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園區:挖掘黃河文化 推進文旅融合

2020-09-21 商丘網

天沐湖夕陽餘暉晚舟歸。

密林深處歌聲飄揚。

鳥瞰梁園區國家森林公園。

十一黃金周假期即將來臨,梁園區黃河故道各旅遊景點正在緊鑼密鼓地「喬裝打扮」,以嶄新的形象迎接四方來客。

黃河故道是梁園區的驕傲,不僅僅是故道裡埋藏著許許多多膾炙人口、引人入勝的傳奇故事,養育了一代代勤勞善良的黃河兒女,更寶貴的是她給後人留下了生生不息的綠色財富,是一個集經濟、文化、旅遊、生態於一身的生態廊道。

梁園區區委書記薛鳳林說:「挖掘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推進文旅融合 是落實習總書記視察河南時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實踐,梁園區坐落在黃河故道的懷抱裡,迎勢而上,順勢而為,眼下,區委、區政府正搶抓機遇精心謀劃文化旅遊這篇大文章。」

早在9月15日梁園區召開的全區文化旅遊大會上,就貫徹落實全省、全市文化旅遊會儀精神,抓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推進文化旅遊重點工作,加快建設文化旅遊強區,梁園區委、區政府對此專項工作作出了動員部署,為實現文旅強區描繪了宏偉藍圖。

此次會議後,梁園幹群思想認識高度統一,普遍認為,推進文化旅遊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抓手,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的民心工程。

梁園區政府區長張兵說:「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深入實施,文化旅遊迎來了新一輪發展的黃金期。對此,梁園區提高站位,搶抓機遇,主動作為,扛穩推進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擔當。全區上下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把各方面力量集中到建設文化旅遊強區目標上來,努力開創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以建設文化旅遊強區為目標,下一步,梁園區將以文化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全域旅遊為主導,著力打造文化旅遊品牌,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加快推進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在這方面,梁園區擁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包括漢梁文化、根親文化、故道文化、運河文化、三陵臺、清涼寺、觀音寺、蒙牆寺等歷史文化資源。在綿延40多公裡的黃河故道裡,有1萬畝溼地、1萬畝森林、1萬畝水面,分別是國家級溼地公園,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讓軟實力出彩,彰顯文化魅力,就在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上下功夫。梁園區是「豫東紅臉王」劉忠河的家鄉,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平調發源地,造就了諸如劉忠河、吳新平、拜金榮等一批著名藝術大家,很多民間藝術起源在這裡,素有「戲曲之鄉」之美譽。持續擦亮這張名片,著力打造精品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文化產業,創作文藝精品,加強宣傳推介,是梁園區多年來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這種力量,在新時代背景下更加豪邁。

講好黃河故事,講好梁園故事,把梁園豐富的遺產遺存保護起來,把梁園深厚的歷史文化弘揚起來,把梁園悠久的歷史文脈傳承下來,把梁園特色文化傳播出來,就是踐行習總書記視察河南時重要講話精神的最好體現。從去年9月以來,梁園瞄準這一方向千方百計謀劃運作,拿出專人,成立專班,出臺專案,強力推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關懷大力支持,多次走進黃河故道指導工作,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掛在心上抓在手上,廣大幹群積極配合主動參與,在全區構築了崇德向善、活力迸發、繁榮多彩、文明和諧的文化高地。

梁園區區委書記薛鳳林表示,構建全域文化旅遊發展格局,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要站在全國、全省、全市文化旅遊發展大格局中審視梁園定位。以文化引領旅遊,梁園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有序開發的原則,結合「十四五」文化和旅遊業發展規劃,編制完成梁園區文化和旅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強化文化服務,築牢文旅發展基礎,大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相關焦點

