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兩件人氣遠高另一件,卻飽受爭議

2020-12-11 溜溜達達看世界

歡迎來到溜溜達達看世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兩大鎮館之寶:肉形石和翠玉白菜。

這兩件文物一直是臺北故宮博物館的人氣國寶,許多國內外遊客來這裡專門就為看它們,在對外宣傳的時候,」東坡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也一直被列為三大鎮館之寶,但卻引起了很大爭議,毛公鼎實至名歸,但肉形石和翠玉白菜就藝術價值而言並不足以擔當鎮館之寶的重任。

臺北故宮館藏珍寶60多萬件,受展廳面積的限制,臺北故宮通常每三個月就要輪換展覽的文物,但是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和毛公鼎這三大件兒始終沒有換過,肉形石和翠玉白菜這兩件文物的展示櫃常常被人流圍的水洩不通,甚至自放在臺北故宮展覽以來,極少外借展覽。

然而近幾年,肉形石和翠玉白菜卻飽受爭議,相較羅浮宮高大上的三寶:勝利女神,蒙娜麗莎,愛神維納斯雕像, 一塊長的像肉的石頭和翡翠雕刻成的白菜逼格很low的感覺。

甚至許多人嘲諷,到古玩市場看,長的像肉的石頭都是論斤賣的。且白菜的雕刻水平沒有太多亮點,翡翠就算材料貴,在文物界也是普通的材料。

民間肉形石

東坡肉形石產自清代,是由一塊天然形成的瑪瑙石雕刻而成,上面的色彩紋理都是天然形成,工匠因勢造型將表面染色,使其肉皮、肥肉、瘦肉層次分明,幾乎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

翠玉白菜原是光緒帝妃子瑾妃宮中的一件陳設器,是由一塊一半灰白、一半翠綠的玉石雕刻而成,原料產自緬甸,綠色的部位雕成菜葉,灰白的部位雕成菜幫,菜葉上頭還有兩隻小蟲,一隻是蚱蜢,一隻是蟈蟈。這棵白菜與真白菜在大小、長相上相似度極高,也是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

這兩件國寶的最大的特點是雕刻逼真,肉形石大多為天然形成,翠玉白菜體現了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藝,但精雕細鏤的玉石作品也從來都不缺,定為鎮館之寶也卻有些牽強,其實臺北博物館在評定鎮館之寶的時候,不單單是考慮藝術價值,還考慮到了觀眾的喜愛度,在幾次網絡評選中,這兩個文物的喜愛度也是高居榜首,因此,它們被評定為「人氣國寶」。

有人說,肉形石和翡翠白菜之受大眾如此喜愛,從根本上反映了中國人民以食為天的傳統觀念。不過也有的認為這是一種低級趣味,臺北博物館為了迎合大眾,一直在採取的一種宣傳策略,引導大眾。其實,雅俗共賞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文物不應該只是被供在神壇上,高深的藝術價值沒有人懂也是枉然。

