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泉戈壁深處的東風航天城內,11名已執行過飛天任務的中國航天員畫像已掛在問天閣外。他們是探索太空的英雄,他們是中國民族的驕傲。
接下來,小編將為您一一揭秘,這些航天英雄們「飛天」背後的故事。
楊利偉滿臉鮮血出艙
楊利偉,1965年生。2003年10月15日,駕駛神舟五號飛船,成功完成飛天任務。
有網友發帖稱,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我國首位「太空人」、航天員楊利偉是滿臉鮮血地打開艙門的。對此,擔任神舟飛船應急救生分系統主任設計師的李頤黎教授表示,楊利偉在出艙時確實受了傷。當時飛船落地時有一定衝擊,楊利偉忘記取下戴在頭上的耳麥,被耳麥的稜角劃傷嘴角,「劃破了皮而已,出血並不多」。
<img src="https://pimage.cqcb.com/d/file/wenshi2/dalishi/2019-03-22/916681d7a1f662c4c4aab5d28b40
費俊龍駕機途中曾遭遇斷油危機
費俊龍,1965年生。2005年10月12日,駕駛神舟六號飛船,成功完成飛天任務。
費俊龍透露,「有一次,我在飛行過程當中,油耗燈提前亮了,我就判斷油量有問題。這時候我就邊報告,邊往回走,當時(地面)指揮員判斷是不是電路故障,讓我按規定路線在正常空域裡面下降,完了以後再下來。因為要經過內層空域,機場是內層空域,從外層空域回來的時候,下降到一定高度才能從內層空域下面通過,當時我想,如果這樣下來,假如真是沒有油,有可能就回不了機場。根據自己的判斷,我立刻請示,按空滑迫降路線回來。最後,我安全落地以後,機械師一檢查,果真是沒有油了。如果不是按照空滑迫降下來,如果中間我再加油門,到不了地面就沒油了,後果不堪設想。」
聶海勝曾與死神擦肩而過
聶海勝,1964年生。2005年10月12日駕駛神舟六號飛船,2013年6月11日駕駛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完成飛天任務。
1989年6月12日,聶海勝開始改裝後第一次駕駛某型殲擊機單飛。第二天,他就遇上了事故。那天,正當他準備飛向4000多米的高空時,只聽座艙外「砰」的一聲爆響,發動機停車了。瞬間,飛機轉速、高度下降,艙內溫度急劇升高。他一邊鎮定地向地面報告,一邊試圖排除故障。所有的辦法都嘗試過了,飛機還在下墜。這時,地面指揮同意他跳傘。但聶海勝還想做一做努力,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把飛機開回來。他試著讓飛機滑行,但因距離太遠沒有成功。此時,飛機距離地面只有四五百米,急速下降的飛機帶來巨大的超重過載,動一下都很困難。最後,他不得不按下了彈射開關,此時他已出現了瞬間黑視,什麼也不知道了。等他睜開眼,自己已落在了稻田裡,飛機摔在了離自己一百多米遠的山溝裡,扎進土裡十幾米深,著火爆炸了……事故後的第27天,聶海勝重返藍天。後來經查明,事故原因是由於發動機壓縮器上的葉片出了機械故障。鑑於聶海勝以良好的心理素質沉著冷靜處置險情,想盡一切辦法挽救飛機的勇敢精神,部隊黨委為他記了三等功。
翟志剛太空遭遇誤報火警
翟志剛,1966年生。2008年9月25日駕駛神舟七號飛船,成功完成飛天任務。
翟志剛介紹,從軌道艙打開艙門的過程中,在返回艙內值班的航天員景海鵬突然報告「軌道艙火災」,這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但是大家依舊鎮定自若地按照程序操作,抱著必須要完成中國人第一次從自己的宇宙飛船中進行太空行走的信念,在他與另一名航天員劉伯明的合作下,終於實現了太空行走的願望。翟志剛事後發現,軌道艙火災報警其實是一次誤報。
景海鵬太空中四天四夜沒合眼
景海鵬,1964年生。2008年9月25日駕駛神舟七號飛船,2012年6月16日駕駛神舟九號飛船,成功完成飛天任務。2016年10月17日駕駛神舟十一號飛船,第三次進入太空。
