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最新獲準300億短融債,今年獲批500億僅次於中信,券商...

2020-12-16 財聯社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券商發債熱度不減,國泰君安300億元短期公司債獲準發行。

7月24日,國泰君安獲準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不超過300億元的短期公司債券。本次債券募集資金將用於滿足公司業務運營需要,調整公司債務結構,償還到期債務,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等用途,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

截至7月24日,國泰君安今年已經獲準發行500億公司債,位列全行業獲批債券規模第二位,僅次於中信證券650億元公司債。目前國泰君安已經發行上市但未到期的債券25隻,累計發行規模890億元。若上述300億短期公司債的第一期債券在今年發行,預計可突破千億。

以董事會預案公告日來看,截至7月24日,今年以來共有27隻券商公司債(包括證券公司債、次級債、公司債)擬發行或部分實施發行,發行規模高達3065億元。

對於券商的發債融資熱情,有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現在市場非常好,融資融券的業務需求量大。而公司發債是有額度的,還是要先增加資本金,才能夠提高發債額度。」

國泰君安獲批發行300億短期公司債

7月24日,國泰君安獲證監會批覆,允許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不超過300億元的短期公司債券。本次短期公司債券將採用分期發行方式,首期發行自同意註冊之日起12個月內完成。

根據國泰君安向上交所提交的募集說明書,本次債券募集資金將用於滿足公司業務運營需要,調整公司債務結構,償還到期債務,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等用途,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

據悉,國泰君安早於2018年5月18日召開的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就發行本次債券的發行規模、期限、利率、發行方式、募集資金用途等事項進行了表決。

本次債券為不超過1年期固定利率債券,首期發行期限不超過1年。而本次債券的票面利率由發行人與主承銷商根據簿記建檔結果確定。

而在之前的4月30日,國泰君安也收到證監會批覆,獲批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不超過200億元的公司債券。本次公司債券採用分期發行方式,首期發行自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之日起12個月內完成;其餘各期債券發行,自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之日起24個月內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7月24日,國泰君安今年已經獲準發行500億公司債,且均為公募債。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國泰君安500億公司債位列全行業獲準發債規模第二位,僅次於中信證券650億元公司債。從單次公司債來看,國泰君安單次300億公司債,也僅次於中信證券500億公司債。

國泰君安上市未到期債券達890億

截至7月24日,國泰君安已經發行上市了25隻債券(證券公司債、短融券、可轉債等),累計發行規模890億元。若上述300億短期公司債的第一期債券在今年發行,預計可突破千億。

其中尤以證券公司債最多,目前共發行了20隻證券公司債,累計發行規模700億元,票面利率在3.05%至4.78%之間。此外,還包括3隻累計規模120億元的短期融資券,以及20億元的可轉債和2.55億元的海外債。

從發行時間來看,國泰君安近兩年發行的債券規模較高,尤其是今年。據財聯社記者統計,在已發行的債券(不區分是否到期)中,國泰君安2017年-2019年分別發行了規模340億元、306億元、426.55億元的債券;而今年截至7月24日,國泰君安已經發行了440億元的債券,均超過了前三年的全年發債規模。

從到期時間來看,截至7月24日,國泰君安2020年、2021年即將到期的債券累計規模分別為204億元、193億元。

對於券商發債的熱情,投行人士何南野曾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券商目前都有擴充資本金、補充流動資金的需求,定增與發債是最為簡單的工具與策略。今年以來券商積極發債、定增補血,一是券商對資本市場未來走勢積極樂觀,有動力補充資本金加速未來業務擴張。二是當前利率處於較低的階段,流動性相對寬鬆,是較好的發債和定增融資時機。三是隨著科創板的深入和創業板註冊制的推進,資本中介業務越發成為券商的核心業務,對於券商而言,補充資本金、夯實資本實力是提升未來競爭力的核心。

今年券商預發債規模超過3000億

以董事會預案公告日來看,截至7月24日,今年以來共有27隻券商公司債(包括證券公司債、次級債、公司債)擬發行或部分實施發行,發行規模高達3065億元。

其中,中信建投90億元公司債、西部證券40億元公司債、招商證券250億元公司債、海通證券200億元公司債、國金證券80億元公司債、中信證券150億元公司債已經實施。

此外,雖然有些券商的公司債的董事會預案公告日在2018年、2019年,但仍在今年上半年陸續發行,這部分公司債的發行總規模為902億元,其中442億元公司債已經實施。

除了上述A股上市券商外,中金公司近期也在發行公司債。6月17日,中金公司發布了今年第三期公司債的募集書,本期債券發行規模為不超過22億元,品種分別為6年期和7年期。

對於券商密集發債融資,有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現在市場非常好,融資融券的業務需求量大。而公司發債是有額度的,還是要先增加資本金,才能夠提高發債額度。」

