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茶葉分類》國家標準,明確以加工工藝和產品特性為主,結合鮮葉原料、茶樹品種、生產地域進行分類的原則,將我國的茶葉產品分為綠茶、紅茶、白茶、黃茶、烏龍茶、黑茶和再加工茶。古往今來,大凡講究品茗情趣的人,都注重品茶韻味,崇尚意境高雅,強調「壺添品茗情趣,茶增壺藝價值」。愛茶之人,也必愛茶器,認為好茶好壺,猶似紅花綠葉,相映生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滋於水,水藉於器」,好的茶器可以增加茶的儀式感和趣味感。每一種茶具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性格,不同茶、不同水、不同茶具和不同的衝泡手法,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對一個愛茶人來說,不僅要會選擇好茶,還要會選配好茶具。要衝泡好一壺好茶,你要了解每種茶性,再搭配一套合適的茶具,自然會泡出好茶。因為茶和茶具關係非常密切,好茶必須選用好茶具,這樣才能衝泡出鬱香甘醇的茶水,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不同的茶與茶具的選配。
綠茶類
綠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即將鮮葉經過攤晾後直接下到二三百度的熱鍋裡炒制,以保持其綠色的特點;因其葉片及湯呈綠色,故名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等特點;有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等種類。
泡名優綠茶,選用透明無花紋、無色彩、無蓋水晶玻璃杯,可以觀看茶形和湯色,是一種視覺的享受,例如茶幹扁形的綠茶用高直筒玻璃杯,毛尖類的綠茶用寬身筒玻璃杯。另外也可以白瓷、青瓷、青花瓷無蓋杯來泡綠茶。
單人用具,夏秋季可用無蓋、有花紋或冷色調的玻璃杯;春冬季可用青瓷、青花瓷等各種冷色調瓷蓋杯。多人用具,宜用青瓷、青花瓷、白瓷等各種冷色調茶壺和杯具。
紅茶類
紅茶是一種經過發酵製成的茶,有小種紅茶、功夫紅茶、紅碎茶三種。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而且萎凋,使鮮葉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然後發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分溶於水,一部分不溶於水,而積累在葉片中,從而形成紅湯、紅葉。因其葉片及湯呈紅色,故名紅茶。中國著名的紅茶有安徽祁紅、雲南滇紅、湖北宜紅、四川川紅等品種。
泡紅茶首選為紫砂壺,因為紫砂壺透氣性能好,用紫砂壺泡茶不易使茶葉變味,容易把紅茶的香味衝泡出來。另外也可以選擇白瓷、骨瓷和白底花瓷等瓷器來泡紅茶,能使紅茶的湯色清晰。例如英國的下午茶,用骨瓷的茶壺和茶杯泡紅茶,茶湯紅潤,茶韻悠長,他們飲用習慣加奶或加糖,其味濃鬱可口,回味無窮。
條紅茶:紫砂(杯內壁上白釉)、白瓷、白底紅花瓷、各種紅釉瓷的茶壺和杯具、蓋杯、蓋碗。 紅碎茶:紫砂(杯內壁上白釉)以及白、黃底色描橙、紅花和各種暖色瓷的咖啡壺具。
黃茶類
黃茶屬於發酵茶類,在制茶過程中,經過悶堆渥黃,因而形成黃葉、黃湯,故名黃茶;分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三類。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黃芽等種類。
泡黃茶,首選透明無花紋、無色彩、無蓋的高直筒水晶玻璃杯,有利於茶葉的舒展;因為黃茶是一種具有高觀賞性的茶,黃茶在熱水的衝泡下慢慢舒展開來,芽尖朝上,蒂頭下垂,在水中忽升忽降,時沉時浮,經過「三浮三沉」之後,最後豎立於坯底,隨水波晃動,碧波黃芽,相映成趣,美奐絕倫。另外也可以選擇奶白瓷、黃釉顏色瓷和以黃、橙為主色的五彩壺杯具、蓋碗和蓋杯來衝泡黃茶。
白茶類
