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號最終有6個候選 落選年號曝光

2020-12-21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昨天(1日),日本政府宣布5月1日起使用的新年號為「令和」。日媒披露,落選的年號包括「英弘」、「廣至」、「萬和」、「萬保」。

據NHK 2日報導,日本政府於2個月前開始搜集新年號的候補字,1周前縮小到最終的6個候選。每個年號候補以五十音的順序列出,詳述其出處,由各領域民間人士組成的懇談會圈選,多數人都推薦「令和」,認為這次應從日本古籍摘字為宜。

過去日本年號皆由中國古籍摘字。懇談會的意見送交臨時內閣會議,NHK報導指出,數位閣員表達了意見,但沒有共識,最後由首相安倍晉三拍板。

「令和」的提案人身分不明,但專家們認為是一位在京都某研究機構的國文名譽教授所提出,他是「萬葉集」的專家。NHK取得落選5個年號的4個,除了英弘(EIKOU),另三個為廣至(KOUSI 、MATAHA、KOUZI)、萬和(BANNA、 MATAHA、BANWA)、萬保(BANHO MATAHA、BANHO),但專家建議哪一個讀音不得而知。

NHK視頻截圖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日在記者會上就新年號「令和」表示,「蘊含了在人們的美麗心靈相互靠近之中,文化誕生並成長的意思」。

他還稱「希望和國民們一起,建設對年輕人而言洋溢希望的日本」,透露選定該年號是意識到了年輕人。

安倍強調稱:「通過對和平時期的感謝,我方重申,我們決心與我國的人民一起為充滿希望的未來開闢道路。」日本首相還表示希望,下代日本天皇的年號「將被人們廣泛接受並紮根於日本人民的生活中」。

同時,據日本首相稱,新年號的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漢字本身,而是所出自的詩歌。「令和」是通過漢字組合而來,取自日本最古老的詩歌總集《萬葉集》:「初春令月,氣淑風和。」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專家猜測認為,新年號「令和」的提議者是日本文化勳章獲得者、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名譽教授中西進(89歲)。中西曾在接受共同社採訪時未予以正面回應,但在臨近公布年號的3月上旬否認稱「我沒有參與」。

中西畢業於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是《萬葉集》領域的專家,曾任大阪女子大學校長、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校長等職。2013年獲得文化勳章。著作有《萬葉集的比較文學研究》、《日本文學與漢詩》等,因精通日本和中國雙方古籍在研究者中享有盛譽。