備註: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三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件是「紅燒肉」,一件現代技術無法複製
    三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件是「紅燒肉」,一件現代技術無法複製隨著近年來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大量古代文物慢慢向我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根據我國文物考古的規定,一般在哪裡出土的文物,都是放在當地的博物館進行保護及展出。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可以,這很中國!
    臺北故宮博物院,依託清朝宮廷珍藏的歷史文物而建。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為保護紫禁城文物不被戰火毀壞,曾挑選其中的部分藏品打包運往南京。敗逃臺灣之前,將其中的一部分運到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確有相當一部分珍品,其中各個品類的鎮館之寶,也確實稱得上是國寶。
  • 臺北故宮博物院三大鎮館之寶
    儘管這裡展出的文物是常換常新,但是有三件寶物始終沒有換過,這就是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和毛公鼎,它們被稱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在中國,有兩件青銅器堪稱青銅器之最,一件是保存在北京國家歷史博物館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另一件就是銘文最多的這件毛公鼎。毛公鼎鼎身只有30.75釐米高,卻銘刻了32行497個篆書文字,洋洋灑灑記錄了毛公輔佐周宣王,後來獲得天子賞賜而做此鼎的史實。鼎銘字跡清晰工整,篆文字字筆力遒勁,全篇一氣呵成。
  • 南京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千年舍利,重現人間
    知道南京的都知道它曾經的輝煌和曾經的歷史事件,在旅遊南京的時候,我們卻忽略了南京很值得去的南京博物館,今天帶大家了解南京博物館的三大鎮館之寶,其中一件開價十億都不賣。在咱們國內有兩所十分特殊的博物館,特殊在於他們都是直接建在古代的宮殿建築裡,第一所: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另外一所:南京市博物館。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坐擁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陝西歷史博物館自然是其他兄弟省份博物館難以匹及。官網中說,藏品量高達170餘萬件(組),精品自是不計其數。而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中,並沒有列出「鎮館之寶」的名目。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這些收藏大戶的「主事」館(院)長,曾在不同場合上說過,他們那裡沒有所謂的「鎮館之寶」,因為精品太多,難以抉擇。陝西歷史博物館,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但在其官網新聞中則提到「十八件(組)國寶級文物」,這應該可以算作其代表作了。
  • 【看世界】世界頂級博物館之鎮館之寶(二)
    從英國大英博物館到梵蒂岡博物館,從中國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到日本的京都國立博物館……這些世界頂級的博物館中,哪些是它們的鎮館之寶?
  • 翠玉白菜稱不上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196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新館舍在臺北外雙溪興建完成,用於展示遷臺文物,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知的臺北故宮。有一種說法,認為北京故宮的寶物都被運到了臺北,只剩下了一個空殼子,這是個錯誤的觀念,因為以館藏文物數量而言,北京故宮有一百多萬件,遠多於臺北的近七十萬件。不過以國寶級文物的數量和質量而言,兩岸故宮的水平基本上在伯仲之間。
  • 世界上最有名的博物館,有三件鎮館之寶,兩件殘缺一件飽受爭議
    有這麼一座博物館它不但收藏著本國的珍貴文物,而且囊括了世界許多國家的藝術珍品,據記載這裡收藏的藝術珍品多達40多萬件,吸引著世界眾多遊客前往參觀遊覽,這就是法國巴黎的「羅浮宮」。豪華的羅浮宮內部最受人矚目的就是羅浮宮的鎮館之寶了,這也是許多朋友前往羅浮宮旅遊的一處重要打卡地
  • 博物館 | 細數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始建於1962年,1965年落成,坐落於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佔地面積1.03萬平方米。臺北故宮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院前廣場聳立由6根石柱組成的牌坊。
  • 臺北故宮十大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
  • 臺北故宮九大鎮館之寶:由蔣介石帶來,圖9讓大陸專家們深感遺憾
    【臺北故宮博物院】據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共有藏品約70萬件,分為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瑯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大類。這裡面絕大多數都是蔣介石從大陸帶來,國寶級文物數不勝數。
  • 北京故宮為啥沒有鎮館之寶?
    鎮館三寶?紫禁城15萬件珍品件件鎮館!單霽翔說,「不論質量也好,內容也好,所謂『三寶』都算不上臺北故宮博物院最好的藏品,唐元書畫、琺瑯彩瓷器等展品其實更值得一看。」原來,頗有人氣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瑪瑙石,目前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分級中,僅認定為重要文物,而並非國寶級文物。
  • 盤點中國排名前五的博物館和他們的鎮館之寶
    1000多年來,《清明上河圖》聲名顯赫,摹仿者眾多,僅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收藏有7本。但唯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是北宋張擇端的原作,堪稱書畫文物中當之無愧的「國寶」。2003年,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被國務院確定為64件不可出國展出的珍貴文物之首。NO.3 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基本陳列展示區從距今115萬年前的史前時期開始到唐後。陝西歷史博物館所展示的不僅是陝西省的歷史,更反映了中華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到底是什麼?可不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到臺灣旅行的重頭戲就是臺北故宮,依山傍水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氣勢宏偉、綠瓦黃牆,和北京故宮的宏大相比,它略顯小巧。但臺北故宮博物院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它的建築,而是藏品,這裡共收藏、展出的稀世珍品超過65萬件之多。
  • 中國故宮分院之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有哪些?你知道麼
    在人們熟知的知識中,說起故宮,都知道位於北京的紫禁城。紫禁城的氣派可謂是史無僅有,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首屈一指的,其實故宮還有一個分院,就是位於臺灣省的故宮博物院,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臺灣省的這座故宮有哪些歷史文物是舉世無雙的呢?
  • 堪比故宮的羅浮宮博物館珍寶遍地,憑什麼這三件是鎮館之寶?
    它始建於1204年,曾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故宮曾住過24位皇帝)。它的地位相當於中國人心中的故宮,但館內收藏的寶貝早已超過故宮。羅浮宮的文物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文化和不同時期,涵蓋古埃及、近東及中東古文明、古希臘和古羅馬......現在的羅浮宮博物館,佔地大概3000畝地(故宮佔地1080畝地)。
  • 瀋陽故宮十大「鎮館之寶」:不比北京故宮的差,難得一見
    」,但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瀋陽故宮始建於1625年,距今已走過了390餘年。1926年,瀋陽故宮成為了東北地區最早的博物館,在2006年的時候,選出了十大「鎮館之寶」。這十大「鎮館之寶」是從博物院收藏的兩萬多件藏品中脫穎而出,歷史、藝術價值都難以估量,都是國寶級的文物,一般人都沒見過!
  • 瀋陽故宮十大「鎮館之寶」:不比北京故宮的差,難得一見!
    1926年,瀋陽故宮成為了東北地區最早的博物館,在2006年的時候,選出了十大「鎮館之寶」。這十大「鎮館之寶」是從博物院收藏的兩萬多件藏品中脫穎而出,歷史、藝術價值都難以估量,都是國寶級的文物,一般人都沒見過!一、龍虎寶劍這把寶劍為國家一級文物,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御用寶劍,也是其出土的唯一遺物。
  • 中國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大盤點
    圖中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博物館裡藏品那麼多。我們需要把重點放在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以收藏國寶級文物數量排名為依據,來盤點一下筆者心中四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01故宮博物院——《遊春圖》不同於其他人會把《清明上河圖》、春秋蓮鶴方壺等世人皆知的文物當作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將赴日展覽 日本政府允諾保其安全
    中國臺灣網1月30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故宮文物6月起將在日本展覽,創亞洲國家的首例,包括翠玉白菜、肉型石等鎮館之寶的安全,將由日本國家(政府)掛保證。  東京國立博物館館長錢穀真美、九州島國立博物館館長三輪嘉六昨天下午2時(臺灣時間1時)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召開記者會,宣布臺北故宮文物將到日本展出一事。東京國立博物館學藝研究部列品管理課長富田淳出面做文物的說明。他說,每一項真的都是極品、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