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下任天皇的年號可能出自哪幾本中國古書?

2020-12-21 凡人摸史
1

平成天皇有意生前退位,震驚了一部分日本人,也成為新聞裡的談資。有些文章說,明仁將成日本首任生前退位的天皇,有些說是近200年來第一個生前退位的。當然是後一種準確,因為在明治維新之前,天皇主動退位去當和尚,做法皇,乃是十分平常的。(本圖為1971年日本街拍)

2

更不要說很多天皇,被迫退位。所以,天皇一直做到死,只是近代以來新形成的傳統而已。明仁不過是回歸老傳統。他兒子即位之後,必有新年號,那麼,這個新年號會是怎樣的呢?

3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新天皇登基,直至他退位或死去,只會有一個年號。明治之前,跟中國古代一樣,如果發生什麼好事,壞事,為慶祝,為祈福,都有可能換年號。明治時代始,天皇只有一個年號,且諡號與年號相同。這已是幾代遵守的傳統,更不要說虛位天皇,只是做做樣子,更沒必要變來變去,好聽易記方便就行。

4

其次,可以肯定的是,年號會從中國古書裡來。大概率是《史記》《尚書》《易經》三書。平成就來源於《史記》的「內平外成」、《尚書》的「地平天成」。昭和源自《尚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大正則來源於《易經》「大亨以正、天之道也」。明治呢,也是《易經》,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這種傳統不會變。日本人在對待漢文化上,沒有韓國那麼狹隘,更自信。

5

第三,年號會是兩個字。有人會說,日本年號,不一直是兩字嗎?實際上,拉遍清單會發現,日本曾有過神護景雲、天平感寶、天平神護等四字年號。只不過,並非主流,下任天皇的年號,也不會沒事找事搞四個字。畢竟,既不合傳統更不適合網絡時代呀。