  • 文旅融合綻芬芳——靖遠縣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紀實
    、國家文化公園、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等戰略平臺帶來的政策疊加機遇,認真貫徹省市縣「十二五」、「十三五」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按照文化強縣和「全域旅遊」的思路,全力構建文化旅遊互動共進、共生互融的大格局,讓文化「美起來」,產業「強起來」,實現文化旅遊產業與全縣發展大局同頻共振、互補互興。
  • 文旅融合推進鹽文化研究
    內容摘要:11月16日,「文旅融合:鹽文化與旅遊發展」學術研討會在鹽都自貢召開。與會學者就鹽業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旅遊開發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關鍵詞:作者簡介:中國社會科學報自貢11月28日電(記者曾江 實習記者華夏)11月16日,「文旅融合:鹽文化與旅遊發展」學術研討會在鹽都自貢召開。與會學者就鹽業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旅遊開發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 航拍梁園區 黃河故道風景美 厚重梁園展新姿
    梁園的美在哪?如果你猶豫了,說明你已沉淪在這座城市中慢慢消沉。當我們再次抖擻精神去打量它,會發現它的美其實有很多。它美在文化的繁盛,美在自然的親和,美在我們觸手可及的身前身後。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公園內的林海樂園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內的科普園一角1855年,放蕩不羈的黃河大耍了一次性子,在梁園區劉口鎮留下一段古河道後轉身而去。這段南北長,東西短的河面漸漸成了商丘的內湖,有了「天沐」這個名字。
  • 「省文化和旅遊廳」我省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2021年我省從增加優質文化和旅遊產品供給、推動文化旅遊領域數位化發展、建設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等方面推動青海文旅高質量發展。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寧表示,2020年,我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等方面呈現出穩中有進的好態勢。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我省文化旅遊部門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圍繞重點工作,推動青海文旅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推進黃河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我省將抓緊編制「十四五」規劃、黃河文化等專項規劃。
  • 平涼:豐富文旅業態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十三五」以來,平涼市緊緊圍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的目標,持續深挖文化資源,延伸旅遊產業鏈條,全力推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 我市積極推進黃河金三角文化旅遊區建設
    近年,我市圍繞省委、省政府對三門峽文旅發展的賦能定位,積極探索黃河金三角區域之間、城市之間文化旅遊深化合作的新思路與新模式,不斷推進黃河金三角文化旅遊區建設充分發揮豫晉陝黃河金三角區域旅遊合作聯席會議制度、聯動投訴處理機制、沿黃九省(區)黃河之旅旅遊聯盟、沿黃九省(區)旅行社合作聯盟、自駕車旅遊聯盟和全媒體旅遊宣傳聯盟等合作機制的功能和作用,強化內部交流合作,完善各項合作機制,逐步實現遊客互送、信息共享,取長補短、互利共贏。著眼文旅資源整合,開發區域特色旅遊產品。
  • 挖掘黃河地名文化時代價值講好中國黃河地名故事
    9月9日,在山東高青舉辦的2020中國黃河旅遊大會系列活動黃河流域文旅高質量發展論壇上,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地名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殿彬發表了《挖掘黃河地名文化時代價值,講好中國黃河故事》主旨演講,介紹了地名的特徵和為講好中國黃河地名故事推進的多項工作
  • 惠濟區人大常委會調研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工作
    惠濟區作為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起步區建設的主戰場,在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方面責任重大。按照區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安排,近日,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袁加軍帶領部分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區人大代表調研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工作。
  • 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和整體利用
    河南省社科院二級研究員、黃河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張新斌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守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 「中國夢·黃河情」講好「黃河故事」助推陝西沿黃城市文旅發展
