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默默無聞之人留下千古奇詩,男子要順著讀,女子卻必須倒著讀

2020-12-14 琅琊講武堂

迴文詩,也稱是「愛情詩」,《詩經》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迴文詩讀起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利用了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的兩個特點,宋代默默無聞之人留下千古奇詩,男子要順著讀,女子卻必須倒著讀。

這首千古奇詩便是宋代人李禺寫的《兩相思》,順著讀是《思妻》: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倒著讀又成了《思夫》: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

無論是《思妻》還是《思夫》,將一位丈夫對妻子的思念之情,與妻子對丈夫的掛念之情娓娓道來,夜晚中只有一盞燈陪著度過漫漫長夜,不失真情實感,至今讀起來依然讓人感動。

迴文詩也是中華文化上獨有的特色,最早的迴文詩是西晉初年人蘇伯玉的妻子寫的《盤中詩》,蘇伯玉出仕蜀地,久久沒有歸來,蘇伯玉甚至沒寄回一封書信,他的妻子在長安日夜盼望,便寫了一首《盤中詩》以寄相思。

自西晉以來,常有迴文詩傳世,像文人庚信、白居易、王安石、蘇軾都曾寫過迴文詩,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有一個妹妹,名叫蘇小妹,十分有才能,蘇小妹的丈夫是秦少遊,一日蘇小妹與兄長蘇東坡正在西湖泛舟遊玩,收到了丈夫寫給她的回頭詩。

順著讀是「靜思伊久阻歸期,久阻歸期憶別離;憶別離時聞漏轉,時聞漏轉靜思伊。」秦少遊向妻子表達了深切的相思之情,讓蘇小妹十分感動,心中也非常想念丈夫,望著西湖的美景,也做了一首迴文詩:採蓮人在綠楊津,在綠楊津一闋新;一闋新歌聲漱玉,歌聲漱玉採蓮人。

一旁的蘇東坡著實吃了一波「狗糧」,蘇東坡也給妹夫寫了一首詩: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不過要數迴文詩,還是李禺寫的《兩相思》最妙,只是李禺除了留下千古奇詩《兩相思》,其他就很少了。

