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學習古詩文時
我們學習的是什麼?
一個人的一生將要學習許許多多的知識,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這些知識和經歷會不斷造就一個人的成長和性格。
還記得小時候學習古詩文,記憶最深刻的是往往是站在老師面前背誦古詩的時刻。「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因為緊張過度和原本就不太深刻的印象,多少人在老師凝視的目光下放棄掙扎,領了罰抄一百遍的「服刑」任務。
然而,抄了一百遍之後,還是要通過背誦和試捲來驗收成果。
抄寫——背誦——默寫,每個學生的青春時代都在重複這幾個動作,等到形成慣性記憶,我們的痛苦蛻變才就此告終。
或許等到多年後的某一天,起初的不解其意突然有了一個頓悟的時刻。直至此時,詩文的靈魂才真正在傳頌者的身體裡甦醒過來。
死記硬背是對詩的摧毀,要想從機械的講義中脫身,必先要從想像開始。
畫詩
詩文的美在於畫面感。就像梵谷的星月夜那樣,思維唯有流動起來,才能夠產生記憶。
有時它刻畫的是山河的遼遠與壯美。
乘著單車去慰問邊關,一路經過屬國居延。塞外的景色已然不同往日所見之景,沙漠遼闊,天空高遠,蓬草急滾如飛,大雁北歸,落日的餘暉讓沙漠鍍上了一層柔和的色彩,這樣的景色不僅深深的震撼了王維,也讓我們通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的佳句,穿越千年,感受到無邊山河的魅力。
(《使至塞上》古詩文思維導圖)
有時它刻畫的是遊子濃濃的思鄉情。
最後一片枯黃的樹葉最終還是被風吹落,小橋底溪水的潺潺聲讓整個小道顯得更加的安靜,遠處的瘦馬在夕陽的映襯下愈顯孤獨,此情此景讓遠離故鄉的馬致遠不禁吟唱出了:「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詩句,讓人讀來無不為之動容。
(《天淨沙·秋思》古詩文思維導圖)
有時它刻畫的是與友人依依惜別的悵惘。
天上的雲朵襯得天空暗淡許多,透過那風雲煙霧遙望著五津,大雁也都排成一排紛紛飛往更溫暖的地方。此時的王勃卻停下了送行的腳步,面對多年的好友,二人深知面對未來有太多的坎坷,他在分別的時刻選擇送給友人最美好的祝福與鼓勵「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縱使遠在天涯也像近鄰一般彼此關切、掛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詩文思維導圖)
有時它刻畫的是報國的滿腔熱血。
聽著窗外的風聲雨聲,臥榻多日的陸遊無心睡眠,好不容易的睡去,但卻是「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場景。哪裡有什麼時間來哀嘆自己的年事已高,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唯盼還能「為國戍輪臺」,還能再為祖國的統一做出自己的貢獻!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古詩文思維導圖)
懂詩
詩詞,是活著的詩詞。
學詩詞就像學一門語言那樣,要融入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和骨血中。前不久上映的影片《掬水月在手》中,主角葉嘉瑩先生一生都在致力於古詩詞的吟誦和探究,看著白髮蒼蒼精神健碩的葉先生,她對詩詞的執著,有沒有打動你的內心呢?
