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千古英主,每人一首霸氣帝王詩,誰更勝一籌?

2021-01-10 騰訊網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在中國古代的四百多位皇帝當中,不乏擅長詩詞歌賦的文藝發燒友,其中尤以清高宗乾隆和南唐後主李煜最為後世所熟知。但是,乾隆作品雖多,卻流於平庸,李煜的詞作倒是足以驚豔千古,偏偏書寫的儘是些靡靡之音和亡國之痛,絲毫透露不出帝王之氣。

其實,縱觀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史,亦不乏既文採斐然,又霸氣外露,同時還彰顯出九五之尊特有氣魄的帝王詩篇,只是比較小眾,鮮為人知而已。以下,筆者就以年代早晚為序,為大家一一盤點介紹。

劉邦:《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漢書·高帝紀》記載,公元前196年,劉邦御駕親徵鎮壓淮南王英布叛亂,得勝還朝途徑故鄉沛縣,在與鄉親們暢飲慶賀時即興創作了這首《大風歌》。

劉邦的這首《大風歌》,雖然只有短短三句,卻抒發了他遠大的政治抱負、憂國憂民的帝王胸懷以及維護天下統一的豪情壯志。其中,「大風起兮雲飛揚」側面烘託出戰事的驚心動魄,「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寫出得勝後榮歸故裡的威風八面,「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則是重中之重,表達了劉邦求賢若渴的急切心情和保境安民的美好願望。

李世民:《賜蕭瑀》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李世民的這首《賜蕭瑀》,顧名思義,是寫給宰相蕭瑀的御賜詩,其詩被收錄於《全唐詩》中,其事被記載在《舊唐書·蕭瑀傳》裡。

此詩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卻具有很深的哲理性和智慧性,看似句句在誇蕭瑀,實則句句在說帝王之道。前兩句「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堪稱千古名句,寫透了識人之術;後兩句「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欲揚先抑,道明了用人之法。

武則天:《催花詩》

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全唐詩》收錄此詩時並有詩序,原文是:「天授二年臘,卿相欲詐花發,請幸上苑,有所謀也。許之,尋疑有異圖,乃遣使宣詔云云。於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鹹服其異。」《唐詩紀事》對此詩的創作背景亦有非常詳盡的記載。

武則天篡唐登基的第二年臘月,李唐舊臣詐稱百花盛開,請武則天駕幸上苑(神都苑)賞花,意圖趁機埋伏謀反。武則天覺察出其中蹊蹺,於是將計就計寫下一首《催花詩》,又名《臘日宣詔幸上苑》,其中,武則天以女皇身份傳詔春神,命令百花連夜開放,以供她次日遊覽。言辭間透露出唯吾獨尊的王者氣度。傳說,臘八節凌晨時分,神都苑內果然百花齊放,如此威懾力,連春神花神都莫敢不從,圖謀不軌的大臣們被武則天的霸氣震懾住,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趙匡胤:《詠初日》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武將出身的宋太祖趙匡胤,兼具文採風流,一首《詠初日》可謂是氣勢磅礴,寓意深刻,前兩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把太陽初升時的壯麗和絢爛描繪到淋漓盡致,後兩句「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更是上升了一個層次,以紅日初升自況,以群星和殘月比喻當時的各個割據勢力,用紅日逐退群星和殘月普照大地,表達了他掃平割據、一統天下的帝王氣概,是詠志詩中的絕佳上品。

朱元璋:《憤題和尚詰問》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山僧不識英雄漢,只恁嘵嘵問姓名。

朱元璋的這首《憤題和尚詰問》,又名《不惹庵示僧》,創作於1359年龍灣之戰後。當時,朱元璋以少勝多,大敗陳友諒,次日黃昏時分微服私訪至紫金山禪寺,主持見他臉上煞氣很重,意欲以禪道替其化解,於是問他姓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在寺廟牆壁上寫下了這首《憤題和尚詰問》,隨後便揚長而去。