宋代默默無聞之人留下千古奇詩,男子要順著讀,女子卻必須倒著讀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奇特的一首詩,未婚男子可以順著讀,已婚女子卻必須倒著讀
    唐詩和宋詞,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皇帝們個個愛詩詞,臣子們個個作詩詞,百姓們個個吟詩詞,堪稱奇景,無數優秀作品,詩人、詞人都被我們牢記心中,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帶來一首「千古奇詩」,男人可以順著讀,已婚女人卻必須倒著讀,它就是《兩相思》。
  • 宋朝有一首千古奇詩,男人順著讀,女人卻必須倒著讀
    比如,寫出「唐朝第一詩」的人既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代表作《春江花月夜》的張若虛;又比如,宋朝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詩人李禺,寫出了一首千古奇詩《兩相思》。 之所以被稱為奇詩,原因是這首詩順著讀和倒著讀都可以,但它表達的意思卻會變了個樣,也就是所謂的「迴文詩」,男人通常順著讀,女人卻必須倒著讀。
  • 宋代最詭異的一首奇詩,男人必須順著讀,女人一定要倒讀!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的文人墨客,這些優秀詩人的詩歌流傳千年,現在仍然贏得很多人的喜愛。不過,今天我們要來說到的是宋朝的一個小詩人,他在歷史上雖然默默無聞,可但凡說起來有這麼一首詩,人們都會驚嘆於此人的才華,而這首千古第一奇詩,男人一定要順著讀,而女人則要倒著讀。
  • 宋朝有一首古詩,男子必須順著讀,而女子卻只能倒著讀,聽著熟悉
    不過如今提到詩,往往都是唐詩,這也沒辦法,唐代經濟繁榮,詩人層出不窮,李白、杜甫、王勃、王維、白居易、孟浩然等等,他們詩派不一,詩的風格也各不一樣,留下了許多千古名作。宋朝詞人很多,流傳千古有李清照、蘇軾、柳永、王安石等等,想必這位宋朝的小詩人李禺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若不是他寫下了一首千古奇詩,恐怕李禺這個名字都不會出現在歷史當中。
  • 千古第一奇詩,順著念是丈夫思念妻子,倒著念是妻子思念丈夫
    千古第一奇詩,順著念是丈夫思念妻子,倒著念是妻子思念丈夫寫詩是古代文人墨客抒發情懷的一種方式,在中國歷史中,聞名千古的詩人不在少數,比如說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這些人作詩無數,在詩史上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 號稱「千古第一奇詩」的《兩相思》,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今天聊的詩是一首迴文詩——宋代李禺的《兩相思》。在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詩人和經典的詩篇不勝枚舉。但並不是每個詩人都能星光璀璨,揚名立萬的。這些詩人,默默無人,幾乎被史料忽略。比如今天說的這位——李禺。要說同音的名字估計大家都知道兩位,南唐後主李煜、明末清初的戲曲大家李漁。但李禺?What?Who are you?甚至在各個引擎搜索裡你都找不到關於宋代詩人李禺的隻言片語。
  • 李清照最愛國的一首詩,寫得很是深情,讀來更是男子無地自容!
    李清照不僅非常的有才華,同時還非常的愛國,她所生活的南宋,其實整個帝國風雨飄搖,可是對於當時的朝廷裡的人來說,他們並沒有想過恢復大宋的強盛,去收復北方淪陷的失地,反而是在杭州依舊過起了醉生夢死的生活,這也使得很多的詩人極為不滿,那李清照作為一位女子,她同樣的表達出了這種不滿,而且她的這種不滿
  • 中國最神奇一首詩,順著讀是丈夫想念妻子,倒著讀是妻子想念丈夫
    《毛詩-大序》中寫道「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作為一種文人志士表達心中思想的文體,詩歌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隨著時間的推移,詩歌也產生了非常多的分類。根據音律和內容有著非常多的分類方法,最為人們熟悉的就是音律中的「律詩」、「絕句」等等,但其實還有一種名為「迴文詩」的詩歌也是十分的有意思。
  • 初讀不知詩中意,讀懂已是詩中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衿,即襟,衣領。古代的衣服領子和衣服是連在一起的,青青子衿,就是青色的衣領,也就是領口的位置。這首詩是一首戀人之間的情詩。詩人是一名女子,她所愛慕的男子是,一位身穿青色外衣領的男青年。這句詩又處在這首詩的第一句前半句。
  • 歷史上最神奇的一首古詩,順著讀天亮了,倒著讀卻是天黑了
    唐詩、宋詞、元曲、清小說,這四大載體想必很多人都是順手捏來,不過宋詞早在唐朝就已經初步形成,晚唐五代就有詞人李煜,不過在宋代詞才進入鼎盛時期,辛棄疾、李清照、蘇軾都是宋詞代表者。就在這「百家爭鳴」的詞人時代,蘇軾成了詞發展的推動者,蘇軾的情懷擴大了詞的意境,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在蘇祠眾多的詞當中有一首最為爭議的詞。這首詞就是《題金山寺》,關於這首詞的作者一說宋代周知微,一說宋代蘇軾,一說唐代徐寅,就連時代也在宋代和唐代之間徘徊,不過這首詩還真挺特別的,這是一首迴文詩,順著讀是天亮,倒著讀是天黑了。
  • 宋代很難超越的詠菊詩,其中一個千古名句大氣磅礴,值得一讀再讀
