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新年號「令和」及其背後的年號制度
除此之外,《元號選定手續》則直接明確了日本年號由制定到公布的法定程序,今年新年號的制定與發布也是按照這一程序進行的。根據新聞報導,2019年2月8日日本政府召開了關於年號選定程序的研討會,會上決定今年新年號的選定程序將會沿襲「平成」年號的選定程序。那平成年號又是如何選定的呢?
-
日本天皇為何只用一個年號
「明治」的改元是慶應四年(1868)9月8日,天皇從幾個候選名單中抽籤而定,結果抽中了「明治」。既然是天皇親自抽中「明治」,那就是天意,上天指定的年號。在這之前,年號都是幕府擅自決定,日後再向朝廷提出事務報告。但維新後,新政府中心人物不但讓天皇決定年號,還藉助「天意」讓天皇抽籤,由此也可看出他們欲改革國家的強烈信念。而且,還讓太政官公布「從今以後均為一世一元制」,這和之前幕府每逢吉兇事就改元的時代,明顯劃清了一條界線。
-
日本「平成」年號將告終結?日本的年號是咋定的
在《名偵探柯南》中,工藤新一被稱作「平成時代的福爾摩斯」;日本歌壇裡,指濱崎步、宇多田光、倉木麻衣並稱為「平成三大歌姬」……去年8月,明仁天皇在發表視頻講話時曾流露出強烈的退位意願。雖然天皇退位與否尚不可考,但日本年號變更卻成功地引起了小編的興趣。為何天皇退位,年號就隨之改變?日本年號變更要經過什麼手續?改變年號又會對日本民眾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
-
「平成」之後:歷史上日本天皇年號由誰制定
江戶後期,幕府力量逐年減弱,幾乎每隔四、五年便更改一次年號,有些年號甚至僅維持了一年,諸如「萬延」、「元治」等。明治維新後,日本天皇從幕後走上前臺,姑且不論其擁有多少政治實權,至少在年號的決定上開始享有一定的自主權。1868年9月8日,維新政府決定省去公卿互議、陳辯等一系列繁瑣的手續,改由天皇直接從幾個候選名單中抽籤決定年號。由於天皇抽中了「明治」,便順應天意改年號為「明治」。
-
日本年號很難定?有的被提名40次還沒被選定
新的年號在歷經重重討論後,將在4月1日被公布。據悉,現任日本天皇明仁將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59歲的皇太子德仁將於次日(5月1日)即位。這是日本近代以來首次天皇生前更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年初記者會上表示,將於4月1日公布日本新年號。但是日本正式開始使用新的年號,要從5月1日開始。
-
一千三百多年來 日本年號首次成功「脫中」
從公元645年,大中兄皇子仿照唐朝制度,設立日本歷史上的第一個年號「大化」以來,1374年時間,247個年號,出處全部來自於中國典籍。選拔由於意義重大,日本年號的每一個字選擇都非常講究。根據日本1979年頒布的《元號法》,如果天皇退位,年號也必須改變。按照日本政府規定的年號選定程序,日本首相需要欽點數名精通中國史、中國古典文學和日本古典文學等領域的學者,讓他們提出兩到五個新年號作為候選方案。
-
日本年號怎麼改,都脫不了中國文化底色 | 新京報快評
中國作為日本的文化母國,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怕是一次小小的年號選定難以撼動的。▲日本選年號有啥要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選定的「令和」也是日本歷史上首次引用本國古代典籍作為年號。很明顯,這是一個去中國化的訊號。只不過,中國作為日本的文化母國,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怕是一次小小的年號選定難以撼動的。
-
關於日本年號你知道多少?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時42分,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成為自「大化」以來,日本歷史上第248個年號。事實上,日本改元(註:變更年號)「令和」創下4個首次:第一,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因天皇「生前退位」而進行的改元。戰前,日本年號是以天皇為中心決定的,1979年出臺的《元號法》規定由內閣負責決定。遵照這項法律,此次是繼1989年1月的「平成」之後,第2次由日本內閣決定。不過,與因昭和天皇駕崩而變更年號不同,因天皇「生前退位」而變更年號在日本憲政史上還是首次。
-
日本年號小史:1300年來日本年號多出自中國典籍,哪本出的最多?
日本奈良時代曾向中國派遣了多達十幾批的遣唐使和眾多留學生,當中著名者如阿倍仲麻呂還曾中過進士出處:中國典籍日本年號既是起源自中國,自然也與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事實上日本確實大都取自於中國傳統文化典籍。
-
新年號「令和」 日本年號背後都有什麼故事?