6

第四,應該會擬定幾個候選年號供選擇,因為之前一直是這樣做的。(本文照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日本年號小史:1300年來日本年號多出自中國典籍,哪本出的最多?
    日本納稅及銀行存取記錄採用的也都是年號那麼作為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繼續使用帝王年號紀念的國家,日本的年號究竟源自何方?新年號「令和」出自日本《萬葉集》第五卷《梅花歌卅二首並序》: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燻珮後之香。寓意:「人們的美麗心靈相互靠近之中,文化誕生並成長」。
  • 千年來首次,日本年號竟沒出自中國?中日網友貼出了這個
    (全篇見文末)煞費苦心「脫離中國」在過去1300多年裡,日本的年號用詞一直都選自中國古代典籍,而從沒有出自過日本本土古典。據日本《讀賣新聞》稱,日本歷史上的247個年號,共出自77部中國古代文獻,其中半數以上是唐代以前的作品。
  • 日本漢學文獻《年號之部》出版:日本的年號如何選定?
    年號本非日本史的研究熱點,由於現在在位的平成天皇考慮退位,一旦退位,日本就將迎來新的年號,因此近期日本國內普通民眾對這一問題的興趣逐漸濃厚起來。本叢書收錄的「年號勘文」就是在朝廷內審議新年號之時由數位文官進呈的文件,文件上寫有若干新年號案及其出典。由於日本大多數年號都有漢籍的出處,日本早期年號勘文自然收載著「寫本時代」的漢籍文字,可以看作是早期文本的斷圭碎璧。
  • 近代日本年號出自《易經》或《尚書》,新年號則放棄使用中國古籍
    日本新年號正式出爐,為「令和」,《萬葉集·卷五·梅花歌卅二首·並序》「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燻珮後之香」,棄用日本歷史上採用中國古典的傳統做法,被解讀為有「去中」的意味存在。而日本近現代過去的4個年號均是源出中國經典古籍,分別出自《易經》和《尚書》。
  • 令和:第一個出自日本古典籍《萬葉集》的年號
    據日本NHK電視臺4月1日消息,當地時間11點分(北京時間10點分),經過日本各界代表研究討論決定後,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正式宣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菅義偉還透露,新年號的漢字出自日本古典文集「萬葉集」。
  • 日本5個落選年號全部曝光 出自中國典籍的佔一半
    日本主流媒體NHK、《朝日新聞》和《日經新聞》均通過各自渠道報導了這一消息。NHK視頻截圖本次六個候選中,出自中國典籍和日本典籍的各佔一半。《朝日新聞》透露,日本典籍除了《萬葉集》外,還有《日本書紀》和《古事記》。
  • 日本候補年號公布,為了擺脫中國影響放棄了這幾個選擇
    其他年號出典為了能夠選出一個出自日本的年號,日本專家們也是殫心竭慮了。但是很遺憾,很多人——包括日本網友也發現《萬葉集》中的這句詩句很可能是來自中國。候補年號出典這幾個年號候補中,除了「英弘」來自日本另一本古典《日本書紀》之外,「萬保」,「萬和」,「廣至」,「久化」都來自中國古典。
  • 日本放出新的年號,「令和」出自於哪裡?更換之後對國民有啥影響
    在4月1號上午,日本公布了自己的新年好「令和」,從日本最開始的年號「大化」之後,這是目前的第248個年號了,並且令和將在5月1號的時候正式啟用。而這個年號的公布也於是一件事情,明仁天皇和「平成」的時代要結束了。
  • 日本年號:令和,出自《萬葉集》,一部日本最早用漢字編寫的詩集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點40分左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公布新天皇年號為「令和」。至此自平成天皇宣布退位後,日本新天皇年號終於揭曉了答案。日本新年號改元引發外界和日本國民的強烈關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僅親自發表講話,闡明新年號含義,還首次通過首相官邸官方帳號,在推特等社交媒體上現場直播。「令和」出自日本古典《萬葉集》,摘自「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句子。《萬葉集》是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文學地位相當於中國的《詩經》。歷史上日本歷代天皇的年號,都取自中國的古典文獻。
  • 日本年號怎麼改,都脫不了中國文化底色 | 新京報快評
    與中國文化一脈相承的日本年號傳統日本的年號傳統源於中國。公元前115年漢武帝立「建元」為年號,是為年號建立之始。日本最早的年號,為「大化」。645年皇極天皇讓位,孝德天皇即位,定元號為「大化」。「大化」出自《尚書》與《宋書》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便是年號加史實的一種表述,為大家所熟知的「明治維新」亦是如此。自「大化」伊始,日本的年號設立,便未曾間斷,直至今日。日本的年號,素來出自中國古代經典。如為人熟知的「明治」就是取自《易經·說卦傳》「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