相關焦點

  • 日本5個落選年號全部曝光 出自中國典籍的佔一半
    昨天(1日),日本政府宣布5月1日起使用的新年號為「令和」。當時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信誓旦旦,明確表示政府不會公開落選方案。但今天一早,五個落選方案中先後被媒體公開:分別是「英弘」(Eikou)、「久化」(Kyuka)、「廣至」(Koushi)、「萬和」(Banna)和「萬保」(Banpou)。日本主流媒體NHK、《朝日新聞》和《日經新聞》均通過各自渠道報導了這一消息。
  • 日本年號小史:1300年來日本年號多出自中國典籍,哪本出的最多?
    年號:起源中國說起帝王年號,世界歷史上也只有四個國家使用過,分別是中國、朝鮮、越南和日本。進入21世紀後,仍在使用帝王年號的國家就只剩下了日本一國。關於起源,年號最早源於中國漢代,起始於漢武帝「獲麟之事」。
  • 日本年號很難定?有的被提名40次還沒被選定
    年號「平成」公布時的畫面(富士電視臺)海外網2月3日電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2019年5月1日,日本將更改年號,「平成」時代還有3個月就結束了。新的年號在歷經重重討論後,將在4月1日被公布。據悉,現任日本天皇明仁將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59歲的皇太子德仁將於次日(5月1日)即位。這是日本近代以來首次天皇生前更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年初記者會上表示,將於4月1日公布日本新年號。但是日本正式開始使用新的年號,要從5月1日開始。
  • 日本年號很難定?有的被提名40次還沒被選中
    年號「平成」公布時的畫面(富士電視臺)海外網2月3日電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2019年5月1日,日本將更改年號,「平成」時代還有3個月就結束了。新的年號在歷經重重討論後,將在4月1日被公布。據悉,現任日本天皇明仁將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59歲的皇太子德仁將於次日(5月1日)即位。這是日本近代以來首次天皇生前更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年初記者會上表示,將於4月1日公布日本新年號。但是日本正式開始使用新的年號,要從5月1日開始。
  • 「平成」之後:歷史上日本天皇年號由誰制定
    年號的使用最早可上溯到中國西漢時期的漢武帝,始創年號為「元狩」,並追稱「元狩」以前的年號為「建元」、「元光」、「元朔」。漢武帝在位54年,共採用了11個年號。日本的年號制度仿自中國。據《日本書紀》記載,日本最早的年號出現在公元645年「大化改新」時,孝德天皇首次使用「大化」作為年號。
  • 日本「平成」年號將告終結?日本的年號是咋定的
    在《名偵探柯南》中,工藤新一被稱作「平成時代的福爾摩斯」;日本歌壇裡,指濱崎步、宇多田光、倉木麻衣並稱為「平成三大歌姬」……去年8月,明仁天皇在發表視頻講話時曾流露出強烈的退位意願。雖然天皇退位與否尚不可考,但日本年號變更卻成功地引起了小編的興趣。為何天皇退位,年號就隨之改變?日本年號變更要經過什麼手續?改變年號又會對日本民眾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
  • 告別平成時代,說說日本年號那些事
    由大化至到平成,採用了247個年號,有時一位天皇會有多於一個年號,每當天災或戰亂出現,也有機會更換年號。每一代天皇擁有一個年號的「一世一元」制度,是始於明治時期。3. 年號是如何制定的?在江戶時代,年號大多由握有實權的德川幕府來決定,到了明治時代以後,一般由數位漢學家引經據典,選出幾個方桉,再由皇室來決定。到了1979年(昭和54年),政府頒布了「元號法」,規定首相指定一些學者,提出數個年號,諮詢參眾兩院議長等人意見後,交由內閣會議決定。4. 選擇年號有什麼標準?
  • 日本改年號了,為啥說日本年號離不開中國,中國年號你又了解多少
    日本天皇依舊得到保留,只是不再向過去那樣擁有掌控國家真正的實權了,日本的文化又是從中國學習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年號紀年的,同樣的日本也是,而且與中國一位皇帝在位時可以多次更改年號不同,日本實行的是一世一元,即一位天皇在位期間只能使用一個年號,只有在前任天皇去世後,才能選擇新的年號,當然這次的日本明仁天皇在生前就開始改用新的年號,是有違傳統的,為此也受到了日本國內好多保守派的批判
  • 日本明治以來年號選定過程各異,也曾抽籤決定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接替「平成」的新年號已經決定。日本共同社4月1日對採用「一世一元」制度後明治以來的改元過程進行了回顧。明治在朝廷就新年號候選方案展開激烈討論的「難陳」方式被廢除。改元前一天的1868年10月22日晚,新天皇從掌管學問的朝臣菅原一族等提出的多個候選方案中,通過抽籤方式決定了新年號「明治」。這是史上首次使用抽籤方式決定年號。提議者被認為是「式部大輔」菅原在光。大正明治天皇逝世前不久,時任首相西園寺公望下達構思新年號的指示。
