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天涯何處無芳草」,人人皆知,很多人卻背不出全文

2020-12-11 歷史驛站一

簡言蘇軾仕途大道,必然也離不開談其生活。蘇軾的出生地在南方,籍貫在北方,其生活的作風同時有北方人的豪邁與南方人的多情,簡而言之,蘇軾,豪放與委婉並。據史學資料記載,生平歸總:蘇軾的豪放不羈,為官的通情練達,不僅將世間之事洞悉,亦將文學藝術參透。此外,還是出了名的好交朋友,對師友是無盡的關愛,無盡的熱情熱愛各地美食(呼應從仕路線),熱愛茶道,亦雅好遊山林。

我們從小熟知蘇軾所著詞大都豪放恣意,舒放自如。例如《赤壁賦》,《後赤壁賦》等,皆彰顯蘇軾的文學修養,情感思路,深感後人。豪放派一直是蘇軾的明顯標籤,可婉約之詞蘇軾亦可動人心脾。我這次便為大家推薦一首《蝶戀花·春景》,不妨看將下去。這首詞沒有史書記載其具體的創作時間,據推測應當是蘇軾被貶謫的路線之一,即任密州太守之時所作。

此首詞是作者情感表達的集大成之作,似乎蘊含少女的纏綿巧思與無盡嬌柔,寫法上既有情景交融,隨之蔓延開無盡的哀怨哀婉。精於研究東坡先生蘇軾詞作的學者,得出結論:雖然流傳於世的大部分蘇軾詞作均是以豪放不羈著稱,偏偏大部分人好以點概面,由是之故便會錯失不少蘇軾的其他風格作品。沒錯,蘇軾還是寫了一定數量的婉約派作品,基於總體數量,婉約詞還是佔據相當的比例,我們當精研細品。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詞的上闕開篇點明是時季節,可見已經到了暮春。隨著作者的指引,好似詩文以作者的視線為引針,讀者閱讀過程中自然而然會跟隨作者移情換景。首先是春天的紅花,受時令所致,本絢爛異常的點點明紅現已逐漸暗淡褪去,就連樹的枝椏上亦開始結出稚嫩的青杏。沒有春天的微涼風,卻依舊涼了枯枝椏。可畫風至此句之時已有轉變。

到這裡作者有意將感情的表達略做調整,微微透出一絲憐惜與疼愛,縱使前文略有傷感,經其一番調節,傷感之情漸消。「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兩句名聞天下,為一眾含春思柔意之青年的座右銘。後一句深藏心意,人生將末,謫居他鄉,幾近天涯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作者下闕寫出一條臨街,不斷有行人來去,側耳傾聽可聽見牆院內有人在鞦韆遊,銀鈴般的清脆笑聲不時傳出,這是少女的歡笑,是豆蔻的嬉戲。行詞至此,不知不覺感情的渲染又隨著作者的筆觸消悶漸歡,似乎暮春的蕭索被少女的歡快一掃而光,充滿了萌動隨性之感

路過的行人,皆被牆垣內的少女嬉戲之聲吸引駐足,不禁沉醉在此如歌如幻的笑語歡顏之中,是啊,誰人不愛快樂,不追求嬌動呢。此外作者深諳「猶抱琵琶」之理,在行文表達中埋下了「藏」與「露」的對比關係,笑聲以及鞦韆上的玩樂是明於眼前的,而其餘所有是留給讀者自行想像的,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您所想即您所見。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文化體系中最輝煌燦爛、最有活力的一個部分,是歷久彌裡、取嚼不盡的精華。

無論是蘇軾的豪放派;還是李煜的花間派;亦或是李清照的婉約派」,都能讓人感受到其中的喜怒哀樂,以及詞人當時的心境。

由於對古詩詞人的生活了解甚少,那麼想要了解一位詞人的方法,就是閱讀他們寫下的這些千古佳作,喜歡宋詞的朋友,可以看這套詞傳全集,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請點擊輸入圖片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看完以後我們一起探討詞傳裡面給我們帶來的故事

總結:此首詞作者蘇軾一改往日,訴盡委婉柔意,春天的景兒籠不住春天的人兒,春天的花兒亦提前飛逝,可作者這鬱鬱寡歡,奮發而不得志何時得以飛逝,沒有明確的界限,亦沒有解決的範式。全詩作者刻意提起暮春,春天本是萬物初長之時,是希望的時令,可「暮春」的特點與上皆成反向。全詞描繪這樣一副光景惹人回味

