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外大街有專門的自行車道了!動物園門前有了騎行「紅毯」

2020-12-09 北晚新視覺網

今日,西直門外大街輔路道路大修工程通過竣工驗收,自北展東馬路至白石新橋段,約1.7公裡範圍內,南北雙向增設非機動車道,結束了西外大街無非機動車道的歷史。

動物園門前有了騎行「紅毯」

今日記者來到北京動物園門前輔路時,這條鋪了「紅毯」的自行車道上,零星點綴著黃色落葉,十分漂亮。這條自行車道與機動車道之間,通過人行步道隔離開,騎行不再受幹擾。過去,市民在西外大街騎行可沒這麼痛快。

早在2001年,西外大街改擴建時,以城市快速路設計,東起西直門橋,西至白石新橋,全長約2.53公裡。其中,北展東馬路至白石橋未設置非機動車道,過境非機動車需繞行南側的西外南路,使該路成為北京第一條禁止非機動車通行的道路。

「這條路由於無非機動車道,騎行人需要與機動車混行,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同時降低了沿路北京動物園、北京展覽館、北京天文館等文化體育旅遊場所的可達性。」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工程管理科周先奉介紹,為進一步優化綠色出行環境、提升慢行交通出行品質,今年7月22日啟動了西外大街輔路大修工程,利用凌晨施工降低對沿線交通影響。

壓縮機動車道部分路段改單行

在繁忙的西外大街上擠出非機動車道並不容易。記者在沿線看到,工程採取了壓縮機動車道、部分橋區路段機動車改單行等多項措施。

在北京展覽館門前,展覽館立交橋東橋至西橋北段200米道路上,過去內側雙向兩車道改為西向東單向行駛,最外側增加了一條非機動車道。「在保證機動車負荷度及公交系統服務範圍不縮減的前提下,局部壓縮機動車道,通過優化交通組織為慢行服務。」北京市政路橋市政集團三公司項目負責人嚴磊介紹。

西外大街超寬人行步道在大修中進行了「瘦身」。「在保證人行步道達到2.5米寬標準基礎上,在展覽館立交橋西橋至白石新橋段,通過適度縮減步道寬度、壓縮機動車道的方式,在南北輔路雙向增設了非機動車道。」嚴磊介紹,非機動車道寬度均在2.5米以上,實現了西直門橋至白石新橋全線非機動車道的連貫。

此外,在立交橋區機非交叉位置,以及北京動物園門口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事故高發地區,鋪設了彩色鋪裝,西外大街全線非機動車道施劃自行車標識165個,保障非機動車出行路權。

全線無障礙通行設施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西外大街無障礙出行品質也通過大修工程得到提升。

過去市民在道路上行走,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檢查井設在步道和車道之間,通常會讓步道形成一個圓弧狀缺口,不僅影響美觀,行人注意力不集中還會踩空摔倒。針對此種情況,工程中對西外大街沿線8處檢查井增設了鑄鐵蓋板,彌補缺口,在確保通行安全同時,增加了步道有效通行寬度。

同時,對全線步道缺失及寬度不足的地方進行改造加寬,梳理全線無障礙系統,對影響行人通行的障礙物進行了挪移,並完善了盲道。記者在白石新橋南北兩側樓梯臺階看到,新建坡道解決了自行車上下臺階推行的問題。

相關新聞:

北京2094個停車位給自行車道騰地兒

近日,為充分保障自行車路權,北京市2094個侵佔慢行系統的道路停車位已全部完成整改。通過採取單側停車、縮減機動車道、車位內嵌等方式,確保自行車道至少保證2.5米的寬度。

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今後新增道路電子收費車位將事先進行審查,滿足非機動車道寬度才可設置。