朱元璋出身社會底層,少時讀書不多,所以他的詩非常淺顯通俗,無需翻譯,便可讀懂。但不可否認的是,此詩雖然略輸文採,卻造極於氣勢,充滿了殺氣和霸氣,堪稱千古無二。

那麼,你心中的最強帝王詩又是哪一篇呢?歡迎留言各抒己見!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五位千古英主,每人一首霸氣帝王詩,誰更勝一籌?
    但是,乾隆作品雖多,卻流於平庸,李煜的詞作倒是足以驚豔千古,偏偏書寫的儘是些靡靡之音和亡國之痛,絲毫透露不出帝王之氣。其實,縱觀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史,亦不乏既文採斐然,又霸氣外露,同時還彰顯出九五之尊特有氣魄的帝王詩篇,只是比較小眾,鮮為人知而已。以下,筆者就以年代早晚為序,為大家一一盤點介紹。
  • 千古帝王詩,一首比一首霸氣,每一個帝王,必有一首傳世霸氣之詩
    所以說,有沒有帝王之象,詩中略見一斑。反正整天歌詠美人的,必定不是好君王。後來,唐人根據霸王跟虞姬的故事,創了詞牌名《虞美人》。其實也有一些帝王自創過詞牌名。比如說,大家最熟悉的、詞牌界的翹楚、帝王界的苦主——李煜,就自創了一首詞牌名《相見歡》。
  • 歷史上最霸氣的五首「帝王詩」,朱元璋一首詩讓人膽戰心驚!
    【歷史上最霸氣的五首「帝王詩」,朱元璋一首詩讓人膽戰心驚!】漢高祖劉邦寫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三句,卻氣勢磅礴盡顯英雄氣概!西楚霸王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中國10首霸氣的「帝王詩」,霸氣勁道,名動千古
    黃巢這首詩霸氣勁道,除了控訴唐王朝的黑暗腐敗,更抒發了自己的抱負。除了這首詩,黃巢還有一首很霸氣的,名為《題菊花》: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霸氣勁道,尤其是滿城盡帶黃金甲一句,美不勝收,霸氣至極。
  • 霸氣帝王詩,一首慷慨悲涼,自刎烏江;一首豪情壯志,稱霸天下
    這是唐代詩人胡曾的一首詠史詩《沛宮》,以此來謳歌漢高祖劉邦的功績,以及對國家長治久安的一種憂心和感慨,寫的大氣磅礴、鏗鏘有力。又如: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 兩首最具霸氣的詠月詩,一首兩位帝王合作完成,一首落魄書生寫就
    《月出》意境幾千年來,文學家們給我們留下了難以數計的詠月詩詞,其中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名篇名句俯拾皆是。而古代一位帝王的詠月詩作卻別開生面,大氣磅礴,完全是另一番境界,令人耳目一新。這位帝王就是大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
  • 五位婉約派最著名的代表,每人一首成名作,你幾乎都會背誦!
    婉約派更是被世人喜愛和流傳,我們來欣賞下五位婉約派最著名的代表,每人一首成名作「詞國皇后」李清照,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的代表作非常多,以靖康之恥為界,前期題材主要寫自然風光、離別之愁,反映的是閨中生活。後期作品主要是抒發念舊和懷念亡夫的情感。
  • 千古帝王詩,一首比一首霸氣,每一個帝王,必有一首傳世霸氣之詩
    不過先秦時期的詩,都是四言詩。就比如:寤寐思服、輾轉反側什麼的。帝王睡不著的時候,偶爾靈光乍現,就會寫一首傳世好詩。秦始皇的這首詩名叫《祠洛水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
  • 歷史上最霸氣的五首「帝王詩」,朱元璋一首詩讓人膽戰心驚!
    【歷史上最霸氣的五首「帝王詩」,朱元璋一首詩讓人膽戰心驚!】漢高祖劉邦寫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三句,卻氣勢磅礴盡顯英雄氣概!西楚霸王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趙匡胤面對初升的太陽吟誦一詩,短短28字,千古帝王霸氣躍然紙上
    在《紅樓夢》裡,大觀園中經常會舉行詩會,但曹雪芹筆下的金陵十二釵,每個人所寫的詩歌都是和自己的性格相對應的,絕對不是千篇一律。同樣是寫菊花,多愁的黛玉,寫出來的詩句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的悽婉;開朗的寶釵,寫出來的詩句是「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的豁達;豪爽的湘雲,寫出來的詩句是「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的灑脫。每個人的詩句,都和她們的性格一一對應,但也都是閨閣女兒的風格。
