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券商發債熱度不減,國泰君安300億元短期公司債獲準發行。
7月24日,國泰君安獲準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不超過300億元的短期公司債券。本次債券募集資金將用於滿足公司業務運營需要,調整公司債務結構,償還到期債務,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等用途,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
截至7月24日,國泰君安今年已經獲準發行500億公司債,位列全行業獲批債券規模第二位,僅次於中信證券650億元公司債。目前國泰君安已經發行上市但未到期的債券25隻,累計發行規模890億元。若上述300億短期公司債的第一期債券在今年發行,預計可突破千億。
以董事會預案公告日來看,截至7月24日,今年以來共有27隻券商公司債(包括證券公司債、次級債、公司債)擬發行或部分實施發行,發行規模高達3065億元。
對於券商的發債融資熱情,有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現在市場非常好,融資融券的業務需求量大。而公司發債是有額度的,還是要先增加資本金,才能夠提高發債額度。」
國泰君安獲批發行300億短期公司債
7月24日,國泰君安獲證監會批覆,允許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不超過300億元的短期公司債券。本次短期公司債券將採用分期發行方式,首期發行自同意註冊之日起12個月內完成。
根據國泰君安向上交所提交的募集說明書,本次債券募集資金將用於滿足公司業務運營需要,調整公司債務結構,償還到期債務,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等用途,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
據悉,國泰君安早於2018年5月18日召開的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就發行本次債券的發行規模、期限、利率、發行方式、募集資金用途等事項進行了表決。
本次債券為不超過1年期固定利率債券,首期發行期限不超過1年。而本次債券的票面利率由發行人與主承銷商根據簿記建檔結果確定。
而在之前的4月30日,國泰君安也收到證監會批覆,獲批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不超過200億元的公司債券。本次公司債券採用分期發行方式,首期發行自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之日起12個月內完成;其餘各期債券發行,自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之日起24個月內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7月24日,國泰君安今年已經獲準發行500億公司債,且均為公募債。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國泰君安500億公司債位列全行業獲準發債規模第二位,僅次於中信證券650億元公司債。從單次公司債來看,國泰君安單次300億公司債,也僅次於中信證券500億公司債。
國泰君安上市未到期債券達890億
截至7月24日,國泰君安已經發行上市了25隻債券(證券公司債、短融券、可轉債等),累計發行規模890億元。若上述300億短期公司債的第一期債券在今年發行,預計可突破千億。
其中尤以證券公司債最多,目前共發行了20隻證券公司債,累計發行規模700億元,票面利率在3.05%至4.78%之間。此外,還包括3隻累計規模120億元的短期融資券,以及20億元的可轉債和2.55億元的海外債。
從發行時間來看,國泰君安近兩年發行的債券規模較高,尤其是今年。據財聯社記者統計,在已發行的債券(不區分是否到期)中,國泰君安2017年-2019年分別發行了規模340億元、306億元、426.55億元的債券;而今年截至7月24日,國泰君安已經發行了440億元的債券,均超過了前三年的全年發債規模。
從到期時間來看,截至7月24日,國泰君安2020年、2021年即將到期的債券累計規模分別為204億元、193億元。
對於券商發債的熱情,投行人士何南野曾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券商目前都有擴充資本金、補充流動資金的需求,定增與發債是最為簡單的工具與策略。今年以來券商積極發債、定增補血,一是券商對資本市場未來走勢積極樂觀,有動力補充資本金加速未來業務擴張。二是當前利率處於較低的階段,流動性相對寬鬆,是較好的發債和定增融資時機。三是隨著科創板的深入和創業板註冊制的推進,資本中介業務越發成為券商的核心業務,對於券商而言,補充資本金、夯實資本實力是提升未來競爭力的核心。
今年券商預發債規模超過3000億
以董事會預案公告日來看,截至7月24日,今年以來共有27隻券商公司債(包括證券公司債、次級債、公司債)擬發行或部分實施發行,發行規模高達3065億元。
其中,中信建投90億元公司債、西部證券40億元公司債、招商證券250億元公司債、海通證券200億元公司債、國金證券80億元公司債、中信證券150億元公司債已經實施。
此外,雖然有些券商的公司債的董事會預案公告日在2018年、2019年,但仍在今年上半年陸續發行,這部分公司債的發行總規模為902億元,其中442億元公司債已經實施。
除了上述A股上市券商外,中金公司近期也在發行公司債。6月17日,中金公司發布了今年第三期公司債的募集書,本期債券發行規模為不超過22億元,品種分別為6年期和7年期。
對於券商密集發債融資,有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現在市場非常好,融資融券的業務需求量大。而公司發債是有額度的,還是要先增加資本金,才能夠提高發債額度。」
財聯社記者7月11日曾聯繫國泰君安、招商證券、申萬宏源等多家券商,對方均表示公司資金充裕,距離淨資本金四倍的兩融規模「天花板」遠未觸及,兩融額度充足。
西南證券認為,證券公司盈利模式正發生深刻變革,從過去的通道業務向以資本中介業務、自營業務和股權投資等為代表的資本業務模式轉型。資本實力已成為證券公司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構建核心競爭力及差異化競爭優勢、增強風險管理能力的關鍵。
中信建投證券測算,預計在再融資等相關規則優化之下,2020年直接融資市場將得到長足的發展,證券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將得到顯著改善。中性假設2020年證券業再融資主承銷金額為1.8萬億元,費率為0.8%,那麼全年可貢獻收入144億元,相當於2019年證券業營業收入的4.11%。全年來看,頭部券商發展空間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