景海鵬透露,在神舟九號飛船13天的太空飛行中,他有兩次48小時沒有睡覺。一次是在飛船入軌後的兩天裡,他幾乎沒有閉眼,為首次進入天宮作充分準備;第二次是在返回前的48小時,他也沒有睡覺,而是組織乘組重溫飛行指南,互相提問,做到不留一絲隱患,確保任務開端良好、結局完美。
劉伯明駕戰鬥機兩次遇險
劉伯明,1966年生。2008年9月25日駕駛神舟七號飛船,成功完成飛天任務。
劉伯明的父親說,兒子在飛「殲八」戰鬥機那幾年,曾經遇到兩次驚心動魄的事。第一次是飛機攔截回來時,在3000米的高空,被一隻鷹撞了右機翼,往右機翼一看,發現撞了一個大洞,把炮彈艙露了出來,幸虧對飛機沒有太大的影響,得以平安返回。還有一次,劉伯明奉命上去看天氣情況,當時天氣不太穩定,起飛後能見度很差,地面的風逐漸增強,飛機因為地面風大在空中待了50分鐘。由於起飛前估計也就是四五十分鐘,所以飛機的油不是很多,只好在空中用最省油的方式飛行,但是無法正常著陸。最後決定調頭強行著陸,最後飛機是斜著落下來的,著陸後嚇得劉伯明出了一身冷汗。現在,每當提起此事,全家人都感到後怕。
劉旺參加「招飛」曾遭母親反對
劉旺,1969年生。2012年6月16日駕駛神舟九號飛船,成功完成飛天任務。
劉旺的飛行員道路經歷了一番波折。當年高中「招飛」,劉旺報名體檢合格。不過,劉旺母親劉翠蓮卻不贊成,怕兒子入伍後將來找不到對象。母親的反對讓劉旺很難過,還好當時的班主任王志宏支持他,王老師兩次上門做劉母的思想工作,最終劉旺母親被說服了,同意劉旺去當兵。末了,劉母還不忘交待一句:「王老師,他對象的事兒就包給你了。」
劉洋出艙面色紅潤並非化妝
劉洋,1978年生。2012年6月16日駕駛神舟九號飛船,成功完成飛天任務。
「神九」返回艙從著陸到三名航天員出艙前後歷時近一小時,出艙後的劉洋面色紅潤,因此有人猜測劉洋在出艙前是不是在返回艙裡化了妝。對此劉洋作了澄清:「臉之所以紅並不是因為上了胭脂,而是因為返回艙裡實在太熱了。」原來,出於保障航天員健康的考慮,返回艙著陸後劉洋等三人必須在艙內對地球環境進行四十分鐘的再適應。
張曉光太空中「掄」聶海勝
張曉光,1966年生。2013年6月11日駕駛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完成飛天任務。
張曉光是飛行乘組的「開心果」。15天太空飛行中,他經常「別出心裁」體會失重環境的奇妙樂趣:把指令長聶海勝「掄起來」轉兩圈,在「天宮」裡面飛著追逐巧克力吃……
王亞平「太空授課」
王亞平,1980年生。2013年6月11日駕駛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完成飛天任務。
2013年6月20日上午,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聶海勝、王亞平和張曉光在天宮一號上為地面上的學生上了一節失重條件下的基礎物理課,由女航天員王亞平擔任主講。王亞平演示了五個項目,包括測量聶海勝的質量、微重力環境下單擺運動和陀螺的運動,以及製作水膜和水球展示液體表面張力。在地面上,有8萬所學校、6000萬學生和數億觀眾通過現場直播觀看了300多公裡高空中的這節課。
陳冬因楊利偉進入航天員隊伍
陳冬,1978年生。2016年10月17日駕駛神舟十一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
陳冬透露,自己25歲時分配到飛行部隊,有一天飛行歸來看直播,楊利偉出徵時穿著航天服的身影那麼雄壯。當時真是熱血澎湃:這才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後來聽說他和自己一樣,飛的都是強擊機,心裡不由一動:有一天自己會不會當航天員?沒想到,第二年,我國就開始選拔第二批航天員了。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