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最具霸氣的詠月詩,一首兩位帝王合作完成,一首落魄書生寫就

2021-01-19 老沙侃文化

自古以來,月亮就是美好的象徵,望月懷遠,對月抒懷,見月思人,已經成為騷人墨客的傳統。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詩經》中,描寫月光下美麗女子的《月出》一詩,寫得迷離徜恍,極具詩情畫意,讀之令人如痴如醉。望月懷人的迷離意境和傷感情調一經《月出》開端,後世的同類之作便源源不斷。而當中秋賞月成為節日習俗之後,月亮更是與文學、與詩人結下了不解之緣。

《月出》意境

幾千年來,文學家們給我們留下了難以數計的詠月詩詞,其中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名篇名句俯拾皆是。最為人稱道的比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其首二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讓多少人玩味不已,讓多少人魂牽夢繞;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美好願望,成為了普天之下人們的共同心聲;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用一種疑問的委婉語氣道出了綿綿的秋思,令人感到深沉蘊藉;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更是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遊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現了一種迥絕的宇宙意識,創造了一個深沉、寥廓、寧靜的境界……古代文人關於「月」的名篇不謂不多矣,然而,這些詩作有一個共同特徵,都是抒寫文人的兒女情長,纏綿旖旎有餘,雄渾豪氣不足。而古代一位帝王的詠月詩作卻別開生面,大氣磅礴,完全是另一番境界,令人耳目一新。這位帝王就是大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帝王寫詩非自趙匡胤開始,劉邦、李世民等都有傳世之作。詩寫得最好的也不會是趙匡胤,至少劉邦的《大風歌》要出名得多。但說到「詠月」詩,可能就非說趙匡胤不可了。但很遺憾,趙匡胤的這首「詠月」詩卻只有「半首」。

據說趙匡胤一生只寫過一首半詩,其中一首是「詠日」詩。據《庚溪詩話》記載,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前,有一天晚上和一幫弟兄在靈山寺聚會,眾人觥籌交錯,興致很高,不知不覺已經天亮。當朝日升起時,金色的光芒灑向大地,讓人頓時心生萬丈豪情。面對此情,趙匡胤隨口吟出了一首「詠日詩」。

詠初日

趙匡胤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逐退月。

太陽初出光赫赫

趙匡胤是行伍出身,只是粗通文墨,因此寫出的這首詩不是很工整,平仄韻律也不甚講究,但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出,這首詩立意不凡,具有氣吞山河、一統天下的帝王之志。這首詩詩意質樸而又粗獷,境界開闊而又壯觀。氣勢磅礴,寓意深刻,形象生動,是一篇比較成功的述志之作。

北宋初期,南方的南唐諸君、群臣等都擅長詩詞,他們也常常以此為自豪,而瞧不起北方宋朝的君臣,認為宋人不過是只會耍槍弄棒的粗魯武夫而已。在與宋朝的接觸中,往往想以口舌之辯難倒對方,以求得外交上的勝利。當宋軍圍困金陵時,南唐派才士徐鉉與宋軍談判,目的是想以口舌解圍。徐鉉學識淵博,談鋒甚健。他見到趙匡胤時,極力誇耀南唐國主李煜的才藝,並說其《秋月》詩天下聞名。趙匡胤聽後大笑道:「這是寒士的詩,我是不念這樣的詩的。」徐鉉不服,請趙匡胤也作一首詩給他看看。這時,文武百官驚懼相視,趙匡胤卻從容吟道:「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徐鉉聽完大驚,「殿上稱壽」。

才到中天萬國明

這首詩和《詠初日》詩一樣,也是趙匡胤的言志述懷之作,顯示了他意欲開創基業的抱負與氣象。宋人陳巖肖評價這兩句詩說:「大哉言乎,撥亂反正之心見於此詩矣。」(《庚溪詩話》)只可惜,這首詩只完成了這兩句,雖說趙匡胤只完成了半首詩。但是,在當時卻成為了碾壓歷代文人詩作的詠月名篇。據說後世無人敢續作,直到明朝,朱元璋才把這首詩續作完成。

詠月詩

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

朗朗浩浩照長夜,掩盡微微無數星。

滔滔宏願因之起,挺軀來濟蒼生靈。

恆持此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

而兩位帝王合作完成的這首《詠月詩》,更具豪氣與霸氣,從此無人能夠超越。

除了兩位帝王合作的這首詩外,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賈雨村之筆寫出的《對月寓懷》也頗具霸氣:

