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死後,嘉慶為了穩住和珅,讓和珅做了乾隆皇帝的首席治喪大臣,全權辦理乾隆的身後事,從表面上看,和珅是繼續得寵,要做兩朝寵臣。和珅也是這麼想的,心裡不免得意洋洋。
其實,這是嘉慶皇帝的緩兵之計。
不出5日,嘉慶便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逮捕了和珅,並派人抄家。不抄不知道,一抄嚇一跳。從和珅府裡抄出了幾十大車的古董、玉器、字畫等,價值幾億兩銀子,是大清國十幾年的財政收入。把嘉慶皇帝嚇了一跳,這老東西還真能貪啊。
本來,嘉慶皇帝是要把和珅凌遲處死的,後來,和珅的兒媳婦,乾隆的小女兒固倫和孝公主去嘉慶那裡求情,才改賜和珅自盡。
於是,一道白練送到了和珅的面前。
獄中的和珅非常的平靜,他沒有害怕,沒有緊張,更多的是反思。
他開始回憶,回憶自己這50年來的經歷,如何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小侍衛,發跡成為權傾朝野的和中堂。
他開始反省,即使你擁有了整個世界,你一天也只能吃三頓飯,睡覺也只能睡一張床。再多的財富,也只是替他人保管,終究都不是自己的。這些道理,在和珅得勢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會去想的,他只有貪慾,永遠也滿足不了的貪慾。
錢,再多也不夠,你敢送我就敢收;官,再大也不夠,嘉慶皇帝的官夠大吧,和珅還想壓他一頭;美色,再多也不夠,雖然他已經妻妾成群,但是他還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娶了乾隆遣散出去的妃子。這一點,也成了他的二十大罪狀之一。
他甚至想起自己有一年過壽的時候,兒子豐紳殷德為自己唱的一首小曲兒:「為貪今日榮華無盡,落得明日子孫盡戮沒,我只在這白雲間,自可怡悅」。
當時和珅正風光,自然沒有品出這小曲兒中的深意,其實是豐紳殷德借小曲兒,勸父親見好就收,及時功成身退。
可惜,一切都晚了,和珅,該上路了!
臨走之前,和珅寫下了一首詩,這首詩,到底是和珅到底想表達什麼,現在已經不可得知,是離愁?是不滿?是詛咒?還是表達一種英雄氣概。但是,這首詩卻讓後世的人苦苦研究,成為千古之謎。
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
他日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和珅絕沒有想到,他的這首絕命詩,成為了後人津津樂道,發揮無窮想像空間的素材,無數的史學家,小說家,民間閒散無聊愛好者運用完形填空、分析中心思想、同義詞分析等多種手段,對這首詩進行了解讀。
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以及多方的博弈,逐漸形成了一種主流的觀點,被民間野史各派所承認,他們對這首詩的解讀大概是這樣的。
第一種,投胎轉世說
和珅的前世是乾隆最喜歡的王妃馬佳氏。
據說,在乾隆還是寶親王的時候,他喜歡上了父親雍正的一個王妃馬佳氏。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件事被皇后鈕鈷祿氏知道了,將馬佳氏賜死於月華門。
乾隆聞訊趕到,可惜他那時候只是一個小小的寶親王,在父親和皇后面前還是無能為力,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死去。乾隆一很行,咬破自己的手指,在馬佳氏的腦門留下一個血印,相約馬佳氏投胎後,以血印來相認。
二十年後,寶親王已經登基成了乾隆皇帝,一次,他無意中在一群侍衛中看到一個人額頭有個血印,乾隆就認定,他就是投胎轉世的馬佳氏,於是把這個小侍衛提拔為御前侍衛,並關愛有佳,逐步成為自己最親信的人,這個小侍衛就是和珅。
「五十年來夢幻真」,暗指和珅是馬佳氏投胎,來這世間做了一個很真的夢。
和珅的後世是慈禧太后。
「認取香菸是後身」,這裡的「香菸」,在古代指的是傳遞煙火,能傳遞煙火的一定是女性,暗指和珅的後世是一個女性。
「水泛含龍」,被認為是黃河泛濫發大水。巧的是,道光十二年,黃河決堤,同年十月,在北京城一個小女孩呱呱落地,就是後來的慈禧。
慈禧統治大清朝50年,揮霍無度,最終把大清朝給敗完了,後人認為,是和珅轉世為慈禧,來報仇來了。
第二種,神話傳說論
關於「水泛含龍」,後人認為是來自於一個神話傳說。
相傳,夏帝從兩條龍那裡求來了龍的唾液,把他鎖在了一個小盒子裡面,不允許任何人打開,據說打開後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就想是潘多拉的盒子一樣。
但是有一個人就是不信邪,這個人是周厲王,他打開了這個盒子,發現裡面的唾液變成了一縷青煙鑽進了一個女子的體內,這個女子無夫受孕,生下一個女子,名字叫做褒姒。
後來,周幽王為了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導致了西周的滅亡。
所以,後人認為,和珅的這一句「水泛含龍」,是在暗指清朝的滅亡不遠了。
第三種,關於「香菸」的解讀
承接上一個觀點。
西周的滅亡是因為褒姒,那麼,大清的滅亡會是什麼原因呢?「香菸」,也被人解讀為「鴉片」,大清滅亡的誘因就是鴉片。這一點到也符合歷史,大清朝就是從鴉片戰爭開始,才被西方列強按到地上摩擦,最後給摩擦死的。
所以說,有人認為,和珅在臨死的時候,就已經預見到,大清朝將滅完於鴉片。
當然,以上種種,都只是後人的猜測,甚至是根據和珅死後發生的歷史事件,給硬湊上去的,有一種事後諸葛亮的感覺。
至於,和珅當時寫下這首詩,到底要表達什麼樣的意思,也只有和珅自己知道了。如果和珅在九泉之下知道,後人能把他這首詩的意思發揮的如此淋漓盡致,一定會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