財聯社記者7月11日曾聯繫國泰君安、招商證券、申萬宏源等多家券商,對方均表示公司資金充裕,距離淨資本金四倍的兩融規模「天花板」遠未觸及,兩融額度充足。

西南證券認為,證券公司盈利模式正發生深刻變革,從過去的通道業務向以資本中介業務、自營業務和股權投資等為代表的資本業務模式轉型。資本實力已成為證券公司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構建核心競爭力及差異化競爭優勢、增強風險管理能力的關鍵。

中信建投證券測算,預計在再融資等相關規則優化之下,2020年直接融資市場將得到長足的發展,證券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將得到顯著改善。中性假設2020年證券業再融資主承銷金額為1.8萬億元,費率為0.8%,那麼全年可貢獻收入144億元,相當於2019年證券業營業收入的4.11%。全年來看,頭部券商發展空間仍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新設10家營業部 國泰君安打的什麼牌?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 王玉玲 國泰君安近日公告公司獲批新設10家營業部,引發行業關注。近年來該公司營業網點數量已經穩居行業前列,如今還要繼續擴張?近日,國泰君安證券公告稱,收到上海證監局核准公司設立10家證券營業部的批覆,獲準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嘉興市、廣東省廣州市、四川省成都市、重慶市、吉林省長春市、安徽省合肥市、河北省石家莊市、貴州省貴陽市和山西省太原市各設立 1 家C型證券營業部。
  • 華泰證券三月份淨利潤覆蓋中信證券與國泰君安之和
    滬深300、上證綜指走勢低迷,創業板、中小板、深證成指在本月前三周震蕩上漲。由於資金面收緊、次新股重挫等因素,月末行情出現了較大調整。最終,3月份創業板指下跌1.03%,深證成指微漲0.40%,中小板指上漲1.81%,滬深300微漲0.09%,上證綜指下跌0.59%。  不過,券商3月份並未陷入低迷,業績顯出濃濃暖意。
  • 國泰君安敲定同業競爭解決方案 上海證券百億增資「易主」百聯集團
    交易方案中,上海證券新增註冊資本27.16億元,其中,百聯集團和上海城投分別認繳26.63億和0.53億元。增資完成後,百聯集團、上海城投、國泰君安、上海國際集團和上海上國投分別持股50%、1%、24.99%、7.68%和16.33%。
  • 券商系第14張公募基金管理牌照獲批 多家券商仍在排隊申請
    《證券日報》記者翻閱證監會網站後發現,在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審批表中,國泰君安資管申請材料的接收日為2020年8月14日。這意味著,從遞交資料到獲批,國泰君安資管用時不到5個月時間,就成功獲批公募基金牌照。而此次獲批,距離上次中泰證券獲批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已過去3年之久。
  • 龔德雄出任國泰君安資管董事長
    國泰君安資管作為規模超過5000億的券商資管子公司,去年經歷了首席執行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官章飈及部分骨幹離開、今年又逢董事長顧頡辭職,在其他券商大力拓展資管業務的發展期面臨調整,所幸規模和收入排名雖有所下降但至少保住了前五。
  • 中信證券45億蓋樓上熱搜,或成深圳灣區新地標,這些券商堪稱「券業...
    本次非新建大樓,而是中信證券2014年就計劃在深圳灣總部基地建設的中信金融中心項目,2016年已經開工建設。據悉,中信金融中心項目為雙子樓,包括一幢帶豪華公寓和辦公室的300米高大廈、一幢帶服務式公寓和酒店的200米高大廈以及一幢帶酒店和商業設施的裙樓。
  • 中信摩根大通正面PK 131家券商如何應戰國際投行?
    中信證券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9年全年營收431.77億元,同比增長16%;淨利122.88億元,同比增長30.86%;而最新季報顯示,2019年四季度,而多數券商,仍難闖進年營收50億的大關。
  • 國泰君安迎來解禁期 實控人早有延長鎖定期公開承諾
    來源:券商中國又一家券商大股東限售股將解禁,這次是國泰君安證券。以最新收盤價估算,本次解禁市值合計達到456.76億元,而公司當前流通市值為776.67億元,這意味著,本次解禁將為全市場增加流通市值58.81%。在本次解禁前,國泰君安已在2016年6月27日進行過一次解禁,當時解禁股份為32.49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2.61%。
  • 30家上市券商業績曝光!龍頭券商位次初定 中信、海通、華泰、國君...
    龍頭券商位次初定 中信、海通、華泰、國君暫居前四】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至2月初,共有30家A股上市券商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或者業績快報,半數券商歸母淨利潤增幅在1倍以上,其中5家增幅超3倍,全行業業績整體向好,僅1家券商歸母淨利潤可能同比下滑。
  • 2017年券商基金託管座次排定:國泰君安公募託管規模第一;招商公...
