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嶼鎮目前計劃投資8000萬元打造浙南閩北最大的眼鏡商貿中心。「真沒想到,當年的討飯生意,居然成了一大產業。」今年70歲的王瑞政感慨萬千。
深夜,瑞安市馬嶼鎮一間簡陋的作坊裡,一位年輕人在煤油燈下聚精會神地「做實驗」,身邊擺放著一把剪刀、一把鉗子、一個榔頭,還有幾片白鐵皮和一堆玻璃片。他先把鐵皮剪成細長條,拿榔頭敲出凹槽,然後用鉗子夾住焊成框架,裝上鏡片,再安上腳。溫州歷史上第一副老花鏡就這樣誕生了!
「鏡片剛開始是買的,後來根據初中物理課本上學到的光學原理,自己動手用砂紙磨出來。」儘管40多年過去了,王瑞政依然清晰地記得,那個曾經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夜晚。正是這副做工極為粗糙的老花鏡,讓王瑞政從此和眼鏡業結緣,成為日後的「眼鏡大王」。
1937年,王瑞政出生在瑞安馬嶼鎮一個貧苦的漁民家裡,從瑞安中學初中畢業後不久,父親因病去世。迫於生計,王瑞政代過課,還曾給人畫肖像,寫對聯,後來在馬嶼街上開了一家鋼筆和眼鏡修理店。但沒過多久,王瑞政的修理店就被生產隊當作「資本主義尾巴」給割掉了。
當時,王瑞政的母親和妻子相繼生病,家中債臺高築。無奈之下,他只好苦苦請求村幹部開出一張身份證明,收拾起工具挑子,用細繩穿著100來副「王氏」老花鏡,開始了雲遊四方的鄉村手藝人生涯。
「可惜啊,當年沒留下一副自造的老花鏡。」王瑞政呵呵一笑,「如果把它和現在的眼鏡相比,那簡直是相差十萬八千裡。」
「賣眼鏡嘍!」在福建省福州市郊區的一條小巷深處,冒出一個肩挑擔子,面容黝黑的「眼鏡貨郎」,叫賣聲顯得有些嘶啞。
「這老花鏡多少錢一副?」一位老人操著閩南話,著急地打著手勢問。「2塊錢。」王瑞政一邊用普通話回答,一邊伸出兩根手指頭,從擔子上取下最後一副老花鏡。
這時,王瑞政離開家鄉已經整整兩個月,除去路上的花費,口袋裡尚存50元錢,但等他一路跋涉回到家中時,已經身無分文。「第一次出遠門沒經驗,路走太遠,花銷太大了。」王瑞政笑了起來,「當時,我離家時只帶了5分錢的渡船費,過了飛雲江,從溫州境內一路走到麗水地區,再經福建寧德等地,福州是終點站,沒想到跑了那麼多路。」
從1963年開始,王瑞政作為馬嶼鎮乃至溫州地區的第一個眼鏡推銷員,一直到改革開放前,在全國各地整整奔波了15年,足跡踏遍江西、湖北、四川、河南和福建等地的鄉村角落。
在王瑞政的帶動和影響下,一撥又一撥的親朋好友跟著他走南闖北,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事業。如今,在溫州很有名氣的「愛眼城」、「梁明光眼鏡店」等創始人,都是王瑞政當年的徒弟。王瑞政的兒子王鵬在市區飛霞南路開出「王鵬眼鏡店」後,轉戰東北,現在已經是吉林省長春市眼鏡商會會長。
王瑞政的徒弟們又帶學徒傳技藝,這樣,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馬嶼的眼鏡銷售大軍從原先的一個人、幾十人發展到今天的五萬人,銷售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馬嶼的「眼鏡之鄉」美名傳天下。
如今,瑞安馬嶼人掌控著中國大多數眼鏡銷售渠道,形成了北有王鵬、西有千葉、南還有綠丹妮的市場格局,建立連鎖經營店達3000多家。
「恩人,今天總算見到您了!」一個陌生的男子深深地向王瑞政鞠了一躬,王瑞政趕緊起身扶起。這是上世紀80年代初,王瑞政在江蘇省丹陽眼鏡批發市場的一次偶遇。
當時,王瑞政和幾個老鄉正在眼鏡市場邊上的一家麵館邊吃邊聊。這位馬嶼男子獲悉王瑞政的身份後,感激地說,如果沒有王瑞政,他們全家不可能走出馬嶼走上致富的道路。
江蘇丹陽眼鏡批發市場的形成,王瑞政可謂功不可沒。
1978年,一直在外四處擺攤賣眼鏡的王瑞政,聽說國家政策允許創辦企業後,立即收拾行囊從武漢趕回老家,召集10來人自籌資金辦起了溫州第一家私營眼鏡廠——馬嶼眼鏡廠。第二年,王瑞政受不了各種因素的制約,離廠遠赴東北做眼鏡生意。
江蘇省丹陽市郊區一些農村有生產鏡片的傳統,王瑞政等人經常到那裡進貨。時間久了,許多加工戶紛紛主動把產品送到王瑞政他們經常住宿的旅館裡,旅館服務人員不堪其擾,就把他們趕到門口。「那時候,每天一大早,旅館門前就排成長隊,成為丹陽市區一個最熱鬧繁華的地方。」王瑞政回憶道,旅館負責人後來看情形不對,就動員村幹部搭建了一個簡易棚,讓他們集中進場交易。於是,一個現在人人皆知的「江蘇丹陽眼鏡批發市場」就這樣形成了,每年市場交易額達5億元。
丹陽眼鏡市場成立後,王瑞政發現北方人要從南方拿貨比較困難,於是萌發了送貨到北京的念頭。在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個行列,這樣逐漸形成了今天全國最大的眼鏡批發市場之一「北京眼鏡城」。
從1979年第二次挑起擔子闖蕩關東,王瑞政在東北整整創業18年,人稱「關東眼鏡大王」。1997年,他應家鄉邀請,回鄉擔任了瑞安市眼鏡商會首任會長,將東北眼鏡業務放手交給兩個兒子打理, 3年前卸任,如今賦閒在家安享晚年。
在王瑞政擔任會長的10年間,瑞安的眼鏡行業突飛猛進。僅馬嶼鎮現有眼鏡企業就有82家,年產值達5億元。一些早期的「散兵遊勇」逐漸告別「地攤遊擊戰」,轉向「連鎖經營」。如今,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城市,星羅棋布的眼鏡連鎖店,隨處可見馬嶼籍的老闆和師傅。瑞安人還將眼鏡加工廠開設到北京、上海、廣東和江蘇等國內著名的眼鏡集散地。
「當年被人瞧不起的一個行當,現在卻解決了無數人的吃飯問題,真是做夢也想不到。」提起眼鏡業的前景,王瑞政的聲音有些激動,「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在有生之年,早日看到眼鏡商貿中心的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