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墓出土甲骨碑文,專家翻譯過來傻眼了,墓主人來頭比皇帝大

2020-12-19 張文平銳評

在山東日照一個旅遊風景區,有一個小小的,很不起眼的積石冢。

比起後人發現的動輒幾十畝的墓葬群,這個積石冢小得不值一提。主人的名姓現在也無從考證,但是它旁邊的碑文,卻說出了它驚人的來歷,也使小編目瞪口呆。

碑文上赫然用甲骨文刻著幾排字:

女巫魂兮,靈遊林兮;守我家兮,老祖屍兮。

萬年睡兮,帝俊生兮;子炅鷙兮,祖羲和兮。

行人安兮,神賜福兮。

看不懂是正常的,我來給您翻譯成人話:

我是沉睡萬年的女巫,出生在帝俊的國度。

太昊少昊是我的晚輩,羲和女神是我的祖母。

它說自己的身份是女巫,女巫這種身份在中國歷史上可不多見。看到「沉睡萬年」四字,我懷疑她是不是生活在人類的國度。說自己沉睡萬年也就算了,它居然還說自己是太昊少昊的長輩,伏羲和女媧的孫輩。

我們可以說自己是炎黃的子孫,但是這個說了也沒用,別人會說,他也是炎黃的血脈子孫呢!我們嘴上說說笑笑也就算了,但這個女巫的墓葬石碑上,居然刻了下來。

伏羲女媧是天上的神仙,太昊少昊是我們老早老早,幾百八十輩子前的祖先了。它居然敢攀這麼近的親。這是多麼大的口氣啊。

我只當這個女巫是個生活在「童話」,哦,不「神話」故事裡的人吧。

但女巫墓不僅僅只是一個積石冢這麼簡單。在它的旁邊,還連著一個小石房。經過考證,裡面居然真有人住過。

在小編的想像中,女巫一般顏值都不咋的,說不定還長得特別嚇人。誰會選擇這個地方住下來,不怕鬼啊?

女巫墓卻還真這麼神奇,那個小石房是我國,也許還是世界上唯一一所與墓連接的住房。

其實關於這個,還有個悽惻纏綿的愛情故事呢!

相傳有一書生(又是書生)偶爾在這個石房裡住下,夜晚總是聽到歌舞之聲,還看到過一個長發飄飄的年輕女子(這有點像什麼電影或小說裡的)。時間長了,書生愛上了這個女子,雖然知道她不太可能是人,但傻書生就是容易動情。

但不久之後,女子消失了,書生相思無比,居然殉情而死在石房裡。

如果書生知道那個女子其實是個女巫,說不定也會死,是被嚇得吐血而死。

無論女巫墓多麼傳奇,愛情故事是真是假。但女巫墓如今也確實存在著,就在山東日照。後人如果去到那個景點,是否會想起這個關於女巫的傳說呢?

(有趣有料有八卦,就在歷史老師張文平,歡迎關注。)

作者:不再問究竟(本號特約作者)