葉先生說,是詩詞救了她。
在母親去世,婚姻遭受巨大的不幸,痛失女兒和女婿的至暗時刻,葉先生都是靜默的承受,唯有詩詞能夠給先生的心靈帶來慰藉,直至現在,葉先生依舊筆耕不輟,仍想要以一己之力留些詩詞的美給更年輕的朋友。
時光流逝,詞曲永存。
我們是這個時代極其幸運的人,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節目正在以更新穎的形式來宣傳弘揚詩詞。
在央視大型文化節目《朗讀者》中,主持人董卿與葉嘉瑩先生進行了一場深刻的交談,她們靜靜地閱讀詩詞,塵封的往事和情感如流水一般淌過每個觀眾的內心。
通過她們柔軟的表達,可以感受到詩詞獨特的凝聚力,它能夠以它獨有的形式融合兩個志趣相投、惺惺相惜的靈魂。
董卿曾在中國詩詞大會裡說「我絲毫沒覺得《中國詩詞大會》是一場競賽,而是始終沉浸在一種狂歡的氛圍裡。」
許多選手經過參賽都讚嘆董卿的氣質與魅力。選手王若兮引用了張潮的《幽夢影》中的詩句來誇讚董卿: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吾無間然矣。」
由此可見,詩詞對一個人的影響之深遠,不僅僅是面貌和言談,更多的是與人相處的風度和內涵。
古代的詩人們、詞人們已經遠遠的離我們而去,但是所幸,他們已將重要的詩詞留存。在校園裡,一顆對於古詩文,對於傳統文化的敬重與傳承的種子已經種下。
背詩
真正重要的並非是方法論,而是在於總結方法論時的思維邏輯。
誦讀,吟唱,記憶......越來越多的古詩文的學習方法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
詩詞在語文中的佔比也越來越高,在出口成章之前,總有一個記憶的關卡等著我們的孩子去突破。
拆解初高中的考題時,我們發現在學生階段並沒有真正從美、從認知、從思想境界,來培養學生對於詩詞的理解。
孩子會覺得佶屈聱牙吧?會覺得古文不知所云吧?會覺得一直在用文科的思維在攻讀文科,大腦有些麻木了吧?
雖然知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這個道理,但我們還是希望孩子們在記憶古詩文的道路上能夠更輕鬆。
近年風靡英國的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廣受大家的追捧——思維導圖學習法。那我們用很新穎,很贊的方式將思維導圖學習法和古詩文的記背結合起來,做成了《思維導圖古詩文學習法》這套叢書,分文言文以及古詩文兩冊。
中國詩詞大會命題組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謝琰對套書的評價極高:劉豔老師這套書中手繪導圖有200多幅,每張圖都自己的特色,卡通的、動漫的各種風格的導圖都有,讓人看過愛不釋手。大腦喜歡有趣的事物,興趣是認知的前提,教學過程離不開良好的情感的參與,否則不會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劉豔老師這套書中豐富多彩的導圖,能讓學生認識到學習也可以是有趣的。
思維科學學科領頭人、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助手張光鑑說:思維科學在教育改革和創新中極其重要,事物的相互聯繫、發展、進步都可以用思維導圖展現出來,是學生學習的好幫手。劉豔老師將思維導圖融入到了古詩文的學習中,藉助思維導圖這個工具,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濃厚,更有自主性,從而達到主動學習的教學效果。
還有眾多的特級語文教師,如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分校黨支書記、語文特級教師王紅梅老師,原人大附中第二分校副校長、海澱區政府督學楊豔君老師,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於頎,黑龍江語文特級教師趙廣民,著名學者,文津獎獲得者餘世存,曉鹿讀書創始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藝中心主持人曉鹿,著名文史學者李天飛對此書大力推薦!
正如我們介紹,此套書包含了七年級至九年級的初中生必學古詩文,完全緊扣新課綱,同步新教材,也是思維導圖屆領軍人物、「思維導圖錦標賽冠軍」劉豔老師的又一力作。
在欣賞一篇篇古文的同時,也學會翻譯古詩文,考試拿高分的技巧。
我們有六大功能板塊:
文題解讀:文體特徵明晰化,古文常識記心中
古今對譯:古文翻譯準確化,文章大意理解透
思維導圖:文章內容可視化,圖文並茂輕鬆記
知識清單:文言知識系統化,課標考點全掌握
文脈梳理:行文思路結構化,文章層次都明確
備戰高考:經典試題全面化,考試技能穩步提
對於三大難點逐一擊破:
難點一:古詩詞基礎知識薄弱
難點二:不能準確翻譯古詩文
難點三:不能精準背誦原文
除此之外,還有精美的手繪思維導圖200多張,能讓孩子用很形象的方式,直觀的理解文字,從而達到記住古詩文,理解古詩文,愛上古詩文,在考試中拿下高分!
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我們的孩子能夠會心地一笑,看到這些色彩斑斕的手繪圖,能夠靈光一現,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也手繪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思維導圖,並在繪製過程中,品味古詩文,愛上古詩文。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只願在某個瞬間,詩詞能讓我們在繁雜的事務中,在繁重的學業中能夠開一方別樣的天地,給我們的心靈提供一個庇護所,讓我們有所喘息,有所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