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斯達克市場IPO規模超過紐交所】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導,新冠...
2020-06-09 10:19:04來源:FX168 【納斯達克市場IPO規模超過紐交所】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導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援引Dealogic的數據,2020年初至今,納斯達克市場的IPO規模達到122億美元,紐交所為109億美元。今年大部分時間,納斯達克都落後於紐交所,但上周包括華納音樂在內的幾宗大規模IPO完成後,納斯達克實現反超。
-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總編輯:讀者需求是網站核心
本刊記者就《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及該報本身對中國報導的趨勢和視角等話題專訪了中文網總編輯袁莉。袁莉曾在新華社國際部工作。2002年赴美留學,先後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和喬治-華盛頓大學,並分別獲得了新聞碩士和國際關係碩士學位。2004年在美國加入《華爾街日報》,主要從事美國電信業的報導,並撰寫一個中英文雙語專欄。
-
華爾街日報發布了一條「定向假新聞」
1月22日,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爆出的一條消息讓人嚇了一跳,該報導的標題赫然寫到「中國政府免除喀麥隆52億美元的債務」。 如果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內容為真,就意味著中國一夜之間免除了喀麥隆欠中國債務總額的95%。根據以往中國對非貸款的政策執行先例,這種情況是不太可能發生的。 然而,華爾街日報發布的新聞卻「有鼻子有眼」,稱消息來源是喀麥隆總統府於上周六(1月19日)發布的一份聲明。
-
日經中文網訂正丁磊報導「民間高手任天堂」不實
【PConline資訊】4月16日17點,日經中文網針對《丁磊談網遊:希望投資任天堂》報導,在官方網站、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三個平臺正式發布訂正公告,對「民間高手任天堂」、「網易希望投資任天堂」等報導引發的曲解內容,進行了訂正並還原採訪錄音內容,從官方角度澄清了近期公眾對丁磊的誤解
-
宋旻浩時尚出圈,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韓流明星世界影響力
美國《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稱,韓流明星在全世界人氣飆升,甚至在服裝時尚領域也擁有廣泛影響力。7月15日《華爾街日報》評價稱:「從巴西到美國波士頓、非洲的波札那,有許多粉絲關注著韓流明星們的instagram,並觀看和共享他們的在線視頻」,「韓流並不是局限在韓國的現象」,「韓流kpop跨越韓國國境,頂級服裝品牌也想要接近韓流明星。」
-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奢華人生」頻道正式上線
全新頻道的網址為http://cn.WSJ.com/luxury, 內容除了翻譯自WSJ雜誌和《華爾街日報 》的文章之外,還將為讀者帶來關於時尚,旅遊,汽車,藝術,美食,葡萄酒及房產等原創作品。文章將同時出現在華爾街日報中文版的移動應用中,包括iPhone,iPad和Android。
-
馬泰登《華爾街日報》報導 從運動員到中國紅毯經歷
近日,《華爾街日報》一篇關於演員馬泰(英文名Matthew Knowles)的特別報導引起關注,帶有傳奇色彩的演藝生涯,獨特的個人魅力,圈粉無數。
-
港警嚴正聲明:沒收到投訴,指控失實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尹豔輝】8月11日,香港多區發生激進示威者與警察衝突事件,並有多人被拘捕,隨後有女性被捕者被警察性侵的傳言在網絡流傳開來。對此,香港警方支援科警司戚夏瑜28日嚴正聲明表示,有關指控十分嚴重且失實,目前沒有接到性侵受害人的投訴。
-
華爾街日報稱中美談判衝刺,兩國官方都未對報導進行置評
華爾街日報19日稱,美中談判代表計劃在北京和華盛頓舉行新一輪高級別貿易磋商,萊特希澤和姆努欽計劃下周飛往北京,劉鶴將率團在隨後一周飛赴華盛頓。到本報發此社評之時,中美官方都未對華爾街日報的報導進行置評。
-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汽車設計,國內媒體的翻譯亮了
近日,美國著名報刊《華爾街日報》發布一篇名為「Chinese Cars Are Still Cheap. But They’re No Longer Ugly」的報導,對中國國產汽車的設計進行了討論。「cheap」一詞在文章中的表達,徑話自認為是中性的「便宜」,全篇僅僅是客觀報導中國汽車製造商汽車設計的進程,沒有貶低色彩,有一句「China will win」出自領取高昂薪水的設計師之口。
-
上海長寧警方:"日本人街頭暴打陪酒女"報導失實
東方網8月31日消息: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新聞發言人今天授權本網,就部分商業網站轉載的《上海街頭日本職員暴打陪酒女郎》一文發表聲明。 聲明全文如下: 2005年8月30日新浪網等商業網站轉載的《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王敏撰寫的《上海街頭日本職員暴打陪酒女郎》一文嚴重失實。
-
日媒承認報導失實
日本《產經新聞》8日宣布撤回先前一則有關美軍士兵在衝繩「捨己救人」的報導,承認報導失實。 2017年12月,《產經新聞》刊發報導,描述美國海軍陸戰隊一名士兵在衝繩某車禍現場「從事故車中救出日本人」後被撞倒受傷,其「捨己救人」的精神值得讚揚。
-
楊晗軼:華爾街日報掏出言論自由,為啥還是挨了板子?
