝你,你該如何防禦呢?
  • 盟軍口中的「噩夢」坦克,T-34一炮只能打個坑
    「虎」式坦克》的作者伯揚·派瑞特在書中回憶1943年1月12日在羅斯託夫的戰鬥場景。 當時他所屬的第502重坦克大隊4輛「虎」 1在格德斯特中尉指揮下緊急出發去支援第96步兵師,該師陣地在20多輛T-34/76的衝擊下搖搖欲墜。一番交火之後,蘇軍丟下12輛燃燒的T-34向自己的陣地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