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直門外大街輔路道路大修工程通過竣工驗收,自北展東馬路至白石新橋段,約1.7公裡範圍內,南北雙向增設非機動車道,結束了西外大街無非機動車道的歷史。
動物園門前有了騎行「紅毯」
今日記者來到北京動物園門前輔路時,這條鋪了「紅毯」的自行車道上,零星點綴著黃色落葉,十分漂亮。這條自行車道與機動車道之間,通過人行步道隔離開,騎行不再受幹擾。過去,市民在西外大街騎行可沒這麼痛快。
早在2001年,西外大街改擴建時,以城市快速路設計,東起西直門橋,西至白石新橋,全長約2.53公裡。其中,北展東馬路至白石橋未設置非機動車道,過境非機動車需繞行南側的西外南路,使該路成為北京第一條禁止非機動車通行的道路。
「這條路由於無非機動車道,騎行人需要與機動車混行,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同時降低了沿路北京動物園、北京展覽館、北京天文館等文化體育旅遊場所的可達性。」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工程管理科周先奉介紹,為進一步優化綠色出行環境、提升慢行交通出行品質,今年7月22日啟動了西外大街輔路大修工程,利用凌晨施工降低對沿線交通影響。
壓縮機動車道部分路段改單行
在繁忙的西外大街上擠出非機動車道並不容易。記者在沿線看到,工程採取了壓縮機動車道、部分橋區路段機動車改單行等多項措施。
在北京展覽館門前,展覽館立交橋東橋至西橋北段200米道路上,過去內側雙向兩車道改為西向東單向行駛,最外側增加了一條非機動車道。「在保證機動車負荷度及公交系統服務範圍不縮減的前提下,局部壓縮機動車道,通過優化交通組織為慢行服務。」北京市政路橋市政集團三公司項目負責人嚴磊介紹。
西外大街超寬人行步道在大修中進行了「瘦身」。「在保證人行步道達到2.5米寬標準基礎上,在展覽館立交橋西橋至白石新橋段,通過適度縮減步道寬度、壓縮機動車道的方式,在南北輔路雙向增設了非機動車道。」嚴磊介紹,非機動車道寬度均在2.5米以上,實現了西直門橋至白石新橋全線非機動車道的連貫。
此外,在立交橋區機非交叉位置,以及北京動物園門口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事故高發地區,鋪設了彩色鋪裝,西外大街全線非機動車道施劃自行車標識165個,保障非機動車出行路權。
全線無障礙通行設施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西外大街無障礙出行品質也通過大修工程得到提升。
過去市民在道路上行走,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檢查井設在步道和車道之間,通常會讓步道形成一個圓弧狀缺口,不僅影響美觀,行人注意力不集中還會踩空摔倒。針對此種情況,工程中對西外大街沿線8處檢查井增設了鑄鐵蓋板,彌補缺口,在確保通行安全同時,增加了步道有效通行寬度。
同時,對全線步道缺失及寬度不足的地方進行改造加寬,梳理全線無障礙系統,對影響行人通行的障礙物進行了挪移,並完善了盲道。記者在白石新橋南北兩側樓梯臺階看到,新建坡道解決了自行車上下臺階推行的問題。
相關新聞:
北京2094個停車位給自行車道騰地兒
近日,為充分保障自行車路權,北京市2094個侵佔慢行系統的道路停車位已全部完成整改。通過採取單側停車、縮減機動車道、車位內嵌等方式,確保自行車道至少保證2.5米的寬度。
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今後新增道路電子收費車位將事先進行審查,滿足非機動車道寬度才可設置。
(原標題:西外大街終於有專門的自行車道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孫宏陽
流程編輯:u00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