相關焦點

  • 西安出土波斯國王墓,碑文翻譯後專家難以接受:跟自己女兒結婚?
    雖然唐朝在那時享受著萬國朝拜的美譽,但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會有,雖然的確存在著真心歸附的小國,但同樣存在著一些,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的事情發生。上個世紀末,考古專家在西安進行了一次考古挖掘工作,而在此次發掘工作中,有一件極為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在一座夫妻古墓中,漢文碑銘中記載他們是夫妻關係,而波斯文碑銘中,經過翻譯後發現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根據波斯文記載,墓中男女遺骸是父女關係,這讓現場的考古專家吃驚不已。
  • 西安發現波斯國王墓,碑文翻譯過來後,專家大吃一驚
    西安發現波斯國王墓,碑文翻譯過來後,專家大吃一驚上個世紀,我們國家的考古專家考古時在西安發現了一個古墓,經研究確認是波斯國王的陵墓,不過在當時卻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讓專家們大吃一驚。在考古專家們發現古墓的時候,裡面有一男一女,旁邊既有漢字的碑文,也有波斯文的碑文,在漢字的碑文中,兩人是夫妻關係,但是在波斯文的碑文中,兩人卻是父女關係,專家們對此大吃一驚,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難道真的是漢字的碑文錯了嗎?
  • 西安出土唐朝時期波斯人墓,碑文翻譯成漢語,專家:不能接受
    在唐太宗統治時期,波斯薩珊王朝國內動蕩,其最後一代君主,就唐朝皇帝一樣,因為離得太遠而遭到唐太宗的拒絕。薩珊王朝即將滅亡時,波斯王子卑路斯,曾向唐太宗求援,但被唐太宗拒絕,原因是兩國之間距離太遠。當薩珊王朝行將滅亡時,波斯王子卑路斯,不遠萬裡趕往長安,向唐朝皇帝求援可惜仍被拒絕。
  • 西安發現波斯夫妻合葬墓,碑文翻譯成漢語後,專家霎時臉色驚變
    文/小讀 標題:西安發現波斯夫妻合葬墓,碑文翻譯成漢語後,專家霎時臉色驚變 聽到波斯這個國家,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但是如果說起波斯現在的名字,估計大家都會改變了想法。
  • 西安發現波斯夫妻合葬墓,碑文翻譯成漢語後,專家臉色瞬間大變
    唐朝是個昌盛的朝代,也是個開放的時代,先進的經濟文化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在那時唐朝成了世界文化交流中心,那時中外交往達到了一個空前的盛況。公元651年波斯帝國被阿拉伯軍隊擊潰,波斯帝國末代皇帝的兒子卑路斯趕在薩珊王朝滅亡之前,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長安,向唐高宗求援 ,但是最後唐高宗拒絕了卑路斯的請求。但是出於友好還是派軍隊護送他回到了阿富汗一帶,在公元661年,唐高宗成立波斯都尉府,卑路斯擔任都尉,成為唐朝的臣子,俾路斯一族也是發展壯大,不少波斯皇族都來到長安朝拜,長安還建立了一座波斯胡寺。
  • 西安發現波斯國王墓,碑文翻譯成漢語後,專家的臉色立馬就變了
    後來波斯王子卑路斯趕在薩珊王朝滅亡之前,千裡迢迢來到我國長安,向唐朝皇帝請求救援,結果還被拒絕了,不過在661年,唐高宗成立了波斯都督府,卑路斯成為了當地的都督,也就是唐朝的臣子
  • 西安挖出波斯王族墓,專家看到碑文後:幸虧皇帝不懂波斯文
    1955年,西安出土了一座古墓,令人驚奇的是,這座古墓的墓碑竟然刻著兩種文字,一種是唐朝漢字,另一種則是巴列維文,也就是古波斯文。通過墓碑,考古專家們知曉了墓裡的人,應當有波斯人。對漢文墓碑翻譯後,專家們發現這座古墓裡果然是波斯人。
  • 一場暴雨衝毀了關羽墓,墓中出土一物,為什麼專家鑑定後傻眼了?
    然而,上世紀70年代的一場暴雨衝毀了關羽墓,墓中出土一物,專家鑑定後直接傻眼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其中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秘密。關林公元219年,鎮守荊州的關羽,為了幫助劉備一統天下,率領大軍北伐,水陸並進,圍攻襄陽和樊城。
  • 河北宣化發現遼代大墓,墓中驚現十二星座,還出土千年飯局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隨著考古事業的不斷發展,出土的文物可謂是不計其數,但是有很多文物的出土讓考古專家倍感意外。像杭州半山發現的戰國水晶杯、三星堆青銅立人、商青銅鴞卣等等,發現之初無不讓考古專家驚訝。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就是發現於河北宣化的一座遼代大墓。
  • 炸山採石炸出明代魯王墓,出土碑文已經證實,清朝改了明史