白茶是一種不經發酵,亦不經揉捻的茶,具有天然香味,分大白、水仙白、山白等類,故名白茶。白茶是中國的特產,主要是通過萎凋、乾燥製成的,其外形、香氣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加工時不炒不揉,只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曬乾或用文火烘乾,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種類,其中以銀針白毫,最為名貴,特點是滿披白色茸毛,並帶銀色花澤,湯色略黃而滋味甜醇。
泡白茶首選透明無花紋、無色彩、無蓋的高直筒水晶玻璃杯,其杯中的景觀使人趣味橫生。因為白茶獨具形、色、質、趣等特點,是中國名茶絕無僅有的,在杯中衝泡,即出現白雲疑光閃,滿盞浮花乳,芽芽挺立,蔚為奇觀,品嘗泡飲,別有風味,回味無窮。另外也可以用白瓷、黃泥炻器壺杯或用反差極大且內壁有色的黑瓷,以襯託出白茶的白毫。
青茶類
青茶又叫烏龍茶,是一類介於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即製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它既有綠茶的鮮爽,又有紅茶的濃醇。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大致可分為:巖茶系列(大紅袍)、鐵觀音、鳳凰單樅、臺灣烏龍茶等種類。
如衝泡巖茶(大紅袍)、鐵觀音、臺灣烏龍茶,宜用純原礦朱泥壺,因朱泥壺含鐵量頗高,具有導熱性能好,能發茶色、能發茶香、能發韻味。若衝泡鳳凰單叢茶,則宜選用潮州楓溪的紅泥壺,用朱泥壺、紅泥壺高溫水就能把茶裡的高沸點芳香物質衝泡出來,這也是巖韻、山韻所在的原因。
另外,輕發酵及重發酵類青茶,使用白瓷及白底花瓷壺杯具或蓋碗、蓋杯;半發酵及輕焙火類青茶,使用朱泥或灰褐系列炻器壺杯具;半發酵及重焙火類青茶,使用紫砂壺杯具。
黑茶類
黑茶原來主要銷往邊區,原料粗老,加工時堆積發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黑茶類有普洱茶、茯磚、米磚、六堡等;普洱茶又分為生普、熟普;生普性味接近綠茶,屬後發酵茶;熟普是全渥堆發酵茶。
黑茶採用功夫茶衝泡法,以紫砂壺加瓷杯的組合最為適宜。紫砂多含氣隙,有助於提升茶湯的香氣和口感,紫砂壺衝泡也有助於掌握泡製時間。瓷杯飲用有助於觀察茶汁色澤,也便於清洗。公道杯則以透明玻璃杯為佳,便於觀賞湯色。
加工類茶,以各種毛茶或精製茶再加工而成的稱為再加工茶,包括花茶、緊壓茶,萃取茶、香味果味茶、藥用保健茶及含茶飲料等。
花茶類
花茶,又名香片,利用茶善於吸收異味的特點,將有香味的鮮花和新茶一起悶,茶將香味吸收後再把乾花篩除,製成的花茶香味濃鬱,茶湯色深,深得偏好重口味的中國北方人喜愛。花茶主要以綠茶、紅茶或者烏龍茶作為茶坯、配以能夠吐香的鮮花作為原料,採用窨制工藝製作而成的茶葉。根據其所用的香花品種不同,分為茉莉花茶、玉蘭花茶、桂花花茶、珠蘭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產量最大。
泡花茶,最適合用蓋碗(三才杯),如青瓷、青花瓷、鬥彩、五彩等品種的蓋碗、蓋杯、壺杯套具。花茶是集茶味與花香於一體,茶入花香,花添茶味,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濃鬱爽口的茶味,又有鮮靈芬芳的花香。用蓋碗衝泡品飲,花香襲人,甘芳滿口,令人心曠神怡。
花草茶類
花草類茶,也稱藥用保健茶,是利用植物的花、花蕾、果實、根、莖、葉、草等,在藥性沒有衝突的情況下可按需求任意選用和搭配。將藥物與茶葉配伍,製成藥茶,以發揮和加強藥物的功效,利於藥物的溶解,增加香氣,調和藥味。衝泡花草茶宜選用耐高溫玻璃壺、瓷壺,因有些花草類植物需要高溫或加溫,而耐高溫玻璃壺可直接放在火上加溫。
只有將茶具的功能、質地、色澤三者諧調,才能選配出完美的茶具。茶具質地主要是指密度而言。根據不同茶葉的特點,選擇不同質地的茶具,才能相得益彰。茶器色澤的選擇是指外觀顏色的選擇搭配,其原則是要與茶葉相配,茶具內壁以白色為好,能真實反映茶湯色澤與明亮度,並應注意主茶具中壺、盅、杯的色彩搭配,再輔以船、託、蓋置,力求渾然一體,天衣無縫。
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愛茶之人,懂選好茶,須知茶性,搭配好茶具,加之靜心泡茶,才能泡出一杯茶的色香味形韻。
如果你對文章有不同的觀點,可以在下面留言評論;喜歡我分享的文章,可以互相「點讚+關注」,你的關注是對我的鼓勵,也是促進我進步的原動力。
免責聲明: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