  • 日本天皇為何只用一個年號
    江戶時代,名目上制定年號的權限是朝廷。在此之前,天皇即位的改元早已杜絕,17世紀中旬的正保年間才又恢復,而且是幕府決定的。之後,每逢新天皇即位時便會改元。但是,幕府不僅在天皇即位時改元,逢喜事或遇兇事時也讓朝廷改元。特別是後半期,幕府力量減弱,幾乎每隔四、五年改一次,甚至有僅維持一年的年號,例如萬延、元治。
  • 一千三百多年來 日本年號首次成功「脫中」
    也就是說,這是1300多年來,日本年號首次成功「脫中」。早在這次新年號的產生過程中,日本媒體就不斷放出消息,首相安倍指示周圍的人,年號出處最好來自於日本古典書籍。媒體分析,安倍的心思大概是,為什麼日本制定國號,要有藉助中國幫忙的感覺?趕在這個時候「脫中」,幾個意思呢?
  • 日本下任天皇的年號可能出自哪幾本中國古書?
    3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新天皇登基,直至他退位或死去,只會有一個年號。明治之前,跟中國古代一樣,如果發生什麼好事,壞事,為慶祝,為祈福,都有可能換年號。明治時代始,天皇只有一個年號,且諡號與年號相同。這已是幾代遵守的傳統,更不要說虛位天皇,只是做做樣子,更沒必要變來變去,好聽易記方便就行。
  • 「平成」到「令和」,皇帝的年號有啥講究?武則天為何有18個年號
    公元2019年4月1號,我們的鄰國日本老天皇退位,舊年號「平成」自然也成為了歷史,日本選用了「令和」作為新年號。現在的日本是唯一一個仍然使用年號的國家,對於歐美國家來說,對於「年號」這個概念可能還有些不太理解,但是對於咱們中國人肯定不會有這個問題,「年號」這個概念本就源於中國,日本是從中國學習的,那古代東亞地區怎麼會有這麼個東西呢?
  • 李浩源:借日本改年號「令和」,談談年號的歷史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浩源】 2019年4月1日,時隔近三十一年後,日本頒布了新的年號——「令和」。這個令日本國民都有些感到疑惑的年號,據稱典出日本古代詩歌集《萬葉集》。不論定的新年號雅訓與否,作為一種古老的漢字圈文化,年號在現代社會中依然扮演著紀年的角色,古遠猶新。在這裡,就借東國「令和」之號,談一談年號的前塵故事。
  • 專訪丨日本「平成」年號推選親歷者談「令和」:寓意維護和平
    儘管日本政府往往會提前擬定候選方案,但由於避諱,日本朝野並不會在前一任天皇仍健在時公開討論、猜測新年號。但此次年號的發布情況特殊,明仁天皇的退位是日本自1817年後的兩百多年間,首次出現天皇生前退位現象,也是日本政府首次有規劃地在一個既定日期公布新年號。因此,當日本政府宣布將於4月1日公布新年號後,坊間關於新年號的猜測便十分火熱。
  • 日本漢學文獻《年號之部》出版:日本的年號如何選定?
    水上雅晴從出版緣起和出版意義兩方面介紹了《年號之部》。他介紹道,日本國內收藏的漢籍古鈔本、宋元刊本等已經大量出版,但是值得出版的文獻仍有不少,年號勘文資料便是其中之一。中國從西漢開始使用年號,隨後此項制度輻射至東亞各國,日本即從八世紀開始使用年號至今。
  • 日本的年號與天皇家
    中國的年號始於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那時日本國還處於渾沌中。年號代表國家正統,承認年號即承認政權統治的合法性。陶淵明入宋僅書幹支,朱梁代唐後,河東仍用天佑年號,蜀、岐仍用天復,即不承認新朝。  中國如此,日本也一樣。日本用年號,始於孝德天皇建元大化(645),五年後改元白雉(650),其後中輟,似乎還不適應。
  • 日媒:日本下個年號取自中國古典?新年號在中國也備受矚目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下個年號也取自中國文獻?」對於日本將於4月1日公布新年號一事,在年號發祥地中國也備受矚目。日本共同社3月28日報導稱,中國國內媒體關注日本的年號從中國傳來,一直以來都是根據中國古典而定這一點。
  • 「平成」變「令和」,從日本年號交替,聊聊中國的年號文化
    (長達三十年的「平成時代」宣告結束,日本迎來了「令和」時代)這兩年日本的頭號大事自然是明仁天皇退位,德仁天皇登基,長達三十年的「平成時代」宣告結束,日本制定了新的年號「令和」,從此走向了「令和時代」。(「令和」是日本新的年號,出自日本古籍本《萬葉集》)根據日本的解釋,「令和」年號用典首次沒有出自中國古籍,而是採用日本《萬葉集》中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燻珮後之香。」大意是希望這個年號讓每個國民都綻放自己的花朵。
  • 日本新年號定為「令和」 揭秘日本年號那些事
    日本內閣決定新年號「令和」,現任天皇籤署政令後對外公布。在新天皇即位前公布新年號的做法史無前例。新年號將於2019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第三,首次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自645年日本啟用首個年號「大化」以來,過去247個年號中辨明出處的均出自中國古籍,多數是《四書五經》等唐代之前的古典文獻。目前可確認這是年號首次出自日本的古籍,而非中國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