    炸山炸出明代魯王墓,根據出土碑文,清朝更改了明史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歷史的國家。許多歷史書籍都記錄了這一深刻而悠久的歷史。但並非所有的歷史記錄都是完全正確的。但清朝統治天下後,清皇帝開始修改《明史》,誓言要將明史改成符合清朝利益的記載才罷休。雖然我們無法判斷《明史》中的真假記載,但明代墓葬的考古發掘和出土的文物讓一切都真相大白。20世紀50年代末,福建金門建築多的工人在舊金城東山上爆破採石。事情發生在西部的紅土一片,爆破炸了之後,石頭飛得不多,倒是響聲有些沉悶,好像炸空了。
  • 古墓出土「牛肉湯」,墓主人生前愛吃火鍋?專家闢謠:沒那麼簡單
    在河南信陽曾出土過一座古墓,這座古墓有何特別之處呢?經過相關人員的長時間鑑定,得知此墓大約為戰國時期的楚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考古工作者根據部分陪葬用品,斷定墓主人為一士大夫級別的人物。按理來說,這也沒什麼驚奇之處。且慢,考古人員,在墓葬出土幾座「肉湯」大鼎。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據悉,鼎中的骨頭清晰可見,經鑑定,骨頭為牛前肢,那這豈不是「牛肉湯」?
  • 益門堡村一個不起眼的小墓,卻出土秦朝皇陵的文物,謎團難以揭開
    益門堡村,陝西省寶雞市一個偏僻的小村子。這個很小的村子裡,有兩座同樣很小的墓葬。讓人們不解的是,這兩座很小的墓裡,卻出土了本該屬於秦宮一號大墓裡的寶貝。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這裡面又隱藏了什麼樣的秘密呢?接下來,讓小編來為您揭秘吧。
  • 西漢墓在江西出土後,多項證據鏈都把墓主人指向漢武帝之孫劉賀
    考古專家此前已確定墓主人為距今2000多年的某一代海昏侯,而在從墓園到主墓的發掘過程中,多項證據已將墓主人指向漢武帝之孫、第一代海昏侯劉賀。就是大家廣為熟悉的昌邑王,也就是西漢第一位皇帝不滿月之人,笑話登基,悲哀退位。
  • 遼國貴族墓竟在瀋陽林場被發現,8座小墓圍繞,專家:墓主是蕭峰
    遼國貴族墓竟在瀋陽林場被發現,8座小墓圍繞,專家:墓主是蕭峰哈嘍,大家好,今天小編又和大家見面了,相信大家對蕭峰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吧,相信大家想都不帶想的肯定會說,這個一定是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主人公,金庸這個人我非常的有名,是專門寫武俠小說的,他寫的武俠小說都被搬上了大屏幕
  • 西安出土波斯女人墓,專家翻譯碑文後感慨:幸好李世民不懂波斯文
    在1955年的西安境內,曾出土了一座唐朝波斯女人的古墓。作為十六朝古都的西安,其境內存在著的墓葬數量,可以說完全超乎了人們的想像。1955年當地一位村民,在修建自家房屋的施工過程中,意外從宅基地下面挖出了一座古墓。當時這位農民絲毫不敢怠慢,立即就將自己的發現上報給了當地文物局。考古工作人員得到消息後,連夜趕到了現場。
  • 陝西發現西漢貴族大墓,墓主人曾權傾朝野,依舊逃不過被盜的命運
    古墓發掘現場通過對墓葬結構的分析,專家推斷,中間的核心大墓應是西漢中晚期,而且墓主人至少是列侯級別。漢墓十室九空不是空穴來風的,這座最大的墓同樣被盜墓賊光顧過,因此,考古專家必須進行搶救發掘,才能儘可能為國家挽回損失。在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之後,考古人員就開始發掘大墓了。
  • 海昏侯墓首現金板 出土「寶物」大盤點
    經秦漢考古權威專家確認,這是漢墓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的金板,或將提供墓主人的重要信息。截至目前,海昏侯墓已出土各類文物2萬餘件。在海昏侯墓中,考古人員發掘了大量極具價值的文物,九隻青銅鼎、龜形玉印、玉璧、龍鳳紋玉佩飾、馬蹄金、麟趾金、漆器屏風等等,讓我們一起來鑑賞一下這些「寶物」吧!
  • 煎藥廟墓:墓葬的朝代撲朔迷離?墓主人身份難以確定
    2015年的某一天上午,在江蘇省邳州市的煎藥廟村正在進行某個工程,挖掘機一鏟子下去,這可不得了,地面竟開始晃動,沒過一會,地面竟坍塌了一個大洞,大洞的旁邊散落著幾塊青磚,這可把大家嚇壞了。這個洞是怎麼回事呢?
  •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近3000枚竹簡木牘
    江西日報訊(記者鬱鑫鵬)除了珠光寶氣之外,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文物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文字信息非常豐富,文化內涵深厚,其中就包括出土了近3000枚記載重要歷史信息的竹簡木牘(其中木牘近百枚)。專家稱,這些簡牘,是江西考古史上首次發現,也是我國簡牘考古極其重要的大發現。
  • 福州出土宋代墓葬,墓主人為妙齡女子,下葬前身穿「透視裝」
    考古專家結合墓志銘以及福州當地縣誌給出合理判斷,該墓墓主人應該是一位妙齡女子,應該是南宋沿海一帶上流貴族。考古隊員從這座南宋墓葬中還發現了幾件比較透明的吊帶短裙、睡衣,甚至考古專家直言不諱的說道:南宋時期,福建沿海一帶當地貴族女子行為比較開放,這究竟有何一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