    券商也盯住機構客戶大發展的戰略機遇,積極優化資產託管外包業務為基礎的PB業務綜合服務體系。券商中國記者從已公布的券商年報中發現,2017年券商在基金託管領域的市場格局已經落定。國泰君安託管公募基金規模 538 億元,在證券公司中排名第 1 位;招商證券公、私募基金託管家數排名第1。
  • 新天科技定增7.7億布局智慧水務 國泰君安等四大券商旗下公司...
    新天科技定增7.7億布局智慧水務 國泰君安等四大券商旗下公司「搶籌」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27 21
  • 券商營業部逼近10000家 論數量銀河稱霸、市佔率當屬華泰
    國泰君安、申萬宏源(000166,股吧)(不包括申萬宏源西部)均有302家證券營業部,並列行業第二。方正證券(601901,股吧)、海通證券(600837,股吧)、中信證券、廣發證券(000776,股吧)、安信證券、國盛證券和華泰證券均位列前十。截至2016年末,共29家券商正在運營的營業部數量超過百家。
  • 百強龍虎榜營業部最新出爐 華泰、中信、國君霸佔前三
    按百億營業部數量計算,華泰證券、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佔據前三,而且過去三年,也一直是上述三家券商雄踞百強營業部榜單的前三名。龍虎榜的前十又有新變化,分別是,東方財富證券拉薩團結路第二證券營業部、東方財富證券拉薩東環路第二證券營業部、中信證券上海溧陽路證券營業部、國泰君安證券上海江蘇路證券營業部、興業證券陝西分公司、華鑫證券上海分公司、中國銀河證券紹興證券營業部、國泰君安證券南京太平南路證券營業部、華鑫證券湖州勞動路浙北金融中心證券營業部和國盛證券寧波桑田路證券營業部。
  • 2016投行競爭力:中信建投 、中信證券與國泰君安成三雄
    中信證券(600030.SH)與國泰君安(601211.SH)亦在兩項排行榜中位列前3,前者募資總額5335.63億元,項目共有381家;後者募資總額4710.64億,項目有420家;三家券商在2016年成為「投行三雄」。  具體而言,中信建投雙項第一主要歸功於「債券」業務。
  • 2019券業IT投入突破200億!國君華泰中信均超10億,新評價標準下東財...
    同比之下,2018年IT投入平均數為12903萬元,總金額為126.45億;2017年IT投入平均數為11644萬元,總金額為111.78億元。分數據來看,國泰君安(12.39億)、華泰證券(12.02億)、中信證券(11.39億)三家券商當年IT投入均突破10億元。
  • 龍頭券商業績向好 機構稱中信和華泰至少還有40%左右的空間
    周一,東北證券發表最新研究觀點認為,目前大部分券商股一直都未脫離基本面,板塊估值處於近五年中樞。從2019動態市淨率來看,中信和華泰目前只有1.66和1.52倍的PB,至少還有40%左右的空間。2月營收排名前三的券商為中信證券(18.3億)、國泰君安(18.0億)和海通證券
  • 國泰君安董事長楊德紅將離職,曾帶領實現「A+H」上市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楊董的過往經歷雖然與券商交集不多,不是土生土長的券商人,但是在國泰君安期間,主導推動國泰君安A+H上市,補短板,充實了公司資本實力。」一位國泰君安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2014年去往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一位國泰君安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楊董的過往經歷雖然與券商交集不多,不是土生土長的券商人,但是在國泰君安期間,主導推動國泰君安A+H上市,補短板,充實了公司資本實力。他也提煉出了《國泰君安共識》,確立了國泰君安的價值導向,奠定了公司內部的『基本法』,管理能力上有獨到之處。
  • 國泰君安擬掛牌轉讓國聯安基金51%股權 或意在為申請公募鋪路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國泰君安證券於8月2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該券商擬通過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51%股權。   據公告,如此次轉讓完成後,國泰君安證券將不再持有國聯安基金的股權。
  • 8個月跌去2萬億,券商資管猛烈去通道,華泰東方資管業績領先
    券商中國記者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梳理, 截至2017年11月底,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規模為16.96萬億元,較今年三季度末的17.37萬億下降約4100億,較今年一季度末的18.77萬億縮水了約1.81萬億元。
  • 頭部券商雄踞第一方陣 中小機構搶奪增量蛋糕
    此外,國金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均承銷了19家企業的IPO,市場份額相同,競爭非常激烈。今年,大小券商承銷數量均有明顯變化,在IPO大發展階段,券商投行陣營始終發生明顯變化,排名戰廝殺猛烈。如國信證券、東興證券等機構,市場份額流失較為嚴重,其中,國信證券降幅比較明顯,廣發證券因此前投行業務遭遇重罰,市場份額也縮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