    而在宋代,要說霸氣、難以超越的詠菊詩,就不得不提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一首,詩人也憑藉其中一個大氣磅礴的千古名句,得以一詩成名。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詩。《寒菊》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 蘇軾最奇特的一首寫景詩,順著讀從晚到早,倒著讀從早到晚
    所以,就連「千古第一才子」的蘇軾,對七言律詩也有點感冒。人們發現,蘇軾的詩歌名句,如寫西湖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寫廬山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寫秋末冬初的「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等,都是七言絕句中的名句,卻很少發現蘇軾律詩當中的名句。
  • 千古奇詩竟可正反兩讀:男人正著讀「思妻」,女人倒著讀「思夫」
    一首詩,如果既可以正著讀,又可以倒著讀,並且皆成章句、語義順達,我們便稱之為迴文詩。在《樂府古題要解》中的釋義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一首合格的迴文詩,不僅正讀倒讀都要音順意通,而且必須符合詩詞用韻標準,要求苛刻,創作難度極大,所以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迴文詩大多是牽強附會之作,縱然勉強可以讀通,也絲毫沒有美感。
  • 迴文詩:正讀倒讀都通順,古人智慧了不起
    漢語是分析型語言,缺乏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這是產生迴文詩的宏觀背景;另外,古漢語沒有標點符號,這讓迴文詩作表現的更加富有文學色彩。對於迴文詩,不僅作者本人具有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欣賞者也必須具備相當的底蘊才能領悟其美妙之處。
  • 以史讀詩 以詩讀人
    王立群於2018年推出《賞詞如風》《賞詞如月》,2019年推出《人間煙火皆是詩》,這三本的著眼點在「品讀」上,品讀的對象定位在宋代,大體包攬了宋代知名的作品與文人。而這一次,《唐十家詩傳》嘗試跳脫出市場上較為通行的詩詞類圖書的路子,為讀者閱讀開拓了新的眼界和方式。 「唐十家」,意為精選10位唐代著名詩人。
  • 千古奇詩「一七令」,讀起來讓人口齒生香
    大家讀慣了五言絕句,七言律詩,而實際上我國的詩詞是在在唐代才開始有了嚴格的平仄和對仗的要求,這些被我們讀習慣的詩歌被稱為「今體詩」。隋唐時候,由於西域音樂的傳入中原,產生了新的音樂形式燕樂,配合燕樂演唱的詞則稱為曲子詞。
  • 金克木:詩要倒著讀,書要反著讀
    要使天下大亂的最簡單辦法是使帝王昏聵,幹壞事,倒行逆施。這樣,名分的作用就到了反面。由趙高開始的搗亂傳統就是這樣。他又說:「君臣之禮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反讀之就是,以智力相雄長必然要破壞君臣名分。 又如《論語》中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話的答案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反的。
  • 千古絕句!蘇軾一生最優秀的七言詩,49字順讀、反讀都是佳句!
    文人墨客在歷史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眾多詩詞書畫才得以傳世。古代時候,我們的文化氛圍就非常的濃厚,而詩詞也成為了一種最常見的形式,到了現在還有很多人喜歡這些佳句。相信很多人,在大學之前,對這些佳句並不是很喜歡,因為它們中很多都跟隨著這七個字:熟讀並背誦全文。
  • 蘇軾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是天黑了
    至於蘇軾的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後雨》幾首。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都是蘇軾留下的千古名句,我們耳熟能詳。這兩首詩寫得已經夠令人讚嘆了,但要論神奇的話,可能還是比不上蘇軾的另一首詩《題金山寺》,這首詩神奇在哪呢?它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是天黑了。
  • 蘇軾最神奇的一首詩,不管是正著讀還是倒著讀,都是千古絕唱
    歷史上有不少滿腹經綸之人,除了戰爭謀略,文字功底方面也能品出一二。現在很多人都覺得古言文學術極其複雜,但是古人卻能完美的領會其要點,利用那些文字作出不朽佳作。或用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或用來歌頌美好風景。李白杜甫等人留下的詩句大多已成了經典,被無數的後人學習吟誦,而蘇軾也是這些偉大詩人中的一員,很多人喜歡他的品性,喜歡他的才氣,喜歡他的詩。若是問小編最欣賞他的哪一首詩,小編會很肯定的說是最神奇的這首詩,不管倒著讀還是正著讀,都別有一番滋味。這首詩就是《題金山寺》。想必說起這個金山寺,大家會聯想到很多詩句吧,但不管是哪個詩人做的詩,定沒有蘇軾作的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