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從一小官枕頭下搜出一張紙,嚇得和珅面如死灰:這回我死定了

2020-12-12 陶陶愛歷史

大貪官和珅一生政敵頗多,劉墉、朱珪、福康安等名臣都先後做過他的對手,然而和珅在乾隆的支持下,總能化險為夷,無往不勝。在和珅看來,那些一品大員們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也絲毫不懼怕他們。然而令和珅沒想到的是,他居然會在一個名叫錢灃的小御史身上栽了個大跟頭。

錢灃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從小就養成了不魅時俗、不懼權貴的性格。錢灃高中進士後,在地方歷練了一段時間,隨後他被調入中央,成了一名監察御史。當時和珅的勢力早就從朝堂發展到天下的各個角落,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名副其實的二皇帝。然而錢灃卻絲毫不懼怕和珅,發誓要和他鬥到底。

和珅有個親信,名叫劉國泰,他在山東擔任巡撫,整日幫著和珅貪贓枉法、徇私舞弊,幹了許多壞事。由於國泰有和珅作為後臺,所以言官們都不敢彈劾國泰。然而錢灃卻認為,這是一個扳倒和珅的絕好機會。於是錢灃決心以一個六品監察御史的身份和膽略,將國泰這個一品貪官扳倒,打狗震主。

之後,錢灃寫了一份上書,狠狠地參了國泰一本,說他「貪縱營私」、「縱情索賄」,「吏治敗壞」、「致使倉庫虧空」,等等。乾隆看完上書後,對此事非常重視,於是派和珅、劉墉等人組成監察組,前去山東調查國泰,同時錢灃也一同前行。

錢灃料到和珅必然會提前派人去山東通風報信,於是他派人在中途設伏,把和珅的送信人抓個正著。隨後,錢灃從此人懷中掏出了國泰寫給和珅的親筆信。原來國泰準備向社會借款,用以填充庫銀,好矇混過關、應付檢查。錢灃當即將此信以快馬奏報乾隆帝。和珅知曉此事後,原本想要錢收買錢灃,沒想到錢灃根本不吃這一套,根本不理會和珅的威逼利誘。

到了山東,錢灃依次打開了銀庫中銀箱,經過檢查,發現裡面的銀子成色不足,夠不上庫銀的標準。國泰果然用社會上的私銀填充了國庫。於是,心裡有數的錢灃將計就計,向社會上放話,要求商人在規定期限內在國庫中自行領取屬於自己的銀兩,否則罰沒充庫。商人們一聽,均爭先恐後地跑到國庫取回自己的銀兩,銀庫瞬間就空了。

經過調差,國泰至少貪汙了200多萬兩銀子,簡直駭人聽聞。乾隆聽聞此事後龍顏大怒,下令將國泰等貪官汙吏伏法自盡。而和珅也受到了乾隆的斥責,老皇帝可捨不得責罰他的「心肝寶貝」。雖然和珅本人沒有被波及,但卻折了自己的親信,可謂是損失慘重。

經過此事後,和珅對錢灃恨之入骨,處處刁難、掣肘、壓制錢灃。和珅經常陰陽怪氣地對錢灃說:「你不是很能嗎?那你就把這些案子辦了吧!」於是,和珅將大量棘手、困難的案子交給錢灃來辦,想要累死他。錢灃雖然是個京官,但俸祿卻很微薄,身體也不大好。他在和珅的逼迫下,沒完沒了的工作,終於使自己的身體狀況更加惡化。

錢灃見自己每天都在衰弱,也明白自己大限將至,為了扳倒和珅這個奸臣,錢灃決定豁出去了。他暗自收集證據,寫下了數千字的和珅罪狀,並藏於枕頭之內,其中詳細列舉了和珅的20多項大罪,這些罪狀無論哪一條都足以將和珅送上斷頭臺。然而天不假年,積勞成疾的錢灃還是油盡燈枯,在56歲那年去世。

這份罪狀雖然沒有交給乾隆,但卻最終被嘉慶拿在了手裡。嘉慶派人向和珅宣讀他罪狀,把這個不可一世的權臣嚇得面如死灰,和珅已經明白,自己死定了。正所謂邪不壓正,雖然正義可能缺席,但絕不會遲到。錢灃的立德、立功、立言,人品、官品、藝品,都達到很高的境界,被後人無比崇敬地譽為「滇中第一完人」。