(原標題:西外大街終於有專門的自行車道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孫宏陽

流程編輯:u00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西外大街無非機動車道的歷史將結束,這裡有了專門的自行車道
    2020年7月22開工建設的西直門外大街輔路道路大修工程於11月19日通過竣工驗收並交付使用。按照「慢行優先、公交優先、綠色優先」交通發展理念,該工程在北展東馬路~白石新橋段約1.7公裡範圍內南北雙向增設非機動車道,結束了西外大街無非機動車道的歷史。
  • 讓「紅毯」上的自行車越騎越順
    隨著京城騎行條件的不斷改善,友好禮讓的氛圍正漸漸形成。設高速、鋪 「紅毯」、安腳踏,如今騎行在京城「心裡舒服很多」。怎麼樣愛護好、利用好這些貼心的設施?怎麼能不斷提升「自行車友好城市」的形象?本報記者走上街頭,採集市民們最接地氣的意見和建議。
  • 自行車道總被佔,設置踏板無人用……京城騎行還是不太順
    隨著京城騎行條件的不斷改善,友好禮讓的氛圍正漸漸形成。設高速、鋪「紅毯」、安腳踏,如今騎行在京城「心裡舒服很多」。怎麼樣愛護好、利用好這些貼心的設施?怎麼能不斷提升「自行車友好城市」的形象?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走上街頭,採集市民們最接地氣的意見和建議。
  • 適宜休閒健身的瀋陽自行車騎行道
    以人為本、環保至上的城市,無論是從緩解交通方面,還是從節能環保、個人健身等方面看,都應該讓自行車重新成為大眾的「愛物」,同時建設和完善好安全、快捷的自行車騎行道。如此,城市才能讓百姓的生活更休閒、更美好。5月10日,記者就此專門請瀋陽市自行車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向廣大騎友和市民朋友介紹幾條沈城適宜休閒健身的自行車騎行路線。
  • 北京將在二環路等八區域建設標準自行車道
    19日,宣武門西大街,因私家車佔用自行車車道,自行車只能在機動車中穿行。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自行車道建設將有規劃保障   記者體驗騎行,發現車道被私家車擠佔、停車位難找等問題;今年將在二環路及三裡河等八區域建設標準自行車道   預計到今年年底,北京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到2020年,北京自行車出行比例將從12%上升至18%,綠色出行比例有望達到75%。
  • 北京這些道路自行車「無路可走」,除了隔離護欄還有啥招?
    對於騎單車的人來說,最反感的恐怕就是自行車道被機動車佔用,再加上時不時還有老年代步車從身邊呼嘯而過……北京日報記者近期對市民反映比較強烈的部分自行車道進行了實地調查,發現騎行路上的煩心事兒還真不少。「請把非機動車道還給自行車!」
  • 青島西海岸有一條自行車道「禁止騎行」?城管:還真有這規定
    近日,有市民驚奇地發現,西海岸城市陽臺特設的一條自行車道,如今居然禁止自行車進入。 報料人說,每天都有保安在執勤,驅離騎車的人。很多網友紛紛表示,他們也感覺很奇怪。
  • 西城10地入選北京網紅打卡地,西直門外大街有了自行車道
    本欄目旨在整合近期北京西城零散的民生信息,以聯播的形式呈現給大家。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這個版塊,搭建一個共同討論的平臺。最近西城都發生了哪些事兒?您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文末留言,一起討論。今年冬天,張北縣郝家營鄉西高廟村水培蔬菜生產溫室裡卻是一派熱火朝天忙碌的場景。自從西城支持的水培蔬菜生產基地給居民帶來了生計,脫貧攻堅又進了一大步。
  • 被機動車、老年代步車「霸道」,自行車怎麼騎著騎著就沒路了?
    地段:三裡屯路自行車道不足一米難通行上周五下午4時,記者前往三裡屯路實地探訪。這條南北走向的道路不寬,只有兩車道,市民反映的易堵易摔倒的路段處於東直門外大街至工人體育場北路之間,西側就是繁華的三裡屯商業區。道路兩側,只有一米左右寬的自行車道,用金黃色的矮護欄與機動車道隔離開。騎行時,由於車道狹窄,基本沒有並行、超車的可能。
  • 探訪自行車出行問題:自行車道被佔用防護措施少
    從缺口處,汽車就直接停進了自行車道。沒有隔離帶的時候,自行車還能繞著走,但現在,自行車道乾脆被汽車堵得嚴嚴實實了。&nbsp&nbsp&nbsp&nbsp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另一種典型情況,則是自行車道被設置成了停車位。有的是把自行車道的一半塗上白線,變成停車位。有的乾脆只給自行車道留下窄窄的一條。西城區牛街的道路兩側,有很多知名餐廳。
