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十二背後,時常都能聽到溪流歌唱的聲音,有時是在深幽神秘的洞穴,有時是在群山環繞的河谷,有時是在懸崖峭壁間的小路,有時是在客棧石階旁的小橋,潺潺的流水聲流經你的耳朵和心房,讓整個人身心皆放鬆,仿佛能清洗乾淨我們在塵世沾染上的一身塵埃。
小十二背後的溯溪,是我們景區最經典的項目之一。這裡溪水清澈,沿途秘境深幽,峽谷縫隙,滿眼滴翠。
帶著小朋友,手拉著手,我們小心翼翼趟著冰涼的河水,溯溪而上。
蘇軾在赤壁賦中有一句: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非常喜歡大詩人的達觀,一切的美,只有切身感受,才能看到聽到體會,最後得到。
我跟侄女邊走邊分享著彼此在水中走路的感受。
15歲的同同說,姑姑,水裡這麼冰、這麼滑,可我走在石頭上,覺得好好玩,好安心啊。
我說,當然安心了,你可知道你腳下踩的每一塊石頭,至少有7億年時光的痕跡。它得藏著著多少宇宙萬物的信息呀。
小姑娘很開心,這是她第一次溯溪體驗。有差點摔倒的冒險感,又有被河水冷得麻木的物理攻擊的刺激感。
我扶著登山杖,慢慢體會著這份水中走路時的感受。
溯溪最重要的一個字,是慢,一定要清楚的意識到你在水中走路這件事,要嘗試去了解你腳下要落下的那塊石頭?是否足夠穩固,而不是鬆動?提前用眼睛觀察,選好落腳點,為什麼踩在它身上?
這個過程啊,一點都不能分心,一分心,身體會歪,腳步會踉蹌,忽然滑倒,摔到水中都不在話下。這是一項非常有意思的運動練習。在城市裡,我們無法體驗這種專注在走路的感受。太多的信息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
而此時此刻,全身心投入在大自然中的我們只有敬畏,沒有征服。這裡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我們的老師。在教導著我們時間、生命、宇宙的智慧。
回程時,小姑娘在水裡還沒玩夠,意猶未盡。
我笑著問,溯溪和在手機上打遊戲,哪個更好玩?
她說,當然是溯溪呀。
看到她在水中行走的樣子,忽然就想起很多父母經常擔憂的一個話題。
「我的孩子為什麼老玩手機」
今天我可以確切的說出一個答案。
那是因為,對於孩子們來說,沒有比手機更好玩的事物。但如果把孩子丟進大自然,這裡的萬物都是她的玩具,百合花、毛毛蟲、蝴蝶、天空、藍天、雲朵……。
她還會抱著手機不放嗎?
讓孩子在自然裡去學會觀察萬物,覺察生命,感受每一刻,大自然這本書才是學習最重要的源頭。
當我們置身於水深水淺的地方,去學習如何面對陡峭的水流,消除不適,克服水的溫度帶來的刺激,一次次去嘗試、調整,慢慢學會與流水相處,學著判斷,去解決自己的心理壓力。這個過程從表面看是「玩水」,但因為是直接感受,我們的內在已在高效、快速地學習與成長。
它不是城市裡的遊泳池,這裡有山野的風穿透身體、有億萬年的石頭和腳底親密接觸。它整體的環境複雜多變,尤其是腳下的每一塊石頭都不一樣。
這是只有在真實大自然中,才會為我們展現出的場景,給我們提供了去感受世界最有效方法。
在五感全然打開的過程中,體驗是超越一切語言、道理的描述。我們全身心、無阻隔地感受水流和身邊的一切。有時坐在石頭上看一隻只蝴蝶飛過,有時仰望山谷上空飄過的雲朵,有時為一朵遇見的花而驚喜,有時跟著流水一起歌唱,有時是風拂過面頰的涼意,有時是太陽照在手臂的熱辣,有時是撿起一塊石頭時的新發現……。
我們置身水中,學會與流水相處,學著判斷,學著放鬆,學著慢下來,學著專注,學著戰勝恐懼,那些毫無障礙的直接感受深入內心,對水的理解也隨之豐富,這是最充分、完整的溪流體驗。
走入大自然的每一次都是恩賜。
在這裡,沒有任何的大道理,我們在玩樂中就收穫了智慧,這正是大自然的寶貴之處,它幫助我們去看到真實的世界,還原本真的樣子。這裡沒有「評判」,如實地展現一切,我們只需投入那廣闊而真實的世界中盡情玩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