  • 梅雪爭春誰更勝一籌?此人一首詩評判高下,成為千古經典!
    梅雪爭春誰更勝一籌呢?宋代詩人盧梅坡便曾寫過一首詩《雪梅》,對梅雪爭春的高下之分進行了評判。詩中盧梅坡將梅雪各自的不同特點,進行了概括描寫,且寫得妙趣橫生,更具有哲理性意蘊,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盧梅坡的這首詩也成為了一首千古經典,其本人也因這首詩而留名千古。
  • 中國10首霸氣的「帝王詩」,霸氣勁道,名動千古
    黃巢這首詩霸氣勁道,除了控訴唐王朝的黑暗腐敗,更抒發了自己的抱負。除了這首詩,黃巢還有一首很霸氣的,名為《題菊花》: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霸氣勁道,尤其是滿城盡帶黃金甲一句,美不勝收,霸氣至極。
  • 中國10首霸氣的「帝王詩」,霸氣勁道,名動千古
    雖然文採不足,但是霸氣側漏。黃巢這首詩霸氣勁道,除了控訴唐王朝的黑暗腐敗,更抒發了自己的抱負。除了這首詩,黃巢還有一首很霸氣的,名為《題菊花》: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霸氣勁道,尤其是滿城盡帶黃金甲一句,美不勝收,霸氣至極。
  • 皇帝和高僧合寫了一首詩,每人各寫兩句,成就一首經典的千古名篇
    然而唐朝也有一位比較特殊的皇帝,那就是唐宣宗,他也是出家做過和尚,主要還是由於他被人嫉妒,為此只好遠離塵世,去到深山裡的寺廟裡修行,也正是這一段修行的經歷,也使得他遇到了當時另一位了不起的高僧黃檗禪師,兩人更是一起合作寫了一首詩,那便是著名的《瀑布聯句》,這首詩可謂是大氣磅礴,每人各寫兩句,前面的兩句出自於黃檗禪師,後面的兩句則是出自於唐宣宗。
  • 霸氣帝王詩,一首慷慨悲涼,自刎烏江;一首豪情壯志,稱霸天下
    這是唐代詩人胡曾的一首詠史詩《沛宮》,以此來謳歌漢高祖劉邦的功績,以及對國家長治久安的一種憂心和感慨,寫的大氣磅礴、鏗鏘有力。又如: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 霸氣帝王詩,一首慷慨悲涼,自刎烏江;一首豪情壯志,稱霸天下
    這是宋朝宰相王安石的一首疊題《烏江亭》,以楚漢戰爭發展的客觀形勢為依據,冷靜分析,對項羽能否捲土重來的結局進行理性判斷,可以說這首詩議論精警,獨具慧眼。以上兩首古詩都是描寫古代帝王的功過是非,而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兩首帝王詩,一首豪情壯志,稱霸天下;一首慷慨悲涼,自刎烏江。豪情壯志漢高祖漢高祖劉邦,字季,漢沛郡豐縣中陽裡(今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人。
  • 五位婉約派最著名的代表,每人一首成名作,你幾乎都會背誦!
    婉約派更是被世人喜愛和流傳,我們來欣賞下五位婉約派最著名的代表,每人一首成名作「詞國皇后」李清照,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的代表作非常多,以靖康之恥為界,前期題材主要寫自然風光、離別之愁,反映的是閨中生活。後期作品主要是抒發念舊和懷念亡夫的情感。
  • 李清照最霸氣的一首詩,讀著讓人熱血沸騰
    李清照一生寫過很多詩和詞,其中尤以詞為多,李清照也是因為在詞上面取得的成就,而被大家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然而,在眾多詩詞中,李清照最霸氣的一個作品,筆俠卻認為是一首詩。什麼詩呢?《夏日絕句》。李清照是在怎樣的背景下作出這首詩的呢?這首詩到底霸氣在哪裡呢?接著往下看。李清照的人生主要分為3個階段,包括她的詩詞風格。1、少女時期少女時期是李清照最快樂的時期,其間她的詩詞風格是以歡快、任性為主。
  • 兩首最具霸氣的詠月詩,一首兩位帝王合作完成,一首落魄書生寫就
    詩寫得最好的也不會是趙匡胤,至少劉邦的《大風歌》要出名得多。但說到「詠月」詩,可能就非說趙匡胤不可了。但很遺憾,趙匡胤的這首「詠月」詩卻只有「半首」。據說趙匡胤一生只寫過一首半詩,其中一首是「詠日」詩。據《庚溪詩話》記載,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前,有一天晚上和一幫弟兄在靈山寺聚會,眾人觥籌交錯,興致很高,不知不覺已經天亮。
  • 古代最霸氣的一首詠菊詩,至今讀起來仍讓人豪情萬丈
    於是便有了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等千古名句。可若是要在眾多吟詠菊花的詩詞裡,選擇一首最為霸氣,最能代表其精、氣、神的,恐怕黃巢的這首《不第後賦菊》為最。這首詩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當年科舉落榜後所寫,主要借詠菊花來抒發自己的抱負。全詩如下: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