眾所周知,這起事件的起因是《華爾街日報》2月3日發表了一篇流淌著種族主義偏見的文章《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詆毀中國政府和人們抗擊新冠疫情的努力。此文一發,大批網民湧至作者和《華爾街日報》社交媒體頁面上留言指責種族主義。美國全美廣播公司在報導中也批評《華爾街日報》的標題可能製造恐懼、焦慮和敵對情緒。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更是於2月6日點名批評該文作者的傲慢、偏見和無知。
-
巨貪黃石山否認獄中寫小說 稱此前報導失實
記者趕到位於湘東的某監獄,黃竟指出先前的媒體報導嚴重失實,並矢口否認自己寫了小說。 一篇令他憤慨的失實文章 10月14日,湘東某監獄。陽光透過鐵欄杆,投映在黃石山的臉上。 幾天前,這位株洲市商業銀行原副行長,悄然度過了人生中的第43個生日。
-
華爾街日報:百度App從搜尋引擎進化為超級應用
日前,華爾街日報發文稱,百度正在重新定義搜索價值。與此同時,百度App也由原來的通用搜尋引擎進化為超級應用。 該文認為,百度重新定義搜索價值的一個明顯標誌,是從提供信息和知識擴展到提供服務和交易。在華爾街日報看來,百度的變化其實折射的是用戶需求的變化,即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越來越需要能夠提供一站式服務的超級應用。
-
華爾街日報揭露瑞幸咖啡虛增收入套路:虛構咖啡券交易
5月29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監管部門的調查文件,詳細披露了瑞幸咖啡虛增收入的具體細節,瑞幸咖啡主要是通過向一些公司出售咖啡券虛增銷售收入。這意味著,做空機構渾水當初質疑瑞幸咖啡存在虛增銷售的結論是正確的,不過,其調查方法和調查證據或許並不完全正確。從目前的信息看,瑞幸咖啡在全國各地的門店,或許並未參與公司虛增收入的交易。
-
官方回應:嚴重失實
驅動中國2019年4月16日消息,近段時間以來,關於夏普要出售電視業務的消息滿天飛
-
華爾街日報:中國通脹上升對世界是好事
新華社記者 陳琛 編制參考消息網10月23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的通貨膨脹正在加速。說到底,這對整個世界來說是件好事情,儘管在較短的時期內它完全可能導致某些零散的痛苦。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22日報導,主要受到食品價格大幅上升的拉動,中國9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CPI)同比上升了3.1%,而上月的漲幅為2.6%。
-
石首事件再引關注 廖滿堂聲明:媒體報導嚴重失實
7月12日,有媒體報導「石首事件」被免主要官員復出一事引發關注。報導稱,7月10日,在北京工業大學的一次論壇上,湖北荊州市荊州區法院院長廖滿堂的參會論文稱,湖北"石首事件"主要問責官員鐘鳴(石首原市委書記)與唐敦武(原石首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局長),已在被問責不到一年內"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