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溪時,我們學到了什麼?

2021-02-17 十二背後

▲▲▲▲

在十二背後,時常都能聽到溪流歌唱的聲音,有時是在深幽神秘的洞穴,有時是在群山環繞的河谷,有時是在懸崖峭壁間的小路,有時是在客棧石階旁的小橋,潺潺的流水聲流經你的耳朵和心房,讓整個人身心皆放鬆,仿佛能清洗乾淨我們在塵世沾染上的一身塵埃。

小十二背後的溯溪,是我們景區最經典的項目之一。這裡溪水清澈,沿途秘境深幽,峽谷縫隙,滿眼滴翠。

帶著小朋友,手拉著手,我們小心翼翼趟著冰涼的河水,溯溪而上。

蘇軾在赤壁賦中有一句: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非常喜歡大詩人的達觀,一切的美,只有切身感受,才能看到聽到體會,最後得到。

我跟侄女邊走邊分享著彼此在水中走路的感受。

15歲的同同說,姑姑,水裡這麼冰、這麼滑,可我走在石頭上,覺得好好玩,好安心啊。

我說,當然安心了,你可知道你腳下踩的每一塊石頭,至少有7億年時光的痕跡。它得藏著著多少宇宙萬物的信息呀。

小姑娘很開心,這是她第一次溯溪體驗。有差點摔倒的冒險感,又有被河水冷得麻木的物理攻擊的刺激感。

我扶著登山杖,慢慢體會著這份水中走路時的感受。

溯溪最重要的一個字,是慢,一定要清楚的意識到你在水中走路這件事,要嘗試去了解你腳下要落下的那塊石頭?是否足夠穩固,而不是鬆動?提前用眼睛觀察,選好落腳點,為什麼踩在它身上?

這個過程啊,一點都不能分心,一分心,身體會歪,腳步會踉蹌,忽然滑倒,摔到水中都不在話下。這是一項非常有意思的運動練習。在城市裡,我們無法體驗這種專注在走路的感受。太多的信息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

而此時此刻,全身心投入在大自然中的我們只有敬畏,沒有征服。這裡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我們的老師。在教導著我們時間、生命、宇宙的智慧。

回程時,小姑娘在水裡還沒玩夠,意猶未盡。

我笑著問,溯溪和在手機上打遊戲,哪個更好玩?

她說,當然是溯溪呀。

看到她在水中行走的樣子,忽然就想起很多父母經常擔憂的一個話題。

「我的孩子為什麼老玩手機」

今天我可以確切的說出一個答案。

那是因為,對於孩子們來說,沒有比手機更好玩的事物。但如果把孩子丟進大自然,這裡的萬物都是她的玩具,百合花、毛毛蟲、蝴蝶、天空、藍天、雲朵……。

她還會抱著手機不放嗎?

讓孩子在自然裡去學會觀察萬物,覺察生命,感受每一刻,大自然這本書才是學習最重要的源頭。

當我們置身於水深水淺的地方,去學習如何面對陡峭的水流,消除不適,克服水的溫度帶來的刺激,一次次去嘗試、調整,慢慢學會與流水相處,學著判斷,去解決自己的心理壓力。這個過程從表面看是「玩水」,但因為是直接感受,我們的內在已在高效、快速地學習與成長。

它不是城市裡的遊泳池,這裡有山野的風穿透身體、有億萬年的石頭和腳底親密接觸。它整體的環境複雜多變,尤其是腳下的每一塊石頭都不一樣。

這是只有在真實大自然中,才會為我們展現出的場景,給我們提供了去感受世界最有效方法。

在五感全然打開的過程中,體驗是超越一切語言、道理的描述。我們全身心、無阻隔地感受水流和身邊的一切。有時坐在石頭上看一隻只蝴蝶飛過,有時仰望山谷上空飄過的雲朵,有時為一朵遇見的花而驚喜,有時跟著流水一起歌唱,有時是風拂過面頰的涼意,有時是太陽照在手臂的熱辣,有時是撿起一塊石頭時的新發現……。

我們置身水中,學會與流水相處,學著判斷,學著放鬆,學著慢下來,學著專注,學著戰勝恐懼,那些毫無障礙的直接感受深入內心,對水的理解也隨之豐富,這是最充分、完整的溪流體驗。

走入大自然的每一次都是恩賜。

在這裡,沒有任何的大道理,我們在玩樂中就收穫了智慧,這正是大自然的寶貴之處,它幫助我們去看到真實的世界,還原本真的樣子。這裡沒有「評判」,如實地展現一切,我們只需投入那廣闊而真實的世界中盡情玩耍就好。