日本的年號傳統起源自日本第36代天皇,孝德天皇。熱愛中國古代典籍的他效仿中國,使用了日本第一個年號「大化」取義於《尚書》中的「施教化,大治天下」。這時候的年號直接與天皇權力掛鈎,既有一個天皇多次改元的情況,還出現過同時兩個年號並行的混亂。在天皇權力達到鼎盛的明治時期,規定了每位天皇只能用一個年號。二戰戰敗後,裕仁天皇發布《人間宣言》,完成了天皇的「去神化」。在短暫的討論是否要廢除年號後,日本政府決定保留年號,但改為由內閣選定。 日本年號多以兩個字為主,也曾出現過使用四個字的情況。
-
專訪丨日本「平成」年號推選親歷者談「令和」:寓意維護和平
4月1日,日本政府公布新年號為「令和」,現在的「平成」年號將於4月30日隨著明仁天皇的退位停止使用,5月1日起,正式使用新年號。日本明治政府明確規定一個天皇任期內只使用一個年號後,新的年號都是在天皇去世後、新天皇繼位時才正式宣布。
-
被禁止註冊為商標,日本天皇年號其實承自中國漢武帝
據統計,從645年開始到現在的平成時代,共用過247個年號。在明治以前,日本年號也不是「一世一元」制,也多有改年號的「狂人」。不過許多年號不是天皇的意志能決定的,而是掌握實權的幕府將軍決定的。日本年號最喜歡選用的中國典籍是《尚書》,其次是《易經》,《詩經》和中國史書也是取典的目標。「明治」出自《易經》的「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昭和」出自《尚書》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平成」兩字出自《尚書》的「地平天成」,意思是地上安寧,天上給力。
-
大和、天皇、明治,統統都是中國的年號
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創下了歷代以來年號更換頻率的最高紀錄,也許女人天生就更喜歡玩花樣? 尤其是武則天正式即位之後,「天授」「如意」「長壽」這樣的普通年號都不能讓她滿意,她心存高遠的志向一定要得到充分體現。
-
日本將於4月1日公布新年號,選年號有哪些要求?
日本政府此前在首相官邸召開關於新年號選定程序的會議,根據程序,菅義偉將聽取內閣法制局長官橫畠裕介的意見,選定數個新年號方案,並於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9時30分,於首相官邸舉行匯集各界專家的討論會,在會上提出新年號方案,徵求意見。
-
高洪:日本戰後政治史上有關年號的政治較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學刊》供本網特稿。原標題《日本確定「令和」年號過程中的政治因素探析》,原文刊載於《日本學刊》2019年第3期發表(全文約1.5萬字)。日本仿照古代中國使用年號紀年由來已久,更新年號自然也是由法律規範與文化傳統共同決定的政治文化操作過程。國體與政體的制度設計、政治權力中的決定性力量、國家政治生態乃至國民大眾的心理等因素,都會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程度地發揮直接或間接、表面或潛在的影響。
-
令和:第一個出自日本古典籍《萬葉集》的年號
據日本NHK電視臺4月1日消息,當地時間11點分(北京時間10點分),經過日本各界代表研究討論決定後,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正式宣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菅義偉還透露,新年號的漢字出自日本古典文集「萬葉集」。
-
日本下任天皇的年號可能出自哪幾本中國古書?
所以,天皇一直做到死,只是近代以來新形成的傳統而已。明仁不過是回歸老傳統。他兒子即位之後,必有新年號,那麼,這個新年號會是怎樣的呢?3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新天皇登基,直至他退位或死去,只會有一個年號。明治之前,跟中國古代一樣,如果發生什麼好事,壞事,為慶祝,為祈福,都有可能換年號。
-
日本漢學文獻《年號之部》出版:日本的年號如何選定?
《年號之部》書影水上雅晴、石立善主編的《日本漢學珍稀文獻集成》是一套日本漢學大型叢書,收錄古代、中世至近代的珍貴而稀見的漢學原始文獻。率先出版的《年號之部》共五冊,5000頁,收錄日本內閣文庫所藏歷史年號珍稀文獻九部的寫本,均為史上首次公開。
-
告別平成時代,說說日本年號那些事
下面小編來說說關於日本定年號的事情。資料收集自網際網路。1. 日本第一個年號始於何時?日本的年號是源自中國的,據稱始於公元7世紀中葉的孝德天皇(大概相當於中國的唐代),首次使用的年號為「大化」,可能大家覺得好熟口面,因為中學中史科都有提過「大化革新」。
-
日本新年號定為「令和」 揭秘日本年號那些事
(東方IC)中國網4月1日訊 綜合報導,日本政府1日決定取代「平成」的新年號是「令和」。明仁天皇籤署了改元政令,在當天頒布。該政令將伴隨4月30日天皇退位,在皇太子即位成為新天皇的5月1日凌晨0點起施行。這是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在皇位繼承前就公布新年號。「令和」是「大化」(645年)以來的第248個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