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文詩,也稱是「愛情詩」,《詩經》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迴文詩讀起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利用了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的兩個特點,宋代默默無聞之人留下千古奇詩,男子要順著讀,女子卻必須倒著讀。
這首千古奇詩便是宋代人李禺寫的《兩相思》,順著讀是《思妻》: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倒著讀又成了《思夫》: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
無論是《思妻》還是《思夫》,將一位丈夫對妻子的思念之情,與妻子對丈夫的掛念之情娓娓道來,夜晚中只有一盞燈陪著度過漫漫長夜,不失真情實感,至今讀起來依然讓人感動。
迴文詩也是中華文化上獨有的特色,最早的迴文詩是西晉初年人蘇伯玉的妻子寫的《盤中詩》,蘇伯玉出仕蜀地,久久沒有歸來,蘇伯玉甚至沒寄回一封書信,他的妻子在長安日夜盼望,便寫了一首《盤中詩》以寄相思。
自西晉以來,常有迴文詩傳世,像文人庚信、白居易、王安石、蘇軾都曾寫過迴文詩,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有一個妹妹,名叫蘇小妹,十分有才能,蘇小妹的丈夫是秦少遊,一日蘇小妹與兄長蘇東坡正在西湖泛舟遊玩,收到了丈夫寫給她的回頭詩。
順著讀是「靜思伊久阻歸期,久阻歸期憶別離;憶別離時聞漏轉,時聞漏轉靜思伊。」秦少遊向妻子表達了深切的相思之情,讓蘇小妹十分感動,心中也非常想念丈夫,望著西湖的美景,也做了一首迴文詩:採蓮人在綠楊津,在綠楊津一闋新;一闋新歌聲漱玉,歌聲漱玉採蓮人。
一旁的蘇東坡著實吃了一波「狗糧」,蘇東坡也給妹夫寫了一首詩: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不過要數迴文詩,還是李禺寫的《兩相思》最妙,只是李禺除了留下千古奇詩《兩相思》,其他就很少了。
宋代默默無聞之人留下千古奇詩,男子要順著讀,女子卻必須倒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