相關焦點

  • 著名的句子蘇軾:「天涯何處無芳草」被調侃了很多年,其實
    當你提到「天涯何處無芳草」時,你會立刻想到「何必單戀一枝花」這個句子嗎?此外,這首詩經常被用來安慰失戀的人。天真,我曾經真的以為這是一首完整的詩,但現實卻無情地扇了我一耳光,讓我認識到我的無知。不要說「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將來是蘇軾的單詞,真可惜!
  • 「天涯何處無芳草」的上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閱讀古詩詞可以讓人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薰陶,以及心靈的淨化,這也是越來越多人喜歡古詩詞的原因。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我們閱讀古詩詞的時候,發現很多流傳很廣的古詩詞,我們只是對其中一句比較熟悉,而對它的前後文卻很難記起,甚至聞所未聞。
  • 天涯何處無芳草,暗示蘇軾移情別戀?《蝶戀花.春景》蘇軾/文瀾珊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因為這句「綠水人家繞」,便可知,這詞是蘇軾在南方的時候寫的。像南方烏鎮這樣的,或者歐洲的威尼斯水城。北方很少有流水盤繞著村落的。頂多也就有條河流路過村落或者穿過村子罷了。身為北方人,我是極為羨慕這樣的景致的。認識這首詞,從一句話開始「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那應該是小學時候,同學們之間互相開玩笑的話。
  • 《蝶戀花·春景》蘇軾:天涯何處無芳草
    《蝶戀花·春景》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作者簡介: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 漲知識:「天涯何處無芳草」,下一句是什麼?出自蘇軾這首詞
    說道「天涯何處無芳草」,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恐怕大家都會順口說出下一句是」何必單戀一枝花」。這兩句話一般用來安慰失戀的人們,天涯處處都有「芳草」,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失去了一個人是為了遇見更好的下一個人。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這句詩的下一句並不是上面所說的那句話。
  • 經典詩句「天涯何處無芳草」的後面一句是什麼?你曲解本意了嗎?
    經典詩句「天涯何處無芳草」的後面一句是什麼?你曲解本意了嗎?中國古代有很多用詞和意境都非常深刻的詩詞句,有的是講述兒女情長,有的則飽含著家國興亡之憤恨,有的則表達著躊躇滿志卻得不到官家欣賞的難過。,又比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等。但是有些詩詞句卻一直被人們用錯了,今天要說的被用錯的詩句就是「天涯何處無芳草」。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但是卻很少人知道這句話的下一句是什麼?更沒有人意識到其實大家基本都用錯地方了。有的人會說,這句話的下一句不就是「何必單戀一枝花」嗎?
  • 別在「天涯何處無芳草」後面接「何必單戀一枝花」了,原句美極了
    同樣的,被嚴重濫用的唯美句子還有——「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句詩最早出自蘇軾筆下,但如今已經蛻變成一個固定成語,可引申為兩層含義:其一,男女之間沒有必要死守一方,愛情可以有很多選擇;其二,不必過分注重於某一件事而不知變通。大家普遍默認第一種用法,因此久而久之的以訛傳訛,為其續接了這樣一句:「何必單戀一枝花。」
  • 「天涯何處無芳草」後面並不是「何必單戀一枝花」,上一句更精彩
    此句一改,當然也是褒貶不一,有的網友認為此句改寫得極為合適,還有人認為此等改動實為狗尾續貂,大有不以為然之態。無獨有偶,有一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就是「天涯何處無芳草」,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隨處可見茂盛的青草,當然引申的含義也有很多,一是說失戀的男女雙方沒必要彼此放不下,到哪裡都能找到合適的人,這和「分手就分手,下一個更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提起蘇軾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句詩。那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天涯何處無芳草」的愛情故事。神宗熙寧四年,東坡被貶為杭州通判,公務並不繁重,閒暇時性好山水的他,就和朋友一起遊山玩水,飲宴賦詩。一日宴飲時,他遇見輕盈漫舞的王昭雲,他的妻子總姓王,或許他真的有王室緣深。
  • 天涯何處無芳草,上一句是什麼?蘇軾這首蝶戀花,不止這一個名句
    東坡問她為何如此,她回答說:「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晚年的蘇軾,依然對這首《蝶戀花·春景》念念不舍,說明他內心的情懷便是如此,而朝雲作為東坡的知音,自然明白東坡的心境,她知道,即便再豁達的心,也無法阻擋客觀苦難帶來的創傷,所以觸發朝雲惆悵的,或許並非「天涯何處無芳草」,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那麼蘇軾的這首《蝶戀花·春景》究竟說了什麼呢?能讓人如此感懷?
