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英博物館
法國巴黎羅浮宮
俄羅斯冬宮
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
這世界四大博物館我們耳熟能詳
但它們的鎮館之寶長啥樣
你們知道嗎?
◆◆◆
大英博物館:《亞尼的死者之書》
1753年,英國接受博物學家、收藏家漢斯·斯隆爵士的71000件個人藏品,並於1753年6月7日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成為世界上第一座對民眾開放的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亞尼的死者之書》,創作於公元前 1300~公元前1200 年。這幅畫作為陪葬品放在亞尼墓中,全長二十四公尺,用長達六十章的篇幅,描繪死者在來世獲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約定事項。埃及死者在通向復活之路時,必須於棺木中置放「死者之書」。死者之書大部分以紙莎草寫成,記錄死者生平好惡,以及奧西裡斯的審判等情節。
《亞尼的死者之書》
◆◆◆
羅浮宮博物館:《蒙娜麗莎的微笑》
羅浮宮始建於12世紀末,開始用作防禦,後經過一系列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始,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收藏各種藝術品,後代皇帝延續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羅浮宮的收藏。其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
在羅浮宮,可綜覽歐洲藝術史。其中最重要的鎮館三寶世人皆知:米洛的《維納斯》,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肖像畫傑作《蒙娜麗莎》,是歐洲藝術的拱頂之作。畫家力圖使人物豐富內心感情和美麗外形達到巧妙結合,對於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特別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係,達到神韻之境,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據考證,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2%的憤怒。
《蒙娜麗莎的微笑》
◆◆◆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伏爾泰坐像》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又名冬宮,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涅瓦河畔。
1764年,葉卡捷琳娜二世將從柏林購進的250幅繪畫存放在冬宮的埃米塔什,其去世後,歷代冬宮主人對這個皇宮內的博物館不斷完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展覽線總長達30公裡,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若按正常行進速度走完全程,需4個多小時。如果在每件展品前面停留1分鐘,每天按8小時計算,則需要11年之久。
冬宮藏品共有270餘萬件,其鎮館之寶《伏爾泰坐像》由法國近代肖像雕塑家烏東創作,塑造的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全身像。當時伏爾泰已84歲高齡,且剛結束了長期放逐國外的流浪生活。雕像自然流露出伏爾泰的明顯老態和瘦弱身軀。但通過他神採奕奕的臉部表情,特別是他那似能洞察一切的敏銳目光,人們至今仍能感覺到這位反封建專制的不屈鬥士的聰明才智。
《伏爾泰坐像》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舞蹈教室》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西半球最大的博物館,它佔地不足8公頃,僅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積超過了24公頃,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的2倍。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常年展出的幾萬件展品,但其所有展品數量已達330萬件。
鎮館之寶——德加的《舞蹈教室》,在繪畫史上具有特殊意義。對舞者動作著迷的法國印象派畫家德加,作品大多以芭蕾舞為主題。這幅《舞蹈教室》,捕捉了舞者們日常練習的瞬間:穿著純白芭蕾舞衣的舞者們,有的正準備做舞蹈練習,有的正在整裝,有的則心不在焉地看著同伴們。這是沒有絲毫造作的情形,就像平常走過舞蹈教室時所見。靜下來細聽,仿佛還能聽到舞者們的細語聲和音樂聲。這幅作品注重「形態」和「構圖」,巧妙地將傳統技法與寫實主義相結合,表現時事,仿佛是用相機捕捉的日常生活瞬間。
《舞蹈教室》
(轉自:中國金融新聞網)
>>>>翰墨千秋藝術交易中心,國內領先藝術品移動電商,現推出★新用戶掃碼即可領取200元現金劵★帶您玩轉藝術圈~~大家趕緊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