    央廣網西安9月23日消息(記者舒隆煥)近日,「中國夢·黃河情——奔騰陝西譜新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渭南市韓城市、潼關縣。挖掘黃河文化、講好講好「黃河故事」,助推文旅發展,成為當地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 洛陽日報刊登:《文旅融合「耀」龍門》專題文章
    綠水青山擦亮底色,夜遊龍門美輪美奐,龍門古街流光溢彩,園區、景區、社區「三區」融合發展加快推進……今天的龍門,以生態為底色、以科技為畫筆,已繪就了「詩史容融、詩和遠方」的畫卷。歷史機遇、時代風口,賦予了龍門新的使命擔當。
  • 浙江發布實施意見 加快推進文旅融合IP工程建設
    8月14日訊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關於加快推進文旅融合IP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充分挖掘利用當地文化和旅遊資源稟賦,正確處理文化和旅遊資源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的關係,找準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結合點,激發文旅融合IP的新動能和新活力,全面提升文旅融合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堅持統籌規劃。要將文旅融合IP工程建設作為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強統籌謀劃,堅持因地制宜,注重分類指導,建立健全文旅融合IP的挖掘、開發、利用、保護、評價體系。
  • 根植黃河文化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打通鄭州、開封、洛陽與三門峽、濟源、焦作、新鄉、濮陽等黃河沿線城市的沿黃生態文化旅遊觀光廊道,全面推進黃河生態文化保護示範區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先行區建設。將黃河沿線自然景觀與人文精神有機結合起來,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和文化集中展示,建設一批黃河文化旅遊地標和標誌性文化景觀,打造獨具河南地方特色的黃河文化風情體驗區。構建黃河文化旅遊共同體。
  • 河長史萬鈞:講好「黃河故事」 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
    史萬鈞表示,黃河流域應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建設力度,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促進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脫貧攻堅工作為例,烏海市強化脫貧攻堅責任落實,對標如期完成脫貧攻堅各項目標要求,對重點工作實施掛牌督戰,全面排查解決突出問題,在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基礎上,有效改善了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結合推動「城鄉融合先行區」建設,著力完善農區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社會保障水平,改善人居環境,2019年底實現農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農區居民特別是貧困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 湄潭文旅融合加快推進旅遊產業化
    「十四五」開局之年,湄潭縣深化文旅融合,加快推進旅遊產業化為目標,為未來5年該縣的旅遊產業擘畫了新的藍圖。實施「文旅融合」戰略,以「文旅 」為著力點,進一步豐富文化旅遊新業態、打造文化旅遊新場景,推進全景域旅遊提檔升級;進一步豐富旅遊生態和人文內涵,不斷優化提升旅遊體系,推動旅遊市場化,綜合引領文旅新消費、擔當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進一步豐富服務業,主動適應消費升級新需求,創新做優「旅遊 多產業發展」大文章,全力推動文化旅遊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 築起「人才高地」推進甘肅文旅融合發展
    個別拔尖人才形成的「人才高峰」,遠遠難以滿足文化惠民需要,必須讓「人才高峰」走向「人才高原」。這樣的一線「文化苦旅」,讓專家有機會,實實在在「蹲」到基層,指導培訓、現場示範,並以專業的眼光發現、挖掘和培養人才;也讓基層人才有機會面對面學習,切磋技藝、教學相長,讓一茬茬好苗子真正長成參天大樹。
  • 一磚一瓦都是文化,山山水水皆有故事|河南新安:文旅融合「融」出發展新氣象
    為積極推進文旅興縣戰略深入實施,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近年來,也是該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弘揚黃河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生動實踐。為推進文旅融合全域發展,該縣重點做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歷史文化挖掘提升、文物保護利用等工作,講好黃河新安故事,打造黃河文化遺址展示體驗區;積極融入洛陽「東方博物館之都」建設,籌建函谷關遺址博物館、新安窯博物館、黃河石文化博物館等特色博物館。
  • 「大河上下——2020沿黃九省(區)文旅高峰論壇」在濟南召開 沿黃九...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張明池在講話中說,在黃河的哺育下,沿黃9省(區)文化一脈相承,從「大美青海」到「好客山東」,從「如意甘肅」到「河南老家」,沿黃文旅產業正加速融合發展。「大河上下——2020沿黃九省(區)文旅高峰論壇」作為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的系列活動之一,意在繼續搭建沿黃九省(區)合作共享的文化展示、旅遊宣傳、產業合作、對話交流、投融資平臺。
  • 武威市推進文旅高質量融合 奏響「文化旅遊名市」最強音
    武威市推進文旅高質量融合 奏響「文化旅遊名市」最強音 2020-12-22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