  • 西二旗大街數百輛汽車佔據自行車道
    近日,讀者張先生給本報來電反映,在海澱區西二旗大街兩側,每天都有兩三百輛機動車佔據自行車道停放,把騎車人擠上機動車道,很不安全。11月26日下午,記者來到西二旗大街。這是一條南北走向的雙向車道,長約500米、寬10多米。
  • 自行車騎著騎著怎麼就沒路了?
    對於騎單車的人來說,最反感的恐怕就是自行車道被機動車佔用,再加上時不時還有老年代步車從身邊呼嘯而過……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近期對市民反映比較強烈的部分自行車道進行了實地調查,發現騎行路上的煩心事兒還真不少。「請把非機動車道還給自行車!」針對市民的呼籲,有專家表示,釋放被佔用的自行車道空間,是自行車路權回歸的前提和根本。
  • 北京三環輔路自行車道60%路段已疏通
    ­  (記者孟環)今天上午,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養護管理科科長張愛軍等相關負責人來到北京交通廣播,暢談本市關於自行車道、步道的建設等話題。今年本市重點進行三環輔路自行車道和步道系統整治,今後市民可舒適暢通的騎著自行車「刷三環」。­  北京過去所有工作都圍繞著保證機動車出行舒適順暢開展,無形中步道和自行車道通行空間被機動車道擠佔。
  • 北京動物園前違章停車一天百餘輛(圖)
    烈日下轉悠了半天、找不到停車場的開車人,一個勁兒地抱怨:「這麼大的動物園,怎麼就沒個停車的地兒!」  在這裡值勤的城管隊員介紹,這樣的情形自西外大街擴建後的兩年來,每個雙休日都出現。開車來玩的人,有的繞行好幾公裡找車位,有的只好把車停在路邊。動物園門前違章停車,一天不止100輛。
  • 北京步道自行車道重點整治範圍公布 包含三山五園、中關村等百餘條...
    本報訊 今天上午,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副主任甘鋒、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養護管理科科長楊揚做客北京交通廣播「治堵大家談」節目時透露,本市今年將重點針對三山五園、中關村、奧體周邊、天壇周邊和二環核心區的116條道路開展步道、自行車道的整治或大修工程。
  • 北京五環內要建3200公裡自行車道 違停將拖車扣分
    北京將建3200公裡 自行車道路系統  4月24日, 「第八屆北京市體育大會暨2016北京自行車日」活動在石景山體育場舉行。「2016北京自行車日」活動包括獨木橋、慢騎、繞標騎行、定車擂臺及自行車拆裝比賽等項目,吸引了廣大騎行愛好者參與。
  • 北京自行車專用道將開工 雙向4車道,含多功能車道
    負責人介紹,北京這條自行車專用路設置在回龍觀到上帝軟體園範圍內,起點位於昌平區的同城街和文華路的交叉口,整個自行車專用路是沿著13號線北側綠化地往西鋪設,跨過京藏高速,下穿京包鐵路,沿著六環路,延伸到西二旗北路,最終止於海澱區的上地西路和後廠村路的交叉口。全長6.5公裡,其中從起點到西二旗北路為新建道路,為5.5公裡長。西二旗北路到終點用現況道路進行改造,長度是1公裡。
  • 北京11條城市道路完成大修!西外大街結束無自行車道歷史
    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為全面恢復提升道路使用性能,改善市民出行環境,今年已累計完成11條市管城市道路共計約111萬平方米大修工程,分別為四環輔路(正陽橋-南沙窩橋北)、月壇南街、月壇北街、西直門外大街輔路、白紙坊西街、農大南路、阜通西大街、阜通東大街、小屯路、南磨房路、京原路等。
  • 北京「道路爭奪戰」:機動車佔用自行車道
    孫鍵有一副能連續騎行幾十公裡的好身板,可腳蹬自行車行進在北京的街頭時,他時常覺得「心累」。他不得不從各色車輛的縫隙中擠過,警惕著路側突然彈開的車門、身後加速搶上的汽車,以及一路又一路駛進自行車道停泊的公交車。  「車太多了,騎一下就要停。」38歲的孫鍵感慨道,機動車已經嚴重擠壓了自行車的行動空間。
  • 自行車道屢遭機動車侵佔 北京將打破常規還其路權
    綠色騎行 沒路咋行  (北京)市交通委出臺系列措施改善綠色出行困境  都說中國是自行車王國,可如今這「王國」的主要構成者——自行車卻面臨出門無「路」的尷尬境地:被機動車道壓縮得越來越窄甚至消失的自行車道,被停在路邊的汽車隨意侵佔的自行車道,以及時不時受到機動車「騷擾」的自行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