相關焦點

  • 自駕浙江天台山石樑溪,人生第一次溯溪
    2/序言 暑假,在無錫老鄉的邀請下,我們鹽城幾位車友(驢友)參加他們組織的到浙江天台山石樑溪溯溪活動,因為是第一次參加戶外溯溪活動,準備工作自然做了不少功課,在網上幫幾位朋友一起購買了溯溪專用的鞋子、、背包、防曬衣帽等,然後按規定時間自駕到無錫集合地點,再轉乘旅遊大巴前往此次目的地:浙江台州。
  • 挑戰自我,我們一起來溯溪!
    清早,我們被特別的「morning call」——地震,從熟睡中喚醒。幾分鐘後,震感逐漸平息,太陽一如往常地升起,一切又都歸於平寂。這個特別的早晨似乎為一天的行程定下了主基調——「無常」,我們無法預料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與往常一樣,美美地飽餐一頓之後,我們乘坐大巴車,前往溯溪的集合地。在大巴車上,溯溪教練鄭重地為我們講解安全注意事項以及溯溪服的穿戴方法。
  • 溯溪是什麼?華東周邊有哪些溯溪線路?
    溯溪是什麼?華東周邊有哪些溯溪線路? 溯溪故名思義,就是沿著溪流由下遊溯行至上遊的一項運動,英文可說是River Tracing 或是Upstream。楠溪江,是浙江最美的峽谷溪流,有「中國山水畫搖籃」的美譽。
  • 當我們學習英語時,我們在學什麼?
    ——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些什麼》這是村上春樹一書《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些什麼》寫在序中的句子。正是因為這句話,讓人不禁聯想到英語和跑步,同樣都是需要長久的耐力,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懶惰和妥協等問題。
  • 廣東省內溯溪熱門地推薦:盛夏來臨 我們一起溯溪去!
    戶外溯溪運動是近年來時尚玩水方式之一。 陳瑞華 攝  盛夏已經來臨!雖然人可以靠城市石屎森林裡的空調降點溫,但總覺得空氣不清新。想想,夏天還是去玩水最讓人覺得涼快。說起玩水,廣東人總是第一時間想到去海邊啊,又或者去漂流,其實還有更新潮時尚一點的玩水方式,那就是去溯溪。  印象中,大自然的綠水青山,除了涼風習習,浸泡在溪流山泉更是冰爽暢快,讓人嚮往。
  • 溯溪必備之溯溪鞋
    什麼是溯溪鞋?溯溪鞋是指經常出水和入水的鞋,這就要求鞋子的排水性要好,而且泥沙也能隨水一同排出,減少對腳部的磨損。為什麼需要溯溪鞋?你是不是已經受夠了布滿青苔的石面?經常從石板上滑下來?追不上近在咫尺的美女?讓我們來幫幫你吧!要讓溯溪更有樂趣,你要穿上更專業的鞋。
  • 逆流探源-從化最美溯溪線路推薦!
    集山、水於一體的溯溪活動,能夠體會到多少仁與智的深遠內涵!在峽谷溪流中,到處是意想不到的美景,與志同者享受遠離塵囂的寧靜,與一份清新的心情! 山青水秀的從化 自然是有不少靈氣逼人的清溪 你都探訪過了嗎?
  • 溯溪不是你想去,想去就能去,溯溪鞋了解一下!
    閨蜜最近休年假,有一天興衝衝地跑來跟我說,她在網上看到一個AA 約伴貼,要去參加三天兩夜的溯溪活動。我問她:你好好看帖子裡的注意事項了嗎?裝備備齊了嗎?學過攀巖嗎?會看溯溪圖嗎?你一個旱鴨子,溺水了怎麼辦?
  • 溯洄從之,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依然勇猛 - 花蓮溯溪記
    花蓮溯溪,是一次很環保的行程。山郊野外連家農舍都看不到,更別說什麼餐廳酒家了。所以,午飯也得靠自己背著(教練團隊會背的,哈),然後,到一個大家都覺得不錯的淺灘邊,生火做吃的就好了。我們這天吃的是面,還帶魚丸子的。
  • 長白山穿越連載三:石溼滑,木易斷,溯溪是對負重徒步的巨大考驗
    7月24日-25日:我們從望天鵝主峰下來,一路下行進入望天鵝大峽谷。此後,便一直沿谷中小溪(又稱15道溝河)徒步。參加溯溪活動之前,應研讀有關溯溪技術的書籍,學習各項攀登、溯行的技術與知識,參加各種訓練講習,做好溯溪活動前的準備。溯溪過程中,經常要選擇在溪流兩岸交叉行進,因此需要很好的路況識別能力。如果說向上攀登需要強勁體力的話,溯溪則考驗人的靈活性、反應速度和平衡技能。
  • 溯溪有什麼好處?別不信,能防治近視!