相關焦點

  • 和珅的靠山只有乾隆?此人死後,嘉慶皇帝才敢動和珅
    圖:和珅文/歷史滾輪一說起和珅,很多人都會嗤之以鼻的評論乾隆不殺和珅,或許和和珅的弟弟和琳也有關係,他死後,嘉慶皇帝才敢動和珅圖:和珅和琳,是和珅的親弟弟小的時候,父母都去世了如何又為營喪葬,誰是將來送我人。」好運不長,嘉慶四年,乾隆死後,和珅很快就被抄了家,搜出的金銀財寶約合白銀10-15億兩,由於和珅的連累,和琳世襲的一等公爵和配享太廟資格也是沒有了
  • 他被嘉慶賜死,行刑前拿出「免死金牌」,劊子手看了卻哈哈大笑
    從小和珅和弟弟就定下了今後的目標:和珅從文,弟弟從武,兩人一文一武互相幫襯。後來,和珅有幸在朝中為官,由於為人圓滑,善於阿諛奉承,深受乾隆皇帝才信任。除此之外,他的個人能力也很強。不僅智慧超群,而且做事雷厲風行從不拖泥帶水。無論乾隆有什麼棘手的問題,和珅都能揣測聖意將事情辦得妥妥帖帖。因而,作為皇帝的寵臣,自然是在朝中可以呼風喚雨。
  • 第一次抄和珅家時,啥都沒搜到,嘉慶只說2個字,卻搜出十幾億兩白銀!
    第一次抄和珅家時,啥都沒搜到,嘉慶只說2個字,卻搜出十幾億兩白銀! 眾所周知和珅是清朝著名的貪官,他有名的原因一是他確實貪汙巨大,二就是因為電視劇,因為電視劇詼諧搞笑的講述了清朝時期皇帝乾隆在位時的黑暗統治,因此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歡笑。
  • 83歲的乾隆寫了1個字,大臣們看完哄堂大笑,和珅卻面如死灰
    83歲的乾隆寫了1個大字,大臣們看完哄堂大笑,和珅卻面如死灰清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相當有意思的朝代,而在這個朝代中更是有有著層出不窮的人和事,清朝的強盛時期,官與民還是相對和諧的,尤其是乾隆和康熙年間,因為康乾盛世,舉國上下都透露著一種自信的風範
  • 一意孤行,抄家和珅,若干年後的嘉慶為何黯然神傷?
    在他被嘉慶皇帝抄家後,家中竟然搜出了8億到11億兩的白銀,再加上各種奇珍異寶以及古董字畫,大清第一貪官非他莫屬。其他幾個歷史上的巨貪也遠遠不如他但讓嘉慶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15年後他卻會對這個結果感到十分後悔,這是為何呢?嘉慶在少年時期就十分的厭惡這位朝廷中的蛀蟲,但是乾隆帝在位的時候他扳不倒和珅。
  • 和珅最大的靠山不是乾隆,也不是福康安,它若不死嘉慶不敢動和珅
    和珅最大的靠山其實並不是乾隆,也不是福康安,而是和他一同在朝為官的和琳,也就是他的親弟弟,和琳如果不死,嘉慶都不敢動和珅。母親因難產去世,父親早逝,兄弟倆從小相依為命,感情非常深厚。和珅對弟弟好,弟弟也極其支持擁護哥哥。弟弟喜歡舞刀弄槍,哥哥喜歡舞文弄墨。
  • 俗話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真的死於貪?原因並非如此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其實,嘉慶打壓和珅錢財只是一小的目的,真正想打壓的是他這個人。但是沒想到打倒了和珅,原本知道他貪汙受賄,沒想到那麼的貪汙!足足2億多兩,什麼概念?當時清政府收入平均一年7500萬兩左右,這相當於3年國家收入。那麼,和珅究竟做了什麼,惹得嘉靖如此恨之入骨?
  • 和珅被賜死後,駙馬豐紳殷德是如何報復嘉慶妹妹的?比打她還要狠
    大概意思就是:你們不要在下面搞小動作,我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放下你們的私心,為人民多做好事。是的,大概意思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意思,只是當時不這麼說,這種思想在中國是有深厚傳統的。不過,到了清朝,情況就不一樣了,尤其是乾隆一朝,出了個和珅,乾隆幾乎是一種完全的放縱的狀態。
  • 嘉慶為何鐵了心要殺和珅?不只是為了錢,原因其實很簡單
    和珅,大家對他的印象就是,古今第一大貪官,死前被抄家時家中的財產竟然比國庫還要多。所以也流傳出一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俗語。嘉慶帝早就看和珅不爽,在嘉慶帝登基之後還想擁有自己現在的權力,這對於一個新皇來說是一種威脅。甚至當時和珅在大清國的地位被老百姓稱為「二皇帝」,這種感覺,嘉慶是不能忍的。所以在乾隆死後,嘉慶立馬清算和珅,將和珅調去為乾隆皇帝守靈,藉此機會列出和珅數罪,並將其抄家。三日之後下賜死詔書。
  • 聰明絕頂的和珅,能夠討好乾隆,為什麼卻不能搞定嘉慶呢?
    先不說他是否貪汙,就是他本身的地位和官職,也是非常重要的,到時候嘉慶登基後,肯定要建立自己的一套班子,那麼到時候和珅必然遭到清洗,這是毫無疑問的。由於之前康熙時期爆發了九子奪嫡,非常血腥,所以大清不再選立太子,而是採取了秘密的形式,定了人選後,藏在光明正大匾額的後面,等皇帝駕崩以後,大臣們再把這遺詔拿出來,讓上面的人繼位。 為了防止皇子們和大臣勾結。滿清也出臺了明確的規定,朝臣不能和皇子走得太近。那麼,這樣以來,這麼多的兒子,和珅要巴結哪一個呢?