人間萬姓仰頭看

對月寓懷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這首詩的前兩句並無特色,後兩句卻透出氣象不凡,抱負不淺。他一旦有出頭之日,就要使「人間萬姓仰頭看」,由此可以看出這個落魄的窮書生野心之大,雖然他名利心夠大,其志向卻是一般人所不及的。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最霸氣的五首「帝王詩」,朱元璋一首詩讓人膽戰心驚!
    【歷史上最霸氣的五首「帝王詩」,朱元璋一首詩讓人膽戰心驚!】漢高祖劉邦寫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三句,卻氣勢磅礴盡顯英雄氣概!西楚霸王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千古帝王詩,一首比一首霸氣,每一個帝王,必有一首傳世霸氣之詩
    不過先秦時期的詩,都是四言詩。就比如:寤寐思服、輾轉反側什麼的。帝王睡不著的時候,偶爾靈光乍現,就會寫一首傳世好詩。秦始皇的這首詩名叫《祠洛水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這首詩可不一般。為什麼要以洛水開篇呢?因為,洛出書,河出圖。
  • 五位千古英主,每人一首霸氣帝王詩,誰更勝一籌?
    但是,乾隆作品雖多,卻流於平庸,李煜的詞作倒是足以驚豔千古,偏偏書寫的儘是些靡靡之音和亡國之痛,絲毫透露不出帝王之氣。 其實,縱觀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史,亦不乏既文採斐然,又霸氣外露,同時還彰顯出九五之尊特有氣魄的帝王詩篇,只是比較小眾,鮮為人知而已。以下,筆者就以年代早晚為序,為大家一一盤點介紹。
  • 霸氣帝王詩,一首慷慨悲涼,自刎烏江;一首豪情壯志,稱霸天下
    這是唐代詩人胡曾的一首詠史詩《沛宮》,以此來謳歌漢高祖劉邦的功績,以及對國家長治久安的一種憂心和感慨,寫的大氣磅礴、鏗鏘有力。又如: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 中國10首霸氣的「帝王詩」,霸氣勁道,名動千古
    03黃巢落第後,寫下這首千古名詩,真是令人感慨,假如當年黃巢沒有落第,也就沒有黃巢起義。黃巢這首詩霸氣勁道,除了控訴唐王朝的黑暗腐敗,更抒發了自己的抱負。除了這首詩,黃巢還有一首很霸氣的,名為《題菊花》: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 莫言遊覽景區,一連寫了兩首詩:一首大氣磅礴,一首令人會心一笑
    了解律詩的朋友應該知道,七律是最能考驗詩作水平的,杜甫能得詩聖之名,和他在律詩上出神入化的筆力分不開。而放眼現當代詩壇,能把律詩、絕句等古代詩歌體裁寫出水準的,個人覺得僅有魯迅和寫下《沁園春.雪》的偉人二人而已。不過中國有句話叫「活到老,學到老」,既然莫言對古詩這麼有興趣,本期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品一品他的兩首詩。
  • 朱熹最經典的一首詠月詩,處處寫月色,可是卻不著一個月字!
    雖然現在很多人對於朱熹的詩並不是太熟悉,其實他的很多作品,同樣的描寫的很是深刻,也非常的優美,例如他的這首《秋月》,那便是一首難得的千古佳作,這首詩明明是在詠月,描寫秋天的月色,通篇處處在描寫月色,可是卻不著一個月字。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非常值得一讀,同時這首作品描繪的生動有趣。
  • 李白一首最經典的詠酒詩,被蘇軾引用,成千古名篇
    大詩人李白,大家都非常熟悉熟悉看吧,要說李白最喜歡什麼呢,只有酒和月亮了,這個酒和月亮能同時出現,那麼,就能營造出一首非常經典的詩句來,因為李白既是詩仙也是酒仙,對於李白來說,可以不做官,不能沒有酒喝也不能不讓他醉,只有醉了,才能創造出一首經典和精彩的詩句來,李白最經典的喝酒詠月詩大家都知道有哪些嗎
  • 武則天的兩首千古名作:一首婉約比肩李商隱,一首霸氣指數超李白
    武則天身上最大的標籤就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但很少有人知道,她寫起詩來同樣有著不俗的表現。她一生最為出名的當屬兩首詩,一首婉約比肩李商隱,一首霸氣指數超李白,水平不輸多數唐代大詩人。而且這兩首詩在武則天的人生中都有著很重大意義。第一首:婉約比肩李商隱的詩,讓她「東山再起」。
  • 李清照最霸氣的一首詩,讀著讓人熱血沸騰
    李清照一生寫過很多詩和詞,其中尤以詞為多,李清照也是因為在詞上面取得的成就,而被大家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然而,在眾多詩詞中,李清照最霸氣的一個作品,筆俠卻認為是一首詩。什麼詩呢?《夏日絕句》。李清照是在怎樣的背景下作出這首詩的呢?這首詩到底霸氣在哪裡呢?接著往下看。李清照的人生主要分為3個階段,包括她的詩詞風格。1、少女時期少女時期是李清照最快樂的時期,其間她的詩詞風格是以歡快、任性為主。
  • 無情最是天上月——淺談《紅樓夢》裡的詠月詩
