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痛楚難以避免,而磨難可以選擇。
——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些什麼》
這是村上春樹一書《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些什麼》寫在序中的句子。正是因為這句話,讓人不禁聯想到英語和跑步,同樣都是需要長久的耐力,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懶惰和妥協等問題。
書中講到,村上春樹三十三歲開始跑步以及決意成為一名小說家,起初他只是為了保持體力,但長久的堅持卻有了意外的收穫,跑步和寫作成為了他生命中的兩大主題,他開始參加馬拉松賽,同時又孜孜不倦地寫下關於跑步的文字,就像沉默寡言而又擅長學習的鄉村鐵匠一般。
英語對於孩子來說,似乎充滿著好奇和難以橫跨的難題。尤其80後這一輩學了幾十年的英語,最後說出來的還是「Chinese English」。
現今很多家長讓孩子從小開始接觸英語啟蒙內容,當然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孩子重複走這條路,除了在挑選培訓機構時的慎重外,優質外教、小班教學、多元主題互動,所有能幫助到孩子英語學習的工具和方式,家長都願意嘗試。
同樣家長也希望能積極參與到孩子英語學習的過程,但有時難免會有「間歇性的躊躇滿志,持續性的置之不理」的情況出現,這就和跑步一樣,英語學習需要真正地有收穫,必須要忍受平常人難以堅持的堅持,迎接難以面對的困難。
否則,哪有人就能隨隨便便學好英語呢!那我們學習英語時,我們在學什麼呢?
英語能帶給人許多變化,這不應只是知識類的獲取,它是一場新的人生體驗,能打開看世界的新方向和視野。
它能讓你開始看見自身的性格、遇見懷疑、堅韌、痛苦,當你洞察到自身局限的那一刻,這些東西能在體內一點一點的化解開,這些是我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會一一出現的,也是需要家長和孩子在學英語的途中,共同攻克的。
而全英文的學習環境對於孩子的英語學習是多麼重要,已經是家長們所達成的共識。選擇一家合適的英語培訓機構對於家長們來說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