  • 和珅被賜死後,為何兒女沒被誅連?不是嘉慶心慈手軟
    有了這個稱號的和珅不僅不知收斂,反而更加賣力的拉攏朝臣對抗嘉慶,所以在乾隆去世之後,嘉慶就迅速的對和珅下手,叫來了剛直不阿並且跟和珅小有過節的劉墉查辦和珅貪汙的案件,當時為了定罪,劉墉羅列了二十條罪狀要一口咬死和珅。
  • 乾隆告訴嘉慶不要殺和珅,但嘉慶沒聽,直到15年後才明白其中深意
    大家知道和珅想必都是從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王剛老師活靈活現的演繹一個極盡諂媚的貪官而得知這個名字的。但是真實的和珅並不是一個沒有智慧、只知道貪錢的大臣。當年嘉慶的父親乾隆臨死之前告誡他不要殺了和珅是為什麼呢?
  • 和珅那麼聰明,為何不提前巴結嘉慶,以避免嘉慶上臺處死他?
    這還不然,無論是影視劇中還是真實的史料之中,我們都知道和珅的財富可以說是「富可敵國」的,「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句民間廣為流傳的話就是對和珅擁有的財富最好的形容。雖然其中有和珅徇私枉法、貪汙受賄得來的,但是還有不少的財富是和珅自己賺來的。
  • 和珅被處決後,80歲的劉墉說了什麼,讓嘉慶放過和珅的3千黨羽
    和珅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時最大的貪官,腦海中或許就會浮現出王剛老師的身影,畢竟王剛老師飾演的和珅角色,入木三分,讓人無比深刻。和珅做官的時候深得乾隆的寵信,但是後來繼位的嘉慶則對他非常不喜歡。和珅抄家之後,嘉慶原本想要將他的3000黨羽全部清除,卻為何因為八十歲的劉墉的一席話就放棄了?乾隆84歲這一年,苗疆再次發生起義,在朝廷好不容易平定叛亂之後,乾隆對政事逐漸倦怠,他決定禪位,做太上皇享享清福。次年正月,在乾清宮門口,百官跪地聽宣,乾隆正式昭告天下,禪位於給兒子嘉慶。
  • 和珅的最大靠山不是乾隆,此人若不死,嘉慶可能不會處死和珅
    生活艱難下,和琳與哥哥和珅相依為命,兄弟二人感情十分深厚。 和琳也十分順從兄長,二人興趣愛好也互為補充,和珅喜好學文,和琳則喜歡舞刀弄棒。 兩個人一文一武,正巧一同入仕相互照應。有一詩人袁枚寫詩稱讚兩兄弟:「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
  • 此人才是和珅最大的靠山,並不是乾隆,他若不死,嘉慶豈敢動和珅
    一說到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貪官,想必不少朋友的第一反應就是「和珅」,當年乾隆帝非常寵信和珅,還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了和珅的長子,讓和珅成為皇親國戚。
  • 和珅臨死留下一首詩,其中寓意成為千古之謎,或已預料大清的滅亡
    乾隆死後,嘉慶為了穩住和珅,讓和珅做了乾隆皇帝的首席治喪大臣,全權辦理乾隆的身後事,從表面上看,和珅是繼續得寵,要做兩朝寵臣。和珅也是這麼想的,心裡不免得意洋洋。其實,這是嘉慶皇帝的緩兵之計。不出5日,嘉慶便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逮捕了和珅,並派人抄家。
  • 乾隆83歲大壽寫了1個字,百官看後哄堂大笑,僅和珅一人垂頭喪氣
    之所以如此,在於和珅這個人相當有經濟頭腦。他在整頓財政、斂財平帳這一塊是百年難得的奇才。 憑他一人之力,不僅將大清的財政打理得井井有條。同時其創辦的議罪銀制度,也讓白銀從官員手裡直接跳過戶部國庫來到了乾隆的小金庫裡。而乾隆生活奢靡的來源,基本源自於這個議罪銀小金庫,自然不會對和珅下手。
  • 和珅一生小心翼翼,為什麼不提前討好嘉慶?其實是乾隆沒給他機會
    和珅的發家之路和珅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雖然出身不是特別的顯赫,但是升官的速度卻比其他的大臣要快得多,根本原因就是他獲得了乾隆的寵信,而乾隆之所以那麼信任他,一方面原因是和珅辦事能力確實不錯,另一方面則是他擅於鑽營,能夠體察「上意」。
  • 和珅被賜死後,豐紳殷德是怎麼報復嘉慶妹妹的?戳中了女人的痛處
    嘉慶上位沒多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天下百姓宣告了和珅的二十宗大罪,立刻派人將其抄家,沒收了超過國庫十年收入的巨額貪汙之財,舉國震驚。而和珅本人也倒了大黴,被嘉慶皇帝在獄中賜死。稱霸了朝廷幾十年,被譽為''副皇帝''的和珅一手打造的貪汙帝國轟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