    其實,書中寫月亮意象,更多還是體現在人物的詩詞歌賦裡,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下面三處詠月詩。一、賈雨村的「小人之月」書裡第一回,便是賈雨村的兩首詠月詩,首先一首是五律: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還有一首七絕: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若不看賈雨村這人,以及他後面做的齷齪事;單看這兩首詩;尤其是後一首,真的不像是一般文弱書生所能道。
  • 唐朝高僧雨天寫了一首詩,無生僻字卻讓人費解,成最具禪意一場雨
    唐朝高僧雨天寫了一首詩,無生僻字卻讓人費解,成最具禪意一場雨文/一休道說道唐朝,那簡直就是文人的天堂,唐詩也成為了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從這些唐詩中看到了一個朝代的興衰歷程,而唐朝的著名詩人更是數不勝數,在唐詩中我們還能體會到詩詞中所體現出來的那些風景,尤其是唐雨,不同的詩人寫的不同的雨,總體來說就是概括了人世間的喜怒哀樂。
  • 5首霸氣十足的開國帝王詩,最厲害的還是他,睥睨天下的一代偉人
    如果按照學生時代我們熟悉的詩歌標準,劉邦這首《大風歌》,恐怕很多人都不會覺得這是一首詩吧,區區三句,字數還不相同。但這確實是一首詩,大氣磅礴,氣勢恢宏。當年,劉邦剛剛擊敗項羽,建立大漢帝國,還沒過上幾天安穩日子,當年追隨劉邦打下江山的臧荼、韓信等人又紛紛叛亂,劉邦先平臧荼、殺韓信,淮南王英布又起兵反漢。
  • 李白寫了一首非常霸氣的詩,開篇便驚豔了世人,讀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唐代最為傑出的詩人之一,一生寫過了很多的詩歌,他的大部分詩歌都流傳了下來,成為了中華文明最為重要的一部分。由於李白在詩歌方面,傑出的成就,於是後人便稱他為「詩仙」。作為浪漫主義的代表詩人,他的詩或抒情,或充滿哲理。
  • 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連蘇軾都說:這首詩,只有李白能寫出來!
    今天要說的,就是一首霸氣側漏的詩,這首詩在古代深得蘇軾蘇東破的讚賞,且看下文。全詩如下: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文是李白在五十歲左右,於廬山隱居世外的時候,有感而發所寫。這首詩通過誇張、比喻等修辭手法,形象的描繪出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表達了李白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極度喜愛之情,和自己心中雄渾的氣概。
  • 一年12月,每月一首詠花詩,你在哪月出生,就是哪一首詩!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十二首詠花詩。一年12個月,每月一首詠花詩,你在哪月出生,就是哪一首詩!1月——梅花《山園小梅·其一》宋·林逋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情為世累詩千首,醉是吾鄉酒一樽。杳杳豔歌春日午,出牆何處隔朱門。花解語:你性格溫和而又靈氣逼人,你對世界的一切都充滿好奇,然而在愛情方面顯得過於嬌羞。
  • 劉邦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卻讓乾隆的四萬首汗顏,第一很多人都會背
    詩人的豪氣往往能與帝王的霸氣發生完美的化學反應。細數古代帝王中,能夠寫詩,並且寫得好的不勝枚舉。比如說曹操、李煜、楊廣、乾隆等等。其中乾隆不僅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而且還號稱文採斐然,一種誇張的說法是,乾隆從小到大寫了不下四萬首詩。但真正流傳下來的並不多。
  • 《三國演義》中最霸氣的一首詩,看似詠雪賞梅,實則在寫天下大亂
    其中有一首古詩最為霸氣,看似在詠雪賞梅,實則在寫天下大亂,英豪四起。黃承彥然而寫這首詩的人,既不是劉備,也不是曹操,而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隱士,他就是諸葛亮的嶽父——黃承彥!而書中劉備的反應,也正是從側面說明了,這首古詩的非同尋常之處。因為此詩不但語言上頗為霸氣,而且眼界也極其開闊,完全突破了一般人的思維限制。讓人讀完之後,忍不住想要將之牢牢記在心裡,這等佳作實在是驚為天人!
  • 那些神轉折的古詩詞,蘇軾最會誇人,兩個草莽人物寫的最霸氣
    這首詩是乾隆皇帝帶著紫薇小燕子出巡江南時,看到一群儒生搖頭晃腦的寫詩送別一個叫「老鐵」的朋友,那詩詞水平慘不忍睹,乾隆皇帝見狀說這種詩我的丫頭都能做得出來,就讓紫薇當場寫一首,紫微於是吟道:你也作詩送老鐵,我也作詩送老鐵。這一群儒生一聽,一陣鬨笑:這水平也能叫詩?太丟人了罷,連乾隆皇帝都眉頭微蹙:這紫薇今天是咋了?
  • 古代最霸氣的一首詠菊詩,至今讀起來仍讓人豪情萬丈
    可若是要在眾多吟詠菊花的詩詞裡,選擇一首最為霸氣,最能代表其精、氣、神的,恐怕黃巢的這首《不第後賦菊》為最。這首詩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當年科舉落榜後所寫,主要借詠菊花來抒發自己的抱負。全詩如下: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