  • 4個古詩詞千古名句賞析:天涯何處無芳草,到底是什麼意思?
    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4個古詩詞中的千古名句,其中有一句蘇軾的「天涯何處無芳草」,你知道蘇軾寫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嗎?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水,正是江南風景中最常見的一種景象,作者寫江花、寫江水,雖然略顯誇張,但是卻十分生動,給人印象深刻。這種強烈的顏色對比,能夠加倍顯現出江南風光的美麗,把白居易對於江南的喜愛和回憶,發揮的淋漓盡致。當然,給讀者留下的印象,也十分深刻。2.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 「天涯何處無芳草」出自哪首詩?是誰寫的,它的上半句是什麼?
    這首詩出自蘇軾的《蝶戀花·春景》,其中這句「天涯何處無芳草」是經典名句,很多人都知道,當身邊的朋友失戀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用這句詩來勸慰他或她。但是大家知道這首詩的上半句是什麼嗎?「天涯何處無芳草」上半句是什麼,全是又是什麼?
  • 天涯何處無芳草,指的是什麼草?
    每次,當自己被渣男或者渣女拋棄的時候,自己的朋友基本上都會勸他一句天涯何處無芳草,意思是說人一輩子如果喜歡一個人,那個人恰好不喜歡自己的話,那就這樣吧,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以後說不定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但是這句話裡,所說的草到底指的是什麼草呢?
  • 蘇軾情詩「天涯何處無芳草,且留風景伴佳辰」深情纏綿又空靈蘊藉
    蝶戀花·春景宋代: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暮春時節,杏樹梢上長出了小小的青杏。「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燕子在天空飛舞,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
  • 蘇東坡「天涯何處無芳草」到底說個啥意思?讀懂已是詞中人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這首《蝶戀花》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與關注,並且對詞中蘊含的主題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它只是蘇軾在抒發傷春的感受,有人則認為該詞中寄寓了蘇軾政治上失意與落寂。仔細分析,其實詞中飽含著他對朝廷、君主的不舍之情。
  • 每天一首古詩詞|蘇軾: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蝶戀花.春景》這首一首傷春詞,寫春景清新秀麗,景中又有情理。上闋寫春景。暮春時節,杏花已經凋謝,所餘不多的紅色也在一點一點褪去,樹枝上開始結出了幼小的青杏。燕子在空中飛來飛去,綠水環繞著一戶人家。樹上的柳絮在風的吹拂下越來越少,春天行將結束,難道天下之大,竟找不到一處怡人的景色嗎?
  • 名聯掌故:「天涯何處無芳草」對個下聯
    對聯也是可以講道理的,用對聯講道理的對聯莫過於那幅撇捺人生聯,這幅對聯網上有很多人講解過:上聯:若不撇開終是苦;下聯:各自捺住即成名。這是拿中國的漢字做文章的經典,上聯中的「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下聯的「各」字的捺筆只有收得住才是「名」字;而一撇一捺合成的字即「人」字。因此這幅對聯講的是做人做事的大道理,凡世間之事,撇開一些利益糾結就不苦了;每個人的自我成長,能按捺住情緒才是人生大智慧。
  • 十首描寫芳的古詩詞,莫憂長笛吹花落,天涯何處無芳草
    漫無邊際的萋萋芳草寄託著文人墨客的別情離緒,孟浩然惆悵離別,「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蘇軾歷經坎坷,卻豁達豪放,「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詩人們也常用芳草來表達人生苦短,晏殊就曾經感懷,「綠仰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年少時盼望長大,工作了卻留戀芳華。
  • 天涯何處無芳草:豪放詞人蘇軾的另一面
    沒錯,像《江城子·密州出獵》《念奴嬌·赤壁懷古》等等,確實是其豪放詞作的代表。但,蘇詞皆是如此嗎?當然不僅僅如此。蘇軾一生歷經坎坷,其詞作內容廣泛,風格多樣,無事不可寫,無意不可入。其詞作,豪放的有之,婉約的有之,清麗的也有…不可一以概之。
  • 他的絕情詩:天涯何處無芳草,多情卻被無情惱;你的初戀說過嗎?
    ⑹天涯何處無芳草:指春暖大地,處處長滿了美美芳草。⑺漸悄:漸漸沒有聲音。⑻多情:指旅途行人過分多情。卻被:反被。無情:指牆內蕩鞦韆的佳人毫無覺察。同時,景中又有情理,人們仍用「何處無芳草」以自慰自勉。作者的「多情卻被無情惱」,也不僅僅局限於對「佳人」的相思。這首詞下片所寫的是一個愛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麼寄託。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約詞。王士禎《花草蒙拾》所說的「枝上柳綿,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同時指出這首詞與風格婉約的柳永詞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