  • 下一任日本天皇的年號會是什麼呢?
    有的皇帝從繼位到死,就一個年號,有的隔幾年重新開始啟用一種新的年號。日本天皇的年號是一用一代,死亡後兒子繼位,立刻就改。2、日本天皇的年號由來都是來自中國古典書籍。日本文化源自漢文化,他們雖然說日語,但在研究漢學方面,可是有極為高深的專家的。
  • 「平成」變「令和」,從日本年號交替,聊聊中國的年號文化
    (長達三十年的「平成時代」宣告結束,日本迎來了「令和」時代)這兩年日本的頭號大事自然是明仁天皇退位,德仁天皇登基,長達三十年的「平成時代」宣告結束,日本制定了新的年號「令和」,從此走向了「令和時代」。(「令和」是日本新的年號,出自日本古籍本《萬葉集》)根據日本的解釋,「令和」年號用典首次沒有出自中國古籍,而是採用日本《萬葉集》中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燻珮後之香。」大意是希望這個年號讓每個國民都綻放自己的花朵。
  • 新一屆日本年號令和,為何被稱之為最不像年號的年號
    新一屆的日本年號已經出來了,名字叫做令和。這屆日本年號,可以說得上是歷史上最令人一言難盡的年號,因為它打破了年號用漢典的慣例,之前的日本年號,要麼就出自於尚書,要麼就出自於周易,要麼就是詩經,而這屆年號,居然是出自日本人自己的詩經萬葉集。
  • 日本新天皇的年號真的「擺脫」了中國嗎?天皇的名字都無法擺脫
    ,像是在唐朝,就有很多相鄰的國家前來拜訪學習,日本就是其中之一,在當時,中華文化的影響之深,很多方面都會對日本產生影響,現如今日本的很多習俗都有著中華文化的影子,像是日本的年號就與我國的育人理念有著些許關聯,如今下一任日本天皇的年號公布,並且首次採用日本古籍,所以有人會問,日本新天皇的年號真的「擺脫」了中國嗎?
  • 日本換年號了,為什麼中國網友卻那麼「過分」地關注?
    隨著清朝的煙消雲散,多年後,日本終於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還在使用「年號」這種中國發明的國家,它能引起中國人的關注貌似也是正常的。但好像這次平成時代的結束,卻好像引起了一場規模不小的地震,讓中國網友的關注度也隨之升高,按人數來說,關注這個的中國人甚至比日本人還要多,這看起來有些「過分」。
  • 日本歷史上的年號都是怎麼來的?這一次為什麼不偷了?
    之前日本新天皇即位,改年號為「令和」,不要小瞧了這兩個字,這是日本第一次沒有照搬中國皇帝的年號和沒有引用中國的古籍。其實日本年號的使用,歷史上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來自於中國的典籍,那日本的年號,比如說像現如今平成年號是來自於史記當中的「內平外成」和尚書中的「地平天成」也說呢。
  • 日本年號最終有6個候選 落選年號曝光
    每個年號候補以五十音的順序列出,詳述其出處,由各領域民間人士組成的懇談會圈選,多數人都推薦「令和」,認為這次應從日本古籍摘字為宜。過去日本年號皆由中國古籍摘字。懇談會的意見送交臨時內閣會議,NHK報導指出,數位閣員表達了意見,但沒有共識,最後由首相安倍晉三拍板。
  • 日本改年號了,為啥說日本年號離不開中國,中國年號你又了解多少
    日本天皇依舊得到保留,只是不再向過去那樣擁有掌控國家真正的實權了,日本的文化又是從中國學習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年號紀年的,同樣的日本也是,而且與中國一位皇帝在位時可以多次更改年號不同,日本實行的是一世一元,即一位天皇在位期間只能使用一個年號,只有在前任天皇去世後,才能選擇新的年號,當然這次的日本明仁天皇在生前就開始改用新的年號,是有違傳統的,為此也受到了日本國內好多保守派的批判
  • 日本「平成」年號將告終結?日本的年號是咋定的
    2016年12月23日,日本天皇(中)接受普通民眾朝賀,皇太子(左)和皇后陪伴。2016年12月23日,日本天皇(中)接受普通民眾朝賀,皇太子(左)和皇后陪伴。日本年號源自中國?年號在日本被稱之為元號,年號的使用最早可上溯到中國古代的漢王朝。據《日本書記》的記載,日本最早的年號出現在645年「大化改新」時,當時以「大化」作為年號。
  • 日本年輕人如何看待新年號「令和」?影響可能越來越弱
    日本在今天正式公布新年號「令和」,也為「平成廢柴」的寬鬆世代劃上句號。自公元675年的第一個年號「大化」(註:出自《易經》,「大化流衍,生生不息,陰陽相動,萬物資生」)以來,日本歷史上第248個年號。日本西部大阪,女子在智慧型手機屏幕上展示日本新年號按照日本官方解釋,「令和」年號的出處為《萬葉集·梅花歌三十二首》序言:「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佩後之香」。《萬葉集》成書於7世紀晚期到8世紀晚期,是日本本土最早的詩歌集。這也是日本第一次打破了年號採用中國古書的舊習,轉而採用日本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