    溯溪這項運動能帶給你些什麼?所謂溯溪,是由峽谷溪流的下遊向上遊,克服地形上的各處障礙,窮水之源而登山之巔的一項探險活動。當然,僅看字面上的意思會嚇退不少好奇者。其實,我們所說的溯溪並不高難度,只要裝備得當並有必備的常識,即使不常運動也會愛上這項瘋狂的遊戲。
  • 溯溪,盛夏逆流而上!(組圖)
    溯溪是帶有一定危險性的戶外活動方式,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參與,不僅需要充沛的體力,而且需要有防滑鞋、手杖、繩索等裝備,出發前還要關注天氣、水溫、水量等各方面因素,在溯溪過程中也需要一些戶外活動的技術,以及一些團隊合作的技巧,所以在這裡我們也需要特別提醒大家:戶外運動,安全第一!
  • 第一次溯溪
    吃午餐的時候,聽到巨響,阿寶趕緊起身看,原來是一架飛機正盤旋在上空,因為之前看過一個戶外人寫的歷險記,說他掉隊後在遊螃蟹夾子河時遇到一個怪獸,嚇得他心驚膽戰,使勁遊才脫離險境。我以為有猛獸襲來,嚇出一身冷汗。頭枕潺潺流水,耳聽林中鳥鳴,中午吊床時大家都睡得很香,不是有人叫我還起不來。回來的路上,水流不像來時那樣湍急,氣氛變得輕鬆一點。
  • 遊記:溯溪情人谷
    【關鍵詞】無人秘境,溯溪吃罷飯,郭師傅開車帶我們去下一個景點。找了個幫我們划船的師傅,在一個僅能停一輛車的平臺把我們放下,我們去山下河邊溯溪,他去終點等著接我們。雖然沒有開發成景點,卻修了很好的臺階,好像從來沒一次下過這麼多臺階,下到山腳下腿都抖了。還沒充氣的船師傅自己帶著,多先生幫忙拿著槳和打氣筒。山下有一個容美土司萬人洞洞府遺址,說是鶴峰的容美土司最後抵禦外敵就在這裡。
  • 溯溪,夏季最適合的戶外運動
    盛夏來臨,又有一項戶外運動可以約起來了,那就是溯溪!涼爽的山風,清涼的山泉,可嬉戲玩水,可挑戰攀登,溯溪運動可易可難,沒有什麼比在夏日來一場水上狂歡更贊的戶外運動了。去溯溪吧!在山野間戲水,讓自己暢爽一夏!
  • 周末了,給大家推薦一處小眾的溯溪地點(文末附溯溪注意事項)
    之後你會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因為菠蘿坑已經到了。菠蘿全程有多長不大清楚,不過我們曾沿著它徒步走過大約4公裡。不知道什麼年代山頂滾下的大石頭!因為,菠蘿坑邊有條小山路,一直伴著溪水而上,溯溪時如果累了、或者發現有難度,可以棄水上岸前行,當看到合適水段再下水,畢竟,溯溪一切以安全為大前提!
  • 溯溪 | 4月10-11日嘎灑溯溪-涉水
    又到了玩水的季節這一次我們把目標鎖定在距離昆明最近的熱谷這裡是紅河的源頭也是花腰傣的故鄉愛伲、彝、苦聰等世居民族和諧相處溯溪的配備並沒有一定要求,但因為不同的河谷地形可能具有危險性, 需要應用到攀登的技術與器具, 如繩帶以利幫助隊員過溪及上巖壁。也正是由於地形複雜,不同地方需不同的裝備和方式行進,因而使得這項活動富於變化而魅力無窮。
  • 溯溪初學者必看:全套夏日溯溪裝備,助你歡樂玩水
    提到溯溪,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溯溪鞋,大網眼、排水、速幹。溯溪鞋的確是溯溪活動不可缺少的裝備,但溯溪,絕不僅靠一雙溯溪鞋就能完成,兩雙?也不行。溯溪起源於阿爾卑斯山脈,原是登山活動的一種後來獨立成為一種戶外運動。溯溪的主要方式為從溪水中逆流而上,登上山頂,或走到溪流源頭。整個過程需要涉水,溯溪是登山的一種方式,難度較大的溯溪,需要登山裝備。
  • Rrivertracing 從起源到裝備全面了解溯溪運動
    一處壯美的瀑布在溯溪人的眼裡便是懸崖,在潮溼而又長滿青苔的瀑布裡攀巖是一種新的挑戰。奔騰的激流和艱難的攀巖在此相依相伴,非常刺激而又充滿活力;在落差小,水流緩慢的地方,可讓溯溪人心靈的思緒任意飄蕩……當然,在刺激的生命冒險來臨時,溯溪者永遠處在狀態中,永遠保有對一切的主動……所有的困難都是未知和難以預料的,但是所有的困難和未知都是啟發你思考和向上的動力,這就是溯溪的時尚魅力。
  • 澗行的利器---溯溪鞋 [組圖]
    那麼現在介紹一下溯溪運動的基礎和必備之物---溯溪鞋。  在此,先不給大家一個定義,而是結合溯溪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情況,來理解溯溪鞋的概念和一些品牌產品的設計思想。那麼溯溪的樂趣和